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有神仙?亲历者讲述他们遇到的那些神迹...


  
  五十九:神秘的木牌

  一
  有一天,杏林需要翻一翻土。
  小童子就带着我过去了。
  这里也和外界一样。
  这里的杏花树,也是需要翻土的。
  我拿着锄头,就开始翻了。
  翻着翻着,看到这里有一片杏林,好像不太一样。
  这一片杏林树上,会出现若有若无的牌子。
  那牌子,是类似于木牌一样的。
  只是那牌子,是若隐若现的。
  有时太阳光一照,能够看到。
  有时在太阳光下,又会隐去。
  不知道有什么讲究没有。
  我翻土的时候,会靠近那些杏花树。
  因为不想看起来像偷懒的样子。
  我就一边放慢脚步,放慢翻土的速度,一边观察那些牌子。
  这一看,却是看出了一些门道。
  二
  那些牌子,都是木头制作的。
  大小不一,样式也不一。
  不过都是天然木头制作而生的。
  那木头制作的牌子,上面还有字。
  只是那些字呢,不太好辨识。
  因为很多字体,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简化字。
  是那种繁体的字体呢。
  还有,繁体,也不是一种呢。
  有好多种繁体呢,都是古时候的文字。
  那些字,我不太认得。
  这种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文盲。
  有时候,我羡慕那些学贯古今的大师们。
  他们看到古时候的东西,都能说出门道来。
  还有文字。
  三
  能够解读古时候的文字的人,我是敬佩的。
  文明,总得有人去解读出来才好。
  我等小白,常常坐等解读呢。
  不过,虽然我不认得那些文字。
  我也可以欣赏到一点,就是那些文字写的都很好。
  我就当看书法,欣赏书法可以么?
  虽然看不懂那些书法是啥意思。
  这会儿码字,我还能感觉到当时看不懂的那种尴尬。
  也只能装装样子,当欣赏书法啦。
  其实,我也是啥都不懂的小白。
  四
  那些杏花树,有好大一片呢!
  我粗估了一估,大概得有几千棵那么多。
  我在这里翻土,一天时间,也只是翻了有百来棵那么大点儿的范围。
  干农活,我觉得自己也是力不从心。
  本想把那一大片都翻了的,奈何实力不行,农活小白一个。
  到了中午时分,小童子来找我回去。
  我就改到厨房帮忙做次的去了。
  做次的,这个我挺稀饭的。
  五
  不一会儿,饭饭做好了。
  寻常时候,这里也是看不到人的。
  没办法,地方大。
  人又少。
  真正是地广人稀。
  人一分散,就看不到了。
  次饭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从各个角落出现,陆续来到饭堂次饭。
  小童子带着我一起给大家分发饭菜,汤。
  听小童子说,杏林谷也分内外。
  谷内内部,是医家本门门内所在。
  谷内外部,大多数是医家以外的人。
  医家本门内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外部人们甚少交集。
  六
  比如小文师傅,到了这里,人就消失不见。
  这就是去了医家所在内部,有事自忙去了。
  而我,本是小白凡人一个。
  自然就留在谷内外部打杂了。
  外部人员中,有杏林谷救治的普通人,也有路过此地受伤需要休养一段的修行人,也有我这样跟着过来的人……
  这些人,大多还是需要饮食的。
  所以这里也会提供一些人间的食物。
  这些食物,也都是有专门的飞地来专供的。
  飞地,我又听到了飞地这个词。
  杏林谷,是医家的一个飞地。
  而杏林谷,如果需要一些运转和补给时,
  也有其他的飞地来提供。
  这种补给,也是根据需要来的。
  如果有时需要的补给比较多,那么提供给杏林谷的补给就对应的多一些。
  有时候,这里需要的补给少,那么提供给杏林谷的补给,就对应的少一些。

  七
  一切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服务这里的人们次饭饭后,厨房打杂也暂时结束了。
  于是,我下午又继续去杏花林里去翻土。
  翻着翻着,我突发奇想,觉得,这里的牌子上写的难道是人的名字吗?
  种下一棵树的时候,用一个牌子登记上这个人的姓名。
  这似乎是凡人植物节也会用的方法呢。
  所以,这里也曾经有很多人来种过杏花树吗?
  这些杏花树,又都是什么样的人种的呢?
  我翻土的时候,后来又往另一片杏花树那边翻了翻。
  借机会,也观察了那一片杏花树。
  果然,我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呢。
  八
  这里的杏花树,其实,都是有牌子的。
  只是那牌子,是若隐若现的。
  有时候,太阳照耀之下的角度中,能显现出来。
  有时候,却又隐起来看不见了。
  若是不注意观察,就会看不到这牌子。
  小童子看我翻土勤快,也有出现一下。
  意思是提醒我,歇一歇。
  歇一歇,再接着翻土。
  可能是看我偶尔会往那些木牌上看吧。
  小童子就指着那些木牌给我说了一些事儿。
  最初的时候,杏林谷的杏花树,也没有如今这般多的。
  古往今来,昆仑一路上行人众多。
  若是修行中人,曾经在昆仑之路上遇到险事,难事而伤了自身,往往都是内伤。
  这种内伤,寻常医药是难以救治的。
  九
  医家之所以在昆仑山脉之中,有保留杏林谷这样一个小世界的飞地,也是不忍看到修行中人遇伤而来不及救治。
  因而,杏林谷,也是医家的值守之地。
  曾值守于此地的医家有几多呢?
  古往今来,也是不可数了。
  那些曾受过杏林谷救治的人们,内心总是会觉得感激的。
  杏林谷的医家,也并不接受谢礼。
  只是告知,如果有受益,那就种下一棵杏树在此吧。
  于是,慢慢的,这里的杏花树,就越来越多了。
  可能是为了识别哪一棵是自己所种的吧。
  种树的门派,就会制作一个牌子。
  那牌子,大多数是木制的。
  上面写着本门派名和自己的名字。
  我听小童子说了这些事,暗暗吃惊。
  若是这样……
  那修界的山门,门派数量就多了。
  我们常听说的,也就那些叭。
  原来,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门派呢。
  我看了杏林谷那大片大片的杏花树。
  这得多少杏花树啊。
  这又得多少木牌啊……
  今天更到这里,后面继续更。
  59完结
  

