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诸葛恪决定趁热打铁,召开会议,内容是针对曹魏继续展开行动。公司管理层都以员工疲劳、不能为用,来提醒诸葛恪。其中还有一位高管为此事不惜同他翻脸,这种极端思想的高管,诸葛恪没有多说,把保安叫来撵出会场外。
  诸葛总经理不想听这种推诿的理由。
        诸葛恪为了鼓舞大家,发挥某些大师的特长,对着在座各位大肆分析道:"两公司互相吞并,好比两个仇人都想急急除掉对方,如果不除掉对方,等对方羽翼丰满,既便害不到自己,却是遗祸子孙的,常言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啊!当年秦公司居于一隅,尚想吞并东方六家公司,如今曹魏比过去的秦公司地方大好多倍,而我们东吴和蜀汉比起东方六公司,也不过只是人家一半的实力。"
        诸葛恪先来个古今对照,让大家先入戏,接着又继续论证:"现在之所以我们能和曹魏抗衡,是因为曹操时期员工多,后来一直东吞西并,那些老员工也死的差不多了,而后出生的这些人还没长大成人,现在正好是曹魏人力资源衰退期。"
  以人口老龄化切入!
          已经很引人入胜了,诸葛恪见大家不说话,于是又来一段:"司马懿杀王淩后就死了,现在他儿子只知道专权而无大志,虽然也有些聪明人为他出谋划策,但他儿子不一定会听,所以现在去兼吞,是个好机会,圣人说要善于把握机会,其实机会就在今日!假如我们不思进取,苟且过日子,以为长江可以作天险让子子孙孙一直能够在东吴工作,如果有这种想法请打住,这种鼠目寸光的想法真是让我叹息啊!长江是我公司天险难道不是曹魏的天险吗?我还听有些人说我们公司普通员工日子过的清苦,应该好好休养,这纯粹是不管公司大事而去考虑鸡毛蒜皮的小事。打败曹魏还愁员工富不起来!当年刘邦只有关中、汉中那一小块地盘,他却不闭上函谷关在关中当个土皇帝,他差不多赤手空拳去打项羽,员工们是一个个创伤横生,甲胄衣裳虱子乱飞,难道他们不苦,他们不想过安稳日子,还不是因为长痛不如短痛,最后怎么样?后来结果大家都知道他打败了项羽,所有的一切不都解决了吗?如果闭关自守,估计刘邦汉公司早就倒了。"
         大家依然默不作声,诸葛恪见话语有些效果了,最后像法西斯希特勒一样,打出感情牌,动情地说:"我每当看到书上当年荆邯同志鼓动公孙述一定要有吞并其他公司的话语,又看到我叔叔诸葛亮先生写给刘禅的信,我是日夜睡不着觉,也常常叹息反思,他俩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他们公司能够发展壮大、为员工们谋求更大福祉,但公孙述没听,他的公司也倒了,蜀汉我叔叔死后,公司也开的歪歪倒倒,哎,我说了这一箩筐话,也是我的心声,假如有一天我死了,而我的想法没有实现。我希望后来人知道我的苦衷,后来人也可引以为鉴,不再走我这条"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老路!"说罢,他泪流满面。
  诸葛恪显然是研究过心理学的,先通过断言曹魏能打,再重复曹魏为什么能打?最后将能打的信息让大家互相传染!
         总经理话说的这份上,大家更沉默了,很多人心里有点怪怪的,可嘴上也确实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会上是基本搞定了各位,但诸葛恪的几个知心好友兄弟还是劝他不要去讨伐曹魏,他们都说出一样的想法,就是等机会,等曹魏公司内部出错,再去进攻。
        可是历史上很多失败的事例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急,凡事一急就容易出问题!就像如今酒驾少了,但交通事故却没有少,生活节奏快了,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司机急出来的,比如急超车、比如开车时怕上班迟到、比如开车时怕网友在酒店等的太久等等。

        诸葛恪这个人聪明,却不智慧,聪明人多嫌别人笨,觉得别人反应太慢,所以聪明人喜欢揽事,也喜欢急于表现,但他忽略了,其实脑袋转的快,急着表现也是容易出错的。而智慧的人却不一样,智慧的人聪明冷静,不急于表现,善于等待机会,不会去做没把握的事,我们以前说的司马懿就是位智慧的人。
        公元253年夏天,诸葛恪决定率领东吴员工讨伐曹魏,因听从手下建议,决定围攻曹魏新城分公司。
       消息传到曹魏,这次司马师决定不让自己弟弟统一指挥调度,但又不敢信任其他异姓高管,他怕万一其他异姓高管阴奉阳违,生起异心,带着人马反戈自己,到时商纣王的故事只怕在自己身上又要重演,所以他决定劳驾自己的叔叔司马孚走一趟。
  "叔叔,靠你了。"司马师说。
  "为了曹魏公司,为了司马家,应该的。"司马孚回答道。
      司马师的叔叔司马孚是个极有才华的人,也是很爱学习的人,当年东汉公司丧乱时,他在那种危亡时代,却能像颜回一样箪食瓢饮、手不释卷,可见他也是位淡定的人。而且此人性格不错,洁身自好还不得罪人。才出道时曾跟班曹植,因曹植恃才傲物,他也经常规劝,可见司马孚也是个忠心负责的人,曹植失败后,曹丕收编了他,让他和哥哥司马懿为自己所用,司马两兄弟跟班曹氏两兄弟,似乎更像一场预谋,和赌钱押宝一样,大小两边都押,揭宝总会有一方赢,还不会大输,假如曹植上位了,司马孚也可以通过关系把他哥司马懿拉到这边来。
  司马两兄弟果然谨慎过人!这也是乱世时代他们的生存策略!
