人生正值梦想之年,突然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心酸!

  楼主这么辛勤的更了快5个月了,才这点点击量,楼主容易嘛…而有那么一些标题党,丢一个标题出来一句话不到就有十几万的点击量,什么世道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确定了,如果不做这个CAR-T免疫治疗的话这个残留去做移植的话是很容易复发的,残留需杀到0,否则强行做移植其预处理方案肯定也是一个重方案,真的只有死撑的份了,希望不要成骷髅了
  书接上回哈,楼主掰手指头数了好久,才确定没错,居然第10家公司了,按楼主的天涯国际惯例,J公司
  J公司,台资企业,约近1000人,部门有一女主管(为毛又是女的??)一女副理,不过女主管不怎么管人,基本上都是副理在统筹
  副理的姓倒还记得,姓候,据闻其16岁就出来打工了,混到了现在30上下成为这公司的副理;候副理管辖整个供应链,即从采购、生管物控、仓储物流等,也算是女强人了
  楼主岗位物控,月薪2K,包住不包吃,原则上来说是比之前的强一些了,之前楼主后期甚少加班一个月也不过一千五六上下,鲜少有过1800的
  公司在一个半山腰上,风景也颇美,有山也有泉在流着,虽然水是抽上去又流下来的
  宿舍和工人宿舍差不多,上下铺,但印象中那时那时楼主就和一个新进来的仓管的一个宿舍,此兄弟面相上倒是和楼主所在C公司的一个兄弟颇有几分相似
  还记得当时晚上没事干和此兄弟到那个半山腰的露天K厅那一起唱了一首张学友粤语版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旁人来静静地看我到底哀伤等什么 旁人来回关心中安慰爱已没结果…
  上班交接工作的是一位美女,刚开始楼主也只是照着她所教的操作ERP系统跑单啊下PR啊之类的
  此公司用的是神州数码ERP系统,从事IT行业的应该知道,现在叫鼎捷了,最开始则是鼎新,楼主在D公司做物料员时用的就是鼎新系统,而在I公司则用过2个系统,分别是自主开发的和后来切换的ORACLE系统
  台湾系统相对严谨,台式管理也比较严谨,严谨到所打出来的单子要改动某个地方都只能重新打单,不允许手改
  而仓库则是在5楼,楼主在制作好相应的发料单之后往往得爬上5楼拿给那些仓管员并沟通落实将物料发出去,当然了,偶尔也是不用爬的,得看货梯有没有货一起上去,如果有则是可以享受货物待遇的,否则,爬楼吧
  爬楼工作其实福利还不错,楼主看过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譬如说结婚了,有800的公司红包等等,赏必有罚,对等的则是如周一早上广场上的早会早操什么的迟到或是不到那也是三五百的罚款的,感觉毫无人性
  所下的所记不多了,总觉得对这份活不是很满意,大约一周这样,楼主还是把这份爬楼活给辞了,1周,500多块钱,相比而言已经比2年前进步了1倍了不是?
  辞职后的楼主倒也还算颇为顺利,在同一周时间里居然应聘上了4家公司,然则在取舍上面却让楼主摇摆了起
  这三家公司都是在智能人才市场里初试了之后开复试通知单的,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人记得那时候的人才市场找工作流程来着的
  那时的网上招聘可能也就1/3吧,大家还是保留着传统,主要是周六集中到人才市场去跟摆地摊似的
  有时候一些部门负责人会和HR到现场去直接拍板,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HR去问问些无聊的问题,然后顺眼觉得合适的就开个复试通知单给求职者,通知X月X日X时X分到公司去参加复试
  是的,楼主这4家公司的复试通知单都是在智能人才市场里拿到的
  先说第1家,周一上午面的,地东莞黄江龙见田,台资企业,岗位物控,什么都谈好了,就是工资差了那么200块,只给1800,唯一的好处离楼主与L的小家近,楼主给对方的答复是考虑一下,并无下文;
  周一下午,第2家,倒是颇有名气,只是公司无论是放在当时还是现在也不算什么名气,有名气的是老板,郭台强,是的,和郭台铭只差一个字,郭台铭是他弟
  岗位采购担当,工资当时没怎么谈,只记得一点,他们这公司有些变态,站立式作业,面试的主管说有椅子的,累了你可以坐一下,什么跟什么哦,太没人性了不是?
  跳过
  周二下午,第3家,这家名气更大,传说中的世界500强公司,Phlips公司,地点深圳沙井,岗位高级计划员,过程倒也颇有意思
  一开始是一主管过来面谈的,主管完了后紧接着是高级主管,高级主管还让楼主翻译了一英文邮件,楼主糊乱的解释了一翻,也不知道有几成,其实不是英文太难,主要是太长了,又没上下来邮件来往什么的,最最主要是楼主与英文有仇,只差分外眼红罢了
  高级主管面完了之后说让楼主稍等,楼主等了又等结果又来了个更高级别的,统管那个工厂的供应链经理,一翻交流之后给让楼主等通知,如果成的话可能会给个更高级别的岗位给到楼主
  当然,薪酬方面也会高一些的,名企,楼主要求低些,1800的月薪而已
  周三上午,东莞常平王氏港建,大东骏通(即SONY)对面,规模看着挺大的一家港资公司。
  楼主在智通时其实基本上就已经敲定了,当时那个HK主管也在,到了公司现场后也就是例行了一下而已,问了一下PMC的一些流程吧
  毫无意外,面试经验如此丰富的楼主必须对答如流,确实对答如流
  然鹅
  这里有个小插曲,也就是在这个公司开始楼主用了假大专毕业证
  楼主把一同学的毕业证拿过来依葫芦画瓢的造了个,再套上同学的真壳,“学费”80大洋,楼主这不有证行驶了哈
  到了HR那,让楼主填入职资料,同时把楼主的身份证、毕业证收去时楼主心中还是挺紧张的;
  等了有接近1个小时才拿过来给楼主,弄得楼主曾一度以为被查出来然后让楼主滚了呢
  然鹅
  却正式通知楼主被录取了,并让楼主下午体验
  楼主的体检向来还是比较畅顺的,除了这一次
  周四上午,王氏港建HR来电说OK了,岗位PMC,底薪2K,5天8H加班按2K底计算,包食宿,并让楼主不要带床上用品过来了。
  可惜楼主心中兴奋过头后面那句始终听得不是很清楚,害得楼主下午还傻呼呼的提了被单过去也就算了,还提了竹席过去。
  下午快速的办理了入职手续,这时才知道该公司的福利放在当时来说确实很不错的。
  住宿虽是4人间上下铺,但却是公寓式的,公司提供一整套干净卫生消毒的床上用品,同时衣服也是公司包洗的;
  伙食3餐的中晚餐均提供水果,晚上或周末均有车来往于深圳,年终双薪。
  这待遇,可是楼主从来不敢想的待遇呀。
  周五开始了工作的正式交接,是一个小姑娘,人倒挺好的,据说是回家结婚了还是什么的而辞职了。
  差点忘记了楼主的天涯国际惯例了,同样给它一个编号吧
  好像排到K了吧,要是记错了细心跟贴的朋友们帮忙数数更正一下哈
  K公司占地120000平方米,HK上市公司,老板其父有“香港电子大王”之誉
  与沙井的王氏电子则为兄弟公司,整个厂房基建就投入了6个亿港币,话说当年港币还是比RMB值钱一些的
