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转载)

  被揭穿了的李正倒(二):

  作者:Lee Lee

  李说他独自想到要研究膺标量和文献不符1、想到要研究膺标量是解决宇称不守恒问题的突破口,《答记者问》一书中李提出他在1956 年4 月独自想到要研究膺标量,可是2004 年以前,李写的宇称不守恒工作历史的文章中,都写道他是在1956 年 5 月才清楚应该研究膺标量的。现将李《答记者问》书中所述和2004 年以前李写的有关内容对比如下:(1) 《答记者问》中李说,他在1956 年 4 月独立地想到要测量膺标量:“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我在1956年4月上旬独立地做出的,与杨振宁无关。”(《答记者问》P3)又写道:“要解开θ-τ之谜,就要去测量……膺标量……。这就是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答记者问》P6)(2)可从1971 到1988 年,李都说他是在1956 年5 月才清楚应该研究膺标量的:1971 年李写道:“……我从吴健雄那里借到一本齐格班编的有关β衰变的权威著作……在我们把齐格班的书通读一遍之后,重新用新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所有的那些老的公式,我们就十分清楚了,在那个时候,甚至连一个能证明在β衰变中宇称是守恒的实验证据都没有。这说明我们是多么愚蠢!……缺少证据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没有人做过任何努力去从看来好像左-右对称的安排中专门挑出膺标量进行研究。”(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143-144)1986 年李作了同样的叙述:“……我们很快读完了齐格班的书……不存在证据的理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人曾试图从看来似乎是左-右对称的安排中去观察一个膺标物理量。”(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243-244)1988 年李又一次写道:“……我们循齐格班的书的路线疾速行进……没有证据的原因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在看起来左右对称的条件下观察一个物理上的膺标量。”(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265-268)那么,李是在什么时候借到齐格班的书的呢?1988 年李还写道:“5 月初的一天,他 (按:指斯坦伯格[Steinberger])来看我 ……第二天早晨,杨振宁从布鲁克海文开车到哥伦比亚大学,我们深入热烈地讨论了一天……我们分别后各自检查β衰变中的宇称问题。β衰变当时已是一个历史很长并且积累了大量知识的领域。……吴健雄是世界上在这一领域的大专家。……我于是拜访了她……她对此极感兴趣,并借给我齐格班编辑的β衰变的权威著作。”(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265-268)很清楚,按照李过去多次写的,都是在1956 年5 月借到一本有关β衰变的书,读过那本书,经过计算,才清楚要研究膺标量的。
  杨振宁先生,那怕做一天中国人,也比终生美国人李正倒强
  事实如此
  被揭穿了的李正倒(三)

  将研究方向由奇异粒子转向β衰变是杨振宁提出来的

  1、将研究方向由奇异粒子转向β衰变是推翻宇称守恒工作关键的发展,李、杨两人推翻宇称守恒的文章提要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文检验了β衰变……中的宇称问题。”正文的第一节的标题是“目前宇称不守恒的极限”,
  第二、三节的标题分别为“β衰变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和“β衰变中宇称守恒的可能的实验验证”。(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92-104)后来吴健雄等震动整个物理界的,推翻宇称守恒的实验也是在β衰变领域中的。

  2、早在1950年杨就在β衰变方面做过研究(C.N.Yang,J.Tiomno,Phys.Rev.79:495-498〔1950〕),熟悉这个领域,李却在1956年5月和杨讨论后要去向吴健雄借β衰变的著作来读(译文见《答记者问》参考文献P241-242),可知李那时还不熟悉此现象。

  3、由此可见,推翻宇称守恒工作这关键的一步,转向研究β衰变,不可能是李提出来的。
  大家要看一下正规的可靠的信息来源

  一路看下来,李正道此人毫不足信,所以大家都愿意和杨振宁先生合作。


  终生美国人李正倒
  我只看事实
  在诺贝尔奖之前,1952年,杨振宁的“杨米尔斯方程式”就现世了,在这一基础上所建立的规范物理是整个近现代物理的基石。抛出两人的矛盾不谈,在目前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杨振宁的成果都比李政道多。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个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

  因此,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杨振宁都比李政道的名气大。在没有国界的科学,杨振宁的名气更是远超李政道。
  被揭穿了的李正倒(四):

