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序 唯物史观到底说的是什么

  我在评论历史时,一直标榜自己坚持着唯物史观。
  许多人对此总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我的文章,几乎很少说到经济基础上的内容,就算说到经济基础上的内容,通常也是一笔带过。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标榜自己的文章一直坚持唯物史观呢?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想大约有两个。
  第一、环境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环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非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第二、历史是无数人在现实博弈中共同创造的,而非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这两个观点,是唯物史观核心的思想。

  凡是违背这两条内容的历史作品,即使他完全围绕经济基础写历史,它也是唯心史观。
  凡是坚持这两条内容的,即使他完全围绕人物去写历史,它也是唯物史观。
  在我们国家,占据主流的历史观,绝对是唯物史观。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接受的正规历史教育都是唯物史观。
  但是令人尴尬的事实却是,有多少人发自心底的相信唯物史观呢?显然是很少的!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也都知道环境决定意识,但是经济基础为什么能决定上层建筑?环境为什么能决定意识?传统历史书都写得含糊其词,而大多数人,对此也不知所云。
  第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绝不是英雄人物创造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却对此缺乏足够的解释、论证。
  因为类似的原因,虽然我们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就是唯物史观,但是真正相信、理解唯物史观的人却是很少的。

  我的历史作品,为什么标榜是唯物史观呢?
  就是因为我的文章,一直是致力于解释这两个问题,一直在反复论证这两个问题。
  我们的之所以无法把这两个问题说透。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我们的历史课本,一直有意无意的回避两个字,那就是“利益”!
  唯物史观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利益”!抛开“利益”二字,几乎就无法理解唯物史观。
  但是“利益”这两个字,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一个邪恶的、至少是庸俗的字眼,所以我们的历史课本在分析历史时,有意无意就要绕过利益这两个字。这样一来,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变成了空中阁楼。因为没有“利益”作为纽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英雄之间,就丧失了真正的联系。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呢?
  用理论解释这一切,也许太过复杂。这里,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只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在国家将要颁布一条法律,那就是要缩短法定的劳动时间,提高法定的最低工资保障,关键是,哪个资本敢不遵守它,就要对他严惩不贷。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人会支持它?什么人会反对它?不用问,工人肯定为此欢呼雀跃,资本肯定会为此义愤填膺。

  总的来说,资本都是喜欢九九六(早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甚至是更喜欢六九七的(早六晚九,每周工作七天)。
  而工人呢,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作五天,还嫌它不人道呢,还嫌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呢。当然了,在工资待遇不变的前提下。

  谁的追求正确呢?
  这个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双方都希望有学者专家为自己的追求寻找理论依据,都希望国家、法律给自己的追求站台。

  总的来说,国家、法律、哲学、政治、政治经济学、历史这些上层建筑,都是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
  哪个利益群体在现实博弈中占据了优势,代表他们利益的国家、法律、哲学、政治、政治经济学、历史、文艺作品,就会占据统治地位。
  最简单而言,奴隶主阶级占据优势时,华盛顿杰弗逊那样伟大的政治人物,也会支持奴隶制;美国那样先进的制度(据说),也会在国家普遍推行奴隶制。

  任何英雄人物,都是作为某个利益群体代言人、执行人存在的。
  不论英雄人物有多伟大,当他敢背叛自己代言的利益群体时,马上就会被踢出局的。

  最简单而言,华盛顿杰弗逊很伟大,但是他们在当时敢积极废除奴隶制,会是什么结果呢?肯定是马上就会被踢出局!
  在此时此刻,你可千万不要说你的威望有多高、你的权力有多大,因为这个都不好使!