  公司是以做设备为主,如医疗设备这些成品之类的,当然也就有楼主熟悉的电子SMT贴片及组装等这些工序
  但令楼主想不到的是,如此一牛逼的企业所用的系统居然极其之差劲,比之厚街那公司真心差远了
  更别提排程追料什么的了,基本上都是靠EXCEL,实在是匪夷所思
  不过就在楼主认真的学习的时候,大约是当天下午5点左右,Philips来电话了,通知楼主被录取了
  职位助理主管,底薪1900,加班令计,包食宿
  今天下午过去与负责做CAR-T的主任医生交流了一下,差不多敲定了下来
  但因那边的床位还没那么快,同时是归属于不同的病区,需要办理出院手续再重新办理入院才可以
  且楼主是属于跨省医保直供的,一出一入之间需隔3天,也刚好可以出去3天,如此一算就预计下周一这样入院准备做CAR-T了
  CAR-T过程大概就是先抽取楼主的细胞进行培植,约2周时间左右,同时可能也会做个小的预处理,即化疗
  待细胞加入些其它药物培植好了之后再回输楼主体内,以便达到将血液里的癌细胞全部杀死的目的,即残留值降到0(目前是0.29%)
  在确定回输时间之后移植时间基本上就可以敲定了,大约是1个月到1个半月左右吧,按此推算就得要到10月中询左右了吧
  同时楼主询问了下主任医生关于这个治愈率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在残留值为0的前提下移植有80%的治愈率
  只是楼主的期望值向来都放得比较低的
  毕竟,这行当,不是太暴利了,确实是太暴利了
  楼主这些天的状态挺不错的,能吃能睡能走能工作,精神好得不要不要的
  要不是手上带着根PICC管,媳妇还专门弄了些衣服穿出去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个病号的话压根就看不出来楼主是病人
  只是这状态维持不了呀,要是能够维持得了楼主肯定不移植
  活蹦乱跳的移植干嘛是不?只是还是得移植不是?
  CAR-T据说有80%的机率残留值清0,再加上这个移植的80%
  简单点计算那不就是64%不是?
  和NF医院所评估的5-6成倒也颇有殊途同归
  哈哈
  楼主还是挺乐观的嘛
  只是
  挺尸的时候就真的真的很不乐观哈
  好了,插曲先到这,继续咱们的正题
  话说在接到电话那一刹那楼主还是有些骄傲的
  想想楼主啥条件?
  只不过是区区一高中毕业生罢了,07年楼主不过才25高龄罢了
  而对应的那可是世界500强的Phlips呀,薪酬低了点那好歹也是个助理主管不是?
  助理主管,理解的童鞋应该知道,这相当于是副主管了
  外企是有些不一样的,助理主管跟主管助理是完全不同的哈
  类似这样的还有助理经理、助理总监等等
  如董秘和董事会秘书倒有点雷同,看似一样实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可是这如何取舍确实犯难了
  薪资相差不过区区100而已,这一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世界500强Phlips的助理主管VS大型港资企业各方面福利待遇都不错的PMC
  各位童鞋们换成你们咋想呀
  那时楼主可是想了足足两个白天加两个夜晚的周末的呀
  不是难以取舍,确实是难以取舍
  插报一下,楼主回到家里了,大约3天后再次入院,大吃大喝三天先,哈哈
  两个白天加两个夜晚的周末重点考虑之后楼主选择了Phlips公司的助理主管。
  冲着两点:
  一名气大,对于下一个槽能加分不少;
  二是岗位更为高级一些,咱们最终也是要往管理上面去走不是?
  至于工资那可以忽略不计了,100块钱而已,大不了一个月多混个十个八个加班钟不就平了嘛。
  由此楼主周一后就没有再回K公司了,只和一个同一天入职K公司的采购同事让其帮忙收拾一下楼主的一些生活用品放好给楼主,楼主有时间再过去拿。
  就这样楼主周一一大早就到Phlips公司报到了,到了公司一切安顿下来说实话还是有不少心理落差的。
  主要是食宿环境方面的。
  宿舍是一个人没错,可除了一张席梦思之外再无其它,更别提什么公寓式包洗衣物包空调热水这些了。
  自己买把扇子买个电热棒吧。
  包吃是没假,可伙食和工人吃的也好不到哪去,只是人少一些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还曾记得楼主那3年前被那死中介忽悠的Phlips公司不?
  不错,就是这里了,有些事情似乎总是那么有缘不是?
  虽然心里有所落差,但自己选的路还是得勇敢的走下去的不是?
  Phlips公司的供应链部门搭建得还是比较完善的
  分开发采购、执行采购、负责排产的、新产品的、追料的、分析存货的一共6个Team
  而楼主所负责的就是追料的,向执行采购追料,但不需要下达PR出去,执行采购直接依据SAP系统跑出MRP出来直接下单给供应商,而楼主只需要负责统筹好欠料衔接好排产的生产以及执行采购对接好就可以了
  说实话,Phlips的架构还是为楼主以后的职业生涯里添色不少
  入职后就开始进行了交接工作,主要是熟悉物料及SAP系统什么的吧
  每周一在SAP系统弄出来后3周的欠料报表,并与采购落实好交期
  然后是每天跟进,并与两HK的负责生产的老姑娘对接
  是的,HK老姑娘,楼主也不记得是因为没结婚还是因为什么的了
  反正大家都是姑娘姑娘的叫,一个姓陈吧,嗯,陈姑娘
  姑娘是很凶的,一个弄不好就得挨批得不行,经理出面都没有
  只因为,经理是大陆的
  古德猫宁
  楼主昨晚和一个朋友聊了会,反思了一下楼主与楼主亲人为何会这样,简单的分析一下给各位参考
  先说楼主与楼主姐的
  一直以来楼主对她无论是性格还是经济上的需求都是持包容之心。
  毕竟,她支持了楼主3年高中。
  自小念书以来一直到工作1-2年这二十多年以来从某种角度来说都觉得楼主姐是比较能干的。
  尤其是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里面,会“不自觉”的觉得自己很八面玲珑事实上却是荣誉无数工作层次却提升甚少。
  久而久之就会更加“不自觉”的觉得自己才是生活工作上的强者,尤其是在和亲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上,而楼主姐也习惯了这种角色扮演。
  然鹅,
  随着楼主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对很多事物上的认知早已焕然一新了,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傻不巴圾的楼主了。
  只是,楼主惯性作用下楼主无论是对她性格上及一些事情上的处理手法尽管内心上充满着不满,但也仍然会“习惯性”的不计较持续包容下去。
  而这种姐弟性格上的“主导”模式一旦固化了就会很难打破的了,尤其是现在楼主突现面临生死攸关的事情了。
  对固有的性格主导不可能容忍得了,而此时楼主姐却认为是一直以来都是以她为“主导”的固有模式被打破了。
  于是乎就带来了种种的不和谐了。
  你说她对楼主毫无亲情吗?
