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正经工作,去沿海谋生的苦逼历程

  @韶华转瞬即白首 2013-03-23 13:33:19
  楼主加油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感觉最对不住你,因为越写越差
  @zzyddn 2013-03-24 10:17:40
  我终于赶上来了,累啊,觉得楼主比我还累,写不下去就先拟提纲嘛,虽然我也很想看哈哈

  -----------------------------
  你说的正合我意呀,那就听你的,先停一个星期左右,把提纲写好了再写。
  @charliechenmag 2013-03-23 22:10:41
  @四海归心 303楼 2012-12-12 13:37:01
  李凤巧利用温丽艳来对付江小宛,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可温丽艳不是江小宛的直接领导,没有理由管江小宛。但李凤巧会安排,江小宛不是聪明嘛,分工给她的工作。她半天时间就做完了,李凤巧就顺理成章地给她安排些别的工作做了,这别的工作就是要江小宛帮忙给温丽艳的电镀车间做报表。
  要是给其他部门帮忙到罢了,江小宛可是不愿意给温丽艳帮忙,因为...........
  -----------------------------
  刚开始看的人都会觉得有意思的,可是看到后面这样说的人就不多了
  @给我马甲2013 2013-03-23 00:46:29
  很现实啊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也就只有这一个优点了
  @dadaizhuantou 2013-03-23 12:04:58
  ,
  -----------------------------
  ^^^^^^^^^^^^^
  @sgpin 2013-03-25 08:23:21
  楼主更新慢了,很写实

  -----------------------------
  越写越写不好了,暂停一段时间
  我最近有事儿,暂时不能更新了。再说很多地方没有写好,等我修改好了再更新吧。请大家给我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吧。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看,看来我还得继续更新呀
  不过这个帖子已经写得不伦不类了,不过我即使想改也没法在帖子改了。首先用第一人称来写看来是不太合适了,大家看着也别扭,干脆用第三人称来写得了。
  第261节
  这段时间厂里的形式阿呆已经看得很清楚,郑宏途、杨淑童想搞些改革,但生产技术部门的实力派领导不支持他们,他们便鼓励员工提建议来响应,可是员工也没有人肯买他们的账。阿呆忽然意识到:阿呆这个时候要不要写一份建议支持他们一下,或许阿呆因此站对了队,以后会前途一片光明呢。

  小钱提醒阿呆说:“你想一想:咱们厂如果没有生产技术部门那帮领导的支持,就凭郑宏途、杨淑童他们能做得成什么事情。”

  阿呆想了想说:“生产技术部门那些干部对郑宏途倒是明显有抵触情绪,他们可能只是对他有些误会吧,误认为他郑宏途来厂里是做卧底的,是替总经理监视他们的,可能还认为他没少向总经理告他们的黑状。阿呆倒觉得郑宏途为人很耿直、做事也坦荡,这人或许将来能做大事,所以阿呆想这个时候该支持他一下。”

  小钱没有回应阿呆的话,而是问阿呆:“你看咱们厂到底是谁说了算。”

  “好像是林儒成吧。”

  “真是林儒成吗,林儒成很多次在会上作出的决定,那次生产技术部门是完全执行的了,可林儒成把那些人又能怎么样,总经理祁铭章连厂里都很少来,就更拿那些人没办法了。郑宏途不过是祁铭章的一条狗,主子都控制不了局面,他又有什么用。”

  不久后发生了件事儿,果然印证小钱的话。生产部门部门提拔了一名副课长,竟然事先没有跟郑宏途打招呼。而这位受提拔的副课长为了表示答谢之意,宴请了一些领导干部,此人几乎所有把主管以上的干部都请到了,可却唯独漏掉郑宏途、杨淑童。

  小钱问阿呆此事说明什么?“明摆着厂里的人都看着很清楚:厂里的实权是掌握在生产部、工程部的一些实力派领导干部手里的,这帮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而这个小圈子是很排斥郑宏途、杨淑童这些人的。”

  杨淑童对此事儿好像也有些耿耿于怀了,郑宏途却不以为然,他说:“也许人家知道阿呆们不喜欢吃请客送礼那一套,所以才不自讨没趣来请阿呆们呢。”

