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男女交往中的常见误区(续集)

  @星星之火燎Y 2021-11-18 16:22:33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对了,我觉得一直追着小孩喂饭一个钟那样子不好,但小孩子的情感需求,我觉得也应该要满足,不然为什么会有种说法“童年的创伤要用一辈子来治愈,童年幸福的人更能面对人生的挫折”,所以小孩子既要呵护,也不能溺爱吧。
  ---------

  其实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也想不通理解不了的,才是创伤
  痛过一次就多明白一点人生规律的,那叫进步

  所以“不能让孩子感到一点痛,否则就会带来创伤”的观念是错的
  人生很多道理,没有痛就永远不会明白,永远不会成长
  你不敢让他受到一点痛,那以后他为了学这个道理,可能就要付出十倍百倍代价

  所以只要你把孩子在往正确的方向引导,痛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给他解释明白,为什么必须这样做
  类似的,一个人并不是遇到挫折越多越严重,就越痛苦
  而是解释不了的地方越多,越难过

  为什么解释不了?
  通常是因为她的观念和现实中的真实规律,相差太远
  也就是认知错误带来的

  比如一个男人“怀才不遇”感到痛不欲生
  是因为他的处境真的糟糕到无法生存了吗?
  不是
  可能他比多数人混得还好

  但他理解不了,为什么他这么“有才”却会屡屡碰钉子
  也就是无法同自己的内心和解,就会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痛苦



  再比如,一个优秀的大龄未婚女感到痛苦
  多半不是因为她的生活处境真的很糟糕

  而是她理解不了,我这么优秀,为啥会在情场遭到冷遇?
  为什么我为了爱情这么努力,命运却这样对待我?
  再举个例子,为啥很多人出家以后,就变安宁很多?
  因为佛家有一套理论(虽然未必对)来解释他遭遇这些不幸的理由
  他认为自己找到了原因,内心和解了,痛苦就大大减少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堂前时,她“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身体和精神是大不如前了。她泣不成声地向她的主人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的故事。
  祥林嫂也可能没估计到,她的故事居然有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反复地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话讲了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就是重复,重复的东西也就没人喜欢听了。在那样的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由于四婶不要祥林嫂沾祭品,又由于镇上的人对她冷若冰霜,祥林嫂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正当祥林嫂在精神上走投无路的时候,鲁四老爷家里来了一个帮工的柳妈。柳妈是一个善心人。柳妈在和祥林嫂讲了一番“好心人”的话后,居然冒出了这么一段。听了柳妈这段话,祥林嫂“非常苦闷”,“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这个悲剧的可悲,就在于柳妈是以“好心人”的姿态来劝告祥林嫂解脱苦难的。而实际上是柳妈把祥林嫂往死路上用力地推了一把。柳妈认为祥林嫂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认为她有洗不清、赎不回的罪过。柳妈认为,要怎样才能抵罪呢?要让自己像土地庙的门槛一样,被千人踏,万人跨。
  林嫂用自己两年的工资捐了门槛,认为已经赎了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坦然”,心里平静,无顾虑的意思。她敢于“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但她的从土地庙那里得到的信心和希望,被四婶的一句话给扫光了!“祥林嫂,你放着吧!”
  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把祥林嫂逼上了上街行乞这条绝路。她精神上无任何寄托,生活上无任何依靠,行为上无任何归宿。谁也可以管她,谁也可以不管她。她无衣无食,饥寒交迫。她可能还有一点点思维能力,因为她还没有死去。她欲活不能,想死不敢。她终于在河边上遇见了“我”。
  --------------


  祥林嫂为啥一遍遍重复自己的遭遇?
  因为她理解不了
  在她的观念里,她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没犯什么错,不应该遭遇这些
  这些疑问解决不了,就一直无法释怀

  后来柳妈给了她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是因为她的罪还没赎完(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
  她的疑问得到解答(虽然是错误答案),就开心起来了

  但后来四婶的一句话,让这套理论破产
  她再次进入”内心无法和解“的状态
  所以就又浑浑噩噩了

  可惜的是,这次没等到有人能再次解答她的疑问,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
  就带着不甘心,死在风雪中了
  我们从小到大教科书上的解释
  一直是说这些人之所以有悲惨遭遇
  是因为”黑暗的旧社会“ ^^

  这就是为啥很多人,在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就怪体制怪社会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你想要整个社会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真正能改变的是你的观念和认知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痛苦
  是因为他们从书上,从影视剧小说里,潜移默化学到一套理想主义的观念
  和现实差异太大
  所以始终无法同内心和解

  总之,如果你一直很痛苦,一直认为自己有创伤
  那多半是因为你被教科书和影视剧小说骗了,没找到真实世界的规律

  而大一统理论和这个帖子,就是为了告诉你真实世界的规律 ^^
  神童魏永康38岁因病去世

  这位“神童”的故事早年已被大家熟知。1983年魏永康出生于湖南岳阳华容,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2003年,因欠缺生活自理能力,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此后的魏永康经历了很长一段的灰暗时期,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后回归幸福普通的生活,妻子曾说“他从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
  神童魏永康38岁因病去世

