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谈一谈体制内的背景

  @轻抛浮名 2703楼 2014-01-08 23:37:05
  回复第2698楼(作者: @疯狂2012001 于 2014-01-08 22:25)
  问下楼主,像江浙地区的工业园区的投创中心,这样的单位怎么样?收入、待遇、发展等。
  ==========
  以前是高收入,以后就不知道了
  江浙地区的收入 ,是越往基层越高,市政府省政府穷的多。开发区这种更是高收入中的高收入。

  -----------------------------
  没错
  @老手失算了 2709楼 2014-01-09 09:58:05
  所以说如果是图高收入想到好的开发区上班,一定要找到熟人了解清楚具体情况才行。
  不过泼点冷水给你,近两年我说的这种很好的园区好像很少通过公考招人了,毕竟因为收入高,它们不缺想去工作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很多人挤破脑袋想去的地方。一般来说,所在地方省市政府经济部门经常会安排一些年龄大点的处长啊,副巡视员啊之类的过去任职挂职,而能有幸在好园区工作的年青人,大部分都是。。。可能我说的有点绝对......
  -----------------------------
  他说得对,很多园区收入是高,但是编制并不是公务员,而且不怎么招人,很容易领导安插人员。
  @generabbit 2692楼 2014-01-08 21:34:07
  我印象扩招是从99年开始的,当时刚刚大学毕业,携笔从戎,身处军队。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2000年的时候,部队和公务员都被朱总涨了工资。当时的感受是,在四处都下岗的时刻,除了公务员和军队及体制内事业单位,中下层的人上升途径堵死了,收入也拉开了,物质精神都堵住了上升的途径,朱太狠了。这是会给未来留下乱的空间的。在这以前,哪怕你是市长的孩子,如果你考不上学,那么你很难实现从工人到干部身份的改变,很......
  -----------------------------
  @老手失算了 2706楼 2014-01-09 09:32:27
  这位朋友的表述比我更清楚点。
  但个人觉得放开考录公务员其实跟当年的高考含金量和对底层人民的好处还是不能等同的。大致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具体待遇差太多,当年跳龙门的名校大学生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出路,特别是一些专业占优的尖子,不管是今后到了国企还是科研院所。而公务员不管自身素质怎么出色,待遇都未必高到哪去。
  二是考公务员除了运气成分,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大家可以观察下......
  -----------------------------
  我的意思是说,当年跳龙门可不是指考上名校的大学生。而是考上大学就算跳龙门,包括大专,因为大学生太稀缺了,竞争太激烈了。当年考上名校的大学生的比例,放到现在就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博士。这些人没有影响,反而道路更宽了。可以拿全奖出国,可以选择高薪的外企,民企、国企等,可以被高校、政府、企业作为人才引进,他们的选择比以前更宽了,发展也是好的啊。
  现在的名校本科生,也就是以前的中专,大专生,他们的发展也肯定比之前中专,大专毕业生不差。
  现在的一般本科生,以前连中专都考不上,只能回家务农,或者进城打工。现在则多了自主创业,进入其他企业当白领,考公务员等多种选择。不也是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机会吗。
  实际上现在排名靠前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并不多。
  @generabbit 2720楼 2014-01-09 13:46:07
  现在我继续我自己昨天说的东西。在扩招这点后的出路上,我是和楼主有分歧的。如果说现在的985,211院校的头几所才算以前的高考跳龙门的话,那么以前的高考至少给了更大基数的人们以希望。举个例子,由于以前高考的巨大含金量,其后果就是那些拿不到入场券的人是没资格一起竞争的,哪怕你家里再有背景。但是如今是,只要你赖好有个正经学历,那么门槛的设立要看人情关系等等。那么,寒门的孩子基于这种的现实,很多根本不......
