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围观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

漫谈负利率下市场的大起大落,围观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
  2011.12.14
   按惯例,本文,本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持币也有风险。养猪有风险,看你们养猪的2012下半年会不会出现行业性亏损。炼钢的2012上半年日子也不好过。经济体是个拥有成千上万变量的混沌系统,而且每一项交易,必然对应一个买入方和卖出方,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才会有成交。转载请注明出处。
   过去9年,中国经济在大幅波动中向前发展。股市,螺纹钢,猪肉和大豆价格,剧烈波动。其波动呈现一定的大约40个月左右的周期性特点,此轮涨跌的低点可能在2012年第二季度(负利率24个月之后)。 上两轮负利率结束之后的2,3个月内,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2005年3月结束了16个月之久的负利率,2008年10月结束了20个月之久的负利率),因为那个时候货币政策碍于“道德”和面子,尚未大规模放水,即使大量宽松,货币宽松政策的效果,最起码也需要2,3个月的传导时间。这一次,因为75%的存贷比限制,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已经只有2,3万亿人民币左右了。目前已经对某些违规越线暂缓处罚了。
   那么,经济如此剧烈波动的原动力是什么?是不是低利率,一轮轮的负利率,才导致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在经济低迷时期,当长期资产的未来潜在回报率远远高于短期利率的时候,投资的安全边际大幅度提高,价值投资者会战胜人性的恐惧之弱点,买入长期资产,耐心等待经济的复苏。
   经济复苏,然后低利率保持太久,经济就会过度到过热阶段,通货膨胀越演越烈,等等,再等等,通货膨胀不但没有下去,反而越演愈烈。最后短期利率大幅度上升,直到短期利率超过了长期资产的收益率。
   然后部分价值投资者退出搏傻游戏,此后抛售长期资产的人越来越多,直到长期资产价格非常低,这样,长期资产的收益率就大大上升,而长期资产价格下跌过程,常常伴随着经济下滑,经济下滑的时候,央行降息比加息可积极多了,恨不得一个月降息三次,一次降息1%。
   最后又回到起点,即长期资产的回报率大大高于短期利率,各种旧的新的价值投资者再次进场扫货。如此周而复始。
  五个阶段:
  1. 短期利率 < 长期资本和长期资产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差值越大,未来经济过热越厉害;
  2. 长期资产价格上涨;
  3. 投资与消费需求上升,加息缓慢控制过热不及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4. 央行在负利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加息,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也推升各种短期市场利率。最终,短期利率 > 长期资本的收益率。
  5. 先知先觉者抛售,部分企业无利可图而退出,长期资产价格下跌,经济降温,央行,回到原点1。
   这里面,收益率之差是关键。目前3个月和一年期SHIBOR利率大于5%,2008年基本从未超出5%。目前各种市场利率虽然比9月份已经大有好转,但还是不低。2011年4月以后,货币供应量增速,也低于2008年。
   目前种羊会议已经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于宽松。至于宽松的力度,其实谁也不知道,因为它也是走着瞧,看经济下滑的程度而相机决策。现在连决策者心里都还没有定数,各路专家,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其实听其言,观其行,是最可取的方式。2011年年中的时候,天涯经济论坛叫嚣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宽松的很多,结果2011年9月份,是15年来货币最紧缩的一个月份,市场利率狂飙,有的即使愿意出20%以上的利率,也借不到钱,有的票据得不到贴现,有的用于进口的信用证开不出来。如此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应该是9月份螺纹钢,大豆,铜等各种期货价格单边巨幅下跌的原因之一,也很可能是温州债务危机大爆发的原因之一。
  
  
  附图1:外汇占款6个月移动平均值
  单月而言,2008年1月新增外汇占款曾达6540亿元人民币,为历史最高值。2010年10月外汇占款新增5301亿元,为有史第二高。2010年11月新增外汇占款为3196亿元,环比回落了近四成。
  2010年7月,外汇占款移动平均值出现中期底部,2011年3月见顶。
  