  这位“神童”的故事早年已被大家熟知。1983年魏永康出生于湖南岳阳华容,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2003年,因欠缺生活自理能力,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此后的魏永康经历了很长一段的灰暗时期,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后回归幸福普通的生活,妻子曾说“他从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
  他妈妈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读湘潭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从以前的“东方神童”到如今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曾学梅了。“现在我只要走出去,仿佛大家都在嘲笑我。”曾学梅苦笑着说。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后,魏永康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其间还玩过几次“失踪”。所幸的是,他每次都平安地回家了。

  魏永康退学回家后,曾学梅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母亲的教育下,魏永康慢慢“成熟”起来了。

  魏永康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来不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而后来读研之所以未能顺利毕业,也是因为与导师交流太少,毕业论文无人指导。谈到这些,他甚至有些恨母亲。

  他的母亲开始思考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的地方。曾学梅开始经常教儿子做家务,也欢迎其他同学找他交流,他自己的生活起居早已能够自理了。曾学梅还介绍说,儿子非常体贴瘫痪在床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为父亲端茶送水。
  在魏永康很小的时候,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科学家的妈妈就向他灌输:女孩子是妖精,是美女蛇,招惹不得,万一招惹了,一生的事业就毁了。魏永康在湘潭大学求学时,有女同学找他玩,被在那里陪读的妈妈知道了,他妈妈将他骂了一顿,并正告永康说:“美女是毒蛇,会把你拉下水的。”

  正是从小受到了这样的教育,魏永康一直对女孩子不感兴趣。张锦平一直想改变魏永康的这种错误观念。有一次,魏永康对张锦平说,他想到湘潭大学去看望一位教授。张锦平给了他300元钱,为他准备好到教授家的礼物,特别派自己饭店里的一位单纯的女孩子作陪,并一再嘱咐永康,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关心随行的小妹妹。“可是,到了湘潭后,因为时间比较晚,魏永康决定第二天去教授那里。晚上,他就买了一个西瓜作为两个人的晚餐……整个过程中,魏永康自始至终没有与同伴说一句话。第二天起床,他与同伴约好见面地点后,却将其丢在一边,自己单独去了教授那里。同伴没有办法,只好到网吧打发时间,中午,就吃了两个馒头。直到下午3时多,她才与魏永康会合,一起返回长沙。”

  更搞笑的是,张锦平发现,她为魏永康准备的送给教授的礼物,魏永康根本没有送出去,反而将礼物吃掉了一半拿了回来。

  2005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知道魏永康的情况后,邀请他去上班。自此以后,魏永康就离开张锦平,去了上海。“但他到了上海后却不按时上班,我打电话去问时,他却说早上没人叫他起床去上班,要我打电话叫他。”张锦平说。

  据魏永康讲,到上海后,他租住的地方与付碧姐姐租住的地方很近。在这里,他认识了暑假去上海玩的付碧。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对付碧一往情深的魏永康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到深圳,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付碧的芳心。他们终于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并畅游了黄山。

  魏永康说,他一下班,就回家与妻子一起做饭,做家务。儿子出生后,他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大。休息日除了做家务,他还带着妻子儿子到公园里去玩,有时一起去看海。
  在魏永康很小的时候,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科学家的妈妈就向他灌输:女孩子是妖精,是美女蛇,招惹不得,万一招惹了,一生的事业就毁了。魏永康在湘潭大学求学时,有女同学找他玩,被在那里陪读的妈妈知道了,他妈妈将他骂了一顿,并正告永康说:“美女是毒蛇,会把你拉下水的。”

  正是从小受到了这样的教育,魏永康一直对女孩子不感兴趣。张锦平一直想改变魏永康的这种错误观念。有一次,魏永康对张锦平说,他想到湘潭大学去看望一位教授。张锦平给了他300元钱,为他准备好到教授家的礼物,特别派自己饭店里的一位单纯的女孩子作陪,并一再嘱咐永康,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关心随行的小妹妹。“可是,到了湘潭后,因为时间比较晚,魏永康决定第二天去教授那里。晚上,他就买了一个西瓜作为两个人的晚餐……整个过程中,魏永康自始至终没有与同伴说一句话。第二天起床,他与同伴约好见面地点后,却将其丢在一边,自己单独去了教授那里。同伴没有办法,只好到网吧打发时间,中午,就吃了两个馒头。直到下午3时多,她才与魏永康会合,一起返回长沙。”

  更搞笑的是,张锦平发现,她为魏永康准备的送给教授的礼物,魏永康根本没有送出去,反而将礼物吃掉了一半拿了回来。

  2005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知道魏永康的情况后,邀请他去上班。自此以后,魏永康就离开张锦平,去了上海。“但他到了上海后却不按时上班,我打电话去问时,他却说早上没人叫他起床去上班,要我打电话叫他。”张锦平说。

  据魏永康讲,到上海后,他租住的地方与付碧姐姐租住的地方很近。在这里,他认识了暑假去上海玩的付碧。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对付碧一往情深的魏永康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到深圳,并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付碧的芳心。他们终于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并畅游了黄山。

  魏永康说,他一下班,就回家与妻子一起做饭,做家务。儿子出生后,他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大。休息日除了做家务,他还带着妻子儿子到公园里去玩,有时一起去看海。
  妈妈一直替孩子承包的每一个领域
  她以为是爱
  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在这方面的成长机会
  未来很可能在这方面付出代价

