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第二十个故事:
  神秘的师爷,一句话改变了二战格局
  一
  我给黑发那人添了一杯茶。
  黑发那人似乎也不好意思了。
  就轻轻摸了摸那盒子。
  我一见他摸盒子吧,我就不自在。
  有了前面的经验,就怕他再摸出点别的来。
  条件反射的就用手帕沾上茶水,捂住口鼻。
  上次更新,好多人问我手帕长什么样,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
  就是白色手帕,定制的。
  天涯就不发了。
  群里有发图,这次更新后做一次活动吧。
  大家可以到群里看看。
  如果喜欢,可以参加转发朋友圈抽奖。
  这个自愿参加。
  二
  不过这次没发生什么事情。
  黑发那人看了我一眼。
  那表情,是有些抱歉的意思。
  之前的事,他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大家了。
  不一会儿,科学怪人擦了擦口水。
  一边伸着懒腰。
  一遍慢悠悠的醒过来了。
  看起来,科学怪人的脸色没什么不妥。
  他好像也是忘记了之前发生过什么事。
  醒来,看到手边的纸笔上的长宽高。
  又看了看那盒子。
  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
  就继续着他的研究,标记起来。
  真是爱学习啊。
  原来这次摸盒子是让科学怪人恢复如常啊。
  我心想,歪果仁的禁术,也是精妙。
  三
  这时,黑发那人继续往下讲故事。
  下面的故事,却是让我有些吃惊。
  因为故事里提到了一个特别的人。
  而这个人,在华夏很少有人提起。
  这个人就是林德曼。
  很多人不知道林德曼这个人。
  不过我说一个人大家可能会知道。
  这个人,闵可夫斯基,就是提出四维空间概念的那位。
  而闵可夫斯基有一位最得意的学生。
  这位得意门生的名字,叫做爱因斯坦。
  所以,在国外,很多人把林德曼叫做爱因斯坦的师爷。
  不过,很多人是没听过师爷的故事的。
  师爷的传奇故事其实很多。
  只是,这位传奇师爷太低调了。
  也没人讲师爷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讲一个一句话改变二战格局的故事。
  四
  师爷这个人,曾经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圆周率。
  那段期间,曾经遇到过一位东方人。
  这位东方人仪容不凡,气质脱俗。
  后来,在圆周率方面,师爷得到了那位东方人的指点。
  在师爷以前的数学家,研究的方向是圆周率是否是循环小数。
  又有一位数学家证明,圆周率是无理数。
  直到后来师爷研究出了圆周率是超越数。
  什么是超越数呢?
  用通俗的话来说,类似于你不能用任何代数的形式来表达它。
  或者说,你不能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来得到它。
  从而间隔的解决了古希腊时期留下来的谜题之一,即,化圆为方的问题。
  师爷呢,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数学家。
  后来,那位东方人关照师爷一些事。
  这些事,却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
  自然的,师爷也就答应了。
  而师爷最不起眼做的一件事,却和二战有关。
  五
  多年以后,有一个天才诞生了。
  这个天才孩子从小就生的俊美。
  家庭条件,也是富裕,而又优越。
  而这个孩子,从小就爱思考宇宙星辰之间的秘密。
  爱看的书,也是很有深度的书。
  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
  长成了一位帅气,俊美,身姿挺拔,风度翩翩的少年。
  这就到了学点什么的时候了。
  家里也想着,这也是个大事了。
  就征求他自己,看他有什么想学的。
  他的父亲就问他,你想学什么啊?
  这个少年就说,我想学数学。
  他的父亲觉得这太容易了。
  不就是数学嘛?
  我带你去找这个时代最好的数学老师。
  于是,就带儿子来到了师爷那里。
  这个少年的父亲,可也是大名鼎鼎的学者。
  就这么,天才少年和师爷,见面了。
  师爷见到这个少年,很是喜欢,很想收为自己的学生。
  是啊,古今中外,长的俊美,有礼貌,又好学,又聪明,又是天才,家里还富裕,家教还好,这样的好学生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
  上图

  