  曹丕当总经理后,在晋级董事长的路上,司马孚助力过曹丕,很快进入公司中层。司马孚在曹丕曹植两边都能混,可见司马孚并不是像杨修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他也是极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司马孚一生以忠于曹魏公司为己任,是一位难得的人物,而司马孚的行事更像是一杆双面旗帜,他一生充当曹家和司马家的调和剂,可见他是一名极好的政工型人才!
        司马孚的才能其实类似于萧何,曹睿时代管了一阵公司后勤和财务的内业,当时司马懿管外业,两人一内一外,工作干的风生水起,曹睿还高兴地说:"我得司马懿兄弟,复何忧哉!"
  后勤本来就是司马孚的旧业,而统一调度员,除督导那些前线高管外,其后勤保障也是极重要的。
        司马师知道诸葛恪是拼了命要和自己干一架,而且这场架自己是不能再输的,因为上次在东兴输了,自己在诸葛恪眼里已成病猫了,如果这次丢了新城,曹魏的高管和老板们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而是觉得这只猫可能是多余的了。
       司马师决定听从手下人建议:不急着正面交战,等待机会。
         
         司马孚带了二十万保安,人数之多,破了曹魏公司外业记录了,当年司马懿兼吞辽东公孙渊,只带了四万多人,公司人还吵着说带的人太多了,曹爽征蜀汉,也不过十多万人。这一次竟然带二十万人,差不多应该举全公司之力了,但这次没有人说多!
       带这么多人去对付诸葛恪,也在告诉全世界,司马师需要赢!
         二十万人依然不会因为人多而欺负人少!
  诸葛恪这次非要拿下新城众人皆知,如果他连续多日搞不定,必然上下疲劳,曹魏到时候就可以通过以逸待劳。曹魏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让这二十万员工吃好、喝好,养的壮壮的,等待机会!
         驻守新城的是一位叫张特的兄弟,他只带了三千兄弟在防守,诸葛恪知道对方人不多,认为以大吞小应无大碍,于是下令急攻。可是张特兄弟仿佛田单在世,攻了两个多月,连新城一块砖都没抠上。不过张特兄弟为了发扬寸土不让的精神,自己人被打死的、病死的也上千了。如果总部还不派救兵来,只怕很快没戏唱了!
        诸葛恪怒了,就那么几千人,我几万人还拿不下来?其实历史上这种几千人守,几万人攻并非孤例,为什么拿不下来?
        因为新城公司城墙太牢固了!
  自公元232年成立以来,新城已经成了曹魏公司南面窗口,一直是东吴公司年年争抢的场所,如果轻而易举被东吴拿下,大胖肉合肥分公司就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而扬州分公司驻守地寿春就无险可依,会直接被撸掉!可见新城战略地位太关键,曹魏是不敢大意的!
          这个城之所以叫新城,它不是老城改造的产物,它是凭空在合肥南面增加出来的城池,它是满宠的杰作,这个新城是在合肥南三十里,北依湖水,南为平地。从前没有新城时,东吴一直可从水路直接骚扰合肥,而东吴公司一直是水军厉害,他们公司员工生于水乡,从小就会游泳,水性也好,还会熟练的驾驶小船,东吴的员工和宋江兄弟的阮氏三雄以及张顺兄弟相似。而曹魏的员工,生于北方,很多不会游泳,不习水上作业,每每水上对垒东吴,心里都有些赤壁大败的阴影,都很紧张,他们就像被张顺揍过后的李逵,但只要一上陆地,那就生龙活虎了。多少年来曹魏员工一直不想和东吴水上斗,这也是心理条件不允许自己和对方缠斗,而东吴恰恰利用自己先天优势,是时不时来骚扰曹魏,东吴就像一只骄傲的蚊子去吸曹魏狮子的血。
        新城峻工后,双方打斗场所从船上滚床单变成了陆地上野战,东吴劣势也就出来了。
  如果说东兴是曹魏喉咙里的鱼刺,那新城就是东吴喉咙里的针,试想双方都往对方喉咙里放一根锐器,让对方感受这种尖刺在喉的痛苦,二位公司用这种方式互相伤害,又何苦呢?   