  妈妈用自己一直的辛苦付出
  换来了孩子被社会吊打 ^^
  @今年一定脱单 评论我

  评论 大风来往:现在相当于打杂,会务接待模块现在负责的比较多。领导觉得我如果以后行政方面要往上发展(光光会务接待这块不够),加上后勤或者文字这块(PPT等),这种要拿的出手。 我现在就是经常发的一些通知,领导都不满意。。。每次一发我也头疼,PPT这辈子做的次数一只手数的过来。。
  -------------

  那你百度搜索和你工作最相关的公文模板和PPT
  模仿就行了
  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专门学相关课程

  现成的模板改一改,要省力很多
  @狂野小仙女 2021-11-19 22:39:48
  看这个视频泪目了,他真的是吃尽了所有的苦(T_T)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经历和他类似,而且更值得借鉴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一共8个,非常穷
  雪上加霜的是,13岁时父亲因长期疾病去世,中考前夕母亲也去世

  他是真正的从地狱模式,走到阶层顶端 ^^

  13岁丧父,15岁丧母,最小的妹妹因无力抚养而被迫送人,他发誓考上中专,长大吃上公家饭,母亲却在中考当天突然离世,即便缺考两门考试跑回家,依旧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家徒四壁,父母双亡,这就是王传福的人生开局。

  。。。

  2009年,王传福43岁时,成为中国首富

  很多人却还在嘲笑比亚迪 ^^


  比亚迪做电池起家,最高时,全球每三台手机,就有一台手机使用了比亚迪的电池。

  2003年,他突然转型做汽车

  一个对汽车毫无所知的电池企业来做汽车?王传福这是在痴人说梦!质疑、怀疑,纷至而来,“一个做电池的,怎么能做汽车呢?汽车和电池能比吗?王传福你懂汽车吗?”

  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更直接和激烈,当得知王传福想造车的时候,香港的投资者把电话打到王传福的手机上,声嘶力竭地喊:“我们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

  面对接连不断的负面声音,王传福放下狠话:“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这与李书福当年“汽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的“狂言”何其相似。

  还有人说,即使比亚迪真的动了造车的念头,也绕不开国外的技术专利,但他没想到,王传福恰巧是那个对所谓的专利壁垒最嗤之以鼻的人。

  他说,“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5%左右。”“一切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技术恐惧症”,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

  为此,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专家,不仅在办公室里堆满了技术相关的书籍,还和员工们一同参与一线工作,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摸透,从而寻找出一种方法把成本压到最低。

  而他技术攻关的诀窍,就一个字,拆!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ideo/BV1hh411Q7zA?from=search&seid=4126217412324700779&spm_id_from=333.337.0.0

  王传福和俞敏洪,两个底层出身的富豪对话

  成功的关键:独立思考,喜欢钻研摸索攻关,动手能力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了最紧缺的防护物资之一,除此之外,消毒液、防护服等也出现了全国多地短缺的局面。

  比亚迪应抗疫所需,于2020年2月8日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

  一个月后,比亚迪成了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 ^^


  我太佩服王传福的攻关能力了 ^^
  @住小木屋的cherry 2021-11-20 13:01:39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惨成这样是怎么成为大佬的
  -----------

  说明现在流行的”输在起点“,”原生家庭“之类的理论,都是弱者的借口

  对于真正的强者来说,成功只不过是找金矿而已
  只要你独立思考能力强,善于观察(能发现金矿在哪),一直攻关(解决找金矿路上的一切困难)
  不管家庭条件怎样,也不管大环境怎样
  真正的强者成功机会都很大
  真正的强者,很多行为在旁人看来,往往是可笑的,一意孤行的
  因为他们看到了多数人没看到的金矿
  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王传福创建比亚迪的时候
  周围的人觉得他放弃(在他们看来)体面稳定的工作去创业,是有毛病

  后来比亚迪从电池厂转型造车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公司内部高管纷纷反对
  投资人声嘶力竭
  老百姓基本都在嘲笑他
  比亚迪股价狂跌1/3

  结果 ^^
  当然,并不是说一意孤行就是对的

  能够一意孤行而且成功的前提
  是你真看清了通往金矿的路

  如果大多数人都告诉你一条路可行,甚至跟风去做
  说明这条路早已是红海
  竞争无比激烈

  王传福为啥敢一意孤行?
  为啥能看清蓝海?
  因为他比99.9%的人在这个方向钻研更深

  当别人在纷纷向别人打听哪行容易赚钱的时候
  他早就已经画好了金矿地图
  通往金矿路上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已经一步一个脚印摸索过了
  @狂野小仙女 2021-11-20 13:06:31 评论

  最强王者,太牛了!可能这种苦与挑战对于他们之前所经历的生与死和生存问题的前面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们更豁得出去敢于突破~
  --------

  对于弱者来说,童年受过的一切苦,一切不利条件,都是他们无法成功的理由
  但对于强者,这只不过是让他们变得更强,剑磨得更锋利的过程而已 ^^
  @狂野小仙女 2021-11-20 17:07:17 评论

