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昨天跟一位朋友吃饭,听她说了两件事情,也是她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虽然楼主发在贴子上,没有问题,但是毕竟万一被人家网上看到了,也是不太好,就只能隐去一些真实的东西,不过主体是不变的。虽然不算是什么悬案吧,但是还是很让人唏嘘不已的。
第一个事情的是一位学校的老师,不过不是一线搞教学的,就是学院里做行政管理的。她年轻的时候也就不到20岁吧,组织安排嫁给了一个干部,这个人也是初婚,比女的大了将近有20岁。两个人生了两个女儿,后来都在国外。女教师在55岁退休,可是退休不到半年,她的老伴就中风起不来了。
不过,作为老干部,当时组织上是补贴一笔保姆费,所以这位女教师雇了一个保姆照顾老伴的生活,她自己还是很悠闲的。而且在家里看着那个中风的丈夫每天哆哆嗦嗦样子,心里也烦,正好有个同事在附近游泳中心游泳,这个女教师不会游泳,也是为了打发时光,就跟着人家到了游泳中心,问问她这把年纪的人还能不能学?
游泳中心教练说没问题,反正女教师也是不差钱,就说干脆一对一教学吧。于是,每天风雨无阻去学游泳,还别说,进步非常快,后来参加学院退休办组织的旅游,在海里游泳一点问题没有,随便游个1000米就跟玩似的。学院退休办在退休教师风采宣传栏里,还特意说了这位老师,希望其他退休教师也可以像她一样,退休生活多姿多彩。
可是,有一天,学院来了一个女的,指名道姓说这位女教师勾引她丈夫,希望学院出面管管。勾引的那个人就是游泳教练。
学院里的人自然是不相信的。一来女教师和游泳教练年纪相差20多岁,快赶上母亲和儿子的年龄差了;二来虽然这位女教师身材修长,气质很好,但是年轻的时候在学校一直作风正派,没听说她跟谁打情骂俏,招蜂引蝶,所以,学院里的人就说这女的自己搞错了,给人造谣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女的一直不干,最后好说歹说骂骂咧咧走了。
学院退休办的人好心,觉得这女教师是不是什么事情得罪人了,这样给她造谣。还特意找到她,说了事情经过,让女教师自己小心。谁知道这女教师自己承认了和游泳教练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不过,她也表示会把事情处理好。
于是这件事情在学院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女教师和丈夫相差20岁,和情人相差20岁,真是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也不知道。学院里说什么的都有。
而在游泳中心,这件事情也传开了。那个游泳教练被单位停职了,而这个女教师竟然还跑到游泳中心,找到领导说这件事情错不在这个教练,她可以从此以后不来,希望不要处分教练,有什么错都是她的。
游泳教练的媳妇想找这个女的打架,最后被这个教练拦下了,说如果打人可以出气就打他好了,不要打那个女的,人家也快60了,再打出个好歹来,就真得进监狱了。
女教师孩子在国外,老公中风也管不了她,已经退休,学院也不能那人家怎么办,一时间倒是很自由,也没觉得这事情有多不好意思,难为情之类的,每天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
大学里知识分子居多,所以说她不要脸之类话的人很少。没事了,几个老师还聚在一起从各种角度分析女教师的心理状态。当时比较被认同的一种说法就是,这个女教师嫁人时候年纪很小,没谈过恋爱就开始结婚生子了。而且和她丈夫年龄差距,两个人也没什么共同语言,然后一晃人就已经退休了。
但是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可能和那位教练之间有什么火花,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恋爱的感觉,而那位教练一开始可能就是把她当成母亲级别人对待,日子久了,似乎年龄差距慢慢消失了,两个人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最后还是越界了。
当然,这两个人对于未来都是没有想法的,最后还是要回归自身的家庭。不过,被游泳教练媳妇这么一闹,人尽皆知了。最后,那个教练单位给了他一个处分,事情也就完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组织安排婚姻。可是安排的婚姻很少有般配的,你说给安排个什么唐山海之类的,也就认了,可你偏给安排个李默群之流,可不是小姑娘不高兴吗?最后一想,反正也退休了,没人管了,不是再不疯狂就老了;而是再不疯狂人就没了。
这也算是中国版的《密会》吧。
楼主提供这样一个素材,谁要是愿意也写个小说《花样奶奶爱上我》。
前几天,牟其中出狱了。很多人对他可能没什么印象了。楼主那时候年纪也不是很大,对于他因为什么进了监狱没能弄明白,但是有点记忆的就是这个人的相片,据说他很喜欢模仿某位伟人:梳一个大背头,然后穿一件很长的灰色大衣,凭栏远眺,照片给的是个背影,左手指向远方,也不知道是指什么呢!当时关于他的身世有很多传闻,最后进了监狱才知道他不过是个平民而已。
悬案很多并不一定是杀人现场、遍地是血,凶手隐形于闹市,在芸芸众生中看着警察忙碌却找不到他。很多悬案的悬,在于背后有一张可以翻云覆雨的手,但是你却看不见。那些杀人的悬案殃及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但是背后那张看不见的手,殃及就是一群人和一群人的家庭了。