  郑宏途觉得他只是平常太缺乏与生产技术部门领导的沟通了,因此便与他们有了距离,因为有了距离才产生了隔阂,化解这些隔阂最好办法就是要多跟这些人沟通,所以他才要鼓励厂里的员工提建议,以此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郑宏途还坚持他那一套,继续鼓励员工提建议。见员工在提建议不够踊跃,郑宏途又拿出了新的应对之策,他要求各部门主管带头提,将提建议当成硬性任务给各部门主管布置下去。可结果郑宏途的权威再次遭到了蔑视,那些部门主管的建议就是拖拖拉拉的提交不上来,杨淑童便叫阿呆去催促。

  各部门主管对提建议这一套很反感,觉得这纯粹是形式主义。阿呆这一催促,他们就不耐烦了,冲阿呆嚷:“大家都这么忙,你又不是看不到,每天有那么多工作报告要写,你们做领导也不知道多体谅体谅,还要大家增加些工作负担。”

  阿呆没好气的解释说:“一个领导一个风格嘛,咱们这新任领导就是喜欢让大家提意见嘛。”

  “你去告诉你们领导,大家没有什么意见,你们领导总不会还盼着大家对企业有意见,对企业不满吧?”

  阿呆讨好说:“就算没意见也得提呀,这毕竟是上面安排的任务嘛,咱们总得对上面有个交待。”

  “没意见怎么提,提不了,不会提。”

  阿呆提示他们说:“其实这建议也没有什么难写的,上学时总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怎么写的,写些套话、废话不就行了吗?这样大家不就都好交差了嘛。”

  做过以上的提示,阿呆有些后悔自己多嘴多舌,便又赶紧告诫他们说:“到底怎么写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儿。阿呆只是给你们个提示,阿呆可给他们讲清楚,你们要是写的让领导不满意,可别说是阿呆教你们那样写的,到时候阿呆可是不会认账的。”

  这样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阿呆的启发,各部门主管交上来的建议写的全都是些千篇一律的套话、废话。总之统统都是说企业好话的,什么管理好、环境好、前景好……结尾都是些口号:什么愿阿呆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等等之类了。

  郑宏途、杨淑童等看了这样的建议自然是很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他们毕竟不是警察,可以要求人家老实交待问题。

  杨淑童心里郁闷,便拿阿呆来出气,质问阿呆:为什么大家提的建议都反映不出实情来。

  阿呆心想这跟阿呆有何相干。嘴上应付她说:“你是在美国读书的,不了解咱们中国人的习性,咱们中国人只要一写文章就会习惯性的要写些套话、废话,这都是大家在上学写作文时就养成的习惯了。中国人往往是把真话放在私下里说的。”

  杨淑童可没有阿呆想象的那么好糊弄了,她接着对阿呆说:“你当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吗,阿呆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接着她抓住阿呆这个把柄追问阿呆:“先不说别人,就先说说你自己吧。你为什么不提建议呢。你工作一年多了,对于咱们部门的工作就没有想法吗?”

  阿呆答道道:“阿呆虽然做了一年多,可做的都是基础工作。管理上的事情,阿呆们普通员工都会觉得那是你们做领导该操心的,阿呆们那里操得了那么多心。”阿呆接着又补充说由于工作的限制,自己眼界有限制,也写不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来。
  第262节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更加耐人寻味。厂里定期要对管理干部进行考核,这年上半年的考核结果是:铸造课长余汉诚、仓储课长郭天饱业绩最为出色,而品检课长杜华州工作表现是最差的。这项考核可不是厂领导凭印象确实的,而是要数量说话的,也就是根本各部门完成的任务指标来确实的。

