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抱歉,来帖子里说一下,今天家里全天有事,原定于今天的更新推迟到周五,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不奇怪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求赞
  如果你不喜欢,求忽略
  更新后有红包,大家记得抢
  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第十八个故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一
  讲到这里,黑发那人摸了一下盒子。
  那是他一直捧着的盒子。
  盒子很好看。
  非金非玉。
  却也古朴典雅。
  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
  那材质,像是一种木头。
  又看不出是什么木头。
  那盒子不打开也就罢了。
  一打开,从盒子里往外散发出一种香气。
  由于离的太近。
  我往盒子里看了一眼。
  这盒子内外,竟然是两种不同的木头。
  那香气很淡雅。
  若有若无。
  二
  一般情况下,如果闻到特殊的香气。
  我也会特别在意些。
  有的气味,能帮助人调理身体。
  比如,有些鲜花的香气。
  常见的比如说玫瑰花的香气。
  玫瑰花的香气配茶,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很多花香,药草香,都有不同的功用。
  不过,有的时候,香气是有毒的。
  有些香气,闻起来会产生幻觉。
  有些香气,闻了会损害身体。
  有些香气,会致命。
  这突然打开的盒子里的香气弥漫开来。
  是什么类型的香气,我也不知道。
  好在,会议厅门是开的。
  这里,通风良好。
  三
  接着,从盒子里升起第二阵香气。
  这次的香气,和之前的不同。
  之前的香气很是淡雅。
  不注意,闻不出来的那种。
  这次的香气却是越来越浓郁。
  我看了科学怪人一眼。
  连科学怪人貌似也闻到这气味了。
  科学怪人吧,是个心不太细的人。
  平时这种小细节,他一般不太在意。
  如果说,连他都能闻到这气味了。
  那就是这气味浓郁到一定程度了!
  就在这时,黑发那人一拍桌面。
  那盒子上,升出一团金色光华。
  那团光华像长了翅膀一样,垂直向上飞起,飞到我们头顶之上,悬浮不动。
  同时,第三阵更浓烈的香气弥散开来。
  那香气闻了让人昏昏欲睡。
  好在我身上有手帕。
  也来不及思考更好的方案。
  就拿起手帕倒上茶水捂住口鼻。
  这才慢慢恢复了清醒。
  科学怪人却是趴桌子上睡觉了。
  睡前,正在纸上标盒子的长宽高。
  四
  这时,渡船之人做了个动作。
  什么动作呢?
  在大家的想象中,应该是潇洒自如的做一套动作闪亮登场之类的吧?
  最起码也得剑指念咒之类的吧?
  不要说大家了。
  就是我,从前看的小说,也都是这类写法。
  从前看的电影电视,也都是这么演的。
  这样才好看鸭。
  可是,他们这群人……
  硬生生的打破了我从前的认识。
  我也想看激烈的斗法打架鸭。
  我也想写出来给大家看鸭。
  可是,每次总是很平常。
  这次也是。
  渡船之人,只是看了一眼。
  看了那团金色光华一眼。
  接着,那些香气就没有了。
  那些香气或淡雅,或浓郁,或浓烈。
  就这么就消失了。
  也不见有风来吹。
  五
  这时,黑发那人又摸了一下盒子。
  我离的近啊。
  上次他摸盒子,摸出了奇怪的事。
  这次又摸盒子。
  我就赶紧把手帕换上新茶水。
  继续捂着口鼻。
  我心想,谁知道这人怎么回事啊。
  你说你讲故事,讲故事就好了。
  没事怎么老是摸盒子啊。
  别再摸出什么奇怪的事情来。
  这人,真是个怪人啊。
  ……
  只是,这会好像没什么异常。
  我看那盒子,还是那样。
  我看头顶上那一团金色光华。
  还是那样。
  没什么变化啊。
  再一看,那团金色光华似乎在移动。
  只是移动的速度像蜗牛爬一样。
  特别的慢。
  过了好一会儿,那团光华才慢慢地移动到渡船之人头顶。
  接着,那团光华开始慢慢降落。
  做自由落体运动。
  落到了渡船之人手边。
  接着,那团光华隐去,现出一本线装书来。
  渡船之人取过书。
  恭敬递给了那位。
  六
  这会儿,黑发那人才开口说话。
  礼贤知道老师临别赠言,必定重要。
  虽然不知道书里写了什么。
  也是重视的很。
  一回到德国,就开始研究这本书。
  同时,为了防止这本书。
  害怕这本书因为保存不当而腐坏。
  或者被偷盗……
