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九年

  
  小信
  
  对于宝丽的迟疑,当时的我认为自己能够理解:这家快马公司在江湖上以敢想敢干手眼通天著称,也经常会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大手笔。有人认为他们做事直接有效而且挺仗义,也有人认为他们路数太野与之合作充满危险。因此,这家公司在我们这个一贯追求专业和稳妥的行业项目中出现的机会不多。
  
  当晚我又约见了小信他们,直截了当地向他们表示了关于这一点的顾虑,希望能够重新考虑一家。当时的我列举了几家在这块地头有些口碑的代理公司,老刘和老斌他们的名号也被我一起报了上去。
  
  小信笑着用一只手拿着烟在烟灰缸的边上蹭着,把那个燃烧的烟头蹭得很干净。和他一起的那个人一直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小信说话了:“其实我们无所谓啊,安排谁都一样嘛。这不是主要的问题。”
  
  我听了挺高兴,连忙顺势介绍了一下其他几家各自的好处。
  
  小信并没有接我的话茬,他的眼睛还是盯着那个被他拿着在烟灰缸边上蹭的那个烟头,慢悠悠地继续说:“但是你也知道,大家合作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互相信任,对吧?信任!”这时他抬起了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你刚刚说的那几家我们没合作过,没有信任。”
  
  我看着小信的眼睛,心里在琢磨这双眼睛和我在另一个城市的一家名叫“半条鱼”的餐馆里一样对视过的那双眼睛有什么不同。它们好像都同样冷静而富有穿透力,只不过一个含蓄而一个外露罢了。
  
  不过就是一个走具体流程的代理商,其实用哪家对我来说倒也不是特别有所谓,只有赢下项目才是关键------我在心里默默权衡着,并没有搭话。
  
  小信笑了,他把烟头按熄在烟灰缸里说:“诶,你千万别为难。我们本来也不是非要参与的。晓云说过好多次了,说大家都是年轻人挺投缘所以才想一起合作一下。你要是觉得为难,我们现在随时可以退出,反正一切也还没有开始。你们思科还是很有实力的嘛。”
  
  我也笑了,接着递给他一根烟,自己也拿了一根点上:“这样,你给我一晚上时间考虑,明天我给你答复。”
  
  小信接过烟在手上慢慢把玩着,他低着头说:“没问题,时间我们有的是。但是,”这时他抬起头来:“一旦咱兄弟说定了,这事儿开始往下走了,那就不能再改来改去了,你说是吧。”
  
  说完他们俩都站起来了,我也笑着起身送客:“那当然,这是规矩嘛。”
  
  
  
  老刘
  
  
  老刘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到我的房间来晃悠一圈,坐在沙发上抽根烟或者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两句。由于我一直没松口,他便想尽各种办法尝试各种角度来套我的话,我也饶有兴趣地左挡右遮跟他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这是身为一个销售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随着项目的启动,你会渐渐变成信息聚集的焦点,因此从这个独特的角度你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听说你们这次可真的不乐观。”老刘边抽烟边看着我说。
  
  “是啊,基本上是陪绑。”我笑着边和他说话边收拾自己堆得到处都是的杂物。
  
  “上一次项目人家用的是另外一家厂商的设备,听说也没出什么大毛病。”
  
  “那是,出大毛病的哪能进得了这个行业的机房大门啊。”
  
  “别装了你小子别装了,”老刘终于忍不住地呵呵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小子现在心里比谁都急。”
  
  “我没装啊,”我放下手上的东西坐下,坦诚地看着老老刘,“装有什么用啊?装能让我赢的话那我就装。”
  
  “你就那么想赢啊?”老刘还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你说呢?”我低头点了根烟问他。
  
  其实老刘问的这个问题倒真不是一句废话,有时候一些老销售甚至会告诉你并不是每个项目都应该去赢下来的,很多项目可以赢得很惨,也有不少项目可以输得很实惠。但目前我没有这么幸运,我知道这个项目在我一年销售指标中的分量以及可能对今后所起到的作用;我还记得在此之前甚至有销售在宝丽那里提到由他来负责这个项目的幕后操作而让我充当前台傀儡,当时在宝丽面前不知好歹地拒绝了这个友好的提议之后我就知道自己在这个项目上又毫无退路了。
  
  我怎么总是把自己弄得毫无退路呢?当时的我郁闷不已。
  
  
  “那你现在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老刘问。
  
  “差不多。先争取赢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
  
  老刘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就像一个拳击教练爱莫能助地看着一个准备跳上重量级擂台的羽量级选手。
  
  
  
  小陶
  
  没过多久,项目的标书发出来了。
  
  不知是之前在设计局做的一些工作有了成效还是客户方面本来就有相关的策略,拿到手里的标书出乎我们意料地不带任何的偏向。之前我和衡子本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衡子还准备了厚厚的几大摞资料准备针对不利于我们的标书进行防守反击据理力争,看到这份标书之后两人反而有一种惶惶的失落。
  
  仔细琢磨完标书之后,衡子摩拳擦掌地说:“这下我们可以拼一拼。”之后跟我说了一大串自己设想的产品和技术策略。
  
  我心不在焉地听着,脑袋里在想其他的事情。有衡子在我身边,我连标书都懒得仔细逐条研究。我知道他会把标书的应答弄得很漂亮,还会根据标书的需求和客户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一系列竞标方案供我选择。所以,这些我都不想去操心了,我可以腾出自己这点可怜的头脑资源去琢磨琢磨其他的事情。这就是有一个出色的工程师兄弟的好处。
  
  随着标书的发出,这里原本显得有些沉闷得有些象一潭死水的环境逐渐被搅得慢慢泛起了泡沫。我的意思是,你经常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身穿西装手拎电脑包的人在那条走廊的不同办公室门口罚站了。有时,在同一个办公室门口罚站的还不止一拨人,大家各自打量两眼,愿意的就彼此打个招呼,不愿意的干脆互相不理睬。我在门口罚站的队列里认识了HW的小陶。大家其实也就是通过一来二去几个简单的眼神交流便各自确定对方是可以聊聊天的伙计,而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雇主随时随地对竞争对手充满了国仇家恨的那种愣头青。
  
  熟到一个地步,我们在下面等人时会一起到大门口外面抽根烟,然后不咸不淡地聊两句:生意不好做啊。。。。。。是啊。。。。。。诶,你们应该还不错啊,牌子硬嘛。。。。。。哪里哪里,你们是民族产业,还是厉害。。。。。。呵呵,呵呵。
  
  据我的功课,小陶在这里做的时间不短了,业绩挺好。他有一种凌驾于这份工作之上的宁静和镇定,笑容也很谦和。我和他这种一根烟的缘分一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淡淡地维系,大家从不深谈,也绝不互相打探,仅仅就是见了面彼此笑笑,然后凑个火儿点根烟而已。
  
  
  
  
  说来惭愧,我也是两天前从这里才得知已经开始暖场预售了。出版社的朋友动作挺快,出乎我这个外行的意料。
  
  我想感谢一直记得这里的各位朋友:书将付梓,算是终于做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其中有各位老友的鼓励和鞭策,有一众旧日同事的宽容和大度,也有无数默默天涯过客的抬爱,在此一并谢过。
  
  一篇文字,如果没让各位反胃之余还能会心一笑,那一定是某个人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了合适的告白。我想,让我们记下他的这段告白,当作自己人生列车的窗口中偶尔晃过的一片风景吧。车还在往前开,精彩的站台也许永远只在未到过的前面。
  
  时近年末,谨以此作为新年寄语并祝各位太平吉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