  不是的,只是内心性格上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平衡值了
  那么就只会体现在行动上诸多的不支持冷淡处理不回应等等以示不满了
  再说说楼主妹
  大凡一个大家庭里往往都会有一个人一直以来扮演着掌舵者的身份引领整个大家庭的走向的,譬如说节日的聚餐、外出的主导游玩、家里家外需求的调配等等。
  很不幸,楼主此家虽不是什么大家庭但楼主却长期以来担当了这个掌舵者的身份了。
  原因无外乎几点,一,楼主觉得自己身为家中这一辈的唯一男人,确实应该多努力多担当一些。
  二,楼主姐小体制内工作小城市里生活,经济层面的进出相比而言确实会拮据一些,且念书时候对待楼主也算颇有恩惠。
  楼主出来工作后也应“接下”这个家了,不应再辛苦她了,至于其它原因以上也分析过了就不再表了。
  三,楼主妹身体不好,楼主长期以来的就觉得应该多担当一些,多付出一些。
  无论是叫她回来吃个饭、还是过年过节的家庭聚餐、还是说楼主到她那一起出去吃饭、与她们外出游玩消费。
  都基本上是楼主在买单,只因为楼主是她哥,她身体不太好。
  如此模式一年两年三年的积累下去,慢慢的就会固化成在她潜意识里觉得凡事“这是她哥应该的”、“她哥没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等等。
  你说她是坏人吗?
  不是的,只是,她们的习惯性被动式的仍然在继续着罢了
  遗憾的是,
  现在楼主已经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楼主了。
  所以说各位涯友们,平时对一些亲人,尤其是你很为重要的亲人的一些三观上的不认同等,建议还是委婉的表达出来;
  同时,一直作为掌舵手的舵主,更需要适当的放下这个身份
  因为,只要是人
  总会有那么一天会老、会病、不再是当初的那个舵主的了
  不知道楼主分析得对不对哈
  实话说,楼主于很多人性的分析还是颇有到位的
  有时候你会发现应用于职场上也是一件很事半功倍的
  很多人包括一些不太清楚楼主的具体状况的朋友,都在劝楼主什么心态放好点。
  其实楼主真的不想说,上面的总结已经很到位了
  很多事情已经麻烦了不少朋友了,但楼主的这些什么亲人哦
  说者轻巧,实际上毫无可操作性
  比方说现在吧,楼主小女倒成了楼主一合作多年的兄弟主力接送上下班
  而楼主妹却成了打酱油辅助一下的了,这什么逻辑?
  换成各位能不气愤?
  还有时不时的可能需要跑下深圳的医院、社保局、家里的一些文件签收再发出等等
  难道三天两头叫朋友帮忙?
  楼主现在是没有办法,是真没有办法
  不是说地球离了谁就转不下去了
  而是楼主人还在啊,这舵主身份不是那么容易甩的
  因为这个病,就导致了确实很多事情原本是由楼主和楼主媳妇干的变成了需要麻烦别人代劳了
  拿跑社保局来说吧,要是楼主妹积极点早些时候多跑一下多问一下楼主现在的报销都能省下至少10万级以上的费用了
  幸好楼主还有些给力的兄弟,不耐其烦的跑了1次又1次,现在才畅顺了些
  可是这些不应该是作为亲人去跑?
  楼主既不让她卖房卖车,又没向她借钱
  就这么点破事有那么难?
  说句不客气的,要是楼主身体尚好
  真的会回去甩她个两巴掌有多远滚多远
  兄妹关系就此一刀两断
  一朋友说楼主这事还检测出了很多人啊。
  楼主真想说如果可以,楼主情愿一辈子不要去检测
  尤其是人性
  说2个例子
  楼主曾经一公司的某同事,当时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此同事由大部份的纷争闹到了最后公开邮件的你来我往。
  此同事呢丈着与老板的关系该是他做的他没做好而让楼主觉得影响到了楼主的工作,而他呢却觉得楼主没能理解他。
  孰是孰非就姑且不论了,工作嘛,套用一朋友所说的,你们只是工作上不合拍罢了。
  然鹅
  就在楼主发生此事时,在那公司群里,第一个号召捐款的却居然是他,为了此事他还跑去找了那老板想让老板再号召一下,以及帮助楼主找北方这边的医疗资源。
  说实话,那些天真的让楼主情绪很波动,不,应该说感动。
  另一个例子
  曾经有一个徒步旅行的小姑娘,和她弟路经深圳,当天晚上没地安扎了。
  楼主立马接待了她,请她姐弟俩吃饭喝粥啥的,然后带回家里安顿了一宿。
  然鹅
  这次的事件,因她交友甚广,楼主想到了她,看看能否帮楼主寻找些医疗资源什么的。
  结果得到的就是几个符号和4句话
  ????
  怎么了
  不可能吧?!
  我看了你发出的这个也太难以接受了
  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定能早日康复的
  然后呢,然后、没然后了啊
  朋友说人就是这样的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
  可楼主想说的是不要她什么涌泉相报,那就滴水回报成不?
  一路跟随着她的一些路程以来,那女孩子是何等的正能量不是?
  可是结果呢?那一刻给楼主的感觉就是虚伪得跟什么似的
  不是人性问题,可这确实是人性问题不是?
  楼主继续这个“自传”正题哈,像一层主所言,当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在院子里,想看看那些美好青涩的年华时再打开现在记录的点滴,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尽管,这是楼主很大的一个奢望
  在Phlips公司里楼主第1次体验到了办公室的一些职场竞争,这个岗位薪酬不怎么样,可却也是多少人期盼着上位的不是?
