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那点事:一人一梦一生不悔,揭秘王莽篡汉真相

  @宝贝小菩萨 2018-08-01 07:23:21
  王莽,成于伪装,又败于伪装!王莽想入非非的改革,比乌托邦早了二千多年!
  -----------------------------
  一语中的,多谢支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沾了酒,其中的一位看了看其他人,道:“跟巨君兄一起已经不止一次了,我看巨君兄乃谦谦君子,跟我投缘,我不得不实话实说了。不过,我必须声明,酒场上的话一概不算数,谁若外传,我一概不认,而且从此不做朋友。”
  王莽笑道:“兄台有话只管说就是,我等虽粗鄙之人,绝不外传。”说着,看了看众人,众人尽皆点头。
  @幸福村小狼 2018-08-01 09:05:11
  学习了
  -----------------------------
  多谢鼓励。
  @大钟919 2018-08-01 10:32:44
  佳作继续支持!
  -----------------------------
  多谢支持,问好
  那人见状,方始道:“要我说,你那表弟淳于长太不够意思,竟不要我们跟你说真话,今天他不在,巨君兄又实诚,我必须要说了,我毕竟入道儿比巨君兄早些,也算是你的前辈了,我没有成功的经验,但我有失败的教训,我必须要告诉巨君兄,免得你多走弯路。”
  说着,转向王莽问道:“巨君兄,你说好不好?”
  @醉卧少女峰_骁然 2018-08-01 10:48:12
  支持!欣赏楼主的才思。
  -----------------------------
  多谢鼓励。
  @我叫苏东海 2018-08-01 10:48:53
  支持!
  -----------------------------
  多谢支持。
  @古不为 2018-08-01 10:53:02
  伟仔王莽,我们王家的名人!拜读精彩!
  -----------------------------
  多谢鼓励支持,问好
  这正是王莽想要的,心里一喜,忙恭维道:“巨君初出茅庐,兄台确为前辈,巨君洗耳恭听。”
  那人受了恭维,心里自得,又看了看其他人,见其他人都跟着鼓励,道:“我猜巨君兄跟大家一样,都想着尽快窥到门道儿。这也正常。要我说嘛,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大梁和檩条之分,巨君兄该是做大梁的材料,不知为啥甘愿来做这小檩条儿?”
  王莽忙道:“兄台谬赞了,弟现在这小檩条做的竟也吃力。”
  那人道:“这正是大梁有大梁的作用,小檩条儿有小檩条儿的妙处,做得了大梁未必就做得了小檩条儿。”说着,觉得这样说似有贬王莽的意思,唯恐他多心,不由歉意地看了他一眼,道:“巨君兄莫要多心。”
  王莽唯恐他不肯说下去,道:“这话倒也有些意思,巨君也曾这样认为过,但巨君现在又认为,天下万物该是同出一理,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总是忘记密码2015 2018-08-01 13:21:21
  一进来就是第二章
  -----------------------------
  多谢关注
  @dyzang 2018-08-01 14:16:32
  欣赏佳作!支持朋友!
  -----------------------------
  多谢鼓励支持,问好
  @仙缸洞仙 2018-08-01 18:16:45
  好文!如好酒!慢慢读!慢慢品!
  -----------------------------
  多谢关注鼓励,问好
  那人立即道:“巨君兄志存高远,高屋建瓴,佩服,佩服。”
  王莽道:“兄台莫光顾着夸巨君,令巨君汗颜,且快说说小檩条儿的妙处,让巨君也开开眼界。”
  众人也想听,忙跟着催促。
  @深院梧桐LK 2018-08-01 20:30:50
  欣赏佳作,问候文友晚上好
  -----------------------------
  多谢鼓励,问好
  @醉卧少女峰_骁然 2018-08-02 09:27:47
  特别好,楼主继续!
  -----------------------------
  多谢鼓励,定当努力
  @大钟919 2018-08-02 11:03:04
  品读佳作,欣赏点赞!
