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四十九:乾字地中空,坤字天龙舞

  一
  我一个人,站在这地方,显得有点突兀。
  特别是,主人不在的时候。
  更兼着,这店里,是个空空如也的地方。
  我是这么觉得的,一个店铺,主人如果不在这里,当然还是出去店铺外面等比较好吧。
  当然了,如果是有约定在店铺里面等,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空空如也的店铺里,突然听到推门声,自然是要回头看一看的。
  可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儿。
  二
  那门被推开了。
  也确实有人走了进来。
  但是,我没看到。
  不知道我写的,大家看懂了没有。
  反正,当时我也是有点儿懵圈滴。
  我心想,这是……
  难道是……
  传说中的隐身术么?
  我正琢磨着呢,只见那道门帘儿掀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角,有一个盒子,从那门帘儿后面飞了出来。
  那盒子,稳稳地悬浮在了半空中。
  三
  那盒子上面,包裹着一个包袱皮儿。
  包袱皮包东西,我记得,那还是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母亲大人喜欢用包袱皮包东西。
  衣服啊,小物件啊,或者整理衣橱啊……
  包袱皮的作用,还是杠杠地呢。
  就连走亲戚,母亲大人也曾经用过包袱皮包东西。
  那时候的人们,对于包袱皮,还是不陌生的。
  现如今,包袱皮却是很少见到了。
  那个包袱皮的布料,大概是棉麻一类的。
  简单的打了个包袱结儿,也就很容易看出,包袱皮儿里面,是一个盒子。
  四
  那盒子飞出来,悬浮在半空之中。
  这时,盒子旁边,很突然的就出现了一个人。
  怎么说呢……
  应该说,那个人本来就是在那里的。
  只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
  因为我的眼睛没有看到那个人。
  虽然看不到那个人,我能感觉到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站在了那个位置……
  是不是很绕?
  是的,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限。
  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凑合看吧。
  五
  那个人,穿着天水碧色古风交领长袍儿。
  背后,背着一支长笛。
  脚上,是一双米色云鞋。
  头发高高挽起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儿。
  那束发的发簪儿,像是竹子的。
  再看时,又太像竹子的,更像是玉的。
  这个装束吧,我觉得不太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常见的装束呢。
  六
  那个人具体长得什么模样,今天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故事里交代过,我的记忆出了问题。
  很多人的脸,我都不记得了。
  老富也是。
  我总是想不起来,具体的五官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还好,大概的美丑形容我还记得。
  回忆起来,那天见到的那个人啊……
  如果是单论容貌,我觉得很多明星比不上他。
  如果是单论气质……
  emm……
  我觉得,也比不上。
  七
  那个人吧,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气质。
  和我们在红尘里讨生活的人,是不一样的。
  只听那人,以流风回雪一般潇洒的姿势,一只手上前,拖起了那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包袱皮。
  另一只手,潇洒地打开那包袱皮。
  又打开了那个盒子。
  呃……
  原来,盒子里,是一个古老的罗盘。
  八
  那罗盘,和现如今我们常见的罗盘,有些不太一样。
  那个人看了盒子里的罗盘一眼,对着后场说道:
  “小文,好久不见。”
  话音刚落,后场传来了脚步声。
  有一个人,从帘子后面,轻轻走了出来。
  掀开帘子的那一刻,一阵淡雅的香气也传了过来。
  那是一个白净的少年。
  看年纪,大约16,17岁样子吧。
  九
  那个少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个人。
  接着,走到那个人旁边。
  对着那个盒子的某个位置,点了一下下。
  似乎是为了演示什么给那个人看。
  就在那个少年点了一下之后,那个盒子里的罗盘,立刻,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先是平放在盒子里的罗盘,变成了上中下三层。
  那每一层,又变成了上中下三层。
  以某种奇特的运行方式,飞速地进行着运转。
  那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快到成为一束光韵一般。
  我看着这番演示,脸上不动声色。
  心里却是有些震惊滴。
  罗盘,还可以这样啊……
  那个人看着这番演示,看了看那个少年,说道:
  “乾字地中空,坤字天龙舞。”
  “小文,又长进了。”
  今天先更到这里,后面继续更。
  49完结。


  

  五十:传说中的木函秘盒

  一
  那位叫小文的少年,微微笑了笑。
  就是那种抿了抿嘴,嘴角很轻微上扬的那种。
  少年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欣慰。
  那眼神隐约之中,还有一丝遗憾的意味。
  只见叫小文的少年对着那件光影一般的罗盘,快速打出一个手决。
  那罗盘,好像被遥控一般,慢慢地开始恢复原状。
  二
  看着那恢复原状的罗盘,我心下是有些感慨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会相信一件罗盘还能变换成三层,三层又三层,还能快如光影一般运转的……
  是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会信的。
  大家知道我这个人,是比较保守的。
  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都是比较保守的。
  说实话,那一天,看着恢复如初的罗盘,我还是有些恍惚的。
  心里也会问自己一句:
  这是刚我看见的那件罗盘吗?