很多年前,楼主有个同学应聘一家单位。职位是负责实验室。单位在开发区。人家也录取她了,单位提供班车,工厂占地面积不大,但是什么办公楼、厂房一应俱全。招聘人也说,现在单位是筹备期,可能工作不是很多,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松懈等等吧。
楼主那个同学上班以后发现,她的实验室在办公楼3层,整个一层就她一个人,坐在那怪害怕的,那时候网络也不发达,手机也只是打电话的工具,一个人很无聊。关键是每天真是没有事,没有实验需要她去做,就是坐着干拿钱。
说起来是没什么不好,可是作为一个正常的职场人,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天天这样无事可干,一开始说是企业筹备期还能理解,可是半年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变化,楼主同学心里就有些慌了。
就在这个时候,公司里的负责人找她,让她在一份实验报告上签字,可是我那同学是个很认真的人,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做这些实验,不能在实验结果上签字,万一出事,也是要负责任的。
那个负责人很不高兴,大声嚷嚷,3楼就一个实验室,回声很大。但是我那同学就是不签字。等到了下班在楼下等班车,才发现人家班车早走了,没等她。那时是冬天了,天都黑了,开发区大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别说车了,同学没办法,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到最外面的大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转天找那个负责人去,人家让她辞职走人,结果我同学不干,说要找劳动仲裁,拖了一个星期,对方说给她两个月工资,让她走人。同学也明白这单位不是什么正经单位,也不愿意再跟他纠缠,同意辞职走了。
但是一直没明白的是,这个单位白养着一群人是为什么?后来,遇到一个做投资担保的人,那个人分析,这家公司的母公司可能要上市,但是规模或者其他地方不符合要求,就暂时注册或者买一些小公司,达到要求上市。所以,就是编造虚假数字或者实验报告和财务报告,让人家知道他在全国各地有公司,确实有厂房和办公楼,还有职员。目的就是上市圈钱,所谓的资本运作。最后坑的是那些散户小股民的利益。当然,这也只是那个人自己的分析,最终到底幕后是谁,目的是什么,无从知晓。
以前有支股票名字叫“银广夏”,楼主不炒股,不知道这名字对不对。原本单位有个同事,曾经因为这支股票真是一夜暴富,因为手里有原始股,上市以后一下子身价过千万了,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位同事暴富以后偷偷在外面安置了外宅。可是好景不长,银广夏因为什么问题最后被证监会处理了,他手里的股票也开始大幅缩水,一下子又变成普通人了。算是一枕黄粱吧。那时候,他偶尔会去开股东大会,因为有其他公司想运作借壳上市,买下他们这些比较大的股东手里股票,但是价钱总是谈不拢,一直拖着,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所以,炒股票像我们门口那位邻居就挺好,能挣个菜钱就心满意足。所谓的内幕消息怎么可能到你这,到你这的也就不是内幕消息了。一夜暴富有,但是轮不到平民百姓。也许中国最早的股票市场造就了这样的人物,但是大家都嗅到钱的味道了,就没你什么事了。
今天看新闻,深圳有个13岁的女生失踪了。最后见到她的小伙伴说,那个女生说鹿晗会来接她。想起来前面写的那个同样13岁女生相信谢霆锋来接她。时光过去了很多年,孩子还是那个年纪,只不过偶像从谢霆锋变成鹿晗,也许再过十几年,还会有这样的事情,不知道那时候那个偶像又是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过节期间,少不了聚会。听来一个往事。
楼主的外婆舅舅在解放前住在北平城朝阳门外,那时候出了朝阳门就是农村了。这个舅舅有四个孩子,其中二女儿在城里上中学。因为楼主外婆娘家姓徐,就叫她小徐吧。
在45年抗战胜利以后,有一天小徐照例上学去了,结果就失踪了。家里把亲戚、同学、朋友家中找了个遍,就是不见人影。最后没办法,找了算命的,有的说人往西走了,有的说往南走了,可是最后还是没找到。
过了不到半年,在舅舅家门前那个很久不用的磨盘下面,发现了,不是小徐的尸体,是一封信。小徐留下的,信的内容大概就是家里不要找她,她已经出门找工作去了,会很安全的。这才知道,她的走是有准备的,但是,毕竟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家里还是很担心。
到了50年,小徐回来了。穿的是军装。原来她在学校就接触那些进步思想,后来在北平地下党帮助下,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延安。由于是中学生,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文化人了,所以在延安也是负责宣传之类工作,回到北京以后,组织上安排她进了大学学习,后来一直在报社工作,最后退休的时候是某个报社副刊的主编。
退休以后,因为大家都是亲戚,住的也比较近,会偶有走动。有一次这个当年的小徐自己说起来,她到了延安以后,大概是在47年时候,组织上找到她,给她一项任务。
当时地下党有个同志在上海工作,他的履历上太太是个土生土长的北平人。现在需要这位太太的出现,小徐虽然没有受过特工训练,但是这个任务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不需要你去传递什么情报,就是需要你出现一下,配合工作,时间也不会很长。
