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不奇怪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求赞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故事,求忽略
  更新完有红包和埋钻给大家抢,埋钻概率大概百分之60,大家记得抢哟
  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第十五个故事:最后的魔法师
  一
  白发老人走后,现场一度沉默。
  空旷的会议厅内,只有小小炭火炉上的茶水咕嘟咕嘟的声音。
  咕~嘟~
  咕……嘟……
  那声音仿佛在说着:
  孤~独~
  孤……独……
  大家能想象这个画面不?
  空旷的会议厅。
  就坐着我们几个人。
  却没有人说话。
  几个人也没有着急的。
  有的人气定神闲。
  有的人沉默不语。
  有的人是不敢多事。
  有的人是忙不停。
  比如我吧,就属于忙不停的那个。
  照顾大家喝茶这事吧,就是忙不停。
  还得精神特别专注。
  眼光不必刻意打量哪位。
  同时,谁的杯里还剩多少茶,要能做到了如指掌。
  谁的茶将要凉又未凉时,及时给续上。
  难,倒是一点儿也不难的。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要怎么把握呢?
  其实,很简单。
  只是四个字。
  恰到好处。
  二
  前面故事里讲到,进来三个人。
  第二位,是一位金发少年。
  这少年,似乎不太习惯这么安静的环境。
  这也能理解。
  对于有些人来说,安静等于孤独。
  只有不停说话,才能找到存在感。
  在人群中,似乎不说话,就不自在。
  能够喜欢安静的人,是不多的。
  古往今来,也不多。
  比如我好静。
  安静,于我是清安。
  宁神,于我是安乐。
  这种安乐,是语言难以描述哒。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是可怜。
  常听到如下对话。
  火火,你好可怜啊。
  火火,你好寂寞,好孤独啊。
  火火,你好可怜,我来拯救你!
  我:……
  金发少年显然不适应这种安静。
  抬头环顾四周,看了科学怪人一眼。
  然后,喝了一口茶,说话了。
  突然的安静,好奇怪。
  华夏人能够接受长久的安静对坐。
  抱歉,我不太适应。
  我受家族长辈委托,带来两本书。
  第一本书,是请大家帮我归还。
  第二本书,是寄存在此,有人来取。
  三
  既然是还书,就要讲讲当初的借书。
  第一本书,要从我的祖先讲起。
  我的祖先,是一位名声不大却也有一定知名度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
  我的祖先和第一本书的故事,却很难讲。
  说难讲,是因为很多事,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
  如果要理解我的祖先,就要从另一个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开始讲起。
  而这个人,正是刚走的那位白发白胡子老人的师祖。
  那位师祖的很多经历,和我祖先的很多经历并不相同,却,又有着某种联系。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一个普通小镇的普通农民家庭里,有一个孩子出生了。
  这个孩子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没有了父亲,从小只能跟着祖母生活。
  用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出生平平,丝毫看不出显赫之处。
  从小,这孩子就好静。
  喜欢自己呆着。
  喜欢自己琢磨制作各种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机巧之物。
  这些机巧之物,有着独特的机关运转技巧,做的又十分精巧。
  因此,得到了中学校长的赞赏,以减费生的资格进入了三一学院。
  在那里,这个孩子成为了剑桥卢卡斯数学教授。
  这个职位同时期只授予了他一人。
  而霍金是第十七位。
  后来,他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 。
  以及一系列的社会荣誉。
  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他送来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很多人却始终难以理解他。
  这就造成了后世越传越离谱的很多说法。
  比如说,他功成名就之时,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啦。
  比如说,他成名之后,就得了神经病,精神不正常,才去研究神学啦。
  比如说,他长得奇丑无比,即使利用权势威压,让后世美化也无用,导致当时的名媛美女看到他就躲着走,没有美女能看上他啦。
  比如说,他虽然成名,可太清高,不向命运低头,导致一贫如洗啦。
  ……
  四
  其实,这都是胡编乱造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的人们越来越喜欢用自己的想象来形容他。
  包括他小时候的经历,也被后世的人们作为理由把他形容成孤僻,性格古怪,又穷又丑,似乎不如此,不能解释他为何一生未娶。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他是孤独的寂寞的,是可怜的。
  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个时代,一个男人,只要有钱,是不缺乏美女意图接近的。
  同样,一个男人,只要有势,也是不缺乏美女意图接近的。
  如果有才华有名望呢?
