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大家新年快乐!好运常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由于眼不适,停了近一年,这一年来谢谢大家支持,从今天开始,不定期将本书第二本后面内容呈上,内容是从东吴韦昭被杀至晋惠帝时期齐万年覆灭、李特走上历史舞台。
韦昭一个正人君子,他认为互相调笑的做法会让大家互生怨恨、难以和睦,对工作不利,所以轮到他时,他也不去挖苦别人,而是以文章来代替,借此难倒对方。孙皓不高兴了,心中想到:"你韦昭算老几,竟胆敢坏我规矩,前番不喝酒也就算了,如今大家都互相打谑对方,调节气氛,而你一本正经,还把学习的事带到酒桌上,难道我东吴就你学问高,大家都是白痴,也太不像活了。"越想越气,新账老账在孙皓脑中翻腾打滚、头脑也大热起来,于是在某次酒会上一声怒吼:"来人,把韦昭收监!"
韦昭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冲进的几个保安反扭了胳膊,推了出去!
入狱后的韦昭也曾上书自救,意思是等他把书写完,再干掉他不迟。而公司高管华覈(核)也曾上疏老板,放韦昭一马。可是孙皓对老韦积怨已久,他不想韦昭成为司马迁,到时书中留有诽谤公司、老板之语而成后世话柄;他更不想玩死缓,那样是不会痛快的,东吴凤凰二年,公元273年,韦昭追随楼玄而去。后人有诗赞楼玄、韦昭、贺邵曰:
三贤同去后,草木自心惊。
流水随缘去,凡心不易平。
明君重俊秀,暴主杀忠英。
归命洛阳道,千年难独行。
注:归命:孙皓归顺西晋后,被封归命侯。
韦昭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冲进的几个保安反扭了胳膊,推了出去!
入狱后的韦昭也曾上书自救,意思是等他把书写完,再干掉他不迟。而公司高管华覈(核)也曾上疏老板,放韦昭一马。可是孙皓对老韦积怨已久,他不想韦昭成为司马迁,到时书中留有诽谤公司、老板之语而成后世话柄;他更不想玩死缓,那样是不会痛快的,东吴凤凰二年,公元273年,韦昭追随楼玄而去。后人有诗赞楼玄、韦昭、贺邵曰:
三贤同去后,草木自心惊。
流水随缘去,凡心不易平。
明君重俊秀,暴主杀忠英。
归命洛阳道,千年难独行。
注:归命:孙皓归顺西晋后,被封归命侯。
由于韦昭同志是以茶代酒的首创者,而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所以在此有必要和大家闲聊一下茶文化。
历来很多文献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早在神农时代,便发现了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
相传茶叶在周武王老板时期,便成了贡品,春秋战国时期茶是以祭品和蔬菜形式出现,到两汉时期茶已经成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体价格不知道,应该不会太高,而早期的茶叶都是以野生的方式出现,所以古时候,千年古树茶应该是极常见的,不像如今,争相炒作古树茶,弄得价格奇高,平常百姓望而生叹,当然在古代能够一日三餐后吃茶喝茶,也不是寻常人家都能享受!
底层人依然被那动值几十亩的土地压弯了腰,显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制作一些和吃饭关系不大的东西。
因此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还是古代那些衣食无忧,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拓展开来,特别是老板、高管这一类人的推广。
早期的茶应该以提神和助消化的方式为人熟知,普通基层员工刚好填饱肚子、荤腥吃的也少,显然也不可能去吃茶,只是偶尔家中煮饭时,放几片生叶扔在饭里提香。
当老板们高管们开始推广茶叶后,茶叶也就成了熟悉的商品,众人皆知,烟、酒、茶是容易让人上瘾的商品,烟有烟瘾、酒有酒瘾、茶有茶瘾。烟酒过度上瘾对人有伤害,而茶上了瘾却能带来健康。
中国饮茶风气魏晋时期还没有完全推广,产量和需求都比较少。从韦昭以茶代酒的故事看出,当时东吴公司高层应该认可了茶叶这种食品,就像如今吃某种不常吃的蔬菜一样。
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兴盛,那些寺庙的和尚们一直有老板、信奉者捐香火钱,公司发工资,衣食也无忧,于是他们想到在寺庙周边大量种植茶叶,而茶叶也渐渐从野生变成了"家养",茶叶市场也就打开了!
所以最早乐于制茶、精于茶道的都是些光头党!
早期制作出的茶叶和如今不同,比如韦昭同志吃的茶,是鲜叶捣碎而制成的饼茶,到了唐代,制茶是蒸熟后捣碎,制成团块,宋代是茶叶蒸熟后不捣碎了,制成蒸青散茶,也有压紧制成龙团茶,工绪一直比较复杂。明朱元璋老板时期,为了节省劳力,就罢掉龙团茶,一律用炒青芽茶,也就是现代绿茶雏型。
中国人喝茶的说法从明代开始的,而明以前泡好的茶皆是连叶伴着水像喝稀饭一样吃下去,所以叫吃茶,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有"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句。
如今茶叶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国人也就有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历来很多文献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早在神农时代,便发现了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
相传茶叶在周武王老板时期,便成了贡品,春秋战国时期茶是以祭品和蔬菜形式出现,到两汉时期茶已经成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体价格不知道,应该不会太高,而早期的茶叶都是以野生的方式出现,所以古时候,千年古树茶应该是极常见的,不像如今,争相炒作古树茶,弄得价格奇高,平常百姓望而生叹,当然在古代能够一日三餐后吃茶喝茶,也不是寻常人家都能享受!
底层人依然被那动值几十亩的土地压弯了腰,显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制作一些和吃饭关系不大的东西。
因此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还是古代那些衣食无忧,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拓展开来,特别是老板、高管这一类人的推广。
早期的茶应该以提神和助消化的方式为人熟知,普通基层员工刚好填饱肚子、荤腥吃的也少,显然也不可能去吃茶,只是偶尔家中煮饭时,放几片生叶扔在饭里提香。
当老板们高管们开始推广茶叶后,茶叶也就成了熟悉的商品,众人皆知,烟、酒、茶是容易让人上瘾的商品,烟有烟瘾、酒有酒瘾、茶有茶瘾。烟酒过度上瘾对人有伤害,而茶上了瘾却能带来健康。
中国饮茶风气魏晋时期还没有完全推广,产量和需求都比较少。从韦昭以茶代酒的故事看出,当时东吴公司高层应该认可了茶叶这种食品,就像如今吃某种不常吃的蔬菜一样。
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兴盛,那些寺庙的和尚们一直有老板、信奉者捐香火钱,公司发工资,衣食也无忧,于是他们想到在寺庙周边大量种植茶叶,而茶叶也渐渐从野生变成了"家养",茶叶市场也就打开了!
所以最早乐于制茶、精于茶道的都是些光头党!
早期制作出的茶叶和如今不同,比如韦昭同志吃的茶,是鲜叶捣碎而制成的饼茶,到了唐代,制茶是蒸熟后捣碎,制成团块,宋代是茶叶蒸熟后不捣碎了,制成蒸青散茶,也有压紧制成龙团茶,工绪一直比较复杂。明朱元璋老板时期,为了节省劳力,就罢掉龙团茶,一律用炒青芽茶,也就是现代绿茶雏型。
中国人喝茶的说法从明代开始的,而明以前泡好的茶皆是连叶伴着水像喝稀饭一样吃下去,所以叫吃茶,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有"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句。
如今茶叶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国人也就有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由于手机上网,为了养眼,现在只能发帖,顶帖。朋友们帖不敢学习,至于发红包、打赏只能记下,谢过,以后再酬。祝朋友们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