  
  附图2:shibor3个月和12个月利率走势
   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三个月和一年期SHIBOR利率一直在4%以上(因为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在4.14%,所以2008年的SHIBOR利率还算正常)。
   2008年9月到2009年1月,一年期SHIBOR利率从4.7%,被快速打到了2%以下,疯狂降息。
   2011年2月初开始,3个月和12个月SHIBOR一直在4%,甚至5%以上,目前还在5%,现在应该还不算宽松,但不久这个利率估计会下去,下到多少,川川也不一定知道。2011年4月以后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也低于2008年
  
  
  
  
  在货币政策,连川川,甚至决策者都还未厘定的情况下,普通人只能围观。看货币政策如何应付2012年上半年经济的下滑。
  
  在货币政策,连川川,甚至决策者都还未厘定的情况下,普通人只能围观。看货币政策如何应付2012年上半年经济的下滑。
  下文仅仅是初步猜测,具体要看2012上半年货币宽松的力度。宽松是一定的,否则开发商想不完蛋都不行。嘴上说“调控不动摇”,具体层面并不一定要如此。再说,资金市场是流通的,你货币政策把SHIBOR3个月和12个月的利率大到3%,2%,股市,楼市,不可能不享受到暖风的吹袭。
  
  ######
  ######
  展望2012之三:股市,上半年跌出底部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一: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1-11-18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二:房地产,量在价先 2011-11-23
  
   股市和养猪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预·见2011:泡沫混战后同归于尽的一年展望2012之三:股市,上半年跌出底部2010-10-24
   一句话回顾2011年的中国股市:严肃的持续的宏观调控(货币紧缩)对股市总是构成打压,不但2004,2008年如此,国外大都也是如此。
   中国有两个大的市场,准入门槛非常低,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淘宝,两者共同点是真正赚钱的比例很低,低到20%以下。中国大部分散户,在股市上总体亏掉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淘宝则主要消耗的是时间。
   因为中国股市原始股东是赚钱的;分红是极少的;国家是收税的;证券公司是收费的,是要人养活的;很多基金总体是跑赢大盘的;靠内幕交易的也是赚的。
   散户总体是亏本的,而且亏本占比很大,亏损总额不小。散户即使赚钱,也是一批批后来的韭菜送来的钱。所以每一轮货币紧缩,后来的韭菜断档之后,股市就歇菜,这与旁氏骗局是一个道理。从开户数看,最后一批大量开户的在2010年7月到11月,负利率开始6个月之后)。社保基金,中投入市,也挽回不了熊市的格局,微调也没用,18万亿的市场不是几百亿就能扭转的,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锁死的是3万多亿。
   2011年10月外汇占款负增长了,下调准备金率也无济于事(当然个人认为外汇占款减少或者低增长,是短期现象,明年年中之后会恢复一些),中国楼市,股市2005年以来一直吃着大量外汇占款(就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的方式印刷基础货币)长大的,现在突然兴奋剂没了,以后需要多少个月才能能恢复兴奋剂的剂量,还不知道(剂量最好回复到2500亿/月以上)。
  
   2011年5月2日以后,非常有意思:
   存银行,负利率;
   做股票,跌多涨少;
   买房子,有人买期房两周蒸发30万,要求退房(去年北京通州买份早餐的功夫就涨了30万),起码短期看不是个好方向;
   做期货,投机赚的基本是别人输的钱。
   其实2008年第三季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基本上,每一轮宏观调控或者危机都会制造投资机会。个人的看法,2012年下半年,养猪的出现行业性亏本是大概率事件,炒股的开始出现账面扭亏或者盈利,也是个大概率事件。外汇占款负增长,基本就是最坏的阶段,也就是熊市末端了。这个底部,很可能是上半年跌出来的。这就不免又要涉及到时间周期了。时间周期这玩意是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是会被人笑话的,所以你得给它编织种种经济分析的理由才行。
  
   据说不少券商说2012年第一季度下跌为主,第二季度开始企稳上涨,我看其背后的理由,无非是2012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可能见底,官方CPI可能下行到“非常舒服”的数字,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慢慢起效果。具体如下:
  
  股市的时间周期
   中国股市20年,一个涨跌轮回的周期平均大致是38,39个月左右,与中国的基钦周期很接近。当然经常有几个月的出入。太整齐了,不就谁都知道了。一旦谁都知道了,就不准了。2005年6月到2008年10月,历时40个月,2008年10月加上40个月,就是2012年2月,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个人喜欢双底的2009年1月,因为物价,铜价,油价,房价,GDP增长率,CPI等等都在2009年第一季度见底的。2009年第一季度,加39个月,就是2012年第二季度。
  