  不过,师爷还是控制住了自己。
  没有收下这孩子。
  而是和这少年聊了几句。
  师爷:小伙子,你想学数学,那你看过什么书啊?
  少年:我看过《时间空间与物质》。
  师爷:哎呀,那你不能学数学了。
  你这是对物理感兴趣啊。
  隔壁是物理系,你去哪里吧。
  ……
  就这么的。
  师爷,就把少年给拒绝了。
  六
  少年就和父亲去了隔壁,见了另一个教授。
  这个教授是谁呢?就是著名的索末菲。
  对,就是那个把波尔的原子轨道模型拓展成椭圆轨道模型的那位。
  这次,索末菲看了少年自然是喜欢的。
  这样的学生,喜欢是自然的。
  不过,形式还是要走一下的。
  于是,索末菲也问了少年同样的问题:
  索末菲:小伙子,你想学物理,那你看过什么书啊?
  少 年: 我看过《时间空间与物质》。
  索末菲:哈哈大笑。
  哎呀,这么好的书啊!
  我都没看过呢!
  就这么,少年就留在了慕尼黑大学的物理系。
  少年在大学期间,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师兄。
  少年和师兄,两个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截然不同,关系却极为要好。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少年长得俊美又斯文有礼,算是斯文儒雅,低调奢华吧。
  而师兄长的是又黑又胖,性格也天马行空,又喜欢抽烟喝酒泡酒吧,夜生活混乱,有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意思。
  可是,师兄虽然不帅又爱乱,但是师兄身上的天才光芒还是无法阻挡。
  少年和师兄都只用了三年,就从高中毕业拿到了博士学位。
  而师兄呢,当时德国出一本百科全书。
  需要找人写一个“相对论”的简介。
  因为当时,能看懂相对论的人非常非常少。
  当然,直到今天也不多。
  德国当时就找索末菲去写这个简介。
  索末菲知道师兄看懂了相对论。
  就把这事丢给师兄了。
  师兄一看,这太简单了,写吧。
  拿起笔刷刷刷,就写了几百页。
  黑发那人讲到这里,笑了起来。
  哈哈哈,我也禁不住的笑了。
  科学怪人也笑了。
  科学怪人边咧嘴大笑边问黑发那人:
  师兄啊,他是不是对“简介”两个字,有什么误解?
  我心想,这是真懂了。
  要是不懂,编也编不出几百页来啊。
  七
  黑发那人点了点头,继续讲。
  当时的物理学界,对这件事传为笑谈。
  都以为师兄是胡乱写一通,因为毕竟相对论是什么,能看懂的人也没几人。
  后来没想到的是,那几百页爱因斯坦看到了。
  反而对师兄高度赞扬。
  之后,爱因斯坦还把师兄的这几百页长文出了一本书。
  到现在,这本书还是相对论的重要参考文献。
  讲到这,科学怪人来劲了。
  对着我说,火火,我知道这少年和师兄是谁了。
  我心想,我也知道了。
  黑发那人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是的,大家都知道了。
  这两位都是量子力学的天才。
  他们是,海森堡和泡利。
  由于前面的故事中多次提到了那本神秘的书,和那位神秘的东方人。
  我只能说,据我所知,当时的量子力学界,都曾听说过关于那本书的故事,海森堡和泡利也不例外,这类故事太多,这里就不再提及了。
  八
  海森堡和泡利曾同时见到过波尔。
  并且,因为海森堡曾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而引起了波尔的注意。
  后来,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多年以后,二战爆发。
  海森堡是德国人,当时是德国铀俱乐部的领头人。
  就是专门为德国研究原子弹的。
  当时的元首以为,德国一定是第一个研究出原子弹的国家。
  可是,元首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
  德国的原子弹迟迟不出来。
  后来解密,人们才知道。
  原来问题出在海森堡身上。
  我们知道海森堡著名的理论叫做“测不准”远离。
  不过,师爷知道,海森堡还有一个外号叫做“算不准”。
  海森堡的数学,不太好。
  每当遇到重大计算问题,都可能出现偏差。
  本来海森堡的人生轨迹也许是,先学数学,打好扎实的基础,再去学物理学。
  当初,海森堡直接去学了物理学,数学方面容易出偏差的小毛病,也就被慢慢忽视了。
  有人也许会奇怪,数学不好的人,物理会好吗?
  这个还真有可能的。
  我还就认识不少物理特别好,数学一般的人。
  我们知道原子弹,需要拿一个热中子去轰击铀235,铀235就会裂变成较小的核➕中子➕能量。
  这第一步裂变出来的中子,再去轰击别的铀235,这叫链式反应。
  也就是说,你只要轰击第一下,剩下的就不用管了,所以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但是,为了保证第一次裂变出来的中子能够撞到别的铀235,就会有个临界质量。
  大家就都在算这个数。
  这个数就很关键。
  结果,海森堡,就是第一个计算出来的人。
  他计算的结果是,需要几吨的铀。
  这个结果元首就震惊了。
  九
  这个量太大了。
  即使是德国➕整个欧洲➕美洲,也造不出来原子弹。
  大概是一千克的铀矿才能提炼出来7克的铀235。
  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
  这在当时元首的计划里,短时间是难以实现的。
  那段时间,元首绞尽脑汁,花了很多时间,看怎么调整计划,怎么实现这么多的铀矿和电能条件,由此,耽误了很多时间。
  后来才知道,是海森堡算错了。
  不是几吨。
  是几千克。
  如果是几千克的话,这在元首的计划里,还是能够实现的。
  可惜,这个数据后来被米国提前得到了。
  而这个数据第一个算出来的人也是德国人。
  不过他是犹太人,被德国赶跑了。
  米国抢先得到了数据,最先研究出原子弹。
  如果是海森堡没算错,元首第一个研究出原子弹,那么二战的格局,可就难说了。
  原来是这样啊。
  那这么说,师爷的一句话,让当初的少年直接去学物理学,还真是机缘巧合之下改变了二战的格局呢。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
  这时,渡船之人和那位出门往外走。
  渡船之人回头看了我一眼。
  似乎是在说:
  此间事了,有缘再见。
  然后,我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后来,我把这画面画了下来。

  

  就是封面上的那幅画。
  掉落在地上的书。
  会有人捡起来吗?
  我不知道。
  这背后的故事,一言难尽。
  我的文笔太差,略写一些。
  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会有人看吗?
  我不知道。
  完结

  忙昏了。
  以为今天周三,提前更了。
  大家原谅我吧。
  祝福大家看故事开森。
  转发抽奖活动欢迎参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