  按理说这样的考核结果是很科学的,大多数干部也都很认可,可是大多数普通员工却高度的不认可,为此普通员工终于有人肯投建议书了,大多数建议书都指出这次干部考核是不公正的,但是这类意见书基本都没敢属上真实的姓名,纯属是些匿名信。敢于属上真实姓名的只有一个,这是一位工作不到半个月的新人,是位姓卢的女生,此人是生产部新招起来的一名生管文员。她所提的建议除了指责干部考核不够公证以外,对于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福利及问题还提了些意见。比如: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员工只见处分,没见表彰,管理干部对员工更是不够尊重,顿不顿厉声呵斥;再如:工人的工资经常不能准时发放,经常比规定时间要晚发放几天,厂方许诺给员工福利待遇经常不能兑现;另还有:车间工人工作时间太长,没有节假日休息等等。

  郑宏途正为没有员工肯主动提建议而一筹莫展呢,得到这小卢的意见书便如获至宝。郑将此意见拿给给众干部浏览,并对那些干部表示说:这位新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这对于阿呆们提高管理水平是大有益处的。郑宏途还建议给予这位新人一定的表彰。

  可那些干部们看了那份得之不易的建议可不像郑宏途那样欣喜若狂,相反对这份建议很是让他们反感,他们还对之逐一进行了驳斥:首先一条,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员工只见处分,没见表彰。就纯属一派胡言。企业对员工不但有表彰,而且还是物质奖励,只不过这种表彰是在年会上进行的。至于管理干部顿不顿厉声呵斥员工,这是因为车间的噪音大,干部不得矣才提高嗓门对工人讲话,这根本谈不上是对员工不尊重;还有工人的工资经常不能准时发放,经常比规定时间要晚发放几天,以及厂方许诺给员工福利待遇经常不能兑现的问题,更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位新人才工作半个月,她又如何得到这些情况的,可见她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关于车间工人工作时间太长,没有节假日休息的问题,那是因为为了多挣钱,工人主动要求多加班的,企业并不存在企业不尊重员工权益的问题。

  没过多久,生产部门便提出,要辞退这位提建议的新人。辞退她的理由听起来还很充分,生产部门的领导解释是:本来招这个人进来就不合适,肯接受她做生管,并不是她条件有那么附和,而是生产部门的生管基本都是男的,大家强烈要求领导招一个女生进来,平衡一下阴阳,活跃一下氛围,于是便把她给招起来了。

  招进来后发现,这位姓卢的女生的工作能力比想象的还要差。一点小事都做不了,比如派她到车间去挑选个新产品,拿到办公室做陈列,结果二十斤的产品她居然拿不动,还要叫车间派个工人帮她来拿。这女生体力之所以这么差,是因为她为了保持身材而不好好吃饭,像这样人怎么适合在工厂工作呢。

  人事行政部门的主管杨淑童自然不会听信生产部门领导的一面之词,她进行了一些调查了解后得知:原来生产部门要求开除这位女生是另有隐情的,主要是觉得这位新人太多事,太好给领导出难道。

  比如说 有一次这新人问领导:“阿呆们一天工作到底是几个小时呀?”领导耐心地给她解释:“车间里面的工人工作时间根据定单情况而定,一般都是要加班的,当然每天工作是要超过八小时的;像阿呆们办公室的人员,上的是行政班,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八小时双休的。”这新人又接着问:“那这样说的话就不对了,阿呆们办公室的人上班时间是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阿呆算来算去都是九小时呀,是不是阿呆算错了?”领导继续耐心解释说:“是这样的,阿呆们中午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这个时间是不能计入工作时间的;另外中午还给大家提供了半小时休息时间,再减去这半小时,不正好是八小时工作时间嘛。”这新人偏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阿呆怎么不晓得还有半小时休息时间呢,既然有半小时休息时间,为什么不给大家提供休息场所呢,是不是让大家边工作边休息呀?”领导觉出来了,这这新人话里明显带有挑衅的意味。便不耐烦地回答:“这个阿呆不清楚,反正厂里就是这么规定的,你要问你去问林协理去,阿呆还有事情呢。”

  领导没有想到这个新来的这新人胆子还真够大的,她还真的跑去问台湾籍协理林儒成了。事后,林儒成为此事还将领导训斥了一顿:“那个姓卢的小姑娘是怎么招进来的,连每天工作几小时都算不清楚,这样头脑不清楚的人,你也能招进厂里来!”