  -----------------------------
  我刚才没说完的就是,现在给了更多的人更多的选择机会,像以前的精英,以前没有选择,只有分配进入不知道什么部门。在这里面,有背景的人也可以更容易进入更好的地方。现在则是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考不上的人,没有选择,现在也有了更多选择。还有就是可以选择考或不考,上或不上。以前没有选择,只有拼命考,考不上就继续在底层,没有翻身的机会。
  至于你们说的门槛降低导致的背景关系导致的问题,其实在以前也是存在的,只是当时信息不发达,媒体不自由,大家不清楚而已,像以前80年代,工人从一个差些的厂调到好的厂,从集体制转到全民制,从小城市调进大城市,以工转干都是存在的,只是大家不清楚而已。至于农转非,以前确实不行,现在不就通过高考的扩容和公考解决了吗。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你们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在我看来则一直都不是,其实90年代到21世纪初,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国企等单位并不是当时大学生最优的选择,只是稳定而已,当时最优选择是外企,是下海经商。从当时考公务员的数量和热度就可以看出来。我02年毕业时同学几乎都没有考公务员的,因为挣得太少,当时只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教师医院等事业单位都差不多。银行也不多,我们同学基本都进的银行,当时比我高些有限,同学们也都苦了好几年,到05、06年左右银行等才火起来。是亲身经历的人应该都清楚。当时外企一般起薪是2500到三千元,很多人都是直奔外企的。
  公务员和公务员考试也是从05、06年后才暴热起来,其中出现背景影响结果的行为。然后政府就开始对考试要求越来越严格,这点大家应该都承认,从08年之后基本就是没有什么舞弊空间了。这说明政府反应已经很及时了,因为这样大规模的事项政策出台调整等必然要有一个时间,硬件软件都要有准备的时间。考试热本身也说明了公平性。
  然后这两年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考试也越来越趋向规范,应该说政府的反应并不慢。
  @generabbit 2692楼 2014-01-08 21:34:07
  我印象扩招是从99年开始的,当时刚刚大学毕业,携笔从戎,身处军队。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2000年的时候,部队和公务员都被朱总涨了工资。当时的感受是,在四处都下岗的时刻,除了公务员和军队及体制内事业单位,中下层的人上升途径堵死了,收入也拉开了,物质精神都堵住了上升的途径,朱太狠了。这是会给未来留下乱的空间的。在这以前,哪怕你是市长的孩子,如果你考不上学,那么你很难实现从工人到干部身份的改变,很......
  -----------------------------
  @老手失算了 2706楼 2014-01-09 09:32:27
  这位朋友的表述比我更清楚点。
  但个人觉得放开考录公务员其实跟当年的高考含金量和对底层人民的好处还是不能等同的。大致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具体待遇差太多,当年跳龙门的名校大学生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出路,特别是一些专业占优的尖子,不管是今后到了国企还是科研院所。而公务员不管自身素质怎么出色,待遇都未必高到哪去。
  二是考公务员除了运气成分,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大家可以观察下......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717楼 2014-01-09 12:37:59
  我的意思是说,当年跳龙门可不是指考上名校的大学生。而是考上大学就算跳龙门,包括大专,因为大学生太稀缺了,竞争太激烈了。当年考上名校的大学生的比例,放到现在就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博士。这些人没有影响,反而道路更宽了。可以拿全奖出国,可以选择高薪的外企,民企、国企等,可以被高校、政府、企业作为人才引进,他们的选择比以前更宽了,发展也是好的啊。
  现在的名校本科生,也就是以前的中专,大专生,他们......
  -----------------------------
  @陕甘小生 2728楼 2014-01-09 14:17:31
  楼主,名校大学生考公务员的不多,那怎么又和我说将来和我竞争的是同等学历的几千号人???