  有道理~。他们是怎么样有强大的内核驱动?我感觉我们普通人都喜欢呆在舒适区~,而且总是感觉到精力很有限
  ---------

  化悲痛为力量
  每一次别人的瞧不起,都能转变为他们渴望成功的动力

  倔强的王传福拒绝出国,选择了下海创业
  并且将“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的精神放大为“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的公司”和“不能让世界小看中国人”
  @狂野小仙女 2021-11-20 17:10:23 评论

  风哥哥,你最近有看司马南怒怼联想吗?感觉里面有很多的黑幕,好多妖。我上次怼那个博主,好像站错队了(捂脸)
  ---------

  从目前信息看,我站联想
  司马南是个有正义感的评论家,但他没做过企业,对企业经营不太懂
  他骂联想的很多地方,都是外行的想当然 ^^
  @红蔷薇2019 2021-11-19 21:54:53
  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感觉挺悲观的~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在郑州的打工几千块的工薪族,因为疫情,大暴雨的双重打击,要还房贷,要养孩子,夫妻双双失业~~真的压力好大啊
  -----------------------------


  我觉得未来几年机会很多
  五年前十年前,人们也觉得经济不好,蓝海都被抢光了

  但你现在回头看,就会发现那时候到处都是蓝海 ^^
  为啥大多数人总会产生“已经没什么上升机会”的错觉呢?

  因为按照定义,红海人多,蓝海人少
  多数人必然在红海领域

  而红海的基本规律,就是会越来越红,竞争越来越激烈

  所以不管你目前处于哪个红海
  你的感觉都会是内卷越来越激烈了,赚钱越来越难了 ^^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发现了蓝海
  这些人通常不会上网抱怨,也不会到处宣传
  快来看吖,快来看吖,这里是蓝海!
  而是闷声大发财 ^^

  然后舆论给人的整体印象
  就是大家都在抱怨钱难赚,没有上升空间

  剩下多数人会认为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肯定就是没有机会啦 ^^
  比如王传福当年找到那么多蓝海赛道的时候
  他有去到处宣传,这行来钱真快吗?

  从来没有
  他只是默默发财而已 ^^
  2021-11-20 20:27:41 评论

  评论 红蔷薇2019: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对别人是风险,对强者可能就是机会 ^^

  @红蔷薇2019 2021-11-20 20:29:58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 :这个我觉得是相对的,但是大的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很难过,如果这样讲得话,乱世还出英雄呢!
  大风来往:黑名单 举报 2021-11-20 20:32:30 评论

  评论 红蔷薇2019:是这样啊。所以每个人关键是找到你能做的机会就行啦
  ----------

  说白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每个时代都有一大堆旧的行业变成红海中的红海,越来越艰难
  但同时又冒出一批新的蓝海,让一大堆人跃升阶层

  如果你一直呆在红海
  或者一直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那不管在哪一行,哪个时代
  竞争都是越来越激烈
  现在回过头去看80年代,90年代
  多少人随随便便做个倒爷就发了财
  今天我们觉得那时候机会很多

  那时候的人,可不这么看
  他们的感受是国企大规模下岗
  哪怕不下岗,生存也越来越艰难

  因为那时候多数人在国营单位
  国营变成越来越红的红海
  那时候大多数人的观点和普遍舆论
  是看不起做生意的人,觉得他们是倒爷,无奸不商,对国家没贡献,又不稳定,还要伺候人

  他们可不认为当时机会多 ^^
  再把时间条滑到95-2005年,互联网在中国兴起的年代
  那时候多数人也不觉得机会多
  马云这种开网店的被很多人嘲笑
  觉得他们和骗子差不多

  那时候多数人的认知:
  那么多几十年,百年信誉的实体店都去不过来
  谁会上网买东西?
  看不到被骗了怎么办?
  不能试,不能看现场,支付也不方便

  2000年左右,95%的网站都倒闭了
  老百姓纷纷觉得自己果然眼光不错
  看,我早就说了他们没戏 ^^
  再把时间条滑到5年前,10年前
  网络直播兴起

  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是:
  主播算什么正经行业?
  玩抖音的都是nc
  继续嘲笑,继续觉得没机会 ^^
  还有中国房价飙升的20年
  那时候的主流经济学家比如郎咸平
  一直在说中国经济马上要崩溃了
  房价泡沫马上就要炸了
  说了20年

  早期买房的多数人
  往往也不是因为判断有多高明
  而是结婚要买房等等,实在没办法
  多数老百姓一直是这么聪明
  完美错过每一个发财机会 ^^
  王思聪前女友要被封杀?偷逃税超3千万

  浙江省税务局发布通报,网络主播雪梨、林珊珊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在多地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虚构业务偷逃个人所得税。

  两人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
  前几年流行的”女仆馆“现在大多数凉凉了 ^^


  

  
  特斯拉「断网」,数百车主「被锁车外」,马斯克向车主道歉

  特斯拉汽车应用程序服务中断,导致全球多地车主无法通过其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打开车门或启动汽车。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报道,数十名特斯拉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他们在手机应用程序上收到错误提示“故障代码500”,无法连接到自己的汽车。英国《卫报》称,来自美国、加拿大的车主率先报告这一问题,欧洲和亚洲的车主也发现了类似状况。据网络状况监控网站DownDetector的数据显示,在美东时间19日16时40分左右,约500名用户报告该问题,而到当日21时20分左右,仍有60份问题报告。
  为啥大多数人很难减肥成功?