  再简单而言,美国把自己的制度(两党、议会、选举)说得美仑美奂,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依然无法阻止奴隶制的普遍存在。
  在此时此刻,你千万不要说自己的制度多完善;因为在利益面前一切都不好使。
  最后,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终于可以去除奴隶制,但是美国也得为些打一场空前规模的内战。在此时此此刻,谁也别说谁道德有多高尚,因为谁的既得利益被触犯,也有可能玩命的。所以,林肯面对奴隶主的玩命的反抗,也表示可以理解,因为让我处于他们的位置上,我可能也会这样干的。
  我写了这么多历史作品,虽然很少提到经济基础的内容。但是我一直在致力证明两件事。

  第一、上层建筑都是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
  任何一个利益群体、集团(阶级),都会试图让国家、法律代表自己的利益;都会积极宣扬对自己利益的哲学、宗教、政治、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作品,而积极打压否定自己利益的相关内容。
  再简单而言,马云、刘强东作为时代的偶像,高呼一声996后,也得马上闭嘴,因为这等于公然叫板普遍工人阶级的既得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工人阶级只会告诉他们两件事,第一,你已违法了。第二,你在公然挑战劳动法。如果你继续宣扬这种观点,国家法律会找你要个说法的,面对这种事实,哪个资本敢继续嘴硬呢?
  事实上,法律保障的八小时工作日,就是通过一系列翻天覆地现实利益博弈实现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关键是,在交通媒介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谁也知道,工人阶级在维护自己共同利益时,可能爆发的力量有多强大;所以在这种问题上,你私下怎么做,那是你的事,但是你想公然挑战工人阶级的普遍既得利益,肯定是忘了自己有斤几两。
  第二、英雄人物只是一些利益群体推在前排的代言人、执行人。
  人们支持英雄人物,并不是简单的因为英雄人物有多迷人;而是因为支持英雄人物符合自己的利益。
  看英雄传奇的故事,我们总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打酱油的、没有头脑的,英雄人物想干什么,大家也会无条件的支持。
  问题是,放在现实社会中,任你牛逼到天上,只要你敢威胁、侵犯人们的利益,人们也会问候你的大祖宗的,就算迫于外力,他们不敢言也敢怒的;就算迫于外力他们不敢言、也不敢怒,但是只要有机会,他们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所以,任何一个英雄人物可以对历史、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常就是因为他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这部分人或者人多势众,或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资源),如果他敢侵犯这部分人的利益,他本事再大百倍,也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再套用一个我举滥的例子,华盛顿、杰弗逊很牛,但是在当时他试着反对一下奴隶制试试?

  你的行为,代表大家的利益,你一声令下,大家自然会积极响应,这样一来,就显得你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
  你的行为,与大家利益无关,你一声令下,大家都会毫无热情;你的行为,侵犯了大家的利益,你一声令下,大家自然会通过各种方式阻挠你。
  但是在通常时候,你的命令下,总是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最后你的命令能不能变成现实,就看得利的人力量大,还是利益损失的人力量大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虽然我很少提经济基础的内容,但是大多数读者都承认,我写的历史作品始终是在坚持唯物史观。而且,许多本来对唯物史不理解、或是报以怀疑的人,也会开始相信唯物史观,并且对唯物史观有更多的理解。

  在即将写的这个长篇中。我还是坚持一贯的风格。
  在作品中,我不会强调英雄人物的作用,相反会让大家清晰的看到,任何一个英雄人物,都是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
  在作品中,我不会强调思想意识的作用,相反我会让大家清晰的看到,思想意识永远受制于现实利益的博弈。

  总的来说,法律就是调节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工具。
  当然了,道德也是调节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工具。

  你的行为如果威胁、侵犯了某个人、某些人的利益,那你的行为,通常意义上就是不道德的、不合法的。
  你的行为如果让某个人、某些人得利了,那你的行为,从通常意义上它就是道德的、合法的。
  当然了,你的行为如果威胁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一部分有利,这个是不是合乎道德、法律?就比较存在争议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抛开利益二字,谈论道德、法律就完全丧失了现实意义。
  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的行为没有威胁、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利益。那你的行为,也就是无谓道德不道德、合法不合法,因为这和道德、法律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知道,我这种观点,对许多人冲击实在太大了。
  因为流行的爽文套路,大都是这样的,给主人公个机会,主人公就可以改写整个人类历史。面对这种可以超越一切时代、历史羁绊的英雄传奇,人们自然看得爽而又爽。
  当然了,现在流行另一个爽文套路,大约是这样,主人公不慕名、不图利,只为了心中的梦想、理想,只为了人间的大爱而努力。当然了,主人公总地拥有世人渴望的一切权力地位荣誉,但是他从来不在意这一切,而且说放弃就会放弃的。
  但是按我的观点去写,人似乎永远无法冲破利益的羁绊,似乎也永远无法冲破时代、社会的羁绊。这种写法,难免会被许多讥笑为庸俗、宿命。