  -----------------------------
  因为你肯定不会考县里的公务员,市里的公务员,甚至省里的公务员。你瞄准的都是大热国家部委的热门职位。其他名校生也一样。虽然总体数量不多,但是绝对数量不少,都往一个地方扎堆啊。你考县市的公务员名校生当然不多,你复旦南开的就算凤毛麟角了。你要考国资委的岗位,财政部的岗位,那就是名校生好几百,一般大学几千人。
  一百来个已经相当激烈了,我觉得你确实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一定问题,自信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一个水平的一百人竞争,你怎么就认为竞争不激烈,你就有把握如探囊取物般考第一。这种考试的分差又极小,偶然性很大,十个人里考第一,运气都占很大因素。就好比一个省的高考状元一般,第一名和第十名查不了几分,大家都是一档次的,换一次考,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考第一。何况公考的出题和高考不同,偶然性比高考试卷要大得多。你要不然可以在规定时间自己做几套真题试试就明白了。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79楼 2014-01-08 18:28:27
  原水利厅副厅长则不一样。据说他被双规后和办案人员说,我只说三点,你们看着办。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第一:纪检同志说什么,我认什么,纪检同志办案很辛苦,我不给办案同志们添麻烦。
  第二:别人的事情,我一概不知,既不揭发,也不检举,不给其他同志添麻烦。
  第三:法院怎么判,我怎么认,绝不翻供,绝不上诉。领导和法院同志也很忙,不给领导添麻烦。
  事实他也是这么做的,结果连纪检的的人都对他......
  -----------------------------
  @借个光吧 2708楼 2014-01-09 09:50:00
  哈哈,老谋深算够哥们,这种人搁哪儿都让人省心放心,招人喜欢信任,只谈自己的问题不谈别人的问题,哈哈,不过听说现的纪检干部不很耐心,呵呵,他真扛住了吗,呵呵。。。
  -----------------------------
  这个问题你就不明白了,纪检干部不耐心,是因为他们也有任务和压力。也会用非常手段,那是因为你不招啊。可是该厅长认啊,也招啊。我自己的问题全认,全招。只是不揭发别人的问题而已,纪检干部当然高兴啊,自己任务完成了,而且又快又好。至于揭发检举,那是他自己的立功表现,又不是纪检干部的立功。他咬的人越多,这个案子越不好结,越麻烦。而且纪检的活数量上有任务,但是我想查谁,主动权在纪检。他咬出一批人,纪检就被动了,他说了,你不查吧,不像话不合规,查吧,没完没了给自己找活,他要再说出几个自己不好处理或无权处理的,纪检就太被动了。
  其实关于背景的部分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主帖部分已经基本结了,不过感觉很多朋友在贴子里谈得很投机,所以也不想走。留着帖子没事大家聊聊天,多沟通也好。有的朋友说谈谈请客送礼的事情。这个也不是不能谈,谈起来内容也不少,不过暂时还不着急,反正今年形势比较严峻,请客送礼都快成忌讳了,教了大伙万一有朋友急着实践再给自己或领导招了麻烦就不好了。
  先接着讲个两个段子吧,和上面的段子也有关系。
  第一个是纪委的,有个大哥前年提了副处,是处级局的纪检组长。提了半年后他有事情找我,请我吃饭。我见面后和他聊天,说你以前也没做过纪检,现在干了也有半年了,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他说老弟,我以前还真没干过纪检,也不知道该怎么干,这半年光学习了,经过向上级纪检领导多次讨教取经,现在总算有了些体会,最重要的是学了一条原则。
  就是纪检工作啊,就像拿锅煮元宵一样,你煮着煮着就有浮上来的元宵,你就要赶紧捞走,不用客气。但是注意一点,就是千万不能用勺搅和,你一搅和就麻烦了,就都浮上来了。不搅和也有可能大面积往上浮,那就赶紧浇凉水,浇了凉水就沉下去一大批,要还有冒头的,你再捞。
  我说行,你这进步真不小。咱们回头再坐,我再和你学习,看你有什么新经验。
  过了半年我们又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饭,我说老哥你又有什么进步了吗。
  他说还真有了些进步,之前说大锅煮元宵不能随便拿勺搅和,现在来看需要搅和的时候也得搅和。领导如果想吃元宵了,你就得搅和搅和,一个是把浮上来的熟的个大的捞出来,另一个是把领导想吃的口味捞出来,然后再加点水让他恢复原状就好了。
  我说,行,老哥你适应角色真快,我觉得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纪检领导了,你还得进步。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746楼 2014-01-09 17:01:18
  其实关于背景的部分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主帖部分已经基本结了,不过感觉很多朋友在贴子里谈得很投机,所以也不想走。留着帖子没事大家聊聊天,多沟通也好。有的朋友说谈谈请客送礼的事情。这个也不是不能谈,谈起来内容也不少,不过暂时还不着急,反正今年形势比较严峻,请客送礼都快成忌讳了,教了大伙万一有朋友急着实践再给自己或领导招了麻烦就不好了。
  -----------------------------
  @借个光吧 2747楼 2014-01-09 17:08:14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事您谈您的,我们自行学习领会,经念不歪了谁有问题谁自己担着,和师傅您没关系,呵呵...
