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采]不懂英语闯荡美国东西海岸

  以下是主流风格的作品,我比较喜欢。

  
  再来两张。

  
  
  继续发图

  
  再发。

  
  还有
  
  再继续

  
  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幅画。我比较喜欢轻松的、色彩丰富的美好题材。

  
  
  其实美国也有“重大题材”的作品,例如南北战争、一战二战、林肯和华盛顿等等。都是些大场面。有一幅《华盛顿渡XXXX河》的名画据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少儿不宜”好像在绘画艺术里是行不通的。

  
  展品中有许多是人物绘画,色彩、表情、表现力很有特色。

  
  这可能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唯一的中国题材油画了。面积之大,超过大部分名作,这让我感到一点点满足,还有一点点骄傲。除了老人家,还有谁能让外国人印象这么深刻,而且深刻印象能保持这么久?

  
  抽象雕塑展品,我不懂,也不敢瞎评论。这是大都会啊!
  那一堆饮料罐,在芝加哥一栋大厦的大堂也见过,第一感觉是这样的艺术家创作成本好低。

  
  这里又出现抽象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区分界模糊、展位混乱一直为外界诟病,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很多国内外的博物馆,展区分得是清楚些,但往往多得是老套、死板、程式化,少的是生动、清新、灵活性。美国能如此发达,除了明争暗抢外,巨大的创造力、以及勇于突破旧框框的活力是不该忽视是的。我们身边的旧框框太多了,不该妄议人家与自己不同的东西。

  
  这大概是一幅装饰作品。不大明白,只好大概。

  
  这是摄影展品,题材竟然是我居住的上海。惊叹技巧之余,暗自激动了一次。

  
  因为我想傍晚到布鲁克林拍那里的公园树林和大桥。看完油画,和老婆约好晚上9点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会合,出就除了博物馆的大门,反正多看少看都是看不完。 其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个分馆,地点在北面几十公里的海边修道院里,两处门票通用。今后有机会该去看看。
  攻略和建议:
  1、参观时间永远是不够的,要多呆会就要早些去。
  2、建议票价25美金,硬说没钱,也不会被拒之门外,但确实有人开你没有当天买票标志,会要你买票。
  3、建议参观前多做功课,好东西才不会漏掉。不过个人口味不同、打算不同。我就是去看个热闹 ,长长见识,混个“去过”而已。
  4、自带干粮和水。里边东西贵,不好吃。

  暂时别过。下次更新纽约新建的曼哈顿“高线公园”——不拆市区高架铁路,改成高空休闲绿地。
  谢谢关注,敬请期待。
  @211水瓶 2012-3-18 12:47:00
  这样的退休生活真是精彩!大多数人退休后把时间都留给孩子孙子啦,出力出钱,也得不到个好,孩子也不孝顺,真累。天朝人总说美国欧洲的人情太淡,18岁就不管孩子了,现在想想他们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的,老爷子,您作为资深报社人,怎么看的呢?
  -----------------------------
  资深报人在家庭问题方面也不见得有优势。
  有人说,中国人家庭观念比较强,重人情,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外国人也重视家庭,教育孩子也是不遗余力。我觉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认为,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经济逐渐富裕,这种现状对大人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小孩性格、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什么好事。独生子女在情感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家庭经济富裕可能使这种弱势更弱。
  具体地说,现在城里人太宠孩子了,太爱为孩子安排事情了,孩子太依赖父母了,自立心太弱。这中间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方法。
  孩子的问题,绝大部分责任在于家长,家长的问题,社会也有责任。
  经历过一些苦难,对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从不敢轻视贫寒之家的孩子。物质条件好的孩子在品质形成方面,已输在起跑线上。
  作为家长,对孩子要重在抚养和教育。到孩子大了,就该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其实干涉肯定是失败的。想想自己,恋爱、求学、工作哪一样听过父母的话?女儿上了高中,我基本不强求她怎么做。想对她建议什么,一般是讲自己和别人的事情,点明故事要害,让他自己体会,自己决定。
  因此,作为父母,既然不必为子女过多操心,就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关键在于要勇于放下,敢于迈出第一步。有了自我,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处理任何事情会更得心应手,更合情合理。与孩子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有利于彼此感情的增长和延续。中老年人的幸福在哪里?不在于孩子孝顺,而在于越来越感觉是在为自己活着!
  带孙子孙女的事,不能全怪孩子找麻烦,重要的是看你愿不愿意。老人在照顾第三代过程中,小孩子也给老人带来快乐。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是中国特色的家庭感情互补。 其实,对第三代成长有利也有弊。
  泛泛而谈,请多指正。谢谢关注。
  现在开始向各位介绍一下纽约的所见所闻。