  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件事,唯物史观最核心的观点就是。
  环境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非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秦风不灭、长翅膀的小公猫、夜相当美、英式船长、涑滨野老、不许我叫阿弥、赖不叽叽、交叉口的卡 、雁小驴1、门口大狼狗、难易不易、大有行、我是一皮狼98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一章 从北魏帝国崩盘谈起

  第一节 为什么要从北魏崩盘写起

  写隋唐历史,我为什么要从北魏帝国崩盘谈起呢?
  要知道,公元528年4月,尔朱率军进入洛阳城,同年同月发动河阴之变;以此为标志意味着北魏帝国土崩瓦解了。
  直到公元581年,杨坚才正式建立隋朝。期间相隔50多年。

  这是因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但隋朝的真正奠基人却是杨坚的父亲杨忠。

  杨坚之所以能建立隋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父亲给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史书上有一种说法,自古得国之易未有如杨坚者。因为杨坚实没有什么过人的功绩,却轻而易举的就爬上了皇位,并且建立了隋朝。

  历史书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总而言之,一些人奋斗许多年,虽然皇帝只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但是他们就是到死也无法爬上皇位;而他们的儿子在此基础上,却是毫不费力的就爬上了皇位。
  最经典的就是曹操、司马昭奋斗了一辈子,到死也没有爬上皇位,但是他们儿子轻松一跃就爬上了皇位。
  再经典一些,就是高欢、宇文泰奋斗了一辈子,到死也没有爬上皇位,但是他们的儿子轻松一跃就爬上了皇位。

  因为人们说到隋朝的开国皇帝时,通常总会想到杨坚,而很少会想到他的父亲杨忠。所以才有自古开国之易,未有如杨坚的说法。
  如果我们认为曹魏的开国皇帝是曹丕、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那曹丕、司马炎两个人的开国皇帝,肯定当的更容易。因为曹丕、司马炎在自己父亲死后,都是二话不说就开创了一个帝国,几乎没有任何波折;而杨坚在自己父亲死后,却是历时十多年,并且打了一场波及全国范围的大战,才爬上皇位的。

  很少有人说曹丕、司马炎、高洋、宇文觉开国很容易,是因为从理论上,这几个人都是开国皇帝,但是说起魏、晋、齐、周的开国皇帝时,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们的父亲甚至是他们的祖父,并且潜意识中就认为,这四个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他们的父亲或是他们的祖父。
  而说到隋朝开国时,大约就有所不同了。因为大多数很少会想到杨坚的父亲。这样一来,人们难免会觉得,杨坚这个国开得也实在太简单了,太容易了。

  说魏晋的历史,如果绕过曹操、司马懿只说曹丕、司马炎;多少是无法不清楚的。
  当然了,就如说北周、北齐的历史,绕过宇文泰、高欢说宇文觉、高洋,多少也是说不清楚的。

  说起中国历史时,许多人常常把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地位无限拔高,就是因为他们在说隋朝的历史时,都忽略了杨坚父辈的创业史,所以难免会觉得隋文帝杨坚一手终结了中国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历史,实在是一个除了秦始皇,无人可以相比的历史人物。
  其实呢,一个人在说隋朝历史时,只要愿意正视杨坚父辈的创业史,自然会觉得,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地位,其实是与晋武帝司马炎非常相似。
  在他们之前,中国历史上那都是英雄辈出,但是谁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统一。
  虽然司马炎统一了天下,但是很少有人会认为,他的文治武功能与此前的曹操、孙权、刘备、司马懿相比。因为人们都认为司马炎的成功,只是机缘巧合的结果,或是坐享前人成就的结果。