  然后在心里再回答一句:
  是的。
  三
  叫小文的少年,把手指在那件罗盘的某个细节处,说道:
  “可惜,还缺一件东西,这里,终究是无法修复如初了。”
  那个身背长笛的人,听到这话,看起来倒是很洒脱,回少年道:
  “一千多年的东西了,修复若此,已然很好。”
  然后,看了那少年一眼,对那少年说道:
  “天地本不全。”
  “小文,有缘再见了。”
  话音刚落,那位身背长笛的人,再次从我眼前消失了。
  四
  这一次,门没有被推开。
  我想,也许,一开始进到店内的推门,是出于礼貌吧。
  那位叫小文的少年,见来人告辞,也点头致意。
  我很怕这个少年把我当成空气,又继续回后场忙他自己的事去了。
  于是我赶紧取出那件木盒。
  拿在手上,想请他给看一看。
  我的本意,他能看上一看,给一点意见,也是好的。
  五
  毕竟我暂时也不知道该怎么修复。
  也不知道,能够去找谁来修复。
  看着刚刚那有些不真实的罗盘,听身背长笛那个人的言语之中,那罗盘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了。
  这位叫小文的师傅,能够把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修复的那样的精妙,想来是修复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帮我看一看那件木盒,给一点意见,是再好不过的了。
  六
  我本想开口,对那叫小文的少年说,师傅,请帮我看一看这木盒,又觉得那样说不太好。
  又想说,老板,你看我这木盒能修吗?
  也觉得那样说,不太好。
  思来想去,就是觉得怎么开口都有些别扭。
  我正在思考怎么开口的那时候,那少年看了我手中的木盒一眼。
  眼睛中,却是有一些惊讶的样子。
  那少年又仔细看了木盒几眼,这才对我说:
  “你……这是……木函秘盒。”
  七
  我点了点头,果然是行家,居然认得。
  于是,对他说:“是的。”
  那少年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对我说:
  “吃饭。一起吗?”
