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写完,今天继续第二季,万望诸君继续支持。在更新之前,还是有几句话要说。
在《烟台鬼事》第一季的回帖中,有些朋友说这些故事让人害怕,这让我在描写恐怖情节时有所顾忌,但仔细想想,还是坚持这种风格为好,因为,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最可怕的却不是鬼,你懂的。。。。。很多朋友熟读《聊斋志异》,尤其在小时候,看了以后往往害怕,那是因为当时的你有一颗童真的心,是因为好奇而引起的恐惧;但随着年龄渐长,当初的害怕却烟消云散;但我们为什么对身边发生的诡异传说感到恐惧呢?是因为你对地域的熟悉那种导入情结,说白了,人,厌恶自己的生活环境闯进了魑魅魍魉,而这些妖孽往往就是未知、孤独、不被信任、小人暗算等等心理的使然。而楼主就是利用这些阴暗面来营造恐怖气氛。在此,希望诸君的心里多一份阳光,坦坦荡荡直面人生,若如此有何惧哉!何况我的拙作仅仅是为大家多一点点娱乐,听说,适量的恐惧能环节压力,呵呵!闲话少说,接下来开始《烟台鬼事》第二季之一——上夼村。
烟台鬼事之上夼村
首先,感谢网友、楼主的烟台老乡“彼此相爱爱是忍耐”提供素材,他是在天涯发帖烟台鬼故事的前辈,在此致敬!根据这位朋友的主脉线索,楼主“采访”了几位年近八十的烟台老人,所说并无太大出入,今贯穿其主线,以飨诸位。
上夼村被烟台人简称为“上夼”,上世纪80年代,紧邻着烟台中心城区,现在的环山路就是上夼与市区的分界线。当年,上夼面积很大,东到魁星楼、西到南山公园、南到南山脚下,都是它的“势力范围”。这么大的面积并不表示上夼人烟稠密,相反,由于地在南山的坡地上,人口不算密集,而且分布较为零散;前文说过,大部分土地种植着水果,曾是烟台苹果与大樱桃的产地之一;这里被山所环抱,登高即可望海,是首丘善地【墓葬】,风水较好,因此,坟地也多,旧时,常有人走夜路听到坟地里有哭声,甚至还有人听到群鬼夜哭;所以,一到夜间,这地儿是阴风恻恻、磷火点点,曾听过一位土著老人说过,有个人凌晨起早到市区卖东西,在坟地旁的路上碰到一个高大的影子,朝着他就扑过来,那人为了保护“商品”,和他厮打了许久,待天明计较,才发现对手是一个棺材盖子。由于此类传说较多,所以解放初期,就把烟台军分区【今预备役师部】建在环山路路北,大门正冲着通往上夼的必经之路,想以军队的阳刚血气,冲抵这股阴煞之气。
楼主所讲的这个传闻,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上夼已被这座城市逐渐蚕食,当初的那条南北向的必经之路,已被改造成柏油马路,直通楼主家所在地,今天的六路车塔山终点站。路两旁分布着小吃店、商店和工厂,这条路现在是烟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称为上夼西路,也是烟台的“美食一条街”,早年的工厂大多已消失殆尽,已被居民楼所替代。这则鬼事就发生在这路上。
90年代初期,大多烟台人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夼西路的化工原料厂由于违规操作,引起氨气泄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烈爆炸,巨响声闻半个城市,继而燃起冲天大火,据目击的人说,因为厂房是较为高耸的建筑,许多困在车间里的人为躲过烈火的吞噬,不得已从高楼上跳下来。。。。。。烧死和摔死的人数目不详,有人夸大说:“得有几十人”;有人还说:“不过五六人。”事后,那个厂子就停止生产了,只剩下那座劫后余生的建筑黑乎乎地矗立在那里,一眼看去让人发瘆。楼主小时候常经过那里,尤其在晚上,总觉得那建筑顶部的窗子里有东西在盯着路上的行人。。。。。所以,就是楼主再“皮”,也不敢到里面“探险”。
说到这,主角姗姗来迟,此人是楼主的邻居,年龄相仿,暂且去掉他的姓,按我们的叫法——大鹏。别看这哥们是中专毕业,可是我们这群人里面的“民间历史学家”,自称所城张家正脉【所城又称所城里,为明代防卫海上倭寇所建,是烟台城市的起源地;张姓是所城第一大姓,先祖为皇封武略将军】,贵胄之后,家学渊源。大鹏平常读了几本闲书,好卖弄,经常讲古今历史给我们听,就算是驴唇不对马嘴,也搞得口若悬河、唾液横飞,似乎天下事尽在掌握,没有他不懂的事,也没有他没遇到过的事;的确,有一样东西除了他很少有人见过,那就是见鬼!
大鹏在烟台一家塑料厂工作,厂子效益还行,所以工时制采用“四班三运转”,即上一个周白班、再上一个周二班【烟台话,就是下午4点——12点在岗】、紧接着就是一个周的夜班。撞鬼的那天,正赶上大鹏上二班;十二点过后,整个城市都在熟睡之中,主干路上偶尔有夜间进城的货车通过,除此一片静寂。而上夼这边呐,更是声息俱无,只有路灯亮着昏黄的光晕。这大鹏常年走这条路,自然无所畏惧,只是上夼西路是个大上坡,只能推着自行车走。正走着,他烟瘾上来了,就在马路牙子上一坐,点上一根,独自享受着这无边的平静;抽完烟,大鹏潇洒地将烟头往路边厂房的墙上一弹,几点火花飞溅开来,这正是他想要的视觉效果。顺着烟头去的方向,正是化工设备厂那座被焚烧的大楼,在下弦月的惨白光线下如同一头蹲踞的怪兽。好在大鹏不怕,他转过身来,要推着自行车继续爬坡。刚把车子的支架蹬开,大鹏抬头看到了诡异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