  那身边也是不缺乏美女的。
  如果这个男人没有钱,没有势,没才华,没名望,但是帅呢?
  那自然不用说了,也是不缺乏意图接近的美女的。
  抱歉的是,我说的这个人,以上全部具备。
  他不仅帅到堪比小鲜肉,还有钱有势有品味,有才华,也有名望。
  那时候的人提到他,都像提明星。
  按照今天的标准,叫他小鲜肉也不为过。
  可能我说他是小鲜肉还有钱,大家没概念吧。
  那我来举个例子。
  今天,修一个享誉国际的大工程,也算一笔大钱了吧。
  那时候有一个享誉国际的大工程,叫做格林威治天文台。
  那个大工程总共花了多少钱呢?
  大约是500英镑左右。
  那小鲜肉的年薪是多少钱呢?
  1000英镑。
  这是年薪而已。
  还不算其他的收入。
  也许是嫉妒吧。
  后世的人总是用这张照片来介绍他。

  
  听到这,科学怪人忍不住了。
  作科学研究的就不能帅么?
  不,这不对。
  我就第一个不服。
  比如说我吧,我就帅。
  可是,我也可以做科学研究啊。
  为什么那么多人胡乱猜测啊?
  想不通。
  那金发少年听了科学怪人的话,摇了摇头,接着讲了下去。
  你说的对,可华夏有句话叫三人成虎。
  这句话不管在那里,也都成立。
  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不平凡的人。
  只要在人群中生活,就会遇到这类事。
  其实那时候,是各个国家的名媛,美女,契而不舍的追求他,而不是没人爱慕他。
  那时候,比今天明星强太多了。
  如果他宣布结婚,都会有美女自杀呢。
  就到这个程度。
  哪里是又穷又丑又没人要呢?
  80岁时,他还在主持皇家学会的会议,从不缺席,精神很好,没有后来人传说中的瘫痪,精神病,神经病,精神失常等状况。

  五
  讲到这里,才可以讲到我的祖先。
  可是,我的祖先和他有很多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我的祖先也是皇家学会会员。
  比如说,我的祖先也被三人成虎过。
  因为,他也终生未娶。
  不同的是,我的家族是名门望族。
  我的祖先,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祖先的父亲,是当时的大臣和学者。
  金钱,权势,应有尽有。
  往来家中的朋友,也都是笛卡尔这样的学界名流。
  也许是缺少一个备受磨难的故事。
  也许是缺少一个锋芒必露的性格。
  终其一生,外界对祖先的称呼也只是在伽利略和牛顿之间的物理学家。
  由于富裕的家庭环境,优越的成长条件,祖先从小就可以接触到各种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知识理念和思想。
  祖先在那个时代,取得了很多成就。
  不过,祖先人生中最刚,最大放异彩的一次,居然是和牛顿的一次对决。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祖先公开反对了牛顿的光的微粒说。
  物理学历史上著名的光的波动说,和光的微粒说之间的战争,就此打响。
  在这之前,牛顿提出,光的微粒子说,被大众认可和拥护,但是微粒说,也有其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光的折射现象。
  于是,我的祖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两种在本质上截然不同的学说,自然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
  最后,波动说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加上牛顿的拥护者众多,败下阵来。
  这场粒子和波的争论,直到很多年后,有人提出波粒二相性才结束。
  我的祖先就是惠更斯。
  十大物理学家之一。
  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权贵之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要知道,那时不是今天。
  今天,人们能够接受一个穷小子异军突起,靠着才华天赋名利双收,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这似乎是大众能够幻想的主流价值观。
  也是从低谷努力奋斗的目标。
  在那个时代,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代,阶层,等级概念普通存在,贵族和农民很难有交集。
  穷小子基本难出头。
  除非有神的眷顾。
  因此,对于没有父亲,农民家庭出生的穷小子异军突起,拥有享誉国际的名望,地位,金钱,无数美女粉丝男粉丝为之尖叫,还都不入牛顿的眼,这样一个人,想不引人注意也难。
  当时,很多权贵之家都进行了私下调查。
  只是短时间,什么也没有调查出来。
  只有少数权贵之家不计成本,长年累月的调查之下,倒是发现了一些秘密。
  这其中的第一个秘密是,牛顿居然是一位魔法师。
