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步步高--一位资深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感悟[已扎口]

  职业生涯步步高
  
   1、如果你在目前的公司已经缺少发展空间,欲更上层楼,则需等待很久的时间时可以考虑是否要换一家公司。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发展比较稳定的企业,如果没有新的业务拓展,则很难创造出新的机会;如果企业论资排辈现象在严重一些的话,你升迁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如果你和你的上司年龄很接近,又会进一步降低你的机会。而那些蓬勃发展的公司,不断地在新的业务线新的地域创造新的升迁机会,它能够让你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果实。在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最理想的当然是我们和公司一起成长,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运营越来越健康,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职位越来越高,回报也越来越高;次之的是公司发展一般但是你个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你的职位得到提升,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最差的就是公司没有起色,自己也没有起色,与其半死不活得混日子不如早谋出路。
  
  
   2、如果你觉得在目前的公司继续工作下去技能上很难有提高时,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要跳槽了。因为你的技能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未来的成长,如果你的技能停滞了,意味着你预期的薪水增加机会不大,所以要考虑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提高。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下咱们做一个稍微深度的分析。
  
   在我们的职业经历中,我们的职业技能,知识、观念等会有一个内在的变化曲线,它们构成我们的内职业生涯;同时,显性得来看我们的毕业学校、工作单位、工作职位乃至工作内容等等也有一个外在的变化曲线,它们沟成了我们的外职业生涯。说白了,外职业生涯就是你简历上体现出来的内容,内职业生涯就是你的简历内容下面所隐藏的你真正的技能、知识和观念的变化。研究一下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它们就像我凭着死记硬背就能靠高分但现在忘得一干二净的政治当中所描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样。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总结如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动地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生产力服务的,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所以,我套用一下,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如下:
  第一, 内职业生涯决定外职业生涯
  1、内职业生涯的状况(包括内职业生涯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外职业生涯的状况、性质和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在决定外在。
  2、内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决定外职业生涯的变革。当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获得了突破的时候,外职业生涯的突破就之日可待了。
  第二,外职业生涯对内职业生涯能动地反作用
  1、当外职业生涯同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比如一个人当了主管或者经理,如果他有相应的素质,自然而然会逐步的提高自己的内在职业生涯,不断在这个职位上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丰富人脉,从而促进内职业生涯的有效发展,反过来向更高层次的外职业生涯迈进。
  2、当外职业生涯不适合内职业生涯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被安插到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或者这个岗位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他技能的提高是很难的。
  外职业生涯一定要适应内职业生涯的性质,这是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外职业生涯先进与否,必须以内职业生涯标准来判断,研究外职业生涯归根结底是为内职业生涯服务的,脱离内职业生涯来研究外职业生涯,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套用这段文字的时候,好几次我都乐了呵呵)
  
   如上关于内外职业生涯的辩证逻辑关系很好的解释了现在职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的所谓总经理的收入还没有人家一个普通的sales收入多,为什么有的人迟迟不能升职?为什么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收入还不如某些普通院校的学生?为什么有人考研后并没有为就业增加太多的砝码?其实,了解了内外职业生涯的辩证逻辑关系,我们今后的职业决策就变得简单了不少,那就是你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够促进你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不断促进你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于内外职业生涯的辩证逻辑关系还可以做很多的发挥,时间关系,我先暂时写这么多,后边有时间咱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大家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相应的发挥从而丰富这一“理论”的内容。
  
  职业生涯步步高
  
   如果内职业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恰当时候舒心,说明你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刚刚可以把工作做好;内职业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较多时烦心,这时候你感到工作没有挑战性,也不太会尽心工作,容易出现不认真负责的现象,觉得大材小用,心里难以不平衡;内职业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太多时要变心,你感到在这里受到压抑,根本无法发挥你的能力,你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所以你就会有跳槽的念头。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涯适度超前你会有工作的动力;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涯超前较多你会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就如同你本来能举100斤的东西,现在让你举120斤,你肯定会感觉比较吃力;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涯超前太多时有毁灭力,就如同你能举100斤,忽然让你举500斤,可能会把你给压趴下。
  
   正是基于此,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套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要以内职业生涯建设为主,以外职业生涯建设为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在这个原则下,充满希望、富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之路才能形成,否则好似“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关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就会成为“有才华的穷人,”郁郁而不得志;如果过于关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就会出现“官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现象,职业的危机就潜伏在你盛名的光环之下,随时都会出现。
  
  niceaudrey给拿铁mm的建议非常的有见地,我都很认同。 学车是自己的一个兴趣,学不学无所谓;学日语没有太大的意思,挖一口出水的井胜过挖十口半途而废的井,我相信拿铁的英语还远远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把它克服,让它真正成为你的工具,到李阳那个程度就可以了呵呵;至于报不报班,不重要,没见过几个英语高手是学习班出来的,关键靠自己的热情和坚持,何苦去浪费银子,网上的学习资源一大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