  结果经理却给了一个高中毕业的楼主而已,而且这楼主的经验似乎也不怎么。
  高中毕业的楼主时常听到了一些窃窃私语,不用说,又是那么一些“长舌妇”的指指点点了,这当中还包括了曾经面试了楼主的主管呢。
  嫉妒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之。
  左大人曾经说过: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
  然则楼主终究是凡人,在上了一十四天班之后,楼主又开始动摇了。
  此时的Philips已非当年之Philips,尤其是在家电行业。
  原来的整片院区都是Philips公司的,后来业务收缩,大部份订单直接给到TCL外包去了,留下此公司生产的不是很多了,人数规模也由当初的五六千人缩减到了一千多人而已了。
  当年的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后来的发展也如楼主所预测那般。
  大约在09年还是10年,此工厂彻底的结束了。
  如现在的Philips基本上只保留了最核心最赚钱那一部份业务而已了,主要是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和光源如LED等这些高精尖技术事业部而已了。
  而像市场上所看到的半导体、手机、大小家电等等,全是连同品牌都委托出去了,可以说除了贴着Philips的LOGO之外与Philips毫无关系了。
  楼主的辞职理由向来都不太真实,不是不想真实,而是没法真实
  马云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但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
  这工作是楼主找的,薪酬也是楼主要求的,所以不存在不是?确实也不存在
  二心委屈了;这怎么说呢?才入职2周谈何委屈?
  且哪有工作不委屈的不是?
  但是,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当时楼主台湾那朋友想在浙江开一些台湾食品专卖店,她负责拉关系,楼主负责送货等日常运营管理等,楼主确实有些动心了。
  于是干得不爽的楼主刚好把这理由给用上了,也开始聆听了那高级主管的一翻著名诊断:看你情愿是做黄光裕呢还是情愿做杨元庆了,让楼主思考思考一下。
  楼主觉得没有做杨元庆的资质,大伙看杨元庆的资历、背景、多牛呀!
  上海交大毕业,楼主呢?高中肆业,而且还是一个十八线中的十八线小地方的高中。
  反观当时的黄光裕,不也是和楼主一样草根出身不是?
  而楼主虽不能望其项背,但是咱们脑子不笨,要是有个安逸的小老板做做那总比四处漂泊要强不是?
  在第一十六天时,楼主告诉了高级主管楼主的决定,当然了,经理也没有很过多的挽留。
  也就是让楼主珍惜机会云云罢了,楼主也客气了那么个半天再找他说决定了,相互的客气也就到此了结。
  说实话,此经理还是教会了些楼主的。
  有一次找他谈点工作上的事情,当时楼主两手空空的。
  结果被他训示了一顿,跟楼主说找领导谈工作最好带个本子,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来也显得尊重领导。
  楼主内心里还是颇有认同的,不对的,咱们改,对不?
  只是楼后到今天为止仍然不是很习惯带个本子正儿八经的在那记呀记的,哈哈!
  16天,给楼主结了大约有1600多,相当于一个多月以前的公司一个月的待遇了。
  是不是很容易?确实是不容易!
  来点污的给大家发挥点想像力哈,生活不能老是上纲上线的不是?
  楼主那两个多礼拜里除了收获办公室里那群“长舌妇”的品头论足之外,也还是有别的收获嘀。
  楼主当时的部门助理却是妥妥的湘女一枚,就在楼主入职没几天里知道楼主初来此地对周边甚为为熟,于是主动请婴的给楼主作向导了。
  晚上带着楼主各大商城的瞎逛,尤其是在知道楼主喜欢逛一些音响家电市场之时更是表现出来了对家电浓厚的兴趣,陪着楼主这逛那逛的。
  楼主当时不明所以,还真的以为难得遇上一个也有同一喜好的妹子不是?
  结果就在楼主离开那的大半年之后,才感觉出来了此妹子那或明或暗的那份情义
  人说湘女多情,似乎不假。
  只是那一切随着楼主的离开了之后虽偶有联系,然而与楼主却也没什么关系了。
  给楼主留下的更多的是Philips的品牌文化“精于心 简于形”而已了
  Sense and Simplicity
  差点忘记了楼主的天涯“自传”国际惯例了,弄得楼主又是掰着手指头数了满久。
  Philips公司似乎是楼主的第12家公司了,按字母排序好像是排到了L了吧
  希望没数错哈,要是数错了大家也就将就一下下吧
  反正大家也没几个真会数的,哈哈
  楼主明天正式再次入院为做CAR-T而做些准备检查工作了,据说有一系列的检查要做。
  唉,人生不易,生为人更为不易,大家且行且珍惜哈。
  楼主晚上好好的将接下来的面试曲折好好的描述下来,虽不是面霸,可却有面霸的实力了。
  所面试的公司大的有富士康、TCL、三星电子,小的还真的记不住名字了,因为实实在在是太小了。
  哦,对了,还有一日资企业呢,那是楼主面试过的唯一一家皇军企业了。
  遗憾的是楼主当年小职员,从抗日神剧中所学来的“大大嘀、哟西哟西”始终毫无用武之地,不对,当年还没抗日神剧哪,哈哈
  1448楼的楼主究竟要理呢还是不要理呢?
  问题是不管配不配得上楼主也不需要此物啊
  ----
  层主话虽粗糙
  但层主的心意着实诚恳
  楼主在此谢过了哈
  哈哈
  楼主今晚收到了一项目小款,不多,也就2万块吧
  然后问及一兄弟怎么划分
  兄弟说道,他们都是在楼主领导下的,多少没关系,兄弟在,什么都可以再拥有;
  但楼主还是坚持的给他转了1万,另一兄弟转了5K,楼主扣税后等也剩个四千来块这样吧。
  一如此兄弟所说的
  兄弟在,什么都可以再拥有
  古德阿特伦
  楼主检查了回来,一大早的7点没到就过去抽了个10管血,又是这个超那个超的,身上被涂的粘粘乎乎的,完了后又是换膜,然后管床医生交待说又要吃清淡了,少肉,少肉……
  咱们来继续更小段哈
  话说楼主离开了Philips公司之时是8月底9月初这样吧,此后开始了长达2个月的面霸生涯。
  具体的各家公司面试顺序就不表了,毕竟年代已久,不过想想也有意思,通常一般的人找工作越找越找不到的时候就会降低要求,尤其是降低薪酬要求,而楼主恰恰相反,越找要求就越高,面试,交流,也是一种学习不是?