  CPI顶峰与滞后的股市见底
   2004年7月CPI见顶,9月W总讲话后迎来914行情,股市见底比CPI见顶,滞后了11个月。
   2008年2月CPI见顶,此后股市跌得惨不忍睹,10月份股市才见底。滞后了8个月。
   2011年7月CPI见顶,10月W总温州行之后迎来反弹行情,后面资源股,周期股还得跌一轮,滞后了8个月就是2012年3月,滞后11个月就是2012年6月。这些简明的东西,拿着大额薪水的证券公司分析师非常可能也在用,但不能说得太直接,否则看上去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GDP增长率与股市
   上一轮GDP增长率底部在2009年第一季度,股市同步见双底;这一轮底部预计在2012年第二季度。
   GDP增长率高峰,上一轮在2007年第二季度,这一轮在2010年第一季度(14%左右,造成民工荒和原材料紧缺),股市见顶比GDP见顶,迟了1,2个季度。
  
  货币政策的面子
   2004,2008,2011年宏观调控,和散户思维很像。也就是说,
   2010年年底就上电台讲要控制通货膨胀,可惜通货膨胀不是水龙头,你一拧就可以关掉的。结果2010年初的“控制通胀预期”,慢慢变成了2011年年中的“控制通货膨胀的上涨势头”。一轮商品牛市,是没有那么容易被摁下去的,所以呢,官方CPI见顶后,起码观察一个季度,之后再等个一个季度,货币政策就可以适当宽松了,两个季度过去之后,就到了2012年第一季度了。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经济增长靠的是效率(以及对GDP无贡献的农民变成一年贡献GDP近5万人民币的工人)。只是中国经济和股市,吃惯了货币宽松这副药。
   上两轮宏观调控(2004,2007-2008.7)之后都出现了机会,这次,是否也是如此呢?
  
  人性
   人是犯贱的。股市成交量顶峰时期,看跌者千万不要过于张扬,否则会被骂死,即使后面真跌了,散户还是喜欢顶峰时期“唱涨”的,依旧忌恨“唱跌”的。可惜市场里只看资金,筹码和人性。
   一场熊市,不可能是直线下跌,它总会不断给人以希望。所以熊市一般有3到4波下跌。第一波下跌幅度最小,时间一般最短。第二第三波下跌就不客气了。最后一波下跌,往往是利好利空消息都无效了。
  
  
  猪肉价格周期和股市
   养猪的2012年下半年要亏损,是因为2011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涨幅太大。要想养猪的尽量少亏损,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让猪肉价格暴涨。要想猪肉不暴涨,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通胀预期。通胀预期玩的是人性,要想控制通胀预期,就不能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长期维持负利率。总而言之,长期负利率 = 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前9年事实为证。
  
  企业破产潮与股市底部
   2004年,很多券商破产,股市继续跌半年后见底,优秀公司的股票早已处于牛市一期。
   2008年,破产的面就更广了,最震撼的是出口行业大量“放假”,风险和损失大量由打工者承担,但这种自由的原始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有利于缩短经济调整时间。
   2011年下半年开始到2012上半年,倒闭潮。
  在货币政策,连川川,甚至决策者都还未厘定的情况下,普通人只能围观。
  
  ######
  ######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二:房地产,量在价先
  2011.11.23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谨慎求证中国房价十年大顶,兼论任志强的观点 2010-11-23
  
  预·见2011:泡沫混战后同归于尽的一年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一: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0-10-24
  