  高线公园,在绝大多数旅游书中是没有的,因为这是纽约的一处新景观。
  在曼哈顿靠近西河岸的第10大道和第11大道之间,有一条废旧的高架铁路。这条长约1.5公里的废旧铁道,建于1936年,原来是连接切尔西地区的肉类加工厂和34街哈德逊港的货运专线,1980年,这条高架铁路就不再用了,上边长满了野草。当地居民强烈要求拆除,议会也进行了讨论。这时,有几个人反对把这条载负着纽约历史痕迹的高架铁道夷为平地,他们成立了非盈利保护组织“高线之友”,并且提供了设计、经营方案,方案以数字和远景说明应该把这条高架铁道改建成纽约市民的共享空间,改造后周边物业升值的盈利完全可以抵消改建、管理的巨大投资。这一方案得到议会认同,并在全世界精心设计招标,最后纽约建筑设计事务所在30余个方案中脱颖而出。2009年,高线公园第一期完工开放,并且很快成为纽约最有人气的景点之一。这里人口在几年时间里增加了60%,刺激了大量私人投资。高线公园被称作城市改造的经典范例。
  我去年去纽约看到的是第一期工程,共经过9个街区。第二期工程也基本完工,只是尚未开放。
  “高线公园”平均高度9.1米,最宽的地方宽18.3米。建造费用15300万美金。一期工程从最南边的甘斯沃特街到20街为止,经过9个街区,占全程的三分之一,一期公园两头都有楼梯上下,中间有2台电梯。我是从20街上去的,由于地方较小,楼梯较窄,感觉上有点陡,南边地方宽裕,楼梯很宽,感觉好多了。
  高线公园离哈德逊西河只有一个街区,在几个街口都可以看到西河河面以及对面的新泽西州,往东可以看到曼哈顿的摩天楼群以及车水马龙的第10大道。高线公园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构思巧妙,在非常狭小的地方打造出一个现代、时尚、漂亮、特殊的城市景观。

  我第一次去,这是一个还没开放的楼梯口

  
  到了上边,令人眼前一亮,在离地面近10米的空中,感觉与在平地是不同的。尤其是面对楼群、河面、野草、栏杆,动中有静,动静交融,颇有新鲜感。

  
  在草丛里,可以找到几十年前的火车铁轨。

  
  站在空中公园,看哈德逊河,新角度,新感觉。

  
  公园的长椅设计很时尚,据说材料用的是原来路基的柚木。路面也大部分是木条,显得很环保。下班找个地方边坐边吃晚饭是不少纽约人的习惯,这里的长椅下午基本座无虚席。

  
  有一段公园,从一栋大楼底下穿过,电梯上下,就在楼里,原来铁道是属于一家公司的,这家公司把所有权送给了纽约市政府。运营资金的相当部分属募捐而来,成熟的管理模式才是募集资金的基础。

  
  闹市里难得的安静去处。

  
  台阶式观景台,木质台阶可坐下看路看楼。

  
  步道两旁都市野花野草为主。芦苇搬到了空中,让参观者记住这曾是个被废弃的地方。

  
  据介绍,高线公园二期更漂亮,目前通到30街。还专门开辟了野花花坛、灌木丛。在一处备用站点较开阔的地方专门开辟了空中草坪。

  高线公园大受纽约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说明城市建设新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对就设施恰到好处的改造,会化腐朽为神奇。

