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四十六四十七:各有所主,各归其位

  一
  关于风水,很多人觉得虚无缥缈。
  也有很多人,终其一生埋头苦学,漫山查地,成为了理论大师。
  其实,风和水,虽无形无相,却最容易被身体感知。
  这种感知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很多孩童,在幼儿时都能够感知不同居住环境的风水。
  二
  有的孩童,来到气场祥和的居所,就会开心的笑起来。
  看到气场祥和的东东,会喜欢抓取,靠近。
  这本没什么特别。
  这是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开始,天生就有的能力。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人慢慢地长大,变老,忘记了。
  三
  我把手掌举到眼前。
  翻过来看一眼,覆过去再看一眼。
  那一刻,我心里想着四个字。
  上风上水。
  又想起天水临别时,陇西老前辈对我提过的一种吃哒。
  是哒,有的小伙伴可能记得叭。
  陇西老前辈提到的是一种面。

  四
  热凉面。
  当时听到热凉面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是个啥啊?
  要么就是热面,要么就是凉面。
  又热又凉,非热非凉……
  那样的面到底是个啥面吖?
  后来我打听了。
  据说,那是古时候流传已久的名字。
  如今的做法未必正宗了。
  五
  也许真正的热凉面,只是为了给后人传递一些信息叭。
  热凉面,也许是热面,也许是凉面。
  也许非热面,也许非凉面。
  到底是热的还是凉的呢?
  还是非热非凉的呢?
  在时间的长河里,很多东东失传了。
  那些本来是可以传递着的信息,在流传的过程中,未必都能保留下来滴。
  所以热凉面起初的样子,今天的人们已经不能知晓了。
  虽然不能知晓,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吃一吃的。
  吃个样子,思考下这面的名字也不错叭。
  也许能领悟到啥,也说不定呢。
  六
  天际,月华如水。
  地上,金蛇围绕。
  整个山林,如同白昼。
  此时此刻,这里的人们,即使普通如我,也都觉得即将会发生一些什么。
  我抬头看向天空。
  那时的天空很低。
  漫天繁星。
  那星星,一颗一颗离我特别近。
  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摸到一颗。
  那星星,特别特别的明亮。
  每一颗,都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
  看上一眼,那星光,如同火焰。
  会主动点燃,照到你眼里,你的心里。
  从此以后,星星之火,再也不会熄灭。
  七
  那妹子看我一会儿看手指,一会儿看星星。
  却没有和她说什么。
  可能她是想找人说话吧,对我说道:
  “火火,你应该进山的。”
  我看了她一眼,抿了抿嘴,没说话。
  那妹子:
  “火火,错过了今晚,可惜的。”
  我还是沉默。
  那妹子不再多说,也看向了天空。
  因为,天上的星星在动。
  八
  飞星。
  漫天星斗本来的位置,开始飞速移动。
  很多人研究过理论上的飞星。
  真正的星星,以天空为背景所演化的飞星,看过的人却不多。
  那晚的星空,有很多星星。
  有知名的星星,也有还没被命名的星星。
  这些星星,原本的位置,都随着北斗的飞速移动,而跟随着移动到新的位置。
  北斗照耀,列宿天苍。
  漫天星斗,按步周天。
  各有其主,各归其位。
  九
  那个时刻,北斗突然发出数倍于其他星星的耀目亮光。
  那亮光,从北斗的一颗星星,过渡到另一颗星星。
  而北斗系每颗星星,累积的星光,以倍倍递增之势,越来越明亮。
  如此,反复七次。
  七次后,北斗恢复原有的亮度。
  突然之间,天空中有一颗星,大放异彩。
  46完结。