   负利率,楼市,股市,总体都是财富分配的道具,官方CPI,房价,股市涨涨跌跌,不过就是个游戏过程。收佣金的才是稳赚的。通俗地讲,低利率,负利率就是兴奋剂。低利率情况下(即使还没有进入负利率时间段),资产价格虚高,100倍的IPO市盈率都有人买,等到货币紧缩控制通货膨胀,虚高的价格就下来了,买单时间到了,股市因为流动性特别好,所以货币紧缩首先影响的就是股市,2004,2008,2011年都是如此,财富转移是在货币宽松的初期(2002,2006,2009,2012下半年)完成的,货币紧缩(2008年;2011年4月到2012上半年)不过是个不得不发生的虚高价格下跌的“梦醒时分”而已。
   那么多年的卖地收入,部分早已变成了公路,城市扩张等各种基础设施,部分则变成了各种合法奖金和灰色收入,也有部分变成了澳门赌业的利润。所以,买房的,特别是高价买房的人们作为一个群体是奉献者,房价里的“超额的那部分地价”,就是他们的贡献部分。
   土地是垄断的,银行基本也是垄断的,连房地产企业,大都也是国有的,任志强不过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总经理,却已经占据舆论的焦点,早已抢了慈祥的人的风头。慈祥的人说房价调控不动摇,媒体第一想到的是去问任志强“这有用吗?”
  
   量在价先,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天价经常在成交量顶峰时期产生,典型的比如北京通州的房价“买份早餐房价涨了30万”的传说。房地产下跌之前,肯定有个成交量低迷的过程。 房地产2012年要想恢复上涨,则首先需要看到成交量的上升去消化前期大量积累的库存。到 201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的库存不是在减少,而是在继续增加。目前看,货币紧缩超级宽松就别想了,也是要面子的,所以2012上半年房价基本上还得跌,此后成交量如果不上去,则还得继续跌。不过货币政策2012年上半年就会开始宽松,宽松的力度谁也不知道。房地产商也是商人,亏本的生意不做。要想房价大降,必须出现政府大量贱卖住宅用地。如果政府大量贱卖住宅用地,则前期的开发商如果不大幅度降价,就只能自己住了。如果政府没有大量贱卖住宅用地,则房地产去库存完成之后。2012上半年货币政策肯定会有某种程度的宽松,因为房地产商不拿地了,也不投资了,经济的各方面都会有个冷却过程。比较有意思的是,首先降价的,反倒是现金储备足,不差钱的大型开发商,比如万科。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3.5%的存款利率,还是非常宽松的。这就是为什么二手房的主人们非常淡定,因为卖了也不知道去投资什么,而且房子买卖,要缴纳很多很多的税费。对于部分不缺钱的主来说,房子就是个大额存单,市场涨涨跌跌他都不卖。
   不多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民间借贷危机会一直不断爆发,能拖过明年第二季度基本就安全了。
   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到房地产,需要3,4个月的时间,个人认为2012很难再次出现2009年那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明年第一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在预料之中,1,2次准备金率的下调,还不足以让房地产止跌。
   个人不认同限购,但限购证明了各地投资房比例非常高。作为一个投资品,特别是房租收益率不到2%的投资品,它同样遵循一个规律:“上涨预期的轻微下降,就足以使得价格大幅下降”,直白点就是“上涨预期”消退甚至逆转之后,后面接盘的人会少很多。如果此前投机氛围极其浓烈的话,投机客突然大量消失的时候,这游戏就没法玩了。通过民间借贷而买投资房的,就面临清盘甩卖。
  
  明斯基时刻是指资产价格崩溃时刻,该过程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投资者们负担少量负债,偿还其资本与利息支出均无问题。
  第二阶段,他们扩展其金融规模,以致只能负担利息支出。
  第三阶段,即庞氏骗局,他们的债务水平要求不断有新傻子进来拉高资产价格,才能安然度日。
  第四阶段,新傻子没来。
  这个官方CPI是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的关键,毕竟人家讲道德,也将面子。
  
  2012上半年,CPI快速下降,基本没有太多悬念,经济下滑嘛。
  
  
  ######
  ######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1.11.18
   博文乃个人意见之表达。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我们能分析的是目前的货币政策,目前的库存状况,目前投资者情绪,能对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去年以来,一直以为中国有一次50个基点的加息,直到起码4%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事实上,加息到3.5%就停止了,6月变成了“总量从紧,局部宽松”,10月变成了微调,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轮的负利率要持续24个月以上了(上两轮分别是16和20个月)。美国CPI接近4%,美联储依旧没有加息(美国一年期存单利率1%左右),美联储要用低利率缩短美国房地产的下降周期。
  