  这事过去后,没过几天,这新人又来找领导了,说有事想请教领导。这新人问:“阿呆们厂食堂旁边有间大玻璃门的房子,那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呀?”领导不耐烦地回答道:“那是厂工会办的娱乐室呀,上面写着字你没有看见呀?”这新人又问:“厂里要娱乐室干吗?”领导有些压不住火:“废话,要娱乐室当然是娱乐呗!”这新人又问:“那娱乐室里面怎么整天没有人娱乐呢?”领导说:“娱乐,有什么好娱乐的?你又不是不晓得,厂里上班时间每个人都要忙工作,下班后又不允许在厂里逗留,还那儿有时间娱乐呀?!”这新人说:“既然娱乐室不能娱乐,那要它干嘛,摆在那儿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嘛。”领导说:“阿呆们厂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别的厂还没有娱乐室呢。——什么,你说什么,什么叫挂羊头卖狗肉!阿呆说你整天操那么多闲心干嘛,工作上工作上一点不用心,这些事情你到用心的很!”
  第263节
  本来生产部门的领导对这位新人就已经很不满了,她那份批评企业的建议,自然便使成了她被辞退的导火索了。虽然决定员工去留的最终权力是在人事部门手里,可是杨淑童也很难办,要想留下此人,就得给她重新安排岗位,可是目前没有任何部门可接收她。到底该如何处置此人,杨淑童决定先找她谈谈话再定,这一谈话,杨淑童一下理解生产部门为何不要她了,这个小姑娘给人的感觉很不成熟,她一个劲的向杨抱怨生产部门的领导没有能力。

  杨淑童不相信生产部门的干部都是没有能力的,便问那小姑娘:“凭你的观察,你认为那个领导相当来说还有些能力?”

  “杜华州吧,阿呆感觉杜华州还行。”

  “怎么见得他就还行?”

  “他对人非常和善,不像其他领导顿不顿就骂人。”

  “杜华州对员工和善,这只能说明他有亲和力,这并不能说明他的专业水平就很高呀。”

  “有水平的领导就不应该摆架子,越是没有水平的领导才越爱摆个臭架子。”

  “这只是你是逻辑。”

  接着这小姑娘就大骂生产部门诸多领导都是些头脑僵化的、独断专行的老顽固,并说企业迟早要坏在这些人手里。

  杨淑童很受不了这小姑娘的大放厥词,她提醒这小姑娘说:“作为新人你没有资格这样评价你的上级领导,他们对于企业可都是有功之臣。”

  小姑娘说:“企业就是坏在这些所谓人有功之臣的手里,正是因为有这些所谓有功之臣,企业才会论资排辈,这样年轻人永远也没有机会,企业就永远只会僵化下去。”

  杨淑童实在不想再听她这般的评述下去,便对她:“好了,咱们不说那些领导的事情了,就说说你吧,你说说你的优势在那里,你有那些能力。”

  小姑罗列自己思绪缜密、逻辑性强、做事付有开拓精神等诸多优点。

  杨淑童反问:“那为什么在工作中,你的这些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呢。”

  那小姑说:“这个问题你不该问阿呆,你应该去问那些领导。他们专让阿呆去做阿呆不擅长的工作,还让阿呆做体力活,阿呆体力活做不好,他们就说阿呆没有能力,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再优秀的大学生在这里都要被折磨费了。这里根本不需要有思想的人,需要的只是奴才。”

  杨淑童驳斥她说:“任何企业都需要服从性强的员工,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更是要加强纪律性,因此很多制造业都在施行军事化管理,这是这一行业的实际的需要,并不是只有阿呆们一家企业才如此。”

  杨淑童将跟这小姑娘的谈话内容告诉郑宏途,并说:她完全能理解生产部门的领导为何不肯接受她,这样的人放在她的部门她也不愿意要。这样的人根本还不成熟,企业首先还要帮她长大,培养这样的人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所以这人根本不值得留用。杨淑童还因此检讨本部门招聘工作做的太粗糙,当初选人没有把好关。