  这才花了巨大的代价,请到巫师大能打造了这个盒子。
  这个盒子看起来平平无奇。
  其内在,却有着几重禁制。
  也是有这些禁制的保护,这本书才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保存至今。
  禁制,对于华夏高人也许不值一提。
  对于偷窃者来说,却是必备的防御。
  几位,请勿见怪。
  我也是受人之托。
  七
  礼贤后来把这本书手抄了几本。
  用来向外人展示。
  这也是为了方便研究这本书。
  这期间,礼贤找到了他的瑞士朋友。
  这位瑞士朋友,正在面临精神崩溃。
  他整天在整理自己做过的疯狂的梦。
  他想着,把这些梦境整理成册。
  希望形成独特的心理分析学术研究。
  这位瑞士朋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荣格。
  我就曾经听很多人提过荣格。
  在心理学领域,荣格很有名。
  荣格曾任:
  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
  国际心理治疗协会
  ……等。
  不过那会儿啊,荣格还没名。
  荣格之前,跟随老师学习。
  他的老师,就是弗洛伊德。
  后来,荣格发现,老师的理论不能治疗自己的心理问题。
  于是,就拜别了老师。
  开始了新的心理学研究。
  只是那段时间无法突破。
  他的精神也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直到礼贤找到了他。
  八
  礼贤觉得书里梦中悟道非常神奇。
  认为梦,和荣格从事的心理学相关。
  希望和荣格共同研究这本书。
  而荣格也被震惊了。
  有人梦中悟道?
  从而进入修炼之门?
  后来成为了传说中的神仙?
  那这本书就是宇宙密码啊!
  那这本书,就是心灵密码啊!
  那这书的价值将无法估量啊!
  后来,礼贤和荣格共同翻译了这本书。
  这个译本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直到今天,还在再版。
  后来在国外,很多人看了译本。
  又做了新的研究,形成了更多的理论。
  也出了各类更多的书,课程。
  比如太一密码,一的秘密,一的法则,合一的秘密等等。
  很多课程以心灵课程,灵修课程在华夏推广,有些灵修课程还挺贵的,听说课程卖的特别好。
  九
  荣格通过研究这本书,也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成就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直到今天,荣格心理学还在影响着很多人。
  黑发那人喝了一口茶。
  做了一个思考状。
  又皱了皱眉头。
  仿佛在想,该怎么说。
  接着,看着我,说了一长串话。
  在国外,这本书地位很高。
  用风靡全球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我却很不理解。
  这次来华夏,我曾调查过。
  很多华夏人根本不知道这本书。
  甚至质疑,也有说书是假的。
  我还看到膜拜荣格的华夏人,也有质疑这本书
  质疑的同时,又肯定国外那本译本。
  这些事,让我很不理解。
  同时也很难过。
  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我心想,说了这么一长串话。
  问我这么难的问题。
  这也太难了吧。
  让我怎么回答呢?
  就想让他问科学怪人。
  可是,科学怪人睡的口水直流的。
  嘴角在笑,似乎在做甜甜的梦。
  也不好打断他的美梦。
  那这个很难很难的问题。
  小伙伴们,你们来思考吧。
  希望你们通过思考。
  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
  这本书里讲的什么故事呢?
  那要从一场梦开始说起。
  请看下一个故事:
  长安酒肆
  完结。
  第十九个故事:长安酒肆
  一
  都城大国实勘关,
  八水周流绕四山。
  多少帝王兴此处,
  古来天下说长安。
  黑发那人念了一首诗。
  我听了,心下惭愧。
  好诗。
  不由得,暗暗反思。
  今天,在华夏,会背诗的人不多。
  唐诗300首,也就背书那会背过。
  慢慢地,人们也就忘了。
  如今,能出口成诗的人是不多的。
  这歪果仁,随口就写了一首诗了?
  再听这诗,写的很不错啊。
  二
  黑发那人念了这首诗,接着说下去。
  古来天下说长安。
  这首西游记里的诗,在国外很有名。
  我听了,心里有点惭愧了。
  西游记在国外都这么火了?