  通货膨胀2月开始789月恶化到2011下半年刺破泡沫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一: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0-09-09
  
  预·见2011:泡沫混战后同归于尽的一年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一: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0-10-24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谨慎求证中国房价十年大顶,兼论任志强的观点 2010-11-23
  
  海宁评论“肉食者谋”,以及通货膨胀很可能在2011年第三季度见顶 2011-06-27
  
  粮价上涨高峰已过,估计最多反弹到9月;10月很可能迎来大跌 回顾2011展望2012系列之一:通货膨胀2012第二季度可能见底 2011-07-22
  
   繁荣结束于一场危机,过度的乐观受到“突如其来”的危机的惩罚;但危机也催生了过度的悲观;过度的悲观孕育了新的投资机会,如此周而复始。
   2012年上半年,随着中国房地产的冷却,民间借贷危机的更多爆发,和欧债危机的继续发酵,商品和股市还将继续下行探底。等养猪的,种大豆濒临亏损,那么市场的底部也就近了。
   猪肉价格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想靠控制猪肉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是天方夜谭。养猪的2012年下半年极可能要亏损,是因为2011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涨幅太大。要想养猪的尽量少亏损,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让猪肉价格暴涨;要想猪肉不暴涨,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通胀预期;通胀预期玩的是人性,要想控制通胀预期,就不能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维持负利率。总而言之,长期负利率 = 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前9年的事实为证。负利率能戒掉吗?
  
   中国官方CPI,在2011年上半年的高物价基数,和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下,将快速下降,预计2012年第二季度下降到3.5%以下,消灭负利率。但是领导为了扳回点面子,起码要让CPI低位维持一个季度才好大规模进行货币宽松。
   其实即使不加息,不提存款准备金率,物价只要涨足涨够了,自然就会下降,只是那个涨幅会更大。社会也不一定失控,只是“道德”上的名誉损失会大一点。
   中国货币政策仅仅加息到3.5%,而屡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极大地扩大了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差距,官营银行也大力提高了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利润大增。“利率双轨制”使得银行的中介功能弱化,更多的借贷行为不再通过银行。这玩意是另货币当局最愤怒的(加油卡,购物券,委托理财,民间借贷,都是在抢银行的“资金掮客”生意),所以要勒令并入银行表内。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官府上下不可能不懂,只是各方利益博弈使然罢了。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乐观
  2011.12.13
   2001-2007年,是中国经济60年来繁荣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在2001年以前,中国经济繁荣上升时间一直没能持续坚挺4年以上。
   2004下半年到2005上半年,2008年整年,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这三个时间段,仅仅是中国经济过热之后处于周期性下降而已。既然有周期性下降,自然有周期性复苏回升。过于剧烈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2004年4月开始,2007年底开始,2010年10月开始,货币政策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就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恶化后的硬着陆。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快速上升时期,一方面怕货币紧缩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一直心存侥幸心理,希望物价自动下降。直到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才进行货币紧缩,而此时原材料价格本身已经接近高峰,高涨的原材料价格本身就会对经济形成打击作用。在原材料价格高峰时期加大货币紧缩的力度,对经济,股市,企业利润,都形成了“双杀”局面。上面三个12个月左右的时间段,都是企业破产的集中时段。
   如果把低利率比喻成兴奋剂,那么造成经济下滑严重的,是兴奋剂消失后的疲软(三轮负利率,分别在2005年3月,2008年10月,2012年第一季度消失),而不是货币政策正常化。有的专家,比如谢百三教授,有意或者无意,把造成经济下滑的责任,推到“货币政策正常化”身上,而不是前期低利率负利率造成资产泡沫和经济过热导致了后来的经济下滑。通俗地讲,没有爬楼,一直脚踏实地,比如德国经济,怎么会有跳楼?暴跌的动能,来自此前的暴涨。看看今年的棉花和小麦,甚至螺纹钢大豆价格就知道了。反过来,跌得深,未来涨幅才大。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像2007年那样,将GDP产出的8%以上送到国外,换取美元欧元日元等,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以下,是经济回归正常的表现。如果人民币过于低估,外贸顺差过大,则国内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会越来越严重,也会自然而然地降低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从而让贸易顺差趋于平衡。经济也向自然界,不管有没有扭曲,都倾向于达到平衡。当然没有永远的平衡,只有物质极度缺乏,没有相对过剩的社会,才不会有波动。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基本在均衡汇率附近,这是人民银行放弃印钞机干预汇率的好时机之一。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乐观的部分理由
   一: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经验学习曲线”过程(经验学习曲线的意思,可参考网上的百科),也就是一个追赶过程,这些企业,技术,管理与人才,不但不会因为经济的大起大落而消失,反而越来越多。经济总是螺旋式上升的,70年代日本,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东南亚遇到了两次石油危机,他们的经济和股市受到重创,但那并不妨碍他们经济的螺旋式上升。
  