  下次更新曼哈顿西河沿岸的景观和人文。
  @转来转去的球球 2012-3-23 9:28:00
  @城市26 2012-3-23 5:54:00
  据介绍,高线公园二期更漂亮,目前通到30街。还专门开辟了野花花坛、灌木丛。在一处备用站点较开阔的地方专门开辟了空中草坪。
  高线公园大受纽约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说明城市建设新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对就设施恰到好处的改造,会化腐朽为神奇。
  下次更新曼哈顿西河沿岸的景观和人文。
  -----------------------------......
  -----------------------------
  首先谢谢你对这个帖子的关注和赞许。其实,你这样的朋友的支持才是我写贴的动力。任何文章没有人看,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说到英语问题,确实一点不懂。当然,27个字母是识的,yes、no、ok也知道,其他就不甚了了。我没上过正规大学,高中学的是俄语,现在也都丢光了,人生最大遗憾之一是没掌握一门外语。不懂英语闯荡美国实乃无奈之举,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不懂英语不但难以交流,有时还会坏事。在游船上,我和一位黑人女士一起从11楼进入电梯,她端着一大盘食品饮料,没法按电梯按钮,便对我大叫:“A、A..”我看着按钮键,为她按下最底下的A层,那大概是机舱吧。这时她单手托着盘子自己按下8层,但电梯已停不下来了。走出电梯才想起英语8读起来就是A.真对不起那位黑女士了。如果我懂英语,美国游会更顺利,和当地人交往会更多,当然,帖子也会更好看。
  我在帖子里说过,看不懂英文就记字母,太长的就记前三个。这一招对车站、地铁站、城镇、路牌是有用的。例如曼哈顿的地铁,往北开是up,往南是Do,皇后区是Q开头,布鲁克林B开头,曼哈顿是M开头,事前做功课,地图不离身,懂点拼音加上会猜以及良好的方向感,基本不会迷路。
  我在美国靠3个单词、两样东西就可以和部分美国人打交道。三个单词是:OK、谢谢和对不起,两样东西是照相机和香烟。例如我想拍一个人,我就举一下相机,说一声OK。OK不同的音调分别有“好的”、“好吗”不同意思,只要他们不反对,就说明同意。当我拿出香烟,加上一句OK,对方接受,什么都好说了。美国抽烟不买烟的隐形烟民很多,香烟是交流媒介,中美一个样。
  在美国,网上购物、订房、订车票机票,都是女儿女婿代劳。女儿那里有我国际信用卡的副卡,她刷卡我付钱,很方便的。但是这样做需要严密的计划,要事前做好功课,排好时间表。2010年美国西海岸自由行,没做详细计划就出发,从洛杉矶到了拉斯维加斯,第一天酒店是拉斯维加斯中国城一家华人旅行社代定的,西大峡谷一日游就是参加他们的团。第二天酒店价格涨到200美金,就通过电话让女儿在纽约定了另一家 。飞机票和旧金山的酒店也是通过电话让纽约订的。所以电话是少不得的。
  跟团游虽然不自由,但有三大好处:1.省钱省事省时,自由行成本较高,样样自己来很累的,许多景点自己去要好几天。2、语言不成问题。3、跟团游会穿插一些生产厂家及不起眼的景点,这些作坊、景点在我们初到者眼里很新鲜,观光价值并不低,例如巧克力工厂、康宁玻璃城等。景点分散的路线适合跟团,城市适合自由行。
  我当新闻编辑20余年,签发照片万余张,但很少自己拍照。2008年买了佳能40d+17-40镜头,但很少用,至今快门只有4000多次。2010年5月要到美国看女儿,又买了佳能5D+24-105套机,在美国拍了3000多张。2011年探亲前买了16-35、70-200(ISXXB)两个镜头,在美国拍了9000张。年纪大的人学摄影不错,设备好一点可以掩盖技术的不足。摄影方面高手如云,我只是新手而已。
  至于帖子里资料为什么比较详细,是因为我尽可能保持了旅游时的资料。写帖时,除了手头资料,还有几本关于美国的书籍。但更重要的是,每写到一个地方,会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与手中的资料、书籍核对。用你的话说就是这是事前事后做功课的结果。为了与大家分享游历过程,也为了给诸位准确的信息,我写贴是比较认真的。可能也与职业习惯有关。
  希望我的答复能让你满意。再次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chengz605 2012-3-23 23:28:00
  阿丕:你好,戴工告诉我你的情况,我登录网站,浏览了你的大作和许多在美国的照片。很高兴!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陈国章
  -----------------------------
  你好,30余年的工厂老同事,想不到在天涯碰头。
  陈工想是七旬高龄了吧,有精神上网聊天,可喜可贺!
  有机会聚聚。
  谢谢!
  回答“转来转去的地球”——————