  就算减肥了也很容易反弹?

  是因为胰岛素

  简单来说,高胰岛素意味着发胖。当身体处于胰岛素水平高的状态,身体内分解脂肪的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此时身体会倾向于囤积脂肪。摄入的热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也就是变胖。引起高胰岛素分泌的原因通常就是大量摄入简单炭水,也就是糖,甜食,碳酸饮料以及精米精面这些精致淀粉。这也是为什么说吃糖会发胖。 当摄入简单碳水,体内血糖会快速升高,这时身体的反应就是应激性分泌大量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而其后胰岛素的过量分泌又会导致血糖快速降低,又引起食欲。 这样血糖的剧烈波动,不光引起肥胖,还有其他健康隐患,比如糖尿病。
  从进化角度来说,我们的生理机制是尽可能储存能量以备未来使用,多余的能量在胰岛素的“指挥”下被储存起来,其中少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而大部分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以备度过饥饿期。

  总结一下,胰岛素存在的意义:

  ➤ 维持血糖水平平稳

  ➤ 把血糖转化成脂肪并储存起来
  @熹菲 2021-11-23 18:53:45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以前我觉得自己吃不胖,事实证明我不是,可能由于年龄大了加上生活状态变了。中老年女性肥胖的比年轻女性多

  @住小木屋的cherry 2021-11-23 19:24:59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想胖都胖不出来
  -------------

  年龄大了以后,基础代谢下降
  胰岛素升高
  吃同样的饭量,就可能比年轻时胖很多
  企鹅员工收入不错吖 ^^



  
  @天蓝色蜜糖 2021-11-23 21:15:29 评论

  评论 大风来往:对了,那个没签劳动合同想要申请仲裁的5W姐姐,她准备拖到年底换工作顺便要赔偿,现在也没有补签劳动合同,正常上班。
  ----------

  想要多陪几个月?
  那富二代老板的确钱多人傻 ^^
  张爱玲与炎樱大学时是好闺密,最佳挚友。
  张爱玲写书,炎樱作插画。甚至后面张爱玲结婚后,炎樱亦是她的证婚人。可慢慢到后来,两人就没了来往。

  炎樱写信说:“为什么不再理我?”

  张爱玲说:“我不喜欢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

  ”那个时候我们能成为朋友,只是因为恰好出现在了同一间教室里,恰好都需要有人陪自己吃饭逛街聊心事,所以就天天腻歪在了一起。

  但后来经历成长经历世事后,才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所以我们就只能走到这里了。”
  张爱玲与炎樱算得上是有关联时间最长的人了,张爱玲除了笔下有她,生活中也很她的影子。

  炎樱给张爱玲的书本设计封面、插图,还给张爱玲设计衣服。张爱玲也当真穿着这些。

  是什么时候二人不再坐卧不避的?

  大概都要怪时间吧。

  张爱玲是个内敛的人,她说自己一生只大哭过两次,其中一次就是在香港时,学校放暑假,炎樱本来答应她留下来过陪她,结果却不辞而别。

  这就像痴恋中的男女,一个全心盼望,一个却毫不在意啊。

  这个插曲算是个小浪花吧。

  但日后二人渐行渐远,却是因为世俗人情。

  正如爱玲所言,“出名要趁早”,她自己可谓是年少成名,在上海滩大出风头,反观炎樱,似有不平。她曾经说:“你不知道现在同爱玲一块出去有多讨厌……一群小女学生跟在后面唱着‘张爱玲!张爱玲!’”

  唔,这大概也是性情少女的虚荣心罢。

  最不能让张爱玲平心静气的是,她在美国穷困潦倒时,炎樱势头正旺,且追求者众多。此时她给张爱玲的信中如此说道:“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使得你不再理我。”接着却又开始夸耀自己现在钱多,追求者多。

  这哪里还是那个可爱的炎樱?

  如此不体谅张爱玲,张爱玲也只好把她尘封在脑海中了。
  好得和张爱玲穿一条裤子的苏青,却因为男人与之反目
  苏青也是张爱玲同时期的才女、作家。

  妹妹苏红曾经说过姐姐和和张爱玲的“蜜月”期:我姐姐和张爱玲好得很,经常一同逛街一同看电影,还互相换裤子穿。

  两人不仅生活中亲近,在对外的抬举上,也是彼此站台。

  苏青这边厢说张爱玲是个“仙才”,那边张爱玲就说,自己不屑与冰心、白薇同列,却以与苏青同列为荣。

  自古文人相轻,苏张之间,一度打破了这个桎棝,可谓“真爱”。

  可惜,铁打的友谊,最后被一个男人破坏。

  这个男人,正是胡兰成。
  胡兰成原本与苏青有旧,有过那么一段。

  胡兰成在苏青的牵线下,认识了张爱玲,与之相恋。

  可怜张爱玲如飞蛾拤火,热切地爱上了胡兰成。而胡,对感情是真热情,热情到四处燃烧,在苏张之间,对双方各有描述。又因为用力不均,终于引发二女的怨怒。

  于苏青而言,她大概想不到胡兰成一个浪子,居然对张爱玲投入了比对她更多的热情(尽管她与胡,已是过去式),于是,借自己的作品《结婚十年》中男主“谈维明”影射胡兰成,讽刺“谈维明”只是自己用过不要的……