  
  一
  那颗星,是紫微星。
  紫微星明。
  一束光。
  从天而降。
  那束光,从紫微星降下。
  先是金黄色光束,如同太阳当空一般。
  炽热,明亮,散发出明晃晃的热量。
  后成紫色,那紫色中透出七彩炫光。
  温暖,轻盈,飘逸,通透。
  接着,那束光晕,与月华融为一体。
  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笼罩了这片山林。
  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开始了吗?
  二
  那一次,提前到达附近的人不多。
  左右,就我们这些人。
  豪们那队投入巨大,自然是提前得到了消息。看到如此情形,指挥车上一阵骚动。
  隐隐听到争吵的声音。
  可能豪们的意见也有分歧吧。
  一阵嚷嚷声后,又恢复了平静。
  从指挥车上,下来了一队人。
  三
  那队人,看起来准备充足。
  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行李。
  大家见过专业登山队吗?
  不是寻常登山那种登山队,是登珠穆朗玛峰的那种登山队。
  登那种级别的山,一般配置的都是顶级装备。
  身体素质,后勤补给,随行救治保障也都得准备充足才行的。
  豪们,为了这一次的进山,显然也是准备了许久了。
  在这个时间点,能来这,不易。
  很显然,豪们,也是有高人指点的。
  不然,也来不了这里。
  看样子,豪们,是想进山了。
  四
  专业人士那一队,这时候也陆续从帐篷里走了出来。
  许是见惯了大场面吧。
  他们那一队人,很是淡定。
  看他们的情形,有的人负责收拾帐篷,有的人负责收拾行李,有的人负责熄灭篝火。
  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
  也没有一个人有眼神交流,手势交流之类的。
  不慌不忙,分工明确。
  哪个人在需要做什么,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那队人,很清楚。
  我看了,心下敬佩。
  五
  你是谁。
  你在做什么。
  你该做什么。
  是很简单的问题。
  可惜,许多人终其一生,不能悟。
  当下,紫色光束强大到某种极限。
  那妹子扯了扯我的衣袖。
  下一秒,那整片山林的位置,似乎脱离了原有的位置。
  紫色光束所及之地,出现了一座新的山林。
  六
  这座山,不知其所在之处。
  山之前后左右,四面皆不靠。
  这座山的山形,以某种自然天生的形态,上合天星。
  各个山峰,对应着北斗形态。
  亦是对应着紫微星而生。
  观其形,亦是对应着太极之形。
  七
  那妹子见此情形,对着金色大蛇做了一个手势。
  那金色大蛇,立马心领神会。
  不知道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方式,金色大蛇对着其他金蛇发布了一条指令。
  呼吸之间,其他的金蛇,以我的眼睛不能分辨的速度,位列要紧的位置。
  看样子,这是要守住某些要紧的边界吧。
  八
  我看着这情形,心下感慨。
  能来到此地,也是不虚此行了。
  于是拿出随身的喷雾,就是护发素啦。
  平时我偶尔也拿来喷一喷。
  比如没法子洗手的环境下,就很好用。
  喷了喷手,算是净手了。
  喷了喷头脸,再喷点进口,算是净面净口了。
  沐浴啥的不可能了,再喷衣衫,只能算是勉强混过去了。
  当下,遥遥拜下。
  天星在上,明月当空。
  我对着四面八方一一拜过。
  感念前辈们的恩德,福泽后人。
  感念我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走到山门之外。
  九
  那妹子看着我这样,摇了摇头,对我说道:
  “火火,来都来了。
  你想拜,进山拜啊!
  在山外拜个什么呢?”
  另外两队人,也看了过来。
  他们,都是要进山的。
  只是我是我,我不是他们。
  能在山外,遥遥拜上一拜。
  于我而言,已经足够。
  这座传说中的仙山,仙家药草无数。
  本就不是我等凡人该来的地方。
  这座仙山,也自然当得起仙这个字。
  上古大神伏羲,神农,黄帝等大神都曾到过此地采集仙家药草。
  上古大神们,在此山中仍留有洞府。
  最初时候的药王庙,出自此山。
  医家前辈如张仲景,孙思藐,葛洪,均到过此山。
  我一个不入流的,何德何能,就应该进山呢?
  人贵自知。
  后记:
  尿裤子的那位豪再见面时和我说一些事。
  进山的豪们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
  只知道豪们在回来后的一年里,衰老了很多。
  有的豪一年之间,衰老了三十多岁。
  有的豪一年之间,衰老了四十多岁。
  从中年,迅速进入了老年。
  中西医皆不知何故。
  尿裤子的豪说:
  还好他没进去。

  47完结。


  