  -----------------------------
  多谢鼓励,问好
  那人道:“那我就不怕贻笑大方献丑了,我认为,作为初出道者,不能尽想着把工作做好,须得先融入其中,而要先融入其中,须当做到‘三不’。
  何谓‘三不’呢?‘一不’是不泄露自己的后台。以现在的局势,谁人没个后台呢?倘若泄露了,谁还敢跟掏心窝子说话,万一你去告密了咋办?”
  @东方妙菱 2018-08-02 14:13:34
  写的真不错,很精彩
  -----------------------------
  多谢鼓励,问好。
  @volksforest 2018-08-02 14:31:28
  好文字!好文章!
  -----------------------------
  多谢鼓励,欢迎常来。
  有人问:“似我这等没有后台的岂不反少了顾虑?”
  那人道:“你那是屁话,你若没有后台,咋进得了这个场?”
  又有人问:“万一泄露了,又该如何弥补?”
  那人道:“别总当着人面往后台那里跑,人家会认为你去告密,对后台也不利。当然,不跑也是不行的,只是要偷偷地跑,而且尽量不要涉及同事间的小事情。”
  王莽觉得新鲜,见有人又要打岔,忙道:“另外‘两不’呢?”
  那人道:“第二‘不’,就是不要太出众。其实,进了这里面,压根儿就没有太出众这一说。之所以有人会有曲高和寡之感,那是因为人家明白此中的道道,说话总是说半句留半句。你若是非要让自己太出众了,风头儿都让你抢光了,心里早把你恨死了,又怎么能够跟你交心呢?
  第三‘不’,就是不能太清高。要知道,官贼不同船,别人都做贼,独你清高,谁不害怕?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都做贼,谁也别说谁。还有,让自己多少存点儿奴相,又有哪个上司会不喜欢奴才呢?”
  @诗魔鬼也逍遥 2018-08-03 09:21:54
  支持
  -----------------------------
  多谢置顶和美图,祝福。
  @诗魔鬼也逍遥 2018-08-03 09:21:54
  支持
  -----------------------------
  多谢支持,祝福
  @村人老李 2018-08-03 08:39:24
  顶
  
  -----------------------------
  多谢置顶和美图,祝福!!!
  全本《王莽那点事》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莽闻言,暗想:“原来,里面竟有这么多讲究。看来,叔伯们说得没错,世事练达皆学问哪。细想起来,又岂止‘三不’呢?博采众长也很重要,不是吗?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咱没想到,人家居然想到了。”
  思想着,王莽竟豁然开朗,想起了许多许多。
  @xrzs582230212 2018-08-03 16:30:09
  支持一下,记号
  -----------------------------
  多谢支持,问好。
  欢迎指点。
  这日,皇太后王政君又记起了兄长王凤,免不了要郁郁寡欢。主子不高兴,对奴才们来说可是件了不得的坏事,众宫女自要变着法子讨她欢心。
  啥法子呢?其实很简单,跟哄小孩子一样,无非就是说一些恭维的话,编几个俏皮的小故事博她一笑。
  @深院梧桐LK 2018-08-03 21:08:49
  欣赏佳作,问候文友晚上好
  -----------------------------
  多谢鼓励,祝福。
  平日里,太后最喜欢这口儿,可这次大家用尽了浑身解数,太后不仅没笑,反而脸阴得更沉了。太后的贴身宫女最了解太后,见状,眼珠儿一转,故作认真地道:“奴婢有个真人的故事,太后您想不想听啊?”