  敏感的张爱玲嗅到了其中的意味,两人由此反目。

  多年后,张爱玲似有所悟,然时过境迁,竟无人可以诉说,苏青红颜薄命,早已长眠地下久矣。
  20世纪40年代后期,张爱玲的文章几乎每篇中都有炎樱。张爱玲曾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樱能买到让我满意的围巾,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炎樱还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证婚人,但她晚年接受专访时,已不记得这件事,甚至不知道胡兰成是大汉奸。1947年,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胡兰成曾写信给炎樱,希望她从中缓颊:“爱玲是美貌佳人红灯坐,而你如映在她窗纸上的梅花,我今唯托梅花以陈辞。”张爱玲向炎樱苦笑道:“难道他要我送他一枚奖章不成?”



  1952年,张爱玲借口回香港大学补学历,来到香港,由于没申请到1000元港币的助学金,只好先打工。11月,张爱玲赴日本,因炎樱在那里,愿意帮她找工作。

  三个月后,张爱玲又回到香港,对邝文美说:“炎樱在日本来信说‘凭着自己的蹩脚日文而做过数以几十亿的生意’—我都能明了。假如我处在她的位置,我也会同她一式一样——所以看见一两个把金钱看得不太重的人,我总觉得诧异,而且非常佩服。”
  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两个月后,她给邝文美写信:“宗教‘有时是扇方便之门。如炎樱—她固信教,不说谎,可是总有别的办法兜圈子做她要做的事。我觉得这种‘上帝’未免太笨,还不容易骗?”这些刻薄的话,让人觉得张爱玲与炎樱已形同陌路。

  但事实上,张爱玲到美国后,与炎樱往来密切,因手无余钱,张爱玲住进救世军办的女子宿舍中,还是炎樱找的关系。这次,张爱玲本想在英语文坛闯荡一番,却被屡屡退稿,备受挫折。她得知胡适也在美国,便与炎樱一起去拜访。

  此前张爱玲曾将自己的作品《秧歌》寄给胡适,胡适读后十分欣赏,可见面后,张爱玲一言不发,胡适只好和她闲聊起大陆的情况,可张爱玲对政治毫无兴趣,只听不答。结果倒是炎樱给胡适留下深刻印象。张爱玲下定决心,下次单独拜访胡适。



  胡适出于礼貌,先回访了张爱玲,才发现胡家与张家是世交。然而,张爱玲始终沉默寡言,胡适亦不知如何帮助,当时美国有基金会扶持的创作营,作家可短期免费食宿,张爱玲两次请胡适担保,胡适欣然同意。

  张爱玲与第二任先生赖雅结婚后,与炎樱仍有往来,炎樱去信说要看望他们,却总也不来。张爱玲平生最恨别人失约,再好的朋友,晚五分钟都不行,可就在张爱玲准备出门前,炎樱却在门外大叫起来:“张爱,张爱—”张爱玲打开门,炎樱冲进去抱紧张爱玲说:“又见面了。亲一下,亲一下。”原来,炎樱准备再一次结婚。两人聊了很久,炎樱想让张爱玲留她住下,但张爱玲装没听懂,炎樱便用上海话说道:“侬好狠心。”

  张爱玲在和赖雅交往时曾不慎怀孕,而张爱玲最不喜欢小孩,还是炎樱帮她找人堕的胎。

  1966年,《张爱玲全集》在台湾出版,张爱玲从此再无衣食之忧。但赖雅婚后不久即瘫痪,为照顾赖雅,张爱玲与外界基本断了联系。令人惊讶的是,张爱玲与曾经的好友炎樱反而中断了往来,炎樱去信她也不回。因为对于张爱玲来说,炎樱是对外社交的助手,可以避免冷场,晚年张爱玲绝世独立,炎樱已帮不上什么忙了。
  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两个月后,她给邝文美写信:“宗教‘有时是扇方便之门。如炎樱—她固信教,不说谎,可是总有别的办法兜圈子做她要做的事。我觉得这种‘上帝’未免太笨,还不容易骗?”这些刻薄的话,让人觉得张爱玲与炎樱已形同陌路。

  但事实上,张爱玲到美国后,与炎樱往来密切,因手无余钱,张爱玲住进救世军办的女子宿舍中,还是炎樱找的关系。这次,张爱玲本想在英语文坛闯荡一番,却被屡屡退稿,备受挫折。她得知胡适也在美国,便与炎樱一起去拜访。

  此前张爱玲曾将自己的作品《秧歌》寄给胡适,胡适读后十分欣赏,可见面后,张爱玲一言不发,胡适只好和她闲聊起大陆的情况,可张爱玲对政治毫无兴趣,只听不答。结果倒是炎樱给胡适留下深刻印象。张爱玲下定决心,下次单独拜访胡适。



  胡适出于礼貌,先回访了张爱玲,才发现胡家与张家是世交。然而,张爱玲始终沉默寡言,胡适亦不知如何帮助,当时美国有基金会扶持的创作营,作家可短期免费食宿,张爱玲两次请胡适担保,胡适欣然同意。