  四十八:奇怪的小店

  一
  一年后。
  我家附近的一条巷子里。
  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静悄悄的开张了。
  那个小店,平时是开着门的。
  不过,那门和关门也差不多。
  小店的门口,空荡荡的。
  门口大门上,也没有招牌。
  店门虽说开着,门却从来不曾主动打开过。
  二
  那一天,艳阳高照。
  我在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收拾。
  我家里有一个藏经书的木盒。
  那个木盒,是有些来历的。
  正打扫着呢,家里突然出现了一种异常的香气。
  那香气,平时很少闻到的。
  三
  说到香气,很多人都闻到过的。
  鼻子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如果鼻子功能是正常的,那么我们就都能分辨出每一种香气的独特之处。
  香气,也都有着自己的气质。
  有的香气,生来就很清新。
  比如,来自大自然的味道。
  我个人比较喜欢森林系。
  香气中,混合了花香,草香,泥土的芬芳……比较清新自然的。
  四
  有的香气,生来就很复杂。
  现代香精调成的香气,据说是得有复杂的前调,中调,后调等层次,才能算是不错。
  不过,香精调和的香气,我觉得有些刺鼻。
  还有一些特殊的香气。
  那些香气,你很难去形容那是什么样的气质。
  因为,那些香气,穿越过的时间空间太过久远。
  历经不知多少岁月,不同于凡俗。
  五
  闻到香气,我开始在家里寻找。
  后来发现,那香气,来源于那个木盒。
  那个木盒,看起来平平无奇。
  放在那里,并不引人注意,很是朴素。
  木盒里,封藏着一些经书。
  那些经书也有些年代了。
  那木盒,是比里面封藏的经书年代还要久远的呢。
  这种材质,在久远之前,是有人懂得封藏香气的。
  用特殊的方法,能够将材质本身的气息封藏,而能够历经岁月,不会发散。
  我仔细查看那木盒,原来上面出现了轻微的裂纹。
  这是,需要修复了。
  六
  封藏物件。
  各个山门都曾经有过。
  有的封藏的是经书。
  有的封藏的是法器。
  也有的封藏方法,能够封藏一段影像和记忆。
  有的山门,将秘密传承的功法,或封藏于山体之内,或封藏于树木中空之中,以待有缘之人。
  在有些仙山洞府之中,在机缘巧合之时,也曾有过此类。
  封和藏,形式种类众多。
  以后我们会再提到,这里先略略提一下而过。
  七
  我住的地方不远,有一条巷子。
  那巷子里,有很多小店铺。
  有卖吃的,穿的,也有卖些精美的小饰品的。
  就是那种人们很乐意逛的小街啦。
  偶尔,我也会在附近逛上一逛。
  那时候,那条巷子里,有一家装裱书画的小店。
  我需要装裱书画,就会过去。
  八
  装裱店的老师傅手艺是好的。
  我带了那木盒前去,老师傅仔细端详半天。
  然后,摇了摇头。
  那意思,是修不好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
  本想请老师傅再试试的。
  后来想了一想,也就没有多说话。
  强人所难,总是不可取的。
  要不,回去另想法子吧。
  走出装裱店,我心里琢磨这事儿。
  大家有过一边想事情,一边慢悠悠地,在街上走的经历不?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那样的经历的。
  那天,我也是那样。
  边走,边想。
  漫无目的,在那条巷子里,走着。
  该找什么路子修复呢?
  本来,我可以找故宫博物院的老师傅的。
  从前,我也曾请那边的老师傅修复过东东。
  可是那期间却不合适。
  那几位老师傅,恰巧有事回家乡了。
  正琢磨着呢,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那家店门口。
  九
  那家店的门,不是透明的玻璃。
  那门,也是紧闭着的。
  是那种木头的旧旧的门,有些破旧了。
  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修理过了。
  没有招牌,也没有人在门口招揽顾客。
  在这条街道上,这样的一家店,显得格格不入。
  我站在门口,闻到了一阵特殊的香气。
  那香气,很轻,很淡。
  那香气中,有参天大树的香气,五谷丰登的香气,朱砂玉石的香气……
  这些气味,都是比较重的气味。
  能够把这些气味调和的宛如天生,浑然一体,还如此轻灵,淡雅的人,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于是,我推开了那扇门。
  吱~吖~
  门推开,我走了进去。
  店里的墙壁上,挂着一支银杏,一支稻穗??儿。
  我闻了闻,是了。
  在门口闻到的香气中,有一丝气味儿,就是从这两支上面散发出来的。
  这并不是寻常的银杏和稻穗儿呢。
  店内,也分前店和后场。
  前店的接待台,空空如也。
  后场隔着一张布帘儿。
  看样子,主人家是在后场了。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有一个人,推门进来了。
  今天先更到这,后面继续更。
  48完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