   二:人口红利远未结束。未来还有通货膨胀,甚至更大的通货膨胀,存款人还将付出贡献,但是存款人都奉献近20年了,经济一直在增长,中国脱离绝对贫困线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不是政府的恩赐,如果算恩赐,也仅仅是把此前的约束去掉了。给予农民自主经营权后,粮食丰收了;纺织部轻工业部被废除后,中国轻工业飞速发展了;外贸进出口权下放后,外贸飞速发展了,等等的例子很多。未来3,5年,贫富差距将继续扩大,只是速度放缓。
   但是,但是劳动人口还是非常巨大的。劳动创造财富,有苦力,长城都能建起来,京杭大运河都能挖出来,金字塔都能垒起来。有苦力,就能抵消行政低效率和浪费。具体参见中国的三波婴儿潮。
   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想把他们吸引到城市来做苦力,必然给出更好的薪水和用工条件。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进步,台湾韩国的劳工待遇的改善,都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后。政府并没有恩赐,是企业招不到人才提高薪水,而且每一次民工工资大涨(2003,2007,2010)之后,就是通货膨胀恶化,货币紧缩,股市大跌,经济下滑,然后民工工资停止上涨,甚至转而下降。
   三:劳动人口占比高,并不不等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会下降。但在重教育重储蓄,并且采用市场经济的亚洲泛儒家价值社会,劳动人口占比高 = 经济高速发展。即使分配不公,经济还是会快速发展。事实上1990年到2011年,分配越来越不公,但是经济照样发展。股票总市值虽然以很多股民的亏损为代价,但是总市值增长很快。未来企业债券市场将快速发展。
  
  
  中国的三波婴儿潮  
  第一波婴儿潮,建国初期,他们有的后来被鼓动之后闹腾过,有的被送上山下乡锻炼,比如任志强。
  第二波婴儿潮,三年“被自然灾害”结束后,1962年开始大量生孩子,波峰在1965年,持续到1973年,比如潘石屹。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主力。目前的企业家里,他们的人数最多,当然其实更多的沉默的大多数,经历了1998年前后的下岗。他们也是21世纪福利分房之后囤房保值和给孩子买房的主力。“85后”大学毕业的时候,房价就很贵了,必须“拼爹”才行。那10年内共出生近2.6亿。他们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时候,也闹腾过,还生了第三波婴儿潮。
  
  第三波婴儿潮,就是第二波的后代,主要在1986~1990年出生。1990年是中国实行商品经济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经济衰退,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此次婴儿潮有1.24亿,被称为“85后”一代。
  
  ###########
  ###########
  日本,美国,英国,中国的劳动参与率
  蓝线是日本的劳动参与率,1990年左右见顶,1990年-1994年一直处于高位,日元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过程。日本男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厉害的,在日本女人劳动参与率一直不到50%的情况下,还维持了人均GDP4万美元,而且还拥有6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中国只有3.7万亿(其中1到1.5万亿美元,对应的是外商在中国的初始投资)。
  灰色是美国的劳动参与率,90年代一直处于高位,在2000年左右见顶。
  细黑线是英国劳动参与率。
  韩国的劳动参与率
  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估计在2015年前后见顶,并且在2015 - 2020年前后一直维持高位,直到1962年后出生的婴儿潮人口开始退休。上海户籍人口目前20%以上是老人,十年后这个数字就是30%以上了,上升很快。人口方面,深圳的优势明显。资本市场早已锚定了消费,医药,汽车等未来行业,但是就像1999年疯狂追逐互联网一样,很多股价过于虚高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