  -----------------------------
  @老手失算了 2753楼 2014-01-09 17:28:51
  LZ这么说也很中肯很有道理。我个人的看法呢,觉得逢年过节看望看望领导这事儿,最让新人头疼的就是,如果对方坚持不收你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是很需要察言观色的,一般来说不管对方怎么推辞你都应该把东西留下。然而今年的形势确实特殊,如果你以前没有跟领导建立稳定的关系,现在确实不适合去探望,尤其不适合你的“处女探”,因为现在很多领导可能真的会让你吃闭门羹真的是不想要你这点东西给自己添麻烦的,这种情况下......
  -----------------------------
  到底是老手,沟通无障碍。你现在请客送礼,人家拒了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真不想交你,还是情势问题,徒给自己增加烦恼。
  @老手失算了 2761楼 2014-01-09 18:05:19
  哎,咱们国家搞政绩考核,搞目标体系这么些年了。经济领域制定奋斗目标虽然造成了数字水分GDP主义横行税收返还等一些恶果,好歹还有点道理可说。你们说这政法系统搞目标考核这不是胡扯淡么!公安局每年要抓多少人要完成指标,结案率也要完成指标,今天算学到了。。。连纪委双规也有指标任务啊。。。
  -----------------------------
  是啊,有具体人数的,之前回老家和一个反贪局长聊天,他说每年的指标有具体人数的,不过他们一般到数即止。没特殊情况绝不加人,有线索也先留着,明年办。不然数量一下上去了对党委不好看,而且万一明年给你再加任务的话,你真找不着人总不能逼良为娼吧。
  接着说第二个段子。
  之前说的组织部长进去的地级市,下面有一个镇党委书记,干了不少年已经40出头了。正好有一个副县长的缺,他考虑自己年纪不小了,这次在上不去以后就困难了,年纪过了线只能等着去人大政协了。就想努把力争取一下,当时还有一个对手比他略有优势,他就拿了几万元钱送给了组织部长,希望能使上劲。
  但是还没换届呢组织部长就进去了。进去了也没关系。他和该部长关系也不太深。组织部长交代问题时因为事太多了也没想着他,后续省纪委谈话时候也没找他。因为组织部长出事人事任免冻结了也就罢了。可没想到过了一阵不知道是谁把这事捅给了省纪委,也许是得罪的人,也许是竞争对手,肯定也是他嘴风不严说了比如(钱白花了,刚送完就进去了,一耽误就年龄大了之类的)。
  本来这就不是事,毕竟是送钱的,他一个科级干部也不够省纪委查的,最多市纪委的业务,要是正常程序省里接到线索转给市里,市里查一查,教育一下就完了。或者省里都不会理。但是该死的是牵扯到这个厅级干部的专案组了,所以省纪委直接给办理了。要说也不是事,他要是抗住了就说送钱也无所谓。毕竟给组织部长送钱的多了,好几百人也没处理几个。结果一吓唬,他自己又交代了不少自己的事,也不大,零七八碎十几万而已。这下子是事儿了,省纪委直接把结果转给市纪委,要求处理,市纪委也没法护了,最后判了5年。
  这个人和我家有些亲戚关系,后来我问我父亲。他说,他第一就不应该送钱,太操之过急了,如果就不该你上,就别强上,想办法进政府办做主任,平级调动,老资历镇党委书记没毛病,中期一调整,就自然副县级了,火候不到,强上必然引人嫉恨。
  再有就是经历的事少,你个小角色省纪委不过核实一下而已,挺两天就拉倒了,顶多给个处分。自己一交代,省纪委再一往下拍,就没办法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