  为了验证这一点,有些权贵之家还联合一些巫族中人,对牛顿设置了考验。
  这些考验,都被牛顿轻松化解了。
  而牛顿所用的魔法,却并不是曾经见过的魔法。
  也因此,后来的魔法界有个说法。
  牛顿是最后的魔法师。
  后来的巫族也调查过,确认那可能和来自东方,一个叫做神州的地方有关。
  之后,家族又继续花巨大代价,继续调查下去。
  终于有一天,家族发现了牛顿常常随身带着一本书。
  这本书的模样和当时的书籍不同。
  是线装书的模样。
  于是,就请了大陆上最出名的巫族大能出面,看看那本书的名字,把书的名字画了下来。
  并且,派人出海去东方神州大地寻找这本书。
  那时候出海,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有钱有势的权贵,总是容易想到办法。
  几年后,终于在东方的神州大地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人,说有这本书。
  也可以抄录这本书借出。
  只是提出一个条件,需要在约定的时间来神州归还。
  而借书的利息,就是讲出这背后的故事。
  书借到后,家族把背后的秘密告诉了祖先。
  祖先也就开始找人翻译,潜心研究。
  这才有了后来的光的波动说。
  也就有了和牛顿的光学之争。
  并且,我的祖先一生也没有婚娶。
  当然,我的祖先既富有,也帅,家族也显赫。
  到了最近,我的家族才告诉我这些事。
  特地安排我来还书。
  我也才知道,原来今天的华夏,就是从前修炼界赫赫有名的神州。
  七
  听完金发少年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平凡是一件逐渐被接受的事实。
  不奢求大富大贵。
  也不必奢求声名远扬。
  能够在安逸生活,就很好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很好。
  至少我也这么认为。
  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
  不论是华夏,还是国外。
  这些人的目光,总是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他们的目光会落在星空之上。
  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我们截然不同。
  他们的成就,是我们不曾达到过的高度。
  这种落差,大概就是尘沙与星辰的区别吧。
  有的人生来,就是要仰望星空。
  有的生来,就是要微末如尘土。
  今天故事里提到的这两位,也算的上是万点星空中曾经闪耀过的两颗星辰了吧。
  即使他们并不一样。
  他们的出生不一样。
  一个是没有父亲的农民的孩子。
  一个是权贵富裕之家的孩子。
  他们的学说也不一样。
  不过,他们都曾经有机缘,曾经窥探过神州传承中的珍宝。
  他们的人生,都曾经闪亮过。
  这时,金发少年把手上的盒子打开。
  里面放着两本书。
  一本用金色的华美的布包裹着。
  一本没有。
  用金色华美的布包裹着的那本书,被递给科学怪人。
  科学怪人把金色的布一层一层打开。
  最后,出现了一本线装书。
  科学怪人愣住了。
  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只见渡船之人看了我一眼。
  我重新用茶水净了手。
  用新茶巾擦干了手。
  然后,用另一块新茶巾把这本书包好。
  像捧着一件珍宝。
  一步,一步。
  慢慢地向渡船之人走去。
  走到那位面前。
  这才郑重的承上此书。
  那位点了点头。
  我这才慢慢地退回原位。
  这时,金发少年打开另一本书。
  这是一本大书。
  金发少年对大家说:
  第二本书,是寄存在这里的书。
  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看第十六个故事:哲学家的炼金术。
  完结。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不奇怪
  如果你喜欢,求赞
  如果你不喜欢,求忽略
  更新后有红包加埋钻,埋钻概率百分之60,大家记得抢
  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第十六个故事:哲学家的炼金术
  一
  那本大书,看起来有多大呢?
  大概有普通书本几个大吧。
  这么大的书,我没见过。
  如果牵强附会,也见过几种类似的。
  比如说,说明书。
  有的物品的说明书,就很大。
  上面有精美的图片。
  我就见到过。
  比如说,菜单。
  有的饭店的菜单,也很大。
  一张桌子上,那菜单像一本大书。
  打开吧,能几个人一起看。
  是寻常菜单的几个大。
  也不知道为什么做那么大的菜单。
  也许是为了突出特色。
  也许是为了炫富。
  又也许是为了逗客人一笑吧。
  再比如书画册页。
  册页,有小小掌中那么小的册页。
  也有大大的册页。
  需要双手抱着那么大的那种。
  大家还见过哪些大的图册吗?