  张爱玲与第二任先生赖雅结婚后,与炎樱仍有往来,炎樱去信说要看望他们,却总也不来。张爱玲平生最恨别人失约,再好的朋友,晚五分钟都不行,可就在张爱玲准备出门前,炎樱却在门外大叫起来:“张爱,张爱—”张爱玲打开门,炎樱冲进去抱紧张爱玲说:“又见面了。亲一下,亲一下。”原来,炎樱准备再一次结婚。两人聊了很久,炎樱想让张爱玲留她住下,但张爱玲装没听懂,炎樱便用上海话说道:“侬好狠心。”

  张爱玲在和赖雅交往时曾不慎怀孕,而张爱玲最不喜欢小孩,还是炎樱帮她找人堕的胎。

  1966年,《张爱玲全集》在台湾出版,张爱玲从此再无衣食之忧。但赖雅婚后不久即瘫痪,为照顾赖雅,张爱玲与外界基本断了联系。令人惊讶的是,张爱玲与曾经的好友炎樱反而中断了往来,炎樱去信她也不回。因为对于张爱玲来说,炎樱是对外社交的助手,可以避免冷场,晚年张爱玲绝世独立,炎樱已帮不上什么忙了。
  @天蓝色蜜糖
  可能你天生就比较敏感,脑神经连接比较多

  在脑神经科学领域,高敏感人类有自己的专属名称,叫Highly Sensitive Person(简称HSP),高敏感孩子叫Highly Sensitive Child(HSC),完全由基因决定,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无关。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么是HSP,要么不是,不存在中间值。

  HSP在人群中的比例约占15%-20%,这个比例不算低,它不是一种病,反而可以看作是一个基因优势。

  并且,高敏感的基因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目前已在100多个物种中发现了高敏感群体的存在,比例都在15%-20%之间,说明这种基因表达在物种进化中有它存在的价值,因此才会被延续下来,没有遭到淘汰。

  HSP的神经系统比一般人更加敏锐,表现为对周遭环境的高响应, 无论是灯光、声音、气味,还是人们的情绪,HSP的大脑都会做出比一般人做出更快更强烈的反应。

  高敏感孩子因为具有敏锐的意识,通常在智力、创造力和情感上都有天赋,在幼年时就表现出真正的同理心和高情商;缺点是他们也容易被人群、喧闹、新情况、突然的变化和其他人的情绪困扰所淹没。

  
  穿衣服、袜子鞋子特别挑剔,因为一根线头或者一个标签就这里痒那里痒,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衣服只要打湿了一点点,就绝对要脱下来。

  很怕噪声,会被突然的响声吓得哭起来;

  非常擅长察觉环境中的小细节,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大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被TA留意到了;

  很强的同理心,好像拥有读心术,能猜到别人在想什么,甚至很会操控大人;

  有幽默感,喜欢提问,问大问题。

  以上问题的答案如果全部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家有一枚高敏感宝宝。
  超强的情绪感知力和同理心

  因为HSP更关心周遭环境中的一切,他们对情绪的感知力也特别强,在社交互动中能够很自然地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感知对方的感受,具备超强的同理心。

  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更深的感受,容易哭泣,完美主义,对犯下的最小错误或者不顺心都反应强烈;容易注意到他人的痛苦和困扰(包括学校朋友、家人、陌生人、动物甚至是电影里面的人物),产生共情。

  比如,悠悠经常看动画片/纪录片看着看着就哭了,跟着剧中人物角色的情绪起伏跌宕,很容易入戏。

  在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大脑研究中,HSP和非HSP分别观察了陌生人和浪漫伴侣的照片,这些照片表达了幸福、悲伤或中立的情绪, HSP的大脑尾状叶区域(与意识相关的区域)明显表现出更高的活跃性。

  4. 对微妙的刺激敏感

  HSP对细微的声音、气味、细节等都高度敏感。但HSP的高敏感并不仅仅是因为感官发达,而是在大脑层面的更多思考活动促使他们比一般人有更强的感知力,更容易注意到不起眼的细节。

  这一点也有很多脑科学实验提供力证:让HSP和非HSP同时看有细微差别的两幅画,或者在跳动的画面中寻找细节目标,HSP的大脑活跃度明显高于非HSP,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找出来。

  而完成实验任务后,HSP也比非HSP感到更累,可以理解为用脑更多,所以更容易感到疲惫和压力。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看待。若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3),就不会引发深度的信息处理和思考(1);喜欢深度思考(1)意味着关注和察觉细微之处(4);正因为太容易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大脑要处理的信息太多,所以更容易感到过度刺激(2)。

  HSP不一定等于内向害羞,事实上有30%的HSP是外向性格。
  敏感性通常是创意艺术家、创新者和高天赋孩子的特质。 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如卡尔·荣格,约瑟夫·坎贝尔、亚伯拉罕·林肯和罗斯福都被认为是HSP。
  张爱玲看上去也是HSP
  才能观察和描述那么多情感细节
  所以和她弟弟对挨打的情绪反应完全不同 ^^
  @起名字真的超级难 2021-11-25 01:43:47 评论

  哈哈哈,看来我只是玻璃心而已^_^
  ---------

  你不是挺有艺术天赋的?比如擅长绘画?
  也有可能是HSP ^^
  司马南是个不错的评论家。但他没做过企业,不懂企业运营。所谓的灵魂拷问,大部分内容说得相当外行,而且很不准确。

  很多人觉得,如果他说得不对,联想为啥不反驳?