  郑宏途还是不愿意将此人就这样辞退掉了,那样的话,这以后恐怕没有人敢在提建议了。郑宏途对杨淑童说:“如果没有那个部门可接收她,就暂时将她留在你们人事行政部门吧。”

  最终杨淑童勉强接受了郑宏途意见,可是人家那小姑娘自己根本不愿意在这个烂企业待下去,主动辞职走了,对此郑宏途还惋惜不已,当然他惋惜并不是这位被辞职的小姑娘,而是他与实力派一次较量上的彻底失败。
  第264节
  杨淑童提醒郑宏途:那些生产部门的实力派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把他放在眼里,是觉得他手里没有实权,尤其是没有人事任免权。这次干部考核成绩将决定的这些干部今后的任免问题,虽然这考核的结果郑宏途已经无力改变,但也他也应该尽量参与到干部考核及任免的各项目工作中去。

  这回郑宏途听取了杨淑童的意见,他决定代表企业分别找余汉诚、郭天饱、杜华州谈话,亲自考核一下他们的工作能力。

  找这几个人谈话可是非同一般,杨淑童提醒郑宏途要吸取上次跟顾锐克谈话的教训:“你没有技术背景,千万不要跟他们谈技术问题,免得被他们抓住你短处,这样会很伤你的威望的。”

  郑宏途知道:杨淑童是怕他在那些实力派主管面前丢丑。郑宏途对杨淑童说:“不谈技术问题更会被他们看不起的。”

  郑宏途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资料了,还是有所斩获的。他让杨淑童对他的实力尽管放宽心,说:“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无非是人、机、料、境、法的有机结合。跟他们谈这些问题,阿呆现在已经很把握了。”

  头一个被郑宏途找来谈话的部门主管是仓储课长郭天饱,郑先跟郭提及关于提建议的问题,说:“从你写的建议里阿呆感觉出,你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对企业的状况也很满意,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对于郑宏途直截了当的提问,郭回答的也很干脆:“是真实想法。”

  郑宏途说话不会绕弯子,他接着还是单刀直入地问:“那么你的仓库管理工作是不是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已经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了。对了,这方面阿呆正好有些问题想请教你:目前仓库中原料、半成品、成品数量各占多少?又分别提供给哪些部门或者客户的,交接中是否存在问题?”

  这样的问题自然是难不住郭天饱,他一一做了回答。

  郑宏途接着问:“仓库接收供应商的原料时,有没有完善的检验程序,发现不良原料,有没有及时退供应商呢?”

  郑宏途的这个问题切中要害,他之所以这样问当然是事先对仓库进行过了解的,郭天饱这下不好回答了,半响才应付说:他们部门的工作是严格受到上级部门监管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要向上级做详细汇报的,除了日常的书面汇报以外,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他也会做口头的汇报。

  跟郭天饱谈话下来,郑宏途觉得郭这个人是个唯唯诺诺,不敢承担责任的人。这个人显著的特别是胆小谨慎,大概企业高层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品质,才把物料管理的工作放心交给他做。

  接下来郑宏途找铸造车间课长余汉诚谈话,郑先问余两个问题:第一,铸造车间的设备有多少时间在生产,又有多少时间是在停运和空运行?第二,影响设备生产潜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是设备故障?工人技术不够?工艺指标不合理?材料供应不及时?还是调度失误?

  按理说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车间主管来说是不难回答上来的,可余汉诚居然就回答不上来,余竟然说:“这个阿呆不太清楚,你去问小王好了。小王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统计。”

  郑宏途换了一个问题问道:“那么阿呆们就只说一天中的生产情况吧,昨天三班倒的二十四小时内,铸造车间生产线上生产过多少种产品,这些产品存在缺陷吗,如果有的话,次品和报废品各占到多少?”