小徐就同意了,但是也还是对她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在上海,那位同志是在金融部门工作,确实危险性不是很高。这位同志主要是深度潜伏,也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上海解放以后,可以在稳定金融、平抑物价、主要是经济工作的潜伏,那时候党已经为管理城市做准备了。
在上海待了不到半年,小徐就回延安了。到了五几年时候,北京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小徐作为记者要参与报道工作,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小徐看见了当年在上海和她假扮夫妻的那位同志。几经辗转,两个人对于再次重逢都很高兴,小徐就请他吃饭,席间这位同志说,他目前还在上海工作,不用潜伏了,不过,由于工作需要,他很快就要动身去广州了。
小徐请这个人吃饭,还有另外一个心思。当年给她在延安培训的人说过,组织上安排假扮夫妻的人选时候,也要进行一番考量。当然业务能力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这两个人在外貌、气质、性情和学历各方面也要相匹配。因为隐蔽战线,最忌讳的就是惹眼,最好的就是泯然众人矣。如果夫妻两个人外貌差距甚远、或者沟通都有问题,难免会给人遐想和好奇的空间。普通人让别人八卦一下无所谓,但是对于做地下工作,总是让人好奇,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就送了性命。
小徐觉得,既然组织上都觉得他们两个人挺相配的,经过那段时间接触,她对这个人很有好感,现在人家要去广州了,离着几千公里,于是,就鼓足勇气跟人家表白了。男的听了有些吃惊,不过很快平静下来,说这件事情很重要,他需要仔细考虑。会在离开北京之前给小徐答复。
那几天小徐过得很是不安。终于,那位同志托人带给小徐一封亲笔信。内容自然楼主也不知道,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家婉言拒绝了小徐,至于因为什么,不知道。
小徐当然很难过,那时候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给她介绍朋友的人挺多,但是这个人在她心上,自然别人也进不来。最难过的时候,小徐甚至跟单位请假,一个人坐火车去上海,到曾经两个人假扮夫妻住的地方站着,掬一把泪,凭吊一下自己的爱情。
可能也是因为一直忘不掉那个人,小徐35岁才结婚,在那个生几个孩子都不管的年代,她也只有一个孩子。
而从那次饭局以后,小徐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同志。天涯海角,各自珍重了。
想起来写这个事情,是因为偶然看到《笑傲江湖》里宋丹丹说,以前爱一个人,觉得如果这个人离开我了,那我肯定活不成了。可是现在时隔多年,再回头看看,谁离开你,你都能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小徐当年可能表白被拒绝了以后,也很难过,觉得世界都崩溃了。可是很多年以后,也可以很平静地向别人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
张爱玲说过,人这辈子,谁都有三四件事情拿出来说一说。失恋也好、表白被拒绝也好,在人的一生中,也许都算不上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事情。
爬一座山最困难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肯定爬不过去,肯定会死在山上,可是一旦你翻过了这座山,再想想自己在爬山过程中的各种想法,会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傻的可爱。
听来两个事情,因为比较相同,就说其中一个吧。
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就叫她小刘吧。小刘的家境很不错,父母都是医生,原来她还有个哥哥,后来出了意外,去世了。小刘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孩子。
小刘自小学习就很好,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外企工作。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在不到30岁的时候被任命为某个大区经理,在那个月薪3000,就算是高薪的年代,小刘的年薪就已经突破40万了。
但是同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相比,小刘的感情生活很不顺。一方面也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另一方面小刘虽然能力突出,但是人长得很一般,也不注重打扮。都说大龄剩女不好找,这有钱的大龄剩女更不好找。穷人她肯定不要,可是和她财富、地位相当又未婚的男士,当然更青睐于年轻、漂亮的。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小刘已经38岁的时候,她父母实在是急了,劝她说:“如果你没钱,我们也不劝你了。可是咱家这么有钱,你不结婚,也没孩子,这一大堆财产将来给谁呢?必须结婚!”