  楼主刚开始的要求仍然是保持薪酬不变,2K/月,包食宿,当然,“大专”证还是用得不多,基本上还是以高中毕业为主。
  先说第1个,富士康,岗位PMC
  楼主接到了其HR的电话时还是挺兴奋的,确认了面试的时间地点等之外,当然,楼主发的是哪份简历也必须确诊清楚嘀。
  准备到达了面试地点,真的很多人,全是集中式的,上午是基本上的笔试,和高中时的内容差不多,过程就不表了,中午就在富士康里面的饭堂解决。
  重点说说下午吧,下午园区里面会将各个不同面试的岗位用车拉到某一栋楼然后把你放下来并和你交待好到几层找谁即可。
  当楼主找到了那个中年发福的主管时,此主管开始郁闷了起来,因为他要招的是PM而不是PMC,这相差得远了。
  也不知道是此主管在为楼主找台阶下还是为他们的HR瞎搞找台阶下,主管表示要是放在2年前肯定会录用楼主的,可现在不行了。
  弄得楼主只能客套了一下然后愤愤然的离去。
  总结:面试前一定一定要和对方的HR确认清楚叫你过去面试的是什么岗位,无知不懂又特能装的人太多了,尤其是HR
  第2个,东莞三星电子,岗位采购担当
  当楼主接到电话时内心里还是很兴奋的,证明了啥?证明了楼主的简历牛逼又更上一层楼了不是?那可是鼎鼎大名的三星电子呀,而且还是这种肥岗采购担当呀。
  话不多说,咱直接进入正题。
  一如很多公司的例行国际惯例一样,过去登记,填表,HR例行询问。
  别小看这种HR例行询问,楼主记得当时就单纯的面试采购担当的就坐满了整个会议室的,可到了最后只留下了5个为。
  么印象如此之深呢,因为HR在送走每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来个90度鞠躬,很有礼貌的说了一句“辛苦您了,再见”,好感度蹭蹭的上升有木有?
  楼主很庆幸,是这5个人中的一个,以为接下来就是部门负责人单独面谈的了,谁知道这时,奇招来了。
  楼主为了增加面试经验,除了自身向面霸发展之外,也在揣磨一些人的面试经验。
  其中不泛艾默生华为的,其中楼主以为以艾默生的辩论面试法尤经典
  那也是一家世界500强级的美资企业,通常是将面试者分成两批,然后挑选一个话题,一边为论方,一边为辩方,然后在辩论的过程当中观察谁是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谁是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的等等,最后“择优”录用。
  可咱们这才5个人呀,这咋搞不是?
  大公司就是大公司,在HR通知我们这5个人进去的时候楼主还特意走慢了一拍挑了第2个位置坐下的,毕竟,前方未明,挑第1肯定没啥好处。
  可就在楼主沾沾自喜的时候,咱们的面试官过来了
  我的妈呀,不愧是大公司,面试官都来了2个,这啥节奏?
  开始了那很无聊的问题:请自我介绍一下。
  这怎么介绍呀?
  这是第1个问题呢还是只是个开场白呢?
  是简单的介绍呢还是侃侃而谈的介绍呢?
  下一个是不是也是这个问题呢?
  要是也是这个问题那下一个岂不是赚了?
  就在楼主思考着的时候,第1个已经介绍完了。
  紧接着又问他外语如何?回答是一般。
  然后到了楼主,哦,原来如此。
  原来就2个问题而已啊,那楼主得好好的表现一下了不是?
  楼主大致花了5分钟左右“老实”诚恳的交待了楼主过往的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一些不太丰富的事情,面试采购,还是有那么一些技巧的,尤其是小采购。
  当然,这也是楼主持续不断的面谈总结出来的。
  还记得楼主那前几个月的所面试的那家韩资企业的采购不?
  很明显的对方也感知到了楼主的“经验”及“专业”并不怎么样了,可为何还是给了楼主电话想录用楼主呢?
  很多人以为工作经验丰富就好找采购,其实不然,只因为很多时候,采购部的负责人是不希望下面的人太过有经验的,尤其是这种敏感岗位,否则他吃肉喝酒岂不是得分你点汤?分点原本关系不大,可分着分着谁知道你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不是?
  所以,为了避免没必要的麻烦,通常具备丰富经验的采购部负责人是不想招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老采购的,当然,某些特殊的关键元器件开发采购又另当别论。
  关于这个,大家还记得楼主所面试的郭台铭他弟那公司不?
  后来也给楼主电话说通过了,就是薪酬有点低,不过这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楼主实在是受不了那个站立式作业哈
  扯得有点远了,在总结了第1位面试同胞的优缺点然后比较完美的回答完了第1个问题,毫无意外的询问到了楼主的外语。
  楼主也很实在的表达了工作沟通英文邮件没问题,但口语交流就真的不行了。
  啥?韩语?楼主又没在韩资企业呆过,哪懂得了什么韩语。
  没办法,看来是很难有共同语言的了。
  后面是第3、4、5等面试者,也是这两个问题。
  楼主只记得有一个是从东莞黄江的精诚科技过来的,还没完全辞职,就这样过来面试了,话说真的好吗?
  还有一个则是从LG出来的,LG对三星,算起来也是比较对口了,韩语也略懂一二,哪知,嘿嘿。
  剩下一个实在没有太我记性了,略过。
  面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第1个以及从精诚科技过来的那个被留了下来
  HR美女又是3个鞠躬一一将我们仨人给送了出来,楼主倒也了无遗憾,面试得上固然是好,可面试不上咱也不气妥,只是一直都不明白的是为何精诚科技的小子给留下来了,而来自LG的却也同样的和楼主遭此命运。
  看来,应该还是楼主前面总结的“工作经验”误人哪,尤其是懂韩语,哈哈
  TCL,那时还没有华星光电,都是东莞的直接生产工厂。
  具体的面试过程不太记得了,只记得薪酬上无法达成共识,才1600的底,距离,没有办法。
  松岗一港资企业,同样的1600,其HR几翻电话过来忽悠楼主后面再给楼主加,距离,没有办法。
  沙井一家做LED的,就差那200,距离,真的没有办法。
  福永一家做教育学习用品的,结果是等通知,是的,也是没有办法。
  对了,大家是否还记得楼主的B公司?其总公司就在长安锦厦河西那,想当初觉得总公司的人的待遇多好呀,那些年里他们的加班费就有四五块一个小时了。
  遗憾的是也是薪酬,是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高飞电子,美资企业,当年的高飞还是稍有点名气的,不过楼主面试的是佛山高飞,智通人才市场拿到的复试通知单。
  美资企业还是有那么一些待遇,给楼主报销了去程车票,薪酬待遇是2200,可楼主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去成,距离,真的是距离有些远了。
  尤其是和L的小家的距离,是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哈哈,谢谢各位的真诚祝福,楼主也在此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快乐!
