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额翻开同学圈,处级以上干部的微信内容不是养生健身就是风花雪月,这是最近两年才有的现象,头几年虽然也没干啥,还能写点自己业务上的事情。济南从来就不是个激情的城市,在业务上有追求的干部倍受打击,考核干部业绩不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而是站队排队和人际裙带关系。
  进入5月份,大部分1线,1.5线将陆续进入调整整固期,中场和下半场,帝都走势将左右全国房价,风向标,看好后半程帝都的领涨作用,整固期的表现品种主要是二线城市中较强品种的补涨时机。
  赶脚补上缺口应该跑70%。
  人民日报这个社评真是大有乾坤,看了24小时,还是目全看明白哪。小小总结一下。

  1.今年一季度,形势好于预期,只有一个因素,放开了房地产。不过这一放开,领导层也看出眉目来了,就是真正有市场需求的城市和已经过剩的城市,用同样的政策刺激,会造成严重的分化,如果需要提振GDP同样的数据,本来1线涨15%,2线涨10%,3,4线涨5%即可,现在一线涨50%,二线涨25%,3,4线继续卖不动。如此一来,所有的社会资金流动性都被1,2线吸走了,这是怎么管?一线,二线要骂我行政控制不得人心,3,4线骂我好处都给了亲儿子,这事不能明目张胆的搞了,权力下放给你们,不准涨太多,一切听市场的。这叫记吃不记打,等到3,4季度GDP又不行了,看你怎么办?
  2.今年国内经济预期差,除了实体经济找不到发力点以外,金融市场低迷也有很大的放大器作用。债市违约就不提了,银行增速见顶也不提了,金融改革乱七八糟,这个更不能提了,加杠杆加的老百姓要急眼,这个已经道歉了,关键是有的人能加,有的人不能加,有的人加了杠杆也很安全,有的人加了杠杆就是作死(安全的加杠杆能发财啊,这个不能说哈,太露骨了)。太特么个性化了,这个我也管不了,市场有风险,加杠杆需谨慎,好了,告诉你们了,归市场管了。股市,对了,这个一定要提,我放的水是想给亲儿子的,你们都回来抢饭吃,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们长的像我吗?滚。
  3.现在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了,想促进外贸,就得货币贬值,货币贬值,美元就流出,美元流出,我放的水就被对冲掉了,没有水:投资就搞不下去。现在不放水不行,放水多了也不行。难啊,只能慢慢放了,水是一定要放,但是不能让大家紧张。所谓L,就是我们还不承认新经济改革失败了,还得再试试。(试试就试试,你就钻进互联网的犄角里面出不来了,就业率会给你颜色看的)。


  总之,管理层已经对房市,股市进行了切割,你们涨跌,一个是地方政府的事,有事别找我了,找你们当地政府。二个是,股票,我也救到头了,我也套了20%,丢人加现眼。以后套住别找我了,去找上市公司。改革,我还得玩下去,不见泰山不灰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其它的我也没看明白。
  (转贴):神出鬼没的权威人士,自1946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上千次。去年以来又频密出现,对经济工作发表权威高见。

  今天再重出江湖,我们应该怎么看?

  笔者认为,除了讲话的方式不对(让市场猜,与半夜鸡叫没有区别),内容大体都认同。其中隐含了大量政策信号。

  1,“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这是针对官方宣传老是说新动力新动能多大作用的宣传而针对性下的定论。

  中国经济体量太大,双创是需要,但是靠双创难以真正挑大梁,需要关注权重的传统产业,针对具体问题,出具体的政策。这一块,国务院去年一年都关注太少。未来,这一块的工作应该是重点、核心。

  经济工作要抓核心,抓权重,要面对主要矛盾,不能躲,也不可能绕道而行。

  2,资源大省要丢掉幻想,不要做梦

  这句话同样针对性很强,是批评某些地区的等和熬的心态,指望大宗商品涨一涨(一季度石油、钢铁价格都大幅反弹)来了,煤炭钢铁又可以复活了。也许东北及其他的一些资源大省、产能过剩严重地区的领导该坐不住了吧?