  我点了点头。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小文师傅。
  八
  那条巷子里再拐几个弯,有一家专门做羊肉汤的小馆子。
  每年秋天开始,到来年开春,这个小馆子会开门做生意。
  其余的时间,门都是关着的。
  我偶尔不想做饭的时候,也会去这家小馆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
  虽然开在巷子中不起眼的角落里,到这家小馆子喝羊肉汤的人却不少。
  这家小馆子,忙里忙外,都是老板一个人。
  那老板,是一位练家子。
  九
  要说到底有没有功夫,功夫怎么样,这个我是无法知道的。
  不过,那老板,每天站在店门口招待客人,都是一件t恤。
  有时大雪纷飞,我也曾去喝过羊肉汤。
  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围巾厚棉鞋裹成了一个球呢……
  可是那老板啊,在店门口,还是一件t恤。
  我曾听小豆给我讲过,武林中人,要论入没入门,寒暑一件单衣,几斤白酒不醉,那都是基本的。
  天冷了,小文师傅说去喝羊汤,我想不用问,肯定是去那家了。
  一路上无话。
  到了小馆子,我跟老板要了一份羊汤锅子,点了些素菜,涮着吃。
  那炭火还是挺旺的,烧的羊肉锅子里咕嘟,咕嘟地上下翻滚。
  许是我们来早了吧。
  那一天,店里就我们三个人。
  老板,小文师傅,我。
  咕嘟~
  咕~嘟~
  羊肉汤仿佛在说:
  孤独~
  孤~独~
  某个瞬间,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第一次和老富吃大鱼锅子的情景了。
  那时候,我才17岁。
  正如小文师傅如今这般年纪。
  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是少年了。
  而当初和我吃鱼锅子的老富,却没有老。
  君生我未生,我老君未老。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啊。
  从那天开始,小文师傅给我讲了一些有关罗盘的事,有关木函秘盒的事儿。
  后面的故事里,陆续给大家更吧。
  50完结。

  

  五十一~五十三:悬崖绝壁上的家族
  51:
  一
  小文师傅看着热腾腾的锅子,有些发愣。
  我是想起了17岁的自己,也有些发愣。
  老板看我们发愣,以为是味道不好,或者是缺少了什么,特地过来看看。
  我这才回过神来。
  哎,过去的已然过去。
  时光总是,太匆匆。
  再如何,我的17岁,也不会再来了。
  二
  岁月啊,是这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这东西,人们寻常时,不会留意它。
  失去时,方知它有多么珍贵。
  偶尔,我也会想一想曾经的岁月。
  遗憾,是有的。
  总有一些事,当时并不觉得那样选择有什么不好的。
  然而,回头看时,会觉得有些傻气。
  三
  我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大多数的时候,也就随遇而安吧。
  偶尔回头看时,总是放电影一般慢慢回忆。
  不论如何,往日不可追。
  希望今后的岁月,能被好好的对待。
  如此,多年以后,回忆之时觉得那段岁月不曾辜负。
  也就是了。
  四
  我对老板说了一声,不缺什么。
  再起身,给小文师傅重新拿了一套餐具。
  其实,餐具是有的,也是不需要的。
  小文师傅手边本来就有一套餐具的。
  只是我看他在发愣,不太好提醒他。
  就给他拿了一套新的餐具。
  也算是一种婉转的提醒吧。
  小文师傅也就回过神来,看着热腾腾的锅子,拿起了筷子。
  四
  冬天,天冷。
  窗外,微微风雪。
  什么时候下的雪啊,我竟然也没注意。
  这个小馆子,也没空调。
  就是那种最简单的小馆子。
  吃着热腾腾的锅子,会微微地出一点儿汗。
  那感觉,倒是不冷也不热,刚刚好。
  五
  这种锅子,是需要中途续几次汤底的。
  在续汤底的间歇之中,小文师傅和我说起了一些事。
  小文师傅的家族,是一个从事木器修复的家族。
  木器,属于器物中的一种。
  而木器,也是分很多种的。
  小文师傅家族,是专门修复罗盘类木器的。
  六
  只是,小文师傅的家族,修复的那些罗盘,和常见的那些,有些不太一样。
  虽然名字都是罗盘,小文师傅的家族,是有自己的罗盘制作传承的。
  罗盘,大家都见过的。
  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在风水地理,寻龙点穴,阳宅阴宅,道人行走之时,人们用它作为测量的工具,总是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七