感谢支持

抢红包

  

感谢支持

抢红包

  

感谢支持

抢红包


  
  六十: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一
  接下来几天,我还是照旧翻地。
  杏花树,长得极好。
  我虽然翻地的技术不太好,也算是用心去翻的。
  每一锄头下去,也都是仔仔细细地。
  我想,技术是比不得的。
  翻得力度上尽量做到力度均匀。
  在翻土的深浅上,尽量差不多,也就是了。
  我觉得,能力有大小。
  技术也有高低上下之分。
  对于能力和技术都不具备的我来说,能够但求尽心尽力去做,也就是了。
  二
  小童子看我翻地翻得极其认真细致,也曾提点我说尽力就好了。
  我也有向他点头致意。
  有时候,我也会盯着那些杏花树上的牌子看。
  虽然那些文字,我都看不懂。
  我却也偶尔的,还是会看上一看。
  看得时候,我在想什么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反正我也看不懂那木牌上的文字啊。
  三
  这么的,又几天下来了。
  从一大片杏花林,又翻到了另一片杏花林了。
  另一片杏花林,还是有那若隐若现的木牌呢。
  只是那些木牌,形态上,和之前的那些又有些不同的。
  基本上,并不是规则的形状。
  材质,也未必都是木头的。
  有的牌子,是石头一般的材质。
  有的牌子,则是带一些金属光泽。
  看起来像是某种金属做的呢。
  四
  也有的牌子,像是玉石雕刻的一般。
  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若隐若现之中,那种类似玉石一般的牌子,映照出的光泽真是异常的美丽,很难形容。
  有个词,叫做珠光宝气。
  宝贝,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我想说,那种类似玉的材质,在那个太阳照耀下的角度,透出来的光泽,当真是有宝气呢。
  从前,我听说过那么一句话。
  月下美人,灯下玉。
  五
  说的是,看美人啊,得晚上看。
  最好,是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下。
  月下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下看美人,那都是比平时看起来更貌美,更婉约的呢。
  看玉呢,则是得灯下看。
  灯光映照下的美玉,更加通透,莹润。
  有什么不足,也看得清楚。
  若是一块美玉,那就更会美上几分呢。
  六
  我一下子看得呆住了。
  原来,不仅仅灯下适合看美玉啊。
  太阳下看美玉,也这么美啊……
  那会儿呢,我也都没注意到小童子来看我翻土了呢。
  那小童子,看我呆呆傻傻地看着那块类似美玉的牌子。
  以为我看懂了上面的文字,就指着那牌子对我说:
  “这是云鹤一门中人,有一次行走昆仑遇险……后种下这棵杏花树,那牌子也是昆仑山脉之中随机产出的昆仑玉制作而成……”
  七
  我听了小童子的话,有些不好意思。
  就对小童子说了刚发呆的原委。
  其实是看到那太阳照耀下的牌子,当真的难得一见的美玉宝气呢。
  小童子听了我的解释,也没说什么。
  只是指着附近的一些杏花树给我讲了一圈子。
  这边一棵杏花树是南无一门中人种下的。
  旁边那一棵,是金山一门门人所种。
  往这边一棵,是妙真道门人所种。
  接着,小童子边给我说,边往前面几棵杏花树走去。
  八
  前面几棵杏花树上,也都有若隐若现的牌子。
  那些牌子的材质,也是各种不一的。
  小童子继续边走边给我讲。
  这一棵,是遇仙门门人所种。
  这一棵,是鹤山门中人所种。
  那一棵,是玉线门中人种下的。
  再往这边这一课,是金辉门下之人种下的。
  那边那一棵,是虚无门后人所种。
  再过来这一棵,是象界门后人所种下。
  往那边那一棵,是铁冠门中人当年所种。
  ……如此边走边给我讲了几百个门派。
  我赶紧在心中死记硬背。
  无奈,我自身智力有限。
  记忆力,也没那么好。
  所能背诵下来的,也是少少罢了。
  九
  再往那边,还有一大片。
  那一大片杏花林,小童子没多说。
  只告诉我说,那是隐派和散修所种。
  小童子给我讲,隐派原先也未必是是隐派。
  只是由于不同的原因,未必所有传人都愿意在红尘行走。
  在红尘中树立道统,也未必都是各门派所求。
  大多数时候,修道之人还是更愿意隐于山林。
  红尘行走,难免俗事缠身。
  隐派如果有传人愿意付出更多精力发扬光大于俗世,自然是有弘道之德。
  若是自身修炼到关键时期,反而要以牺牲修为为代价去行走俗世弘道,却也未必就是正确的选择。
  因而,很多门派,也曾是大派,后来隐而不出,反而人才济济。
  很多大派,于红尘俗世中付出太多精力,也可能成就者有限。
  此事,无有好坏。
  我努力的背诵下小童子给我讲的这些。
  虽然,那些门派,我也只能背诵一部分。
  而那些门派,我一个也没听过。
  不过,看着那一大片,又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杏花林……
  我想,那时候,如果有一面镜子。
  那镜子,恰好能看到我的样子。
  那我是什么样子呢?
  emm……
  那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60完结。

  

感谢支持

抢红包

  

感谢支持

抢红包

  

感谢支持

抢红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