  过去好年景,站着赚钱,不改革。现在问题来了,才发现底裤都没有了。权威人士说了,尝到苦头也不是什么坏事,要让他们抛弃幻想。

  这也说明权威人士对未来大宗商品的走势已有了清晰的判断,一季度的反弹是暂时的。

  这也涉及到去产能的问题,地方看到大宗商品涨价就存在幻想,于是在去产能的决心上动摇了,觉得多生产,也许过个半年一年,市场行情好了,又可以赚钱了。权威人士说,不要做这个梦了。

  3,政策“重点、节奏、力度”出了问题,方向没有问题

  有市场分析解读说,权威人士说宽松结束了。我认为这完全是误读。

  对于货币政策是不是要加大力度的争论,供给侧提出来之后,内部争论就很激烈。因为外界似乎认为又要下狠手了。

  但后来官方的表态意见很一致,就是两端发力,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要发力。关键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即所谓“重点、节奏和力度”的问题。

  所以,这次权威人士再次谈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宽松结束的意思,实际上也不可能结束。而是说“重点、节奏和力度”出了问题。比如一月份,2万亿的信贷等等。比如房贷规模陡然大幅提升。中国企业杠杆率在一季度飙升。这些节奏、力度都是有问题的。

  未来,货币政策基调不可能变,降准还有很大空间,降息也并非没有可能。央行还会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在资金价格上维稳,防止一切因为流动性紧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所以千万不要错误地解释货币政策。政策没变,节奏和力度要注意。

  4,一季度增长付出了很大代价

  中国的总负债率(尤其是企业部门负债率)飙升,这是海外关注度比国内高得多的一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的总负债率在一季度出现大幅飙升,尤其是企业部门的负债。说明权威人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认识到处理不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不是开玩笑的。

  一季度经济增长是好事,但是付出的代价权威人士看得很清楚,比如地产泡沫继续飙升,比如企业杠杆率飙升等等。中国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政策,包括房地产,完全可以继续宽松,把首付打到10%,买房的马上多起来了。

  但看样子,中央不会下狠药稳增长,而是遵循经济规律。

  因此,对于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也有调整。这个根本是什么?就是“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经济是个生态系统,各种体系有自己的原则。股市就应当要保护投资者权益,而不是仅仅从融资的角度看股市。制度建设好了,机制好了,股市自然会好。

  5,行政手段还是要用

  这也是一个激烈的争论,即去产能用行政手段对不对。权威人士说了,必要是还是要用。该断奶还是要断奶。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权威人士有三四个问答来谈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看样子力度还会加大。

  而且对关键问题也作了回应,“保人不保企”,也就是帮助的是工人,而不是僵尸企业。该关闭的要关闭,不要动辄“债转股”,这也说得很好。债转股前段时间出现了一股歪风邪气。

  6,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现在有一股风,反正说好话可以不负责任,怎么吹牛都没关系,看空则可能犯错误。

  但其实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的看法,分歧是太正常不过了。过去总是强调正面引导,但是正面引导过多,会误导决策。比如,总认为房地产还能大发展,钢筋水泥还能大发展,这种判断不切实际。

  权威人士还提到,对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不能简单地以“开门红”、“小阳春”加以描述。这是科学的态度。一季度的回暖只是迹象,而且并不稳固。这说明对经济走势的宣传上,出了大问题,导致了误判,所以现在来纠偏。

  因此,权威人士说,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7,密切关注价格变化。

  这是唯一一个权威人士没有下结论的问题,走向仍不清楚。但是这对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影响很大。权威人士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
  货币政策有变,放慢了节奏,尚需4,5月份信贷数据落实。第二波空中加油会以慢涨为主,看好帝都的领涨预判不变。
  额为什么扒拉來扒拉去的翻腾全国头十位城市的GDP,高等学校数量,211、985,人口,全国排行头100医院,道路密度。就是为了计算城市福利。
  中国经济迎来了存量时代,以前发展速度快,我干我的,你干你的,都有饭吃。现在是拼存量,锅里就这么多,我抢到了,你就没饭吃,你抢到了,我就得饿肚皮。大面上是行业内拼效率,拼创新。地域上是拼省域经济,拼大经济带,省内拼同质化的城市竞争。为了减少省内的内耗,各省要明确各个地区主要搞的产业,只准协同,不准互相拆台,集中精力拼对口竞争省份和大经济圈。作为山东的省级领导,提出批评,到现在也木有协调一下各地区的发展方向,这样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好处都被外人利用竞价优势搞走了,当然,你也得稍微倾斜一下济南,哪个省不要脸啊,非就得山东不要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