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连载][已扎口]

  @ccssttll 2011-10-20 17:32:00
    求师问道、、、、不知道有没有那个缘分、、、、南无阿弥陀佛
  -----------------------------
  请入菩提树下群四160733941
  读者群菩提树下群一、二、三、四均满,欢迎大家加入菩提树下群五140725245
  @liuf0001 2011-10-21 15:56:00
    
  
  -----------------------------
  好庄严。
  
  
  续上
  第三部分 红尘误
  今天的天气我最喜欢。周日。宅在家中。无迎送之累,无案牍劳形。窗外雨声淅沥,隔断了一切人与人的无谓的来往和红尘的喧嚣,只有阳台上的黄绿的植物和粉白淡紫的碎花静立雨声,陪伴着我。雨檐下,几只小鸟在蹦跳。天地宁静而悠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陶渊明和寒山诗中的意境,一时间纷呈寂寥的书房光影中。
  于是,我便有了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上边有位朋友,问,你那么早接触了佛法,为什么却对你母亲那么冷漠?直到她去世了,才在这里假装猫哭……?
  这话对我刺激很大,近些天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那是由于当时不懂戒律,不守戒律,凭着自己的心性来,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的红尘失误发生,修持也一再受挫,扭曲往复。教训深刻。
  于是,我临时改了主意,把第三部分,改为红尘误。感谢这位善知识的提醒。我们接着进行我们的故事。
  
  
  
  一、 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
  看哪,他窜山越岭而来。——《圣经旧约 @雅歌》
  
  北京的车票很不好买。同学本来想从他实习的报社给我订票,但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我的公休假不多了,便决定自己去闯一闯。
  一大早就念着佛号去了。自从菩提老师笑着说,他跟老师一接触就出现神通后,我再念咒、念佛号就感觉不一样了。一句阿弥陀佛,浑身热浪滚滚,气脉颤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覆盖大千世界,念即有效,果然真实不虚。
  我祈求佛祖和老师加被我能顺利买到票。
  临时订票口前排起了长龙。因为学生都要放假返程了,车站挤满了人,这个临时订票口便设在了外边。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只记得满地树荫,一晨清凉的绿味儿。
  我排了一会儿,队伍进展缓慢,担心不能买到票。见有人托前边的人带票,就深受启迪,脱离队伍,来回走。那时我刚20出头,很腼腆,一个个与人相面,不知该向谁开口,不会被拒绝。被人拒绝的滋味很难受。所以,我平常轻易不向人开口,崇尚自力更生。所以后来学菩萨戒时,对其中的不能拒绝别人寻求帮助一条,深觉富含人情味。
  在队伍的最前列,有一个年轻姑娘的身影,闯入了我的眼眸。马尾辫子,黄夹克,清秀的脸,一双水灵灵的含笑的眼。胸前,若隐若现地挂着一个金属十字架。站在树荫里,青春勃发。
  我心里一动,便走向前去:“请问您去哪里?可以为我带一张票吗?我是河南的,急需回去。”
  她愣了一下子,笑了,说:“行,我也是河南的,您去哪里?”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挤着上了车,当时车少人多,挤车是一大功夫。这基本功,对于外出求学的学生来讲,都是佼佼者,记得我的几位师兄还特别擅长逃票。各有绝招,低一级的是一见查票的来,就预先躲入厕所,高级的是专门绑定查票员,和他聊天,很多检票员都会大意失荆州,有很多搞笑的故事,但我始终没敢尝试过。
  我帮她提着行囊,她游鱼一样机敏地在人群里穿梭,游上车厢,在车厢中部,立定一个地方,向我招手。挤过去发现,她竟然在人海里奇迹般地寻了两个空座!那真的是阿门带阿弥陀佛了。我直夸她,说,行,你还真能干。她笑了,说,你傻有福,我排了大半夜队,才排到那里,你去就恰好问了我。然后,上来走到这里,就恰好有俩个人下车。
  呵呵,我笑了,故意撇着河南腔说,俺们初中语文老师说过,自来迷有福,装迷木福。。顿了顿,我看看她的十字架,开玩笑地说,这或许就是主的恩典,主的旨意吧!
  我曾经读过圣经和基督教的刊物,所以这类词汇用的很熟。基督徒念念不忘主,是一大特色。
  果然对味,她娇羞地笑了。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慢车如破牛车,咣咣作响。从北京到河南,大约得一天一夜还要多,走廊里挤满了人,汗气四溢。旅途悠长而寂寥。姑娘腼腆中不失大方,调皮中不失庄重,看起来家教很好,从淡淡飘逸着香味的着装来看,家境也不错,问问,果然是临近一个市的,不知是什么官长加的女儿,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她很健谈,我也是有问必答,谦恭有礼。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她问我是不是基督教徒,我说不是,但是我喜欢读圣经。尤其喜欢旧约中的雅歌,那是希伯来民族最富含文学性的创作之一,反映了恋人间纯真的渴慕,欲说还休的娇羞,求之不得的痛苦和误会、误会冰释所带来的矛盾与甜蜜。
  “求你掉转眼目不要看我,
  因为你的眼目使我惊乱,
  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
  卧在基列山旁边”
  我给她念了一段。她惊讶地望着我。那眼神如同见到了梦里的天使。柔情似水。其实我这也是现学现卖。单位宿舍里有位朋友,曾想考基督教的学院,下过功夫,但没通过审查,最后考上了医学院,成为我的同事。他经常念其中的一段: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甚美丽。
  你的两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对小鹿
  就是母鹿双生滴……
  最后那个的字,他专门念成滴,念完,就叼着香烟得意地笑,他还会拉二胡,二泉映月。虽然他是医生,但他的艺术风采吸引了我,让我至今难忘。
  