也就在这时候,一个客户给小刘介绍了位男士,是一家大型饭店的老板,年纪比小刘大一轮,50岁,原配去世了,只有一个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两个人交往了不到两个月就结婚了。
在小刘结婚以前,小刘和自己的父母做了几件事情,就是把小刘名下的房产、有价证券、现金存款等等全部过户到父母名下,这样,结婚的时候,小刘其实身无分文。有钱人嘛,时刻都要脑子里有根弦,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结婚以后,男方就搬进了小刘和父母居住的别墅,一起生活。过了一年,小刘生了一个儿子。父母总算是放心了。一家人就好好过日子吧。
孩子到了三岁的时候,小刘的丈夫忽然病了,心脏突发疾病,送到医院打了好几个支架。这下也不能去上班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小刘和父母才发现,这个男的并不是什么大型饭店的老板,只不过是人家聘用的一个管理者,算是高管吧。
说起来,一个高管和小刘也还算相配,但是,现在他不上班,也没有收入。男的似乎没什么钱,可能和小刘一样,结婚前把财产都给儿子了。
这下小刘的父母不愿意了,可是已经结婚了,也没办法。男的不上班,天天在家里晃来晃去,本来两个人结婚也不是 有什么感情基础,小刘看着男的就开始烦了,既然房产已经过户给父母了,就让母亲把这个男的轰出去,这当然是不行的。但是一大家子开销也是不小的,一套别墅300多平,每平米的物业费就是8元,家里有两个保姆,养着三条狗,三辆车,男的一分不挣,还享受这些东西,最后,小刘一家已经不让男的上桌吃饭了,每次都让保姆端他屋里去。两个人也早就分居了。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男的前妻儿子来了,说他做生意亏钱了,希望父亲能资助他一些。但是男的表示自己没有钱,不行就找继母要一些,小刘当然不给。于是这儿子就说,既然不给钱,那他只好把房子卖了,然后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住进继母的别墅里,小刘和父母一听就炸了窝了。于是一家子天天打,但是也没个结果。
突然,某一天,这个小刘的父母提出来一家人出门旅行,因为最近大家为了很多事情弄得很不高兴,所以旅行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男的本来不愿意去,但是耐不住大家劝,就去了日本旅行。
但是就在旅行过程中,这个男的去世了。原因是心脏病突发,死在日本了。日本方面给出死因也是因病去世了。
回来以后,男的儿子不答应,就天天到别墅来找。于是大家从儿子的言语中得知,这个男的随小刘一家去日本以后,说是小刘父母天天让他泡温泉,最后男的是突发心脏病死在温泉里了。
儿子就说,自己父亲本来就有心脏病,还打了支架,可是这家人明明就是医生,还劝父亲去泡温泉,就是摆明了想害死他。
但是,这样闹却没什么结果,最后找了中间人调解,男的确实是没什么钱,这一点他儿子也知道。协调的结果,小刘好像是给了男方儿子些钱,具体多少也没人知道,从此以后,就算是两清了。
后来楼主还问过舅舅,他说得了心脏病的人,确实不太适宜泡温泉,因为长时间在温泉里泡着,温度增高容易造成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但是,并不是说泡温泉就一定会引起心脏病,所以如果说小刘一家人想要杀了男的,证据也不足。再说,毕竟是孩子父亲,一旦男的没了,孩子以后不就没爸爸了吗?
小刘的母亲可能是觉得谣言太盛,还和别人说:“我们问心无愧,别看是做医生的,救人的法子会,杀人的法子我们可想不出来。都是那个儿子心有不甘,到处造我们的谣。”
真假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小兔子艾米 2016-10-10 17:50:20
楼主,你不去当个作家,都白瞎了你这个人儿!