  “真人的?那方面的?”半晌,太后突然反问了一句。
  @赤目老马 2018-08-03 22:10:28
  顶楼主
  -----------------------------
  多谢置顶,祝福。
  @大玲小芳 2018-08-03 22:55:45
  品读
  -----------------------------
  多谢关注阅读,问好。
  贴身宫女忙道:“忠孝节义方面的,而且是关于您亲侄子王莽王巨君的。”
  太后“哦”了一声,道:“王莽王巨君怎么个忠孝节义,你不妨说来听听。”
  贴身宫女也不过是听王莽宴请过的那些宫里人说过,并不太清楚,猜太后或许能喜欢,顺嘴说了出来,不想太后竟真的感兴趣,便在听到的那些传言的基础上展开了想象。
  @pashanjiang 2018-08-03 23:23:35
  欣赏了,不错。
  -----------------------------
  多谢鼓励,问好。
  @souils 2018-08-04 09:40:16
  顶帖
  -----------------------------
  多谢置顶,问好。
  想象着,道:“他不是做黄门郎吗?宫里人都说他学问高,没有架子,更关键的,他最是忠孝节义。据说哪,有一次,他和他娘都饿了,而他们却只剩下小得可怜的最后一块干粮,王莽王巨君把干粮给了他娘,自己宁肯饿肚子……”
  正说着,太后见成帝来了,忙道:“皇上快来听听,正说王莽王巨君呢。”
  @充实_ 2018-08-04 17:19:58
  顶楼主
  -----------------------------
  多谢置顶,敬请指点。
  成帝也是听说太后不高兴才赶过来的,为讨太后欢心,故作饶有兴趣地道:“是吗,快说来听听。”
  贴身宫女暗道:“王莽啊,王莽,算你狗东西好运,姑奶奶没吃你的没喝你的,今天可真对得起你了。”心里说着,凭着想象又编了几个王莽忠孝节义的小故事,把王莽大肆宣扬了一番。
  太后听了,大为高兴,道:“我朝竟有如此忠孝节义之人,江山之幸,社稷之幸,皇上啊,这样的人是不是该升官啊?”
  成帝早已听说了那些对王莽的赞誉,有心升他的官,听太后问,立即道:“朕了解过,宫里宫外对王莽确是赞誉多多,不过远没有今天听到的更感人,更何况朕也曾答应过王凤舅父要照看他,自然该升他的官。正好射声校尉调任,朕马上拟旨下诏,升他做射声校尉。”
  王莽终于窥得了门道儿,又花样翻新,境况迅速得到了改善,心中的底气也随之大增。不过,王莽并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插曲,更是做梦都想不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皇上就又升了他的官。
  王莽的目标当然不止于此,但他还是感到兴奋,因为自己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而且这只是一个序曲,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序曲。
  @dyzang 2018-08-05 07:27:16
  欣赏佳作!支持朋友!
  -----------------------------
  多谢鼓励,敬请指点。
  因此,接罢圣旨,他虽万分留恋同事们的恭维和称赞,但他还是匆匆地往家赶,他必须要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娘。
  一路上,他都在想:“该怎么跟娘说呢?对了,就说娘啊,有个好消息您老想不想听啊?”
  娘必会问:“啥好消息,快说来听听。”
  他故意要让娘急,慢吞吞地道:“我做了射声校尉了。”
  娘必又问:“射声校尉是个啥官啊?比黄门郎大了还是小了?”
  他自豪地道:“射声校尉是军职,管着七八百号人呢,更重要的是,大伯父曾经说过,人若要有更好地发展,必须要有军职。”
  娘指定要高兴起来,道:“果是好事,该当庆贺!”说着,已命王氏去安排。
  ……
  他在边赶着路边必定如此地推演着,他娘却突觉身子懒懒的,待要去躺了,门外冷不丁地传来嘈杂声,忙好奇地开门来看。
  但见门外竟站了不少人,正吵吵嚷嚷。他娘脸一冷,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我家门前吵吵闹闹?”
  众人等得正心焦,见门终于开了,出来个老妈子,口气还挺冲,一愣,齐声道:“快去叫你家主人出来,不然,别怪我们闯进去。”
  “咋回事呢?”他娘也是一愣,作色道:“我们家主人也算是朝廷命官了,尔等岂是想见就能见的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