  杨早就是重要的粒子物理学家1、宇称是否守恒是粒子物理的问题。《答记者问》中李写道:“1953年以前,真正研究粒子物理的理论物理学家,也必须精于天体物理、流体物理和磁流体物理。……杨振宁在天体物理、流体物理和磁流体物理领域里从来没有工作过。”(《答记者问》P32)按此,杨就不是粒子物理学家,研究宇称是否守恒当然只能是以李为主的了。2、在《答记者问》中,李还写道:“50年代时粒子物理学领域,每年都举行一次国际性的综合学术会议,地点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大学。因而这个很重要的会议就被称为罗彻斯特会议。凡是要参加会议的,必须收到邀请才行。”(《答记者问》P4)因此只有重要的粒子物理学家才能参加这个会议。1952年前杨已经在粒子物理方面发表了8篇重要的论文,从1952年第二次罗彻斯特会议起,杨就接连受到邀请,并参加1956年第六次会议的筹备工作。由此可见,杨早在1952年已是重要的粒子物理学家。反观李,则要到1956年才因杨的推荐,第一次得以参加罗彻斯特会议。

  作者:Lee Lee
  用李政倒的话来证明李政倒,这只有李正倒的利益相关人才会做这么荒唐的事。

  当事人不能自己证明自己。
  杨振宁先生获得终生成就奖,李正倒没有,依这些人观点,杨振宁先生就比李正倒强
  这些攻击杨振宁先生的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世界上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再伟大人,死了地球就不转了?更大的可能是:他死了,社会发展得更好。
  但是不能否认他的价值。

  一个人,做出了贡献,就是了不起。
  整个中科院 工程院加起来,也比不上杨振宁先生一个人的贡献。
  杨振宁接受过院士头衔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等,
  杨振宁先生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的光荣
  被揭穿了的李正道(五):

  作者:Lee Lee

  杨是1956年时最重要的研究宇称守恒问题的粒子物理学家罗彻斯特会议是分专题组进行的,1956年第六次会议第八分组专题讨论宇称守恒问题。会议由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Oppenheimer主持,在他致开幕词后,即由杨作长篇大报告,总结了宇称守恒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况,然后是讨论(Proc. 6th Annual Rochester Conference,Interscience Pub. New York,pp.VIII 1-36 〔1956〕)。参加这次会议的包括当年最重要的粒子物理学家,如Dalitz、Feyeman、Gell-Mann、Markov、Marshak、Teller、Weisskopf 等。宇称守恒问题首先就是由Dalitz提出来的,Feyeman和Gell-Mann以后都得了诺贝尔物理奖,Teller被称为“美国氢弹之父”。由此可见,杨是1956年时最重要的、研究宇称守恒的粒子物理学家。顺便可以提出,在《答记者问》一书中李曾两次写道,他和杨在那次罗彻斯特会议中都曾提出“宇称可能不守恒”。(《答记者问》P4、21)根据公开出版的会议的详细记录(Proc. 6th Annual Rochester Conference,Interscience Pub. New York,pp.VIII 1-36 〔1956〕),杨的确曾在会上提出过宇称可能不守恒,可是并没有李在会上发言的记录,当然没有李曾在会上提出过宇称可能不守恒一事。
  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两人渐行渐远


  第一句就是谎言:
  杨振宁先生是中国人,李正道是美国人
  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

  第一句话就是谎言,结果,这个同情红色中国的人,终生美国人
  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大陆,杨振宁先生同情红色中国,李是终生美国人,对中国内心深处是不认同的,只是不敌视中国的一个国际友人
  被揭穿了的李正倒(六):

  杨、李两人早就在共同研究宇称守恒问题《答记者问》书中李写道:“1956年4月初我做出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以后,到5月份杨振宁才参加进来和我一起对宇称不守恒做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工作。”(《答记者问》P16-17),又写道“1956年5月初,我接受了杨振宁的要求,同意他和我合作……”(《答记者问》P23)可是1955年12月李、杨两人就已经联名送出过一篇讨论宇称是否守恒的文章(T.D.Lee,C.N.Yang,Phys.Rev.102:290-291〔1956〕),试图在宇称守恒的框架内解决问题。虽然他们那时的设想并不正确,然而却证明早在1955年12月以前,他们两人已在合作研究宇称守恒问题了。

  作者:Lee Lee
  杨振宁先生,总比终生美国人李正倒强。
  被揭穿了的李正道(七)