-----------------------------
单纯因为层主这句话,其实这世界上有很多人:长得好看的、有才华的、有能力的人,最后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白瞎了。以前,楼主觉得那些获奖感言总会说一句:自己很幸运。那是应景之词,现在想来也不是,人能成功有很多因素,幸运也是其中一个。
说一个小事情,说之前,要先普及一点情况,在很多年前,曾经允许政府机关开办企业,做生意,那时候,有很多机关单位都有自己的第三产业。
按理说,这样是不对的。政府机关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本市就参与其中,有失公允。但是,当时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后来,是朱镕基上台以后,开始逐步清理,要求政府机关的第三产业要么关门、要么独立,不允许再和政府部门有勾连。
楼主曾经有个同事,以前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当时就是某个政府部门开办的。因为当时是允许的,所以那位同事招聘进去还是很高兴的。作为一家地产企业,虽然工资水平很一般,可是福利待遇很好。
某一天,公司要求几个人周六到单位加班,其中就有楼主的那位同事。快到中午的时候,需要用财务章,可是财务的出纳怎么也打不开保险柜了,会计出纳一起试了很多次,最后连她们自己都乱了。可是领导急着用财务章,几个人站在财务门口面面相觑,都没办法。
最后,领导冲着楼主那位同事说:“去门口,把老杜叫来。”这个老杜是他们公司办公室主任,人长得很一般,个子不高,黑胖。走在路上,你绝对不会多看他第二眼。
老杜进来以后,领导就让所有人都退出财务室,然后跟老杜说:“把保险柜打开,要快!”老杜看了一眼那保险柜,也没说话。
财务室只有老杜一个人,过了有30多分钟,老杜把财务室门打开,一招手。几个人鱼贯而入,保险柜门还是关着的,这时,老杜一拉手柄,门开了。赶紧拿出章盖上办事去。老总走之前还跟老杜说:“最近你这也慢了不少,业务生疏了。”老杜一笑,没说话。
楼主那个同事所在的这家地产公司上级单位,名字不好直说,就是做那种潜伏和反潜伏工作的。
当时,老杜还跟加班的几个人说:“大家注意保密,今天事情不要说。”楼主当时听她讲完还说:“那你跟我说了,不就泄密了吗?”那个同事就说:“我当时年纪小,真让他吓唬住了。现在一想,单位都解散了这些年了,再说,也没给我封口费,所以,现在是逮谁跟谁说。”
想起来这个事情,是因为前一阵子《麻雀》里,唐山海为了机要室的锁,又是献吻,又是献身,去偷钥匙,最后还被发现了。楼主就想起来这个事情里的老杜了,因为从同事的言语形容中,老杜是个其貌不扬的人,估计苦练开保险柜功夫,主要是在行动中真是要献吻、献身,别人恐怕不接受,所以还是自己下功夫,求人不如求自己吧。
楼主以前读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个教美术的老师。到现在都记得他姓陈,长得有点像那个唱歌的腾格尔,头发永远是油腻腻的,就跟半年没洗似的。冬天的时候穿一件羽绒服,袖口地方油亮亮的,站在学校操场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站着抖腿,那时候楼主同学就说:“你看陈老师,哪像个老师,跟个盲流似的。”
这个陈老师上课倒是受学生欢迎,并不是他教的好。而是他上课基本不教什么绘画,因为也没人学,于是陈老师就盘腿坐在讲桌上,开始给学生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那时候大家年纪也不大,倒是挺爱听的。楼主印象深的有两件,一个是关于封建迷信的,另一个是个案子。
封建迷信的其实可以不说。但是楼主也没弄明白陈老师说这个故事什么意思,是他自己没听明白吗?