  我有位老师,他的太太很俭朴,儿女送她的人参舍不得吃,直到后来儿女又送了,她才把藏了很久的已经生虫人参吃掉,把新人参再藏起来。又一年,儿女又送来新人参,她再把藏得生虫的人参拿出来吃。就这样,年年有新人参,老夫妇辆年年吃生虫的人参。这说明有些老年人物质生活态度已经根深蒂固了。习惯是表面,深层里反映的是观念的落后。中国文化一直认为节俭是美德,其实应该颠覆这种观念,虽不能说享受是美德,但享受总该是人生一大美事,尝试、经历从未新事物总会是一种快乐。要改变这些,先要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旅游总是应该解决温饱以后的事,其次,引导很重要,只有有了第一次才可能有第二次。建议创造机会,鼓励你的父母和同龄人出去逛一次,或是干脆小辈自己陪他们走一趟。旅游这东西很容易上瘾的,关键得有个好开头。
  中国人千百年来在温饱边缘挣扎,怕穷日子会头再来,加上社会保障力度有限,所以有钱喜欢买房置地,攒钱防老,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往往最后才会考虑。但是如今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多了。现在中国人旅游消费越来越高了。老年人旅游,朋友和小辈影响力是很大的。我觉得中国人现在在饮食和而购物方面花的钱太多了,所以糖尿病、脂肪肝成了常见病,旅游可以使精神、身体更健康。不知这一点是否可以说服你家里的老人。
  这几天正花时间在挑选、处理照片,更新会加紧。
  到纽约旅游的人,很少会到哈德逊西河河岸去逛逛,一来是游记攻略推荐的大多是著名景点,游客的注意力都被高楼大厦、博物馆、购物街吸引了,跟团游蜻蜓点水更不会到此。二来,要从闹市区、地铁站走到河边,少说要十五二十分钟。只有像我这样的闲来无事的游客,才会在看完出名的景点后,来到西河边,慢慢品味纽约安静、而又非常美国化的一面。
  不少人去过自由岛看女神像。去自由岛的码头在炮台公园,这是曼哈顿最南边的绿地。如果在炮台公园附近沿着哈德逊河往北走,很多地段都是河滨公园和自行车专用道,当然也有人行步道。纽约的发展是从曼哈顿南部起源的,过去,哈德逊河边都是港口、货栈、仓库,现在除了还在使用的码头外,不少已改成绿地以及体育俱乐部,不少旧船就停在码头上,船上开起了酒吧。哈德逊河边现在成了纽约人晚上休闲的地方,和市中心比,这里人较少,没有喧闹和拥挤。而且,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这里开阔的水面,对面新泽西较低的建筑,开阔的视野,增添了哈德逊河的魅力。
  我到哈德逊河边四五次,分别在炮台公园附近、第4街。20街、33街、42街,一直到88街至110街的河边,每次都是傍晚去,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在哈德逊河上看纽约的天际线也十分漂亮。这是在游轮上拍的,游轮顶层甲板有十几层楼高,角度好,视觉效果当然也好。
  这几张照片前边已发过,为的是先让大家找下感觉。

  
  先介绍南边河滨。
  我下午逛了华尔街,从911废墟边上那条小路穿过去,自动扶梯带我翻过车道,就来到一处广场。这里是金融区,高级写字楼并排而立。这些建筑有年头了,看起来和新的没差别。