  ……
  黑发那人,继续讲着。
  因为,这本书里的故事。
  就发生在大唐年间。
  要问那个时候,大唐最繁华的城市是哪儿呢?
  那不用说,自然是长安城。
  这长安城里,有一间不起眼的酒肆。
  后人把这间酒肆,叫做长安酒肆。
  至于那时候,这里是不是叫长安酒肆呢?
  我们就无法知晓了。
  三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这就好比今天我们说北京饭店。
  或者上海饭店,广州饭店。
  今天,以各大城市名,来称呼的饭店,通常不是随便称呼就能做到的。
  同样,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断。
  那时候的大唐,那时候的长安城,能叫做长安饭店的饭店,也不一定是普通的饭店。
  至于今天的人把长安的一家酒肆,叫做长安酒肆,是不是有当时的历史依据,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点,需要先说明。
  故事里的长安酒肆,是指长安的一家酒肆。
  不是长安酒肆。
  四
  为这个问题,后来我还去当地拍了照片。
  做了走访。
  走进八仙庵的牌楼,山门外,竖有一块石碑。
  上刻有“长安酒肆”四个大字。
  这就是传说中的长安酒肆。
  碑的左侧,刻有小字一行。
  我凑上去看,刻的是“唐吕纯阳先生遇”。
  右侧,刻有另一行小字。
  上面刻的是“汉钟离权先生处”。
  如果连接碑文左右这两行小字,就是一句完整的话:
  唐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权先生处。
  五
  汉钟离和吕纯阳是何时在长安酒肆相遇?
  相遇后,又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背后的故事,很值得我们探究。
  拍照那天,附近除了我,没看到别人来仔细端详这块石碑。
  我也算是在不同的时空里,造访过长安酒肆了。
  那天,我还和摆摊的老大爷聊了一会。
  老大爷说,这里很少有人来。
  六
  那一年,是咸通初年。
  吕祖奉亲命入长安赴考。
  到一家酒肆之中,发出了一声长叹。
  何日得第以慰亲心?
  何日得道以慰我心?
  这家酒肆虽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倒也不乏有诗才之人。
  这时,有一位特别的客人笑着回了一句。
  郎君有出世志也?
  吕祖看去,这人像是个道人。
  穿着很随意,眼睛特别亮。
  肚子特别大,却敞着怀。
  手上拿着芭蕉扇在扇着,显得风度翩翩。
  身上背着一个酒葫芦。
  头上却是扎着两个小童儿那种小啾啾。
  这种种形容,出尘又洒脱,让人印象深刻。
  接着,这两位客人,就开始了诗文交流。
  七
  道人拿起毛笔提诗一首:
  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吕祖一听,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怎么说呢?
  俗话说,诗文以言志。
  这诗,飘逸奇古,清新脱俗。
  于是,赶紧行礼,请问姓名。
  原来道人叫做钟离权,又称云房先生。
  接着,吕祖回了一首诗。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衣重淄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这两位如此,在长安酒肆中相识,这才有了一梦黄粱的故事。
  八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梦中,吕祖功名富贵皆得。
  娇妻美妾,所愿皆成。
  却在晚年无意中开罪于皇上,被贬边城。
  方发浩叹,恍然梦觉。
  这时,钟离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黄粱尤未熟,一梦到华胥。
  五十年间一顷耳,人生亦大梦也。
  此后,吕祖顿悟,求度。
  经十试后得以传道,得道成仙。
  九
  这个故事,其实我们从小学成语,都是学过的。
  黄粱一梦,这个成语,也常听到人用。
  只是你照么?
  这个故事,被一个歪果仁讲出来。
  还讲的这么文绉绉的。
  我脸上,有那么一点儿挂不住。
  故事里的几首诗,歪果仁背的挺溜。
  我总是有点儿惭愧的。
  因为我背诵不下来。
  为了把当时的情况回忆下来。
  所以后来我还去了西安一趟。
  去找那曾经的长安酒肆。
  可惜,我只找到一个石碑。
  看来,神仙的话还是要听啊。
  由来富贵缘如梦,
  未有神仙不读书。
  完结

  下周更两次,更新时间是周三,周六。
  大家记得抢红包。
  感谢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