  作者:Lee Lee

  顺便可以提出,上面第二篇文章中的作者之一的黄克孙,后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的荣誉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院士中有两百多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1956 年前后,黄正和杨、李密切合作工作,除上面提到的那项工作外,另外还有两项(K.Huang,C.N.Yang,T.D.Lee,Phys.Rev.108:1340-1341〔1957〕;K.Huang,T.D.Lee,C.N.Yang,Stevens Conf. of Many-Body Problem 〔1957〕;The Many-Body Problem,ed.J.K .Percus,Interscience,165-175〔1963〕),当然知晓杨、李两人合作的实情。2007 年黄克孙在他的Fundamental Forces of Nature:The Story of Gauge Fields一书中写道,“杨振宁和李政道仔细地检查了宇称守恒的实验证据,意识到在弱相互作用中没有这样的证据。”(K.Huang,Fundamental Forces of Nature: The Story of Guage Field,p.140,World Scientific,〔2007〕)。2009 年8月出版了这本书的中译本。黄在中译本的序言中写道:“在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大胆地提出自然违反左右对称的建议。”(黄克孙《大自然的基本力:规范场的故事》,杨建邺、龙芸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黄在有关宇称守恒问题的描述中一再提的都是杨和李而不是李和杨。显然,他了解宇称不守恒问题这项研究是由杨为主完成的。
  国际形势如此紧张,杨振宁先生毅然回归祖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些人攻击杨振宁先生,这不是一般的阴谋。
  凡是美国人李正倒说的都对,凡是中国人杨振宁先生说的话都是谎言,这话谁信啊。我认为,这背景很复杂。中国的土地上,反华势力如此嚣张,我也是无语了。
  在诺贝尔奖之前,1952年,杨振宁的“杨米尔斯方程式”就现世了,在这一基础上所建立的规范物理是整个近现代物理的基石。抛出两人的矛盾不谈,在目前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杨振宁的成果都比李政道多。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个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

  因此,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杨振宁都比李政道的名气大。在没有国界的科学,杨振宁的名气更是远超李政道。

  李政道在科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使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而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却不是杨振宁的最大成就,杨米尔斯方程(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是杨振宁的最大成就,要远远超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除此之外,杨振宁在科学上还有多项重大贡献。杨振宁90岁生日时,清华大学送给他一件生日礼物——一块黑色大理石立方体,4个侧面上刻下了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13项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三项:1954年的杨米尔斯定律、1956年的宇称不守恒定律、1967年的杨-巴克斯特方程。
  1994年,杨振宁获得鲍尔奖(北美金额最高的科学奖),获奖词是这样的: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 general field theory which synthesizes the physical laws of nature and provides 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forces of the universe. As one of the conceptual masterpiec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plaining the interaction of subatomic particles, his theory has profoundly re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and modern geometry during the last forty years. This theoretical model, already ranked alongside the works of Newton, Maxwell, and Einstein, will surely have a comparable influence on future generations. These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combined with his championing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and his promo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mong the youth in all corners of the globe reflect the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genius of Franklin himself.(授奖给杨振宁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场论,这个理论综合了有关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我们对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种理解。作为20世纪观念上的杰作,它解释了原子内部粒子的相互作用,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重构了近40年来的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这个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产生类似的影响。)
  李正倒的成就都是和别人合作的,最要命是,他唯一成功的合作者是杨振宁先生

  而杨振宁先生既能和别人很好的合作(李正倒除外),也有完全独立的贡献: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两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各自独立的建立。
  大家为什么愿意和杨振宁先生合作?

  大家看到了美国人李正倒为人不行,喜欢搭便车,占别人的便宜,所以大家都不和他合作。就象一个人信用不好,大家就不愿帮助他。

  因为杨振宁先生人格伟大,所以大家愿意与杨振宁先生合作。本来,杨振宁先生对这个小老弟(美国人李正倒)也是很关照,后来发现此人不行,所以就不再和他合作。

  尽管如 此,杨振宁先生还是充发肯定了这个美国人的贡献,杨振宁先生是胸怀博大的。
  谷超豪院士:数苑尝百味 人生大胸怀

  重庆江北民盟

  05-2214:37
  1926年

  谷超豪院士出生


  他是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数学大师;他亦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从教几十年,培养了李大潜、洪家兴、穆穆等9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数学人才。他,就是民盟盟员、中科院院士谷超豪。