  那时很多人都被这大胆的歌逗起了兴趣,都翻阅他的旧约读本,我那时记性颇好,可以说,想记的话,读一遍就记住了,于是就记了不少(遗憾的是当年没有充分利用这段年轻的光阴,都荒废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不学,老何为?),后来有一次写报告文学,还引用了其中的一段,发表后,很多人很吃惊。我觉得,最起码来讲,从哲学和文学性上来讲,所有的经典,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最起码对写作的人来讲,懂一点,就开阔了一点视野。
  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我的第一本佛理散文集《悠然檀香》,自己觉得不成熟,没有拿给一位我崇敬的老作家看,觉得不入流。谁知,几年后,他无意中看到后,竟忍着眼病,一天两篇,连续看完了——平时,他很少读年轻作家的作品的——还推荐给自己的子女看,前天打电话说,人确实应该有儒家和佛道等多套文化系统,这样,人就不会想不开了,只有儒家的,人活得会太苦。说他的子女就不懂这个,所以要推荐给他们看。说苏东坡、白居易、林则徐等人为什么历经磨难而依然自在,自主,就是这个原因。并力索第二本佛理散文集《总有清风》。我说等出版社正在装订,拿到后就给他寄,他才满意地放下了电话。
  读圣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校上学学医时,文学社团的辅导老师力荐圣经,说不懂圣经,就看不懂西方文学和文化,与西方人沟通时,无法下口。她是英语院校毕业的,英语颇流利,还会练自发功,一旦发动起来,就自动跳起舞蹈,舒展优美,有一次我到树林里练功,正好见她在自发动,就看了好半天,印象颇深,据说还治好了病。
  
  反正是这些无意中得到的皮毛,都派上了用场。说得她越来越高兴。后来,我读到法门无量誓愿学时,就想起了这个场景。多学一点,就与该类人有了共同话题,度化方便些。当然那时我还没那么高的觉悟,只是略微带点卖弄。
  她问我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我说:猜猜,是北大还是清华?
  她说,北大……
  我说,阿门。猜错了!
  她说,不会的,否则您不会这么博学。
  扯得我笑了,心想,真是个傻姑娘。
  她带了很多东西,一个劲地让我吃。吃饱喝足了,夜幕也已经降临了。我很困,就爬在那里眯起了眼。她忽然问,哥哥,你会不会唱雅歌?
  她这声称呼让我忽然心头一荡。扭头看她,故作镇定地说:
  不会。我说。
  那我为你唱一段如何?
  当然好了,那我不用鼓掌了吧?我年轻时,颇有少年轻狂的味道,说话跳荡不羁。现在想想,颇为后悔。
  她脸红得像一块红布,轻轻地伏在我耳边唱起来:
   “我所爱的,你何其美好,
   何其可悦,使人欢畅喜悦。
  
