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活中的奇事(二)

  放心,下面依然很长
  谢谢各位顶帖,别催,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谢了,顶帖的朋友
  来了来了
  最近有朋友告知一段奇闻,如诸位不嫌狗屁不通我得空写一写。
  奇遇
  我朋友贾老师,去年夏天到某名山避暑,租住在一家类似农家乐的酒店里,某天早起晨练,沿着山中弯曲的观景道慢跑,跑了一段忽觉有些异样,脚下的观景道不知何时变作了石板小径,看周围景物,应该是老疗养院附近,印象中这里应该是木质观光道呀?
  不由慢下脚步,正觉奇怪,就听得前面有人高声朗读: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贾老师在高校教授汉语言,自然对此诗句非常明了。
  心想:这也不是庐山,况且身处林中,满眼都是树荫,哪来诗中意境感受?估计此人就背了这么一句,在那卖弄风雅。
  遂疾步向前,想看看这卖弄之人模样,哪知山路一转,竟是一处平坡,坡上站立两人,目视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山峰脚下竟然有好大一片浩浩汤汤的平湖,岸边几个红色大字:X山水库。
  贾老师更惊奇了,来度假时间也不短了,咋没人告知这里有处好景致呢?
  看那两人,均着棉衬衣,蓝色短裤,脚上都蹬了双款式少见的褐色凉皮鞋。
  个高那人长得浓眉大眼,挺鼻如峰,下巴前突,显得坚毅有力,单身的贾老师对其立即产生好感,遂立在一旁假意也看风景。
  这时就听个子稍矮之人说道:李白诗句形容得太贴切了,不愧诗仙。
  贾老师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那二人急忙转头看向她,表情均显得愕然,贾老师也觉唐突,遂开口道:不好意思,冒昧了,你们刚才吟的诗句应该是杜甫的吧。
  矮个望望高个,高个不好意思的搔搔头,笑着说道:我也不是很有把握,应该李白描写庐山的诗歌多吧?等会儿回疗养院翻翻诗集就知道了。
  贾老师摸出手机:不用,马上百度。
  那二人听了这话又见贾老师从兜里掏出手机,相互看了一眼均露出一副惊愕不已的表情。
  这时矮个子上下打量着贾老师突然莫名其妙的来一句:您是华侨吧?
  贾老师差点又笑出声,心想自己这一身网购时装,总价没超过一百,这人够幽默的。
  百度出诗句出处,贾老师将手机递给高个,那人拿着手机边看嘴里还边念叨:这电子辞典高级。
  贾老师不由得暗忖:这二人是说相声的吗?
  高个看完内容,将手机还给贾老师,微笑道:谢谢,长知识了,这设备真少见。
  贾老师心里很有些不舒服,心想我这手机的确应该换代了,但也不需要这样明说吧。
  高个仿佛完全不觉得自己说错话,依然笑容满面的问道:您也是来疗养的吗?
  贾老师心情不爽,不愿多聊,敷衍几句原路返回了酒店。
  早餐时贾老师讲了晨练所遇之事,同一酒店的人都说不知道有个这样的所在,最后五十多岁的酒店老板告诉贾老师:疗养院二十多年前就改做养老院了,附近根本没有水库,倒是听长辈们说过,文革期间,这里曾计划修建水库。
  贾老师听完后惊诧不已,立即和几位同伴前往老疗养院,果见里面全是老人,而那个平坡和水库却怎么也找不见。

  谢谢顶帖的各位,特别是还给予分析研究的朋友
  如觉得还行,请点个小赞。
  感觉还勉强行,请蘸一下,更有味道。
  谢谢点赞的朋友,请各位随意、尽情、放肆点赞
  @下手快a5 2019-06-10 08:40:25
  楼主你知道的太多了
  -----------------------------
  这话让我不寒而栗。
  看到赞我就欣慰了
  忙是有点,空了再更新。
  谢谢各位顶帖,承蒙看得起我的拙劣写作,最近较忙,过一段时间再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