  传说中,罗盘不仅仅是工具,还是一种护身法器。
  不过,法器对于制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是的,这里是指的制作者。
  而不是指制作的工艺和方法。
  制作一件器物,掌握了制作方法,只要按照流程,通常都是能够制作出来的。
  工艺上,自然是可以追求繁复的。
  手法上,制作者只要多多练习,也是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的。
  做的多了,自然会变得娴熟。
  八
  但是,没有一定的道行,制作出来的只能说是一件精美的器物吧。
  如果足够精美,有独特的意境,也算得一件上佳的艺术品。
  只是,那还是一件器物。
  寻常一件器物,是不能称之为法器的。
  如果能称之为法器的,就不仅仅是一件器物那么简单了。
  九
  罗盘作为法器,并不是传说。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因此,也不是什么秘密。
  有很多人,都曾经使用过罗盘。
  而拥有这种能称之为法器的罗盘,在如今的时代,也依然有不在少数的人的。
  因此,罗盘作为法器的存在,这是一种普遍认知。
  这事儿,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之中。
  只是,法器和法器,也是不一样的。
  52:
  一
  当今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见过罗盘。
  如果说,罗盘拥有法器的功能,在普遍认知中,一些常见的功能,大多是能够辟秽,护身,镇宅,安家之类。
  我曾听小文师傅说过,真正的法器罗盘,是比这更强大的。
  具体强大到什么程度,小文师傅并没有细说。我呢,因为是个外行,也不知该问什么。
  所以,我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二
  不过,我曾在风凌渡,听岛上的人谈起过。
  所以,我也算是知道一些。
  法器的制作,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了悟性上的要求,还需机缘和造化。
  小文师傅的家族,曾在一千多年前,得到一位前辈的指点,掌握了制作罗盘的方法。
  在那之后,家族就分为了内外几门。
  家族后人之中,有的专门传承符法。
  三
  是的,符法。
  曾经我也听很多人谈论符法。
  一般来说,谈论的都是这种符的功能是如何的。
  或者那种符的绘制之法等等。
  符法,是有很多繁复的分类的。
  而法器所用的符法,却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此种符法,和其他类别的符咒之法不同。
  四
  寻常符咒,是很难用于罗盘之中的。
  这里还有一个神目术的传承之法。
  只因罗盘的符咒之法,须在一方微小天地之内完成。
  那一方微小天地,当真是很小的。
  有多小呢?
  有人觉得,应该没多小吧。
  其实,还真的是很小。
  五
  如果有人见过一千多年前的袖珍罗盘,应该能够了解这里的区别。
  那些古老而袖珍的罗盘,出于便携的考虑,是制作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
  罗盘的盘面之上,有一些小小方格。
  有些方格,小到只有1毫米那么小。
  在1毫米方格之内,写入符法,那是需要强大的目力方能做到的。
  六
  所以小文师傅的家族,有专门的后人精修符法。
  法器所用的符法,须得先修习神目术。
  而最终写入罗盘的每个字,都用的是符咒之法。
  这里,并非是写字。
  如果说借助放大镜,还能做到在1毫米大小的小小方格写字的话,那么,能在1毫米之内的来写符,那就不同寻常了。
  不然大家可以试一试。
  如果没有过人的目力,在1毫米之内完成画符,那符还得让用罗盘的人认识,当真是不容易的。
  七
  罗盘,本就是测量天地运转之道的存在。
  能够感应测量,某个时空交汇之处其磁场,气场,能量的变化,这都是基本的功能。
  除此之外,做为法器的存在,亦可推演过去未来。
  小小罗盘,于方寸之间,可知天地造化之演变。
  若是罗盘的主人,以自身精血祭炼,为罗盘赋灵,能够成化出器灵,那又是另一种级别了。
  八
  万物有灵。
  器物,有了器灵,自然是不同的。
  不过这些吧,寻常我们也接触不到。
  略提一提,一笔带过吧。
  小文师傅的家族后人,还有的,是专门精修阵法的。
  对于法器罗盘来说,小小罗盘之上,每一个细节,每一根线,都是阵法的一部分。