  “北方啊,兴起,
  南风啊,吹来!
  吹在我的园内,
  使其中的香气发出来。
  愿我的良人进入自己园里,
  吃他佳美的果子
  
  “求你掉转眼目不要看我,
  因为你的眼目使我惊乱,
  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
  卧在基列山旁边”
  她的歌喉非常清澈,美好,一段段动人的吟唱,在暗夜里令人沉醉。但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装睡熟了。接着,就真的迷糊过去了。
  夜半,我发现她头爬在我身上,也睡了,青年男女那么紧密的接近,还是第一次,我很不适应,就向一边挪,一会儿,她依然头爬在我身上,胸部贴着我的背……不自觉地有了反应,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大约发现了,扭过脸来,笑了,悄声说,哥,你是个坏人……
  我不自觉地抱住了她。虽然那时,家人给我介绍了对象,但没有挑明,我对包办婚姻,提不起兴趣,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像书中写的那样。这飞来的爱情,是不是像道家师兄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有心插柳柳成荫?
  她的耳根都红了,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使我们止在那里,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听见对方的心在咚咚跳。
  天亮了,我们是在她那个城市下车的,我在那里转车,她直接回家。临下车时,她想让我跟她一起到她家里坐坐。
  我没有同意。不知怎么的,因为理智告诉我,这场朦胧的情感不可能成功。因为地域差别。文化的差别。基督教徒家庭,不会容纳我这个学佛的。我已经见得太多。
  再者,我发现,我竟然再念佛号,感觉起不来了。是不是我破戒了?
  身负婚约,而心有他属,还有动作。我惶惑不安,更无心思再谈情说爱了。
  后来的发展,果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后来,又出乎我的意料。让我体会到佛法的不可思议。
  当时我没想那么多,下车后,只是冲她笑笑,说,早点回家吧,一路顺风。掉头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呆在车站广场里。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她的信,很简短,依然是雅歌里的篇章: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
  若遇见我的良人,
  要告诉他
  我因思爱成病。
  
  我的良人啊,
  求你等到天起凉风、
  日影飞去的时候,
  你要转回,
  好像羚羊或小鹿,
  在比特山上
   附:等我毕业后,会去找你的。等我。
  我本来不想回,后来,想想,还是回了一封,叮咛她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毛 的好学生。其他的以后再说。当时我想,她的环境很好,时光会让她淡忘这一切的。这类事情,我见多了。
  她回信,笑了,说,听党的话,跟党走……
  
  
  
  
  
  道家师兄师傅的生死之谜
  
  回家后,见到了道家师兄。他的修为更高了。具备了模糊的他心通。这也是佛家的五眼六通之一的功夫。但这对他未必是好事,因为,他没有学会顺逆一如的心性修养功夫,心仍在随着环境不停地佯动。
  我们一起吃了顿饭,饮了些酒,还有一位好友在座,都喝得有些熏然了。那时我不懂得酒戒,只懂修。这个是功夫不断反复的重要原因。但当时不懂,事经坎坷而后懂,撞了南墙方知墙壁之坚硬。
  倾谈中,我们谈起了彼此的见闻。我谈到了北京遇到的奇怪的老人,颇似他那位老师。
  他也很奇怪,说,不可能吧?他自己算,寿命已经尽了啊。我亲眼见他下葬的。接着掐指算,忽然大惊失色,说,怪事,怪事,难道他真的没死?
  我问怎么了。他说,卦中信息显示,他仍有生命信息在。但奇怪的是,棺材里还有尸体哪。
  那位好友也很吃惊,我们决定周日一起去一探究竟。
  
  待续
  @hu3712 2011-10-23 12:56:00
    老师知道我是谁吗。。。。。。。。。。。。。。:)
  -----------------------------
  不知道三:)
  @WX来看看 2011-10-23 22:17:00
    我的地儿兄弟啊,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总会有的。。。。
        请你一有空闲时
        就想到大家在等您。
        你要坐在电脑前,
        愿您的文采如黄果树的瀑布。......
  -----------------------------
  :)比喻贴切。就是不当机,呵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