这件事情是陈老师的爷爷年轻时候遇到的。他的爷爷过去是个在集市乡镇贩布的小商贩。有一次遇到一个人,此人声称自己可以通阴阳,于是陈老太爷就央求那位法师带他到阴间去看看,新鲜嘛!耐不住软磨硬泡,最后同意了。不过,提了一点要求:只能看,千万不要开口说话。否则人就留在阴间回不来了。
于是,年轻时候的陈老太爷就吃了法师的一颗丸药,睡着了。魂魄跟着他去了阴间。到了阴间一看,其实和阳间也差不多,街市上也很繁华,法师说自己要办事情,让老陈自己转转,最后在一个水池边等他。
老陈自己到了水池边以后,正好看见法师也过来了 ,就跟他一挥手。谁知这功夫,一个鬼从后面过碰了老陈一下,老陈下意识说了句:“看着点。”结果出事了,他就只能留在阴间,回不去了。
法师赶紧回到阳间,老陈家里发现他长睡不醒,哭哭啼啼要给他办丧事。法师掐指一算,某村的一条母狗下了一窝小狗,其中一只通体雪白,就是老陈转世投胎。于是赶紧过去,买下那只狗,然后做法事,让老陈魂魄回来,总算是终于回到阳间。
当时听完这个事情,楼主同桌就悄悄附耳说:“感情陈老师的爷爷是小狗变的。”
另外一个是他讲的案子。那时候是文革结束不久,陈老师家里住的是一片工厂宿舍区。其中有个寡妇也住在这一片,按理说她不能算是寡妇,她的丈夫文革后期某一天去工厂参加武斗,结果就失踪了。文革时候,砸烂公检法,什么失踪、下落不明的事情有一些,所以也没人在意。只当她是个寡妇。
后来就有一些风言风语,说这个寡妇偷人,都是些桃色绯闻。陈老师那时候还是个半大孩子,放暑假的时候,几个孩子百无聊赖,说起了这个寡妇,决定一起去捉拿那个奸夫。于是晚上几个人相约,三、两个人一组,分别守住一个路口,看看到底谁到寡妇家去风流。
一连几个晚上,什么都没有。有几个人觉得没意思就撤了,剩下陈老师还有三个人坚持。有一天晚上,陈老师和另外一个孩子又守着路口隐藏好。到了深夜,街上已经没人了,两个人悄声商量要不要走,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寡妇出门了,而且行迹十分可疑,总是东张西望的,这两个孩子一想,这是她主动找奸夫去了,立刻睡意全无,在后面悄悄尾随。
不过,这个寡妇并没有进任何一家。而是一直走到了大道上,然后跑到对面的树林里去了。陈老师他们一想,原来是和奸夫去小树林里幽会去了。可是天太黑,什么都看不见,只好作罢。
第二天,几个伙伴碰见了,陈老师就把昨天夜里看到的说了一遍。于是大家就跑到小树林里去,只是发现有个地方土被人挖过了,别的也没什么。
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个警察,这孩子回家一说经过,他父亲引起重视了。就带着几个同事去了一趟小树林。在那片挖过的地方看了看,又挖了挖,结果挖出几块人体碎骨,这就上升到命案了。
通过大规模的搜索,找到了一些人体骨骼。因为有人看到寡妇黑夜到这来过。公安局就传唤她了。那个时候,文革刚结束,还不像现在,对于证据要求那么严格。到了公安局,几个人一吓唬,寡妇承认那骨骼是她丈夫的。人是她杀的,就给埋在那里了。至于为什么深夜又去挖,是因为她听说那片树林要砍了,扩建道路,担心遗骨被挖出来,暴露自己,所以就去挖出来,又给埋在自己家院子里了。
去她家那个院子,果然挖出剩余骨骼。寡妇说,丈夫以前总喜欢打她,但是又担心她的哭喊会引来邻居,每次打她都带着她到树林里来,有一次实在忍不下去了,失手把丈夫杀了。因为天黑,也没人看见,所以她就自己把丈夫给埋了。
但是法医不同意寡妇的供词,因为从遗骨上看,这个丈夫生前是遭受到了毒打,骨骼有很多地方骨折迹象,寡妇一个女人是做不到的,肯定还有其他人。怀疑寡妇当时就有情人,与情人合谋害死丈夫,然后埋尸。
但是,这个寡妇一口咬死人是自己杀的,与旁人毫无关系。最后也没判她死刑,因为邻居证明男的生前确实经常打她。
当时,女的有三个孩子。大儿子都已经参加工作了。照顾另外弟弟妹妹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那位陈老师说完这个案子,还说这个寡妇还是很不错,最后没出卖那个情人。不过,楼主倒是觉得,也许寡妇想保护的人并不是什么情人,说不定当时案发现场那个毒打丈夫的就是他们的儿子,因为自小看母亲被父亲打,知道父母一去小树林就是要打母亲了,于是儿子跟着,最后为了保护母亲把父亲杀了。母子两个赶紧埋尸,最后东窗事发,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咬死是自己一个人做的。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