  楼主想想这么多年以来和她就没过过一天这样的日子的哈,如果突然间来这么一个呀,应该还是怪怪的;
  楼主和她,都不太讲究日子来着的,待楼主更完点再和大伙说说哈,怎么嘀楼主也是有浪漫嘀,只是从不来都不挑日子,一直不喜欢特定的东西
  在整个2007年里,楼主可以说找工作从夏天找到了冬天,面试了许多,成功的也许多,失败的也许多;
  然而过程虽艰辛,但为了心仪的工作倒也值得不是?
  只是老提工作也不是个事不是?
  提提L吧
  也是这个2007年,L的妈妈过来视察楼主来了,也就是楼主刚到J公司报到上班的那一周吧。
  L妈妈是和L小姨一起过来视察的,当时楼主身无长物,银两也有限,就在楼村那找了个和L觉得还算像样的餐馆招待了她们。
  中途还上了点酒,楼主是不喝酒的,仅能勉为其难陪了点罢了。
  晚餐则有些意思,应该是当年的楼主认知有限吧。
  居然买了个大猪脚回来加上花生啊什么的炖了个猪脚汤,两个腻歪之时其实吃什么都没太大关系,但招待客人就不太应该如此草率了。
  不过,L妈倒也不太介绍,只是事后或多或少给了L反应过来,大概意思是说她们那不太好这些的,嗨,实在是失误。
  所以说男同胞们呀,你们要是真的不擅长做饭的话就还是别勉强在家里弄了,会适得其反的。
  剩下的具体怎么考察的楼主着实不太记得了,当时年轻,不懂的居多,只记得事后L妈她们倒也不曾反对L与楼主的交往,而楼主也应承了那年的国庆十一到L家去坐坐。
  总体而言还算颇为顺利吧!
  然鹅
  在整个2007年里其实令楼主最为怀念的还是那种找工作虽有些许的焦虑但找工作之余更多的是一种难得的庸懒小日子。
  工作通常是上午面试得多一些,至于中午嘛
  想想那时还真的年轻容易折腾呀,午觉之后通常都能够赶在L上班前的半个多小时里还能来点污的,年轻无极限哈。
  而下午,L则去上班,那公司也就是在小家的背后,中午上下班又不用打卡什么的,走路过去5分钟即到。
  而楼主嘛,通常没有面试的时候一个人也是过得很休闲嘀。
  当时楼主还没拉有网线,而小家下面往黄江方向走二三十米有一个小网吧,那里也就2块钱一个小时吧。
  进去找一空机子往椅子上一坐,甩个十块八块过去,顺带来一瓶冰可乐,花上半小时把简历海投完,剩下的时间里在空调底下斗个小地方。
  炎热的夏天里那小日子可别提多舒服了。
  豆豆斗完了,下午L下了班就一起携手去买点小菜,或半抓豆角,或来点手撕包菜,抑或来根小排骨,回去一起洗了然后她掌勺,楼主等吃。
  只是遗憾的是到现在楼主固然没能成为洗菜高手,然则L也没成为大厨哈,天性使然天性使然。
  晚上则一起到楼主广场走走,刚开始手上还算略有宽裕,还能整点水果啊什么的。
  可到了后面呀,那日子过得却是甚为寒碜。
  寒碜到啥地步呢?
  当时记得L的公司组织去世界之窗玩,120还是150的门票,实在是太贵了,楼主有些不舍,只好让她一个人去而已了。
  还有,记得一次L去长安和以前同事聚聚,在回来的时候或许是她真馋了,居然破天荒整了个KFC的全家桶回来,楼主吃得满嘴都是油。
  然鹅,令楼主至今都令人怀念的则是那个南瓜烧饼。
  那时秋天了,近11月份了,每月只有L的一千多块钱支撑着,不会过日子的小两口生活越渐拮据了起来。
  记得楼村那有个小商场,门口的南瓜饼整得还挺好吃的,1块钱一个吧。
  也并非买不起,只是觉得要省省了,就买了一个,一人一半,傻不巴圾的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吃还一边对此饼赞不绝口。
  说实话的,真的怀念那段与L的拮据日子呀!
  说说七夕吧
  生活或许是需要仪式感的,尤其是带有特定日子的仪式感,遗憾的是楼主与L除了06年的七夕之外却从未在特定的日子里去旅行一些仪式,譬如说情人节呀、生日呀、结婚纪念日呀等等。
  楼主与L通常追求的都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仪式感,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感性消费,对于计划着的事情向来不喜,但倒也尊重旁人哈。
  手里宽裕的时候,海吃糊喝的,拮据的时候却也能两人共分一个烧饼而过。
  通常有时间的时候,楼主时而会到好一点的星级酒店里开个房,L抹胸长裙一套,小高跟鞋一穿,倒也还是颇有点淑女模样了不是?
  然后在星级酒店的西餐厅里,点上两杯红酒,有时或荼或水,再上三五个喜欢的却又不贵的小菜,灯光幽暗,眼波流传。
  额滴个神,在经典名曲的音乐下根本就无须什么挚言不是?
  当然了,还有那些个说走就走的江南之旅,这些,后续详细更哈
  今天七夕
  楼主早上和媳妇也就到商场走了一下,购买了些楼主喜欢吃的水果,就在商场里那么随意走走。
  也不知从何开始,楼主与L的相互扶持到现在更多的是给楼主颇有一种年老的相濡以沫了,哈哈
  再次祝一路支持、鼓励与祝福楼主的涯友们情人节快乐!
  古德猫宁

  
  
  楼主和一同事分享了一下移植的过程和移植后的生活、饮食要求等
  楼主说移植中进仓1个月,2周的大化疗预处理,2周的回输等;
  在此期间里家属是不能进去的,每天的伙食就是一些瓜啊土豆啊等
  而且只是开水烫烫熟就可以了,顶多加两滴油两筷子粘点盐;
  而移植后需独居、独食、远离人群、不能外面吃、24H带口罩,还得十几块的N95,1天至少2换以上;
  水果,别想了,那不是你所能想的;
  且,这病是移植后3年不复发才勉强算临床治愈,5年才算真正的治愈
  结果同事说“这他妈是在修仙啊”
  形容得太贴切了
  哈哈
  楼主是不是应该将标题改为修仙记啥的?