  杨坚呢?在传统历史上,我们大约也是如此认为的,因为杨坚的江湖地位,主要是他父亲给奠定的;而杨坚可以统一天下,也是宇文泰、宇文邕奠定,杨坚最后的统一战争,和司马炎平定江东的级别,应该是毫无差别的,都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进行最后的临门一脚劲射。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西方的历史学者,用英雄史观,写了一本影响力非常大的书。于是让人突然感觉,杨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除了秦始皇,就没有一个皇帝能相比了。

  因为历史是以皇权政治为视角记录的。
  所以许多政权,明明是毫无关联的两个政权,但是常常被记述为一个政权,无非是因为皇帝是一个姓。
  最经典的就是西汉、东汉。
  西汉、东汉其实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政权。仅仅是因为皇帝都姓刘,而且打上八杆子还能套上点亲戚关系,所以人们总认为这是一个延续的政权。
  至于蜀汉与两汉的关系,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关系 了。无非是因为蜀汉的皇帝也姓刘,所以我们难免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蜀汉是两汉的延续。

  在正史上,刘秀与皇帝的关系,早已出了五服。
  但是演义故事中,加了一个类似搜孤救孤的故事,于是刘秀就成了皇帝的遗腹子。
  在正史上,甚至是演义上,刘秀与皇帝关系,也就是三百前是一家人的关系。但是演义故事经过简单的艺术处理,刘备就成了传说中的刘皇叔。

  总的来说,西汉、东汉、蜀汉三个政权,就是三个毫无延续关系的政权。如果有什么延续,也就是皇帝都姓刘。
  因为历史是以皇权视记录的。
  所以许多政权明明是一个政权,但是因为皇帝换了姓,所以就被理解成不同的政权。
  最经典的南北朝历史,严格的说,东晋、宋、齐、梁、陈就是一个政权。因为这些政权除了换了个皇族,其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整个上层社会还是似曾相识的面孔。
  我们这里将要说的西魏、北周、隋其实也是如此的;此前说过的五代时唐、晋、汉、周,甚至后来的宋,其实也是如此。总的来说,这些政权除了换了个皇族,其它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整个上层社会也是似曾相识的面孔。

  许多时候,我们感觉两晋南北朝、五代的历史非常混乱,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按皇权政治的视角记述,这里面出现的政权太多了,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想了解更详细的历史了,就是那些如走马灯一样交替的政权,我们常常也记不清楚;当然了,那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开国帝王将相,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我们把它们当成一个延续的政权去看,大部分历史看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隋朝的开国历史大约是这样的。
  北魏崩盘后。天下一片混乱。
  宇文泰高举北魏大旗,领衔众多军方大佬,在西北地区建立了一个割据政权,史称西魏。
  这个政权最初是由七个大军事贵族,加上十二个小军事贵族,拥戴北魏皇族成员构建起来的。

  这个政权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19个军事贵族联合执政的格局。
  太详细的介绍这个19个军事贵族,甚至是太详细的介绍那七个大军事贵族,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说得越多,大家听起来也越糊涂。
  在这里,我只说一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军事贵族。他们分别是宇文泰、杨忠、李虎、独孤信。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帝国;宇文泰的外孙女,就是唐高祖李渊的老婆。
  杨忠生前封为隋(随)国公,他的儿子杨坚袭爵隋国公,后来建立了大隋帝国。
  李虎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他的孙子李渊后来袭爵唐国公,再后来就建立了大唐帝国。
  独孤信呢?独孤信的一个女婿是周武帝;另一个女婿是隋文帝杨坚;还有一个女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

  一切巧合不巧合?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最基本的事实,大约就可以知道,写隋唐历史,必须得从北魏崩盘谈起,因为不从北魏崩盘谈起,根本无法理顺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这就好像说西晋历史,必须得从司马懿、司马昭谈起,否则根本就说不清楚。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