  可以留言说说。
  我也长长见识。
  二
  不过,以上这些种类,都比较薄。
  我还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又这么厚的。
  那本书吧,又大,又厚。
  由于是别人的书,我也不知道重量。
  看起来,就挺重的。
  这一路上搬过来也不容易啊。
  但是看这包装,也不是多么宝贝的样子。
  因为那本书,就是用软布包了一层。
  我在细细打量着呢。
  科学怪人也用探寻的目光在研究这物件。
  可能是思维习惯使然,科学怪人拿过一张纸,就画出了这本书的草图。
  上面标着长宽高。
  哈哈哈!
  我忍不住想吐槽了。
  这个吧,是科学怪人的一个习惯。
  看到什么稀奇物件,就会画个图。
  标上目测的尺寸。
  包括人,他也画过。
  当初在风凌渡的时候,他还给我画过呢!
  不过他画人,也是个立方体。
  上面标着长宽高。
  我当时看他画的还以为是个盒子呢!
  可是他说这是我。
  要不怎么说他是个科学怪人呢?
  思维就是比较奇怪的。
  这个世界,在科学怪人的眼中,也是一个物件。
  每个物件,都有一个长宽高。
  科学怪人看我看他画盒子呢。
  就一脸得意地表情看着我。
  那表情分明是在说:
  学习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快夸我,快夸我……
  我:……
  三
  那书一打开,科学怪人就呆住了。
  仔细的凑上去,左看看,右看看。
  然后对我说:
  火火,这书,我家族有收藏啊。
  我也惊讶了。
  这书,科学怪人家也有啊?
  这是本什么书呢?
  不过,科学怪人接着说,这套书全球只有五十套,其中有四十套被馆藏,不会拿出来。
  金发少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对我们慢慢解释了起来。
  这套书,全球只有不到十套在私人藏家手中。
  我带来的这套,是镶宝石版。
  全球限量版。
  华夏,还没有藏家收藏有这套书。
  之所以把这套书带到华夏来。
  是因为这套书里还收录有华夏道家的炼金术。
  炼金术?
  我心想,道家的炼金术?
  这歪果仁也许是翻译错了吧?
  正想着呢,金发少年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这套书,其实不是书。
  不是书,那是什么呢?
  我也糊涂了。
  不是书,里面又有道家的炼金术,又是为什么呢?
  道家的炼金术又是怎么传到那里的呢?
  一时,很多谜团。
  四
  我还没来得及细想,思绪就被金发少年的话打断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画册。
  以书来介绍,是因为里面还有部分文字,摘录。
  这套书制作完成时,也是有争议的。
  毕竟,价格那么贵。
  这么定价,是否合理?
  会不会有人真的会收藏呢?
  也曾有人讨论过这个话题。
  后来,在少部分人群中,达成了某种共识。
  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值得收藏的。
  不过,花这么大的代价收藏一套书,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科学怪人听了这些话,撇了撇嘴,似乎同意金发少年的话。
  不错,我的家族收藏这套书的时候,也曾想过,花这么大的代价收藏一套书,值得吗?
  后来还是想探寻书里是否藏着秘密,收藏了一套。
  金发少年点了点头,说,不错,我的家族也是这么想的。
  那时收藏的人都认为,炼金术存在吗?
  或者压根不存在吗?
  也因此,这本书打造成之时,书名也备受争议。
  科学怪人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炼金术。
  又看着我说:
  火火,如果有一本书,叫做炼金术。
  你会考虑买吗?
  我没说话。
  心里却是在想,那么昂贵的书,也不是我能买的起的啊!
  就是有,我也不会买。
  炼金术这种,是不会出书发行流通的。
  能出书发行流通的,也不是炼金术。
  五
  科学怪人看我没有说话。
  也就在纸上重新写下了三个字。
  炼金术。
  金发少年看着科学怪人写的字,可能也觉得有趣吧,就问了科学怪人一句话:
  你信这本书里有炼金术吗?
  科学怪人摇了摇头。
  金发少年看着我们似乎都不信。
  也就不再理会我们,继续说下去。
  这套书的作者,是一个画家。
  他的名字,叫做达利。
  达利,在华夏知道的人可能是很少的。
  可是在国外,知道的人是很多的。
  这本书,事实上就是达利的版画。
  版画,和原画不同。
  原画,是唯一的,不可复制。
  而版画,是可以复制的。
  也就是复刻画。
  不过复刻画,也分很多种。
  有限量发行,也有无限量发行。
  也一种是精装签名典藏版限量发行。
  这套书,就是达利的版画精装限量镶宝石版。
  科学怪人这时候凑过来接了一句。
  不错,这是宝石版的。
  和我家那套的区别在于,多了宝石镶嵌。
  当时我家也想收藏宝石版的,去晚了,被别人抢了先。
  这套书的名字叫做:
  哲学家的炼金术。
  发几张这套书的图。

  
  六
  哲学家的炼金术?