  
  广场附近一块空地上正在举行露天餐会,好像是社区活动,参加者有大人小孩,还有警察,吃的有点心、肉饼、牛排,烤炉冒着烟,肉煎得吱吱响,美国人野餐设备很发达。

  
  这里像是住宅区,小区前的花园设计很有特色

  
  霞光醉人,天空清净,哈德逊河边的傍晚令人醉。

  
  
  河边的旧码头、老建筑,两个人影是码头工雕塑

  
  河边也有蛮荒的地方

  
  沿着哈德逊河边往北,由于地盘逐渐宽阔,绿地公园也多了起来。这一带是休闲区,夏天周末会举办演唱会。有人搬来了椅子,或者在草坪上铺块布,有河水和两份作伴,听着免费歌曲,暑气全消。

  
  2010年7月4日,独立日放烟花,就是在42街河边感受了一次美国式的节日之夜。
  烟花一般,气氛不错。

  
  河滨公园主要以步道、草坪为主要元素,也没有什么大树。这里的一片石头算是难得的景观了。

  
  步道上是一个瑜伽训练班,教师是黑人,学生是女人

  
  一条旧船上开了家酒吧,生意很红火。

  
  欧美人的酒吧文化,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费解。一瓶啤酒可以喝上两小时,真怀疑到后来酒瓶里大半是口水了。据说他们酒吧里有规矩,不谈私事,也不谈公事。仔细想想这样也不错。中国人只有酒桌上才谈得好事情。酒喝得越多谈起来越顺利,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连蒙带骗不靠谱的感觉。其实,西方有些观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三样东西不借:钱、汽车还有老婆不借。如果我们能照搬过来,民事纠纷、经济官司一定会少多了。人情、面子多了讲,真的很累。不过国人恐怕是学不会的。我也不行。

  为了进酒吧,外面排起了长队,守秩序是美德。

  
  
  又一处船上酒吧

  
  还是酒吧。

  
  哈德逊河精彩之处在水面和天空。

  
  对岸没几栋高楼,想必是安静的环境。

  
  哈德逊河边有很多体育俱乐部。最多的当然是帆船了。

  
  
  帆船对美国人也算是高成本运动,

  
  划船可能成本要低很多。

  
  这家俱乐部一边划船一边打篮球,球进篮筐得分。
  不知这项运动叫什么,划艇篮球?

  
  直升机。也不知是学开飞机还是航拍纽约。反正十几分钟就起降一次。

  
  河面上飞驰的摩托艇。

  
  河边上篮球场天天有比赛。

  
  自行车专用道,一到傍晚,车影不绝。

  
  另一处河滨园,步道伸进河中间。边上就是一艘航空母舰。舰上是博物馆。

  
  这座建在码头上的公园,是欣赏河景的好地方。

  
  这里看曼哈顿,帝国大厦的身影高冲入云。

  
  我还去了一次11街的河边。
  110街在上西区,是高级住宅区。这里地势较高,从河边马路到岸边要走很高的楼梯。这里人更少,一间酒吧也不客满,但景色别有风味。
  这里河中间有废弃的码头桩柱,晚上看就像一组雕塑。

  
  在河中的栈桥往上看。马路好似高架桥。沿着河面看上西区,楼影如墙,远处的跨河大桥掩映在暮色中。哈德逊河另有一番韵味。

  
  每个城市独有自己的母亲河,纽约有哈德逊河,就像上海有黄浦江,广州有珠江,天津有海河,宁波有甬江。一个城市的韵味,很大程度取决于河岸环境的优劣。纽约河岸的环境优美,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说明市政的决策。规划的成功。美国几个城市转了回来,最大的体会就是,城市建设人性化被提到很高的高度。这里边市民的意见受到重视,长官意志基本无效,拍脑袋的事少见。尽管建设速度是缓慢的,但缓慢的好处是精细、兼听,出错易纠。步子小才会稳,拆得快容易后悔。但愿我们在城市建设上,步子也能稳一些。有不少旧东西价值要比新的可贵多多。
  下次为大家介绍纽约的几处中国城。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