  哈哈
  楼主刚刚跟护士长说将那个移植后的康复群群名改一下,改成修仙群
  半年的叫半仙
  一年的叫上仙
  两年的叫高仙
  三年的叫太仙
  四年的叫天仙
  五年的叫人仙
  没移植的叫凡人
  等级严谨分明
  然后大家在人仙的领导下,努力修练
  哈哈哈哈
  楼主这会来更点哈,这几天都忙着吃和忙着外出闲逛了,哈哈,今天还骑毛驴了
  书接上回
  2007年国庆,楼主向一在长安的同学借了300块买了些烟酒荼什么的,和L一起回她家见见她父母了;
  L家江西一乡下小地方里,离县城大约十来公里这样吧,家里是那种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
  不知道还有几个记得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用木板所做的二楼的老房子不?不过当时已不太住人了,就放了些东西这样。
  那会国庆,她哥不在,她姐倒是回到了家里边带孩子边教幼儿园了。
  L妈见过了,倒也不生疏,L爸则和楼主父亲般的善良和蔼,但却比楼主父亲甚谈一些,整个家庭虽不曾富有,但倒也显得颇为温馨。
  对于楼主的到来还是挺热情的,没有丝毫的排斥,菜虽然辣了些,但味道却是相当之不错。
  楼主随L去了她家的橙子园,那时橙子刚好上市,记得还有人过来开始收购了呢。
  橙子园也就在她家侧后方山上,走路约10分钟不到吧,当时还抱着L姐的大女儿照了张想,想不到转眼间现已是准备上高一的大姑娘了,时间真的挺快的。
  还去了她家的小鱼塘里,山泉水养的那种,钓到了条鲤鱼回来,不大,但当晚的晚餐又更为丰富了些。
  L家的生活习惯跟楼主家那边的也并没有多大的出入,和楼主一样都是比较讲究卫生干净之人,这一点还好没有像她哥去她嫂子家的那种待遇。
  早晚餐相对来说会丰盛一些,中餐则简单一点,毕竟十月的天气中午还是有些热的,往往几个橙子下去就不太想吃饭什么的了。
  由于L妈之前来深圳时对楼主家中大小已询问清楚,所以此次倒也没剖根问底了,那会儿也不会有什么农活,L家基本上也不太种田了,就种些桑叶养点蚕什么的。
  楼主基本上不用做些什么,睡醒了洗洗等吃就好,饭桌上则是叫楼主吃多点,饭后L爸喜欢喝点荼,然后则是随意的闲聊。
  而像楼主那几年回家里,就连两把空心菜都得从市里面买回去,回去之后得把菜啊什么的弄干净了,然后是楼主姐下厨什么的,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也不会招待,似乎楼主与L回去与否其实并无区别,只是那会年轻,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只是相比而言L家的那种家庭温馨对于楼主来说既亲切但似乎又很遥远。
  这是L家的傍晚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居然下起雨起来了
  话说这钓鱼应该不错


  
  猫宁
  今天楼主和媳妇儿骑毛驴过来的,可真没一点病人的状态,时间要是能定格那该有多好,哈哈
  楼主这些天都是和媳妇早上去逛下商场,早上的水果都比较新鲜,尤其是葡萄,话说楼主胆子也越养越肥了,葡萄都吃上了,哈哈。
  北方这新鲜的桔子也开始上市了,省去了楼主让一些兄弟们买个20块的桔子再来个80块的快递费了。
  还有杨桃也有了,还是挺新鲜的,以前一直都没有,楼主偶尔也会一天吃上一个,粘点盐,还是挺有味道的。
  石榴也有新鲜的上市了,一天来个两个,挺清甜的。
  偶尔再来点西瓜啊、山竹啊等等之类的。
  想想这小日子似乎倒也从未有过如此的休闲与放松。
  在L家也就呆到了5号,返程是那种绿皮火车,大约五六个小时吧。
  走的时候给了楼主与L一些家里的土特产,主要是橙子之类的吧,其它的倒也没什么楼主可喜欢的了。
  那时也不知道L爸妈是否已经认可,还是有别的想法,年轻真是不懂哈,不像现在,首次上门有没有个红包什么的都能叨个半天甚至于发个贴问问正不正常。
  当然了,也是那个2007年,五一时L也曾和楼主首次回到楼主那些乡下地方,不过当时倒也没在家里住过,就是回去吃个饭,剩下的时间里都是随着楼主姐去北海银滩还有市里去玩,至于红包与否也没听L提过。
  深圳距离楼主与L家的基本中间点,所以对于离家倒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就是很平常一样回去工作罢了而已。
  回到深圳后天渐渐的进入深秋了,楼主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依然被楼主的诸多嫌弃着、犹豫着。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流逝而去,楼主对于新工作的薪资要求也随着面试的积累渐渐的要求了上来。
  提到面试,楼主在这也分享一下。
  面试这东西也是挺讲究的,楼主通常每面试完一份工作了之后都会总结面试的得失以及为什么。
  对于不懂的、或者楼主觉得不太满意的、问得比较频繁的等这些问题楼主通常都会多在网上看一下,也会和一些过来人多交流一下,以保证每次的面试所回答的都是面试主管所需要的,如果答非所需纵然专业能力再强也是枉然。
  这里也是很有学问的,通常在介绍过往经验的时候一定要保留有20-30%的细节描述以证明你是真的经验丰富,不能老是回答流程上的事情,因为那些在所有的面试者里出来的都几乎是一样的,听者也会腻,并且看不出你的特点出来。
  所以,细节、细节、细节、千棰百练的细节描述,题材要选好,要时刻准备好对方针对你的这些细节而提问的相关问题,还要通过此细节来强化你的专业。
  除此之外,简历的描述也是需要非常之讲究的。
  简历这东西,里面的公司绝对不能写多了,只因为没有公司会喜欢一个三天两头跳槽的人,咱们一定要突显出来咱们的本份、诚恳、勤奋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是?
  没办法,这时代,吹牛逼的公司太多了,一家比一家历史悠久、故事可追溯到宣统年间的比比皆是,其饼之大绝对无古人,但后都还是有的。
  除了这个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最难回答的,也是最需要技巧的。
  你为什么辞职?
  前面楼主提过,马云说的,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但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
  但是,咱能这样说不?
  绝对不能,因为你一旦这样回答了,对方就会反问你,到时他们这钱也不到位,你难道立即打退堂鼓?
  工作哪有不委屈的不是?你有委屈了领导还更委屈呢,那咋办?难道到时你又拍拍屁股走人?
  绝对不、绝对不能这样,这样的话还怎么体现咱们本份呢是吧?