  没想到郑的这个问题竟然把余汉诚给问火了,余汉诚怒气冲冲道:“这有什么好问的,那一次生产任务阿呆们没有完成呀。”接着余撂下一句话:“你要是问这些呀,等阿呆有时间你再问好了,阿呆还忙着呢。”说罢就走了。

  郑宏途百思不得其解:他所问的问题并没有什么过火的地方,余汉诚也不至于回答不上来,更不至于要发火呀。可见他本来就对自己是有抵触情绪的。
  第265节
  接下来谈话的品检课长杜华州,郑宏途发现:杜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的出色。

  郑宏途先问杜华州:“阿呆们厂有上千员工,每天能生产出数万件产品,如果某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作为品检部门的责任人,你会知道这个产品是那个工人做的吗?”

  杜华州回答道:“不能。但这不是阿呆们产品质量跟踪做的不到位,而是阿呆们生产的产品性质决定的。阿呆们生产中出现不良品、或者报废品产品,不一定就是工人的的责任。打个比方来说吧,铸造车间生产一炉铸件,出现了报废品,这原因会很复杂,可能是原料的原因、也可能是设备原因、或者可能是生产车间环境的问题、也可能是技术问题,只单纯追究工人的责任是不公平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要追究工人的责任,也不能只追究某一个工人,因为铸造车间的产品是成批量生产的,要追究只是追究车间全体成员的责任,没有道理追究到一个工人身上。”

  郑宏途接着问杜华州:“祁总对阿呆们产品的产品的质量不是很满意,主要是对产品的精密度不够满意,为什么阿呆们不在产品质量上有更高的追求呢,是存在什么难以鱼跃的技术障碍吗?”

  杜华州没有正面回答郑宏途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件事情:杜说他有个朋友,从美国给他寄来了一个保温手袋,要他帮忙在中国大陆找个厂家批量仿造生产。手袋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而且中国还是世界上手袋产量最大的国家。可是上海、广州、深圳,杜华州能跑的地方都跑遍了,却没有那个工厂能造出美国的这种手袋,准确地说,造出来的东西达不到人家的质量水准,主要是精密程度达不到。其实中国大陆产品的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设备上的问题,比如像手袋这种产品在生产上根本不需要什么高尖端的技术和设备,美国人、日本人有的技术和设备中国大陆不可能没有。

  郑宏途问:“那在产品质量上阿呆们存在什么克服不了的问题呢?”

  杜华州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中国大陆产品的质量不高,其一,质量检测的手段以及检测工具处于低水平。就拿制造业必须用到的度量工具来说吧,日本早就不用卡尺来测量产品的尺寸了,日本的度量工具早已实现数字化了,而中国大陆机械类工厂还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产品工件的尺寸,卡尺是靠手工来测量,手稍微握不正,就能有若干个丝误差。连度量工具都很落后,做出的产品怎么会精密高。一些在发达国家过时的度量工具,在中国大陆工厂却在普遍使用着,政府有关部门还非常认可其使用价值,还专门设机构对其进行校验。

  其二,中国大陆质量检测标准处于很低水平,别说工业品了,就拿食品来说,食品的质量检验应该是最严格的,可是有人把用地沟油加工的食品,送检到大陆权威性的检验所去检验,所检验出的结果却是合格的。之所以明显不合格的食品能检验出合格结果来,是因为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不在大陆检验部门的检验的范围内。这说明控制产品质量,不是只靠企业就能办到的事情,必须整个的社会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达到高水准。

  其三,中国大陆生产环境很恶劣,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中国沿海也确实是遍地工厂,但沿海最多的是不成规模的小工厂,小工厂的最大的劣势生产环境不好,在肮脏的生产环境里是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高精度的产品的。而要改善生产环境,老板就得提高生产成本,可这是老板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郑宏途最后问杜华州:阿呆们厂能否建立一套ERP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精确区分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杜华州心想:“建立那玩意,表面看起来是好看,但做出漂亮的电脑报表来,只能糊弄老板,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他嘴上说:“建立一套现代管理体系容易,但解决实际问题就难了。”

  跟杜华州的谈话,使郑宏途觉得杜其人很有思想,也应该很有能力。可是按照厂里的考核结果来看,他的其实工作表现却很差,这说明什么,难道杜华州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吗?
  感谢大家的顶贴,对于大家的顶贴,时间关系,以后再一一回复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