  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谷超豪曾说,“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数学也是这样,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完,结果用一个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出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绝大多数人眼中艰深的“百慕大三角”,却成就了谷超豪生命中的“黄 角”,60余年求索不息。


  谷超豪在莫斯科大学科学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作报告。新华社 发(资料照片)

  谷超豪早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是苏步青(曾任民盟中央副 )所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论文《无限连续变换拟群》被认为是继20世纪伟大几何学家E.嘉当之后,第一个对这一领域做出的重要推进。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混合型方程研究中,他首先发展了K.O.弗里得里斯所提出的正对称方程组的高阶可微分解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多个自变数的混合型方程,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混合型方程的本质,把多元混合型方程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杨振宁和R.米尔斯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是物理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1974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他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谷超豪又给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对称的规范场的表示;首次将纤维丛上的和乐群的理论应用于闭环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规范场的数学本质,并应邀在著名数学物理杂志《物理报告》上发表专辑。
  上周日,一场特殊的“生日派对”在复旦校园举行——百余位科学家相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以一场名为“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微分几何和物理中的应用”的国际学术会议,为数学大师、复旦大学教授谷超豪院士庆贺80大寿。
  大门口忽然一阵热闹:杨振宁来了!他健步走入会场,一点都看不出已有82岁高龄。

  在休息室内,杨振宁正和“老寿星”说话时,有人递上了一幅国画。画卷展开,画里的两人正促膝长谈。

  杨振宁一阵激动,忙指着画对谷超豪说:“你记得这幅画吗?这是当年我的好友范曾为我已故的恩师陈省身和我而作的!”

  会议开始后,杨振宁做了短短5分钟的发言。他回忆了当初与谷超豪院士的合作,并祝他身体越来越好,“谷老90华诞我再来!”
  1994年,希格斯粒子尚未发现,鲍尔奖尚能如此赞美杨振宁。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更加表明了杨振宁的巨大成功。

  而李政道的科学成就,只有一个突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杨振宁晚年回到中国工作,广泛参与国内的学术活动。就在2018年的1月3日,95岁的高龄的杨振宁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做了一场题为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起源的学术报告,而且超出原定的时间1个小时。

  不论是科学贡献,还是关心祖国,还是培养新人,杨振宁付出的都比李政道多。杨振宁值得任何一个人好好尊敬
  美国人李正倒的成就都是和别人合作的,只有杨振宁先生和他合作,后来明白这个美国人的为人,就不再和他合作,也没有人和他合作。

  不是杨振宁先生找人合作,而是大家都愿意找杨振宁先生合作。大家为何不愿找李正倒合作呢?
  这几个最好到美国的论坛上去鼓吹美国人李正倒。

  在中国的论坛上,用美国人李正倒攻击中国人杨振宁先生,这是一件有预谋有目的事。
  @青鹤居士 2020-01-11 16:39:10
  网上有人透露,第五纵队的入队标准,就是两只眼只认钱,其他都不认,没有一点正义感廉耻感。谁给的了他钱,谁就是他爹他爷他祖宗。毫无疑问,楼主就是人们常说的gzjy
  -----------------------------
  我中国人维护中国人,最正常的事。
  李正倒终生做美国人,证明在他心中真正的祖国就是美国。
  拿美国人李正倒打压中国人杨振宁先生,不至是gzjy,直接是汉奸
  不要搞反了,李正倒是美国人,杨振宁先生是中国人。

  这些攻击 杨振宁先生的人,肯定是第五纵队。
  李正倒是哪国人?
  @青鹤居士 2020-01-11 16:39:10
  网上有人透露,第五纵队的入队标准,就是两只眼只认钱,其他都不认,没有一点正义感廉耻感。谁给的了他钱,谁就是他爹他爷他祖宗。毫无疑问,楼主就是人们常说的gzjy
  -----------------------------
  两只眼睛只认钱,收了美国人的钱,用美国来打压中国人,这种人叫美狗。
  事实胜于雄辩,杨振宁先生是中国人
  李正倒终生美国人

  内心深处的价值归属已经明白。

  我倒是一直好奇:李正倒的老爸对李正倒加入美国籍是什么态度?原谅,还是不原谅?
  杨振宁获得最终胜利,以一票之差停止对撞机建设,有人欢喜有人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