  所以,这个辞职理由建议还是挑些客观因素的,譬如说你说公司搬迁到异地了,如果对方也说公司要搬迁到某地了,那就再迂回一下的回答此类问题,就说到时公司发展得可以的话还是愿意跟随嘀。
  再说了,楼主就不信了他们会真的搬迁,也绝对不会相信他们的HR去核查你所说的是否是真的,真到那一步就没什么意思了不是?
  招个小职员罢了,又不是CEO,通常HR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面试嘛,讲究的就是面缘不是?
  答是所问,职业三观一致,剩下的,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一如约会女生一样,地方选好点,话题能让对方感兴趣点,花钱大方点,剩下的还有什么可难的呢?
  因此楼主在那一年的不断不断的寻找工作的日子里不断不断的总结,薪酬要求也从一开始的2K慢慢的提到了2.2K、2.4K、2.5K等,对公司的其它要求也在同步提高,不再将就。
  这样一直到了07年11月中询,怎么又是11月中旬的呢?楼主也不明白,只记得上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11月中旬,哈哈
  楼主当时面试下来了2+1公司,为什么是+1呢,因为+1的其过程还是颇有曲折的。
  第1家是虎门大宁那,是否很熟悉?就是楼主与L刚开始所在的那个大宁,薪酬2200,但有一点,后续会搬迁到清远去,楼主犹豫不决到最后不了了之。
  毕竟,清远,离与L的小家还是有距离的。
  第2家则是东莞塘厦一港资企业,主要是代工Philips公司的电话机为主,当时看中楼主有ORACLE系统的实操经验,想借助楼主来提升提升部门的系统操作水平,薪酬同样的是2200,包吃住,加班另计,算起来也是不错的了。
  至于这个+1家的,则位居虎门某一很有钱的村里,同时也是一家世界级的美资企业,而楼主所用的则是80块的大专学历了。
  面试时也是挺有意思的,HR就这样,前面提过了嘛,通常HR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后面的事实也更加证明了此点。
  岗位计划员,用人部门经理面试的楼主,至于楼主的工作经验就不用提及了,那怎一个侃侃而谈不是?
  外资企业嘛,英文是必须嘀,但小职员的英文要求倒也不会有多高。
  一如Philips的面试一样一样的,丢给了楼主一打印好的英文邮件,楼主看了一下,还好,相比而言要比Philips的要简单一些,也没那么长,其中不少一看就是产品名称的缩写啊什么的。
  楼主大致翻译了个6-7成这样,为什么知道是6-7成呢?是因为那经理为了让楼主觉得他忠厚的本性,就在楼主口译完大致意思后又从头到尾的给楼主译了一遍以便让楼主再加以验证。
  而此时的楼主除了一脸“敬仰”的神情之外则更多的是专注的听着就可以了,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楼主的专注而再次让运气降临了。
  经理只是个大陆的经理,最终还是得要HK经理拍板的。
  大陆经理让楼主稍等,约20分钟之后楼主见到了此HK经理,是位中年女士。
  戏剧性的一面开始了,她居然又让楼主翻译起了英文邮件,翻译英文邮件本身很正常,毕竟被大英帝国统治了那么久
  可问题是翻译的那英文邮件居然和大陆经理所给楼主翻译的一模一样,只是纸张打印得要好一些罢了。
  所以说正在奋斗的童鞋们呀,专注,还是很有好处的。
  这不,妥妥的100分了不是?
  可峰回路转,就在楼主以为又成了的时候,问题来了
  面试回到了HR这边了,说要背景调查,楼主写的是在Philips有那么几年的丰富工作经验来着的,谁曾想居然还真有HR要查这个来了。
  可咱们还是得镇定不是?
  楼主镇定的填资料,交证件,却不小心看到了一个智能人才市场的学历验证调查表。
  话说咱天朝也是有意思,发了一个证给你,然后你还得再去弄一个证明你这个证的证明的证才能证明你的证是真的证,哈哈
  是不是好绕?可事实就是这样,么有办法么有办法。
  楼主内心里镇定不住了,填着资料的手这么一抖笔掉了下去,拿起来,继续镇定,哈哈。
  填完了之后楼主就回来了,次日此HR电话给楼主,说Philips的前台那说根本就不认识楼主。
  面霸就是面霸,岂是这一两句话就能镇得住的?
  马上甩出一句:那边的前台刚换,哪认识楼主这小职员?楼主这活又不太对外不是?
  HR没了底气,就说这样,让楼主给个Philips的邮箱,由她发个调查表过去,按上面要求的填好就可以了。
  楼主说可以,约3秒不到,楼主给了那湘女即部门文员的邮箱给到她。
  挂完电话后楼主立马联系了湘女,让她一收到调查表时就立即转给楼主。
  楼主让L打印出来填好然后立马扫描发了回去给她,再让她以她的公司邮箱回传过去。
  在当天快下班时楼主再次接到了HR的电话,说那调查表上一没公章二没HR章,楼主通话中两手一摊,言道那边不会干这无聊的事情,无可奈何。
  第三天清晨,楼主估计着那美资企业应该是没戏了,和L吃过早餐之后打包打包好行李准备到塘厦那家港资企业报到的了。
  可就在刚出门的时候,那HR又来电话了,问楼主到哪了?
  这啥节奏?不是说好的要查这那的吗?难道居然查出来楼主是真的大专毕业Philips工厂品质了?
  一想到这,楼主立马抖擞抖擞精神一副牛逼不可一世的样子询问HR,说没问题了吧?
  感觉电话的另一头的HR就像伪军见着了皇军点头哈腰似的说没问题了没问题了。
  事实证明,HR还是怕麻烦嘀。
  一个小职员都招了一两个月了好不容易来了个用人部门都没意见了,自己一个小小的HR闲萝卜淡操心干嘛不是?
  这几下落日余辉不错了吧

  
  @三眼赤 2018-08-21 00:18:58
  层主面试一向不鸟HR,一听到是HR来的面试电话,都会说有诚意让你们老板给我电话。总监之类也这样。毕竟同行同职位,面试经常遇到还没入职就开始打压你的例子出现。所以我只接受直系boss面试,基本都能当场就拍板通知上班。层主也不喜欢大公司的环境。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比较喜欢当山大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哈哈哈。。。
  -----------------------------
  关于这个,楼主那些年还只是小职员哈,么有办法,还是得一步一步来才行的呀;
  后面这些年的面试又不一样了,通常已经不怎么谈专业上的事情了,就是面缘,也因此常常两三个月也就面那么两三份,当然了,简历通常也是不太用投的了,年纪上来了嘛对吧
  楼主今天下午和媳妇还有大舅子仨人去看了个电影,想想这生活还是美好的多啊,后天得抽细胞准备做CAR-T了,这小日子准备得结束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