  ”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比如联想每年研发投入约百亿,司马南认为这少得可怜,没资格进科创板。

  他大概不知道,中国2020年科创板所有企业加起来,研发投入也就是384亿。

  从业务模式来看下,联想集团的财务走的是薄利路线,整个行业都是这样,13%左右的毛利润率,能拿出3%的点来做研发,其实很不容易了。

  比如惠普是联想的最大竞争对手,从惠普公司已公布的研发费率来看,2018年、2019年数据分别为2.55%、2.61%,还不如联想。

  再对比相关行业的其它公司,联想的研发投入与惠普、戴尔和宏基等传统PC厂商相比其实相差不大,比几个国际化代表公司海尔、TCL、格力都高,低研发费用占比是PC行业普遍现象,这也反应出PC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目前更多依靠品牌、渠道和成本控制来推动销量,当然技术进步的占比会越来越大。

  与这些传统厂商比,联想13%的毛利润,却能拿出3%的钱做研发,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倾斜比例,其实不用多说,已经算很“豪“了。
  再比如司马南炮轰联想集团 27位高管中的14个是外籍人员(言下之意,外籍高管意味着卖国?)

  这个说法就更搞笑了。海外业务占联想集团收入已超过70%,外籍高管多一些有啥稀奇?

  联想曾经收购国际巨头IBM和摩托罗拉,保留了不少原企业的高管。否则收购了之后,难道把核心人员全部开除?

  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跨国企业,他们的高管多半是来自多个国家的,这不单是管理和经营的需要,很多时候也是法律和公司架构的需要。

  谷歌的CEO是劈柴哥(印度人),现任微软CEO和董事长纳德拉(印度人)。

  按这个逻辑,谷歌和微软都在卖国? ^^
  联想的头号竞争对手HP的高管中, CEO是西班牙人, CFO是澳大利亚人,首席法律官和首席战略官应该都是印度人,两个部门高级主管都是华人,整个高管团队至少一半是外国人。当然他们的国籍很有可能是双重或多重国籍,有美国籍也有其他国籍。我相信如果中国允许双重国籍,联想多数外籍高管会毫不犹疑地也申请一个中国国籍。

  反倒是联想的核心人物,基本都是中国人:

  联想管理团队

  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董事长:杨元庆;

  董事:邓麦村、曾茂朝、卢志强、朱立南、赵令欢;

  监事:李勤、余政、王 津。

  总裁室成员

  总裁:杨元庆;

  常务副总裁:朱立南

  高级副总裁:赵令欢、陈绍鹏、

  副总裁: 陈国栋、宁旻、唐旭东

  助理总裁:李蓬、邹博、郑月明
  @熹菲 2021-11-25 20:18:22

  南京富婆多啊
  -----------------------------



  

  

  
  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

  11月23日,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新乡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拉肚子现象,学生们纷纷反映,当天吃的饭菜里“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

  面对记者的采访,戚城中学王校长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后,开始掩面痛哭了起来,他哽咽着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当地教育局通过招标后,送餐公司才变成了现在的这家,也是从11月15日,这家送餐公司开始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没想到这周二就出现了学生上吐下泻的情况。

  据一名学生介绍,中午在学校吃的是米饭、豆腐,还有一点烩菜,整个学校都是吃一样的餐,吃完饭之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呕吐症状,还伴随着肚子疼,该学生表示,“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气。”


  戚城中学王校长面对采访时,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后,开始掩面痛哭了起来。

  他哽咽着告诉记者,教育局通过正规的程序招标了这家餐饮公司,11月15日开始给学校送餐,11月23日中午有30多名学生吃出了问题,截止校长接受采访时还有三名学生在医院躺着。学生呕吐腹泻事件发生后,家长都反映不想让这家公司来送餐,但是现在还一直配送着。

  校长红着眼睛说:“我想让学生吃好点。”面对为什么不更换送餐公司的问题,校长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不行,因为这是教育局招标的。”
  说说联想为啥要抽一部分人出来,开拓金融业务?

  因为联想的主业,电脑行业是夕阳行业,利润越来越低
  联想卖电脑的纯利润只有不到2%

  不仅联想,同时代其它电脑业巨头,处境都不好
  否则IBM也不会被联想收购了
  大家可以看看,国内国外其它知名的电脑企业,还有几家存活?
  绝大多数混得还不如联想
  所以这不能说是联想有啥严重失误,而是行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联想还能拿出每年100多亿投入研发,已经很壕了

  想要靠卖电脑的利润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几乎不可能。
  贾跃亭好不容易推动FF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募资10亿美元。这才过了半年不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警示函,还给FF蒙上了一层可能被退市的阴影。

  警示函称,由于FF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第三季度财报,被列为不符合规定的上市公司
  @红蔷薇2019 2021-11-26 23:30:13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s/gee8sds7xDT1ThHsPpheQg
  -----------------------------

  我听他的视频,注意到一个问题
  国企员工人数居然从90年代的1.2亿,降低到10年后的3000万
  这么高比例的员工下岗
  那国企所谓的最大优势,稳定,还站得住脚吗?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