  包括何时取材,取材的时辰,取材的地点,取材的方法,取材之后的祭炼,都是阵法的一部分。
  制作过程何其繁复不说,光是其间耗费的心力,就非普通人家能够想象的了。
  九
  这还只是制作。
  如果是修复,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要知道,越是历经了岁月的器物,越是会带有岁月的痕迹。
  并非所有岁月的痕迹都是不好的。
  有些痕迹,同时也是一种沉淀。
  看起来,也许一件法器的外观,确实是陈旧毁坏了。
  其内在的本质却是没有改变的。
  53:
  一
  而这种法器的修复,就得精通此道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了。
  否则,一伸手,也许就散了架了呢。
  小文师傅的家族后人,也有遇到过一些疑难之时。
  遇到那种情况之时,家族后人,就会从各地回到家中,一起商量疑难的解决之法。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解决,也还有一个办法。
  二
  一千多年以前,小文师傅的先祖,在得到那位前辈传授罗盘法器制作之法时,还曾留下过一件东西。
  那件东西,就是木函秘盒。
  用本家族的秘法,开启木函秘盒,就可以看到封藏在内的伏藏。
  说到伏藏,可能大多数人只在藏地听闻过吧。
  或者,大多数人的认知之中,伏藏只有佛家才有吧。
  三
  其实,不是。
  伏藏,并非是只有藏地才有的。
  小文师傅讲到这儿,停了下来。
  看他的神情,思绪似乎飘得很远很远。
  飘回了那个久远之前的年代。
  然后,接着对我讲了下去。
  那位前辈,既然传授了给小文师傅的先祖罗盘法器的制法,自然就是本门祖师爷了。
  四
  小文师傅说,祖师爷曾经留下话来。
  有一天,会遇到有一些人来修复罗盘。
  且那罗盘是难以修复的法器。
  若是师门所留下的木函秘盒之中也没有解决之法时,只管留下那些法器即可。
  到时,自有道理。
  五
  不过,小文师傅的家族,却始终没有找到解决之法。
  我听了这些过往,心下有些敬佩。
  可能是听到一千多年的时间吧。
  那时候的太阳,是唐时的太阳吧。
  那时的月亮,是唐时的月亮吧。
  恍惚之间,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事。
  六
  在我小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青衣少年。
  那个青衣少年,曾经对我说过一些话。
  临别的时候,给我留下了这个盒子。
  他告诉我,这是木函秘盒。
  后来,我就一直带着这个盒子。
  也没想过,这个盒子里面到底封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遇到小文师傅的那一天,我觉得,也许这封藏的秘密,和他有缘吧。
  七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见到小文师傅。
  也是在那一天,我把那个木盒,留在了小文师傅那里。
  后来,小文师傅告诉我,他把那木盒送回了家中,打开封藏之时,开启的是一千多年之前一段秘藏。
  那段秘藏之中,有一些三千多年前的法器修复秘藏。
  根据这些秘藏,本门家族后人,将那些疑难修复的法器,也修复完成了大概。
  这主要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有些修复材质难以寻到的缘故。
  八
  那木盒,放在我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的。
  能够呆在它应该呆的地方,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小文师傅的家族成员,后来也曾邀请我去过他们家中做客。
  可惜那位置,在高山峭壁之上。
  那地方,如果没有人带路,真的是很难找到的。
  九
  即使知道在那附近,没点功夫,那也是爬不上去的。
  我去的那一次,也是狼狈的很。
  手脚并用,爬一步,歇一步,也不敢往悬崖下面看的。
  那下面是万丈深渊呢……
  看一眼,我的小心脏也是难以承受。
  等回来以后,小文师傅再邀请我去时,我是再也不肯去了。
  他们家族的人,却是个个身手敏捷。
  翻悬崖,过峭壁,如履平地。
  我觉得,也只有那样的身手,才能在悬崖绝壁之上安家吧。
  天冷了,有的地方在下雪。
  大家围巾帽子暖宝宝用起来喔。
  今天先更到这里,后面继续更。
  53完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