  这名字,貌似有点儿奇怪啊。
  在我们的想象中,哲学家,似乎是文化人,诗人吧?
  怎么国外哲学家和我们的哲学家都不一样吗?
  难道,这不是同一种哲学家?
  国外的哲学家都去炼金了?
  我瞄了那套书几眼,颇有些不解。
  也就开始认真仔细地往下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曾想,接下来听到的故事,却是让我有些吃惊了。
  故事仿佛一幅画卷,在金发少年的讲述声中,徐徐展开。
  今天的人们,能够从达利的画中感受到梦境,那些画作中充满着天马行空,男女欲念和抽象的符号语言。
  在达利的画作中,似乎如同一个漩涡。
  充满着诱惑,未知,和光怪陆离。
  有的人看了,觉得恶心想吐。
  有的看了,觉得很有想象力。
  不论怎样,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达利的画,不属于现实世界。
  又或者说,达利的画,画的是梦中的世界。
  达利,画出了在梦中的欲望,梦中的奇幻,梦中的未来世界,也包括梦中的痛苦。
  那么,达利的画风为什么会变成这个风格呢?
  达利又是受谁的影响呢?
  后来,收藏达利作品的家族中,也有人研究过。
  要知道一个人的思想,要想形成体系,总是有其原因的。
  通过研究调查,达利的思想,却是和一个我们想不到的人有关。
  这个人,叫做弗洛伊德。
  七
  今天的人们听到弗洛伊德,都觉得那是大名鼎鼎。
  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析理论,到今天,全世界还有无数追随者。
  他们试图用欲念去解释一切梦境。
  又用梦境去解释一切生活中的遭遇。
  然而,很多家族研究调查后,发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这个思想的建立,形成,却是受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影响。
  弗洛伊德曾经偶然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遥远时空的东方,有一个叫做神州的地方。
  曾经有一个文化人,做了一个梦。
  梦中几十年的光阴,如同真的一般。
  经历了功成名就,却死了。
  醒来才发现,原来是梦,却又记得那样清楚。
  而这个文化人,也因为这个缘故。
  后来却看穿了现实和梦想的虚幻。
  成为了修炼者。
  而在国外,当时把这类文化人,叫做哲学家。
  包括牛顿,也曾经被称为哲学家。
  而这类修炼者,也被叫做炼金术士。
  弗洛伊德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拿出了故事的前半部分。
  也就是,这位文化人,在梦中,所求的功成名就都已实现,是那么的真实,以至于醒来的时候,梦中的清醒还历历在目。
  这种对功名,名望的追求,被弗洛伊德放大,形成了人的欲念。
  在梦的解析这一理论体系中,形成了自洽。
  很多人,也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自己的人生。
  这样一来,弗洛伊德的思想就达到了某种高度。
  达利,也受到弗洛伊德的梦的思想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然而,弗洛伊德也曾觉得自己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有不足之处。
  这个故事,仅仅说的是人的欲望吗?
  这个解读,显然,是不完全的。
  那神秘的,没解读出来的是什么呢?
  这也是达利,在这套书中,提出的问题。
  炼金术,存在吗?
  炼金术,不存在吗?
  如果不存在,那么书里也曾收录过道家的内容,这也是假的吗?
  这是我的家族,委托我带来这套书,提出的问题。
  不过,看了白发老人的斗魔法,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魔法师,炼金术士。
  这些,是我们的语言里对修炼者的称呼。
  在华夏,修炼者不叫魔法师。
  修炼者也不叫炼金术士。
  不论华夏怎么称呼修炼者。
  我已经有了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炼金术,是存在的。
  而华夏,果然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神州。
  说完,金发少年对大家点头微笑。
  起身走了。
  这时,那位黑发的歪果仁,说道:
  我是代替一个人来还书的。
  这件事,要从一位崂山道士讲起。
  请看第十七个故事:崂山道士。
  完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