  对手之间都想通过挖坑害对方,你挖过来,他挖过去,大家最后都跌坑里了!  
  前文已经说过,公元234年,孙权曾倾巢而出,要夺新城。后来东吴付出惨痛代价,孙老板侄子死在了新城城下。
         诸葛恪似乎忘了二十年前孙老板的侄儿孙泰惨死此处,也忘了曹魏员工不是水中蛟龙、而是平原狮子。他们恐水,喜欢旱地,是典型的陆上动物,也是防守专家,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请葛恪能弄些消防员的水枪往新城注水,会比弓箭乱飞更有效。
  诸葛恪继续下令猛攻,堆土山驾云梯,张特终于抵挡不住了,毕竟自己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有时候张特可能心里真想骂司马师他们,你二十万人是蜗牛吗,两个多月你怎么还没走到这儿?
       张特兄弟,你们不过是诱饵,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希望,拖住他们就是你们最大的功劳。张特兄弟坚持住,很快黎明的曙光就会来的!
        张特实在扛不住了,面对自己的兄弟日夜减少,城砖已经松动、城墙即将垮塌,公司厚厚的城门烧的快要成木炭⋯⋯看到这一切,张特的心就像迟迟不倒菜而烧红的铁锅!
  "不能再这样硬拼了,得想个法子。"他决定用自己的法子赌一次,希望东吴中招。
        于是他在城上对着东吴人大吼道:"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再守下去了,但是我们大魏公司有个条例,你们东吴想必也知道,就是如果被攻一百天而救兵不来,我们投降对方,家族不会因此满门抄斩,现在已经九十多天,我们城里本来四千多人,而今死了大半了,眼看我们就要失陷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不想投降,我必须去说服他们,让他们搞清重点,理清思路。我明早上我会把我们的投奔名单全部报过来,如果你们不相信,我给你们分公司大印。"说完,便将新城分公司的大印从城上扔了下来。
        话说到这份上了,还能说什么呢?谁没妻儿老小,原来他们拼命抵抗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家人平安,活着不容易啊,他们的抵抗不过是另一种苟且!
        东吴人动了恻隐之心,也不好意思再取大印了,大家只要等到明天,这枚大印终究还得归自己的腰包,何苦今天拿上,让对方感觉自己吃相难看呢?明天我们将化干戈为玉帛,将来会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了。
       "印还给你们,城上的兄弟。"东吴人一边大叫,一边用抛石机将大印抛进新城城内。
  东吴中招了!
         东吴人学着晋文公退避三舍,不再紧逼新城,因为明天,敌人就是自己的兄弟!
         张特见城下人散去,就像一个个黑点渐渐消逝在远方!他是盼着天黑,夜幕刚刚降临,他赶紧带着人像拆迁工一样大拆城里的房子,将房子上的所有木头用于加固即将垮塌的城墙,也将公司大门堵了几重,把一切弄的牢牢固固,便等着天亮。
          天一亮,东吴便派人来交涉。张特就像战国时张仪同志一样毁约了。张仪同志当年骗楚国老板,说只要你和齐国绝交,我们大秦公司会献上六百里土地给楚公司。楚国老板楚怀王是个二货,竟然相信了张仪同志这种没有任何凭证的鬼话,便急急派人在齐楚交界处骂齐国老板,齐国老板火了,说道:"我怎么跟这种疯狗交朋友,我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于是下令和楚公司绝交。楚老板将绝交战果送给了张仪,也顺便派人随同张仪去秦公司要地,到了秦总部,张仪突然告之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楚公司人气的发抖,赶紧跑回来告诉自己那二货老板,二货老板哪能受此大辱,于是兴师问罪秦公司,结果被秦公司打的大败,不仅六里土地没得上,反而搭了自己两家分公司,怎么也超过六百里了。生意是一往一复,亏了一千多里,还得罪了大齐公司。
      张特的祖宗也许是张仪,他遗传张仪这种大骗子基因,怒目圆睁地对着城下大声喊道:"哪怕打死我们也不投降!"
        一天一夜时间,从白脸到红脸,又从红脸变回了白脸,张特真是一个极棒的川剧演员!
        "你这个说话不算数的小人。"东吴交涉人大叫。
  "这叫缓兵之计。"张特大笑道。
         "给我杀!"东吴人大叫道。
         古人说一鼓作气,再二衰,三而竭。如今东吴的士气早在昨天得到对方决定投降时已经消停了,他们这时就像练罢气功后身体放松的人,如今却又被突然告之来现场表演,他们气怎么也提不到丹田。而张特的人一直像捻紧的麻绳,便不松懈,双方一触,不一刻,东吴的人死伤遍地,只好停下进攻的脚步。
       张特以三四千人顶住了几万人三个多月的攻击,也让古代公司以少胜多的交锋史上增加了一段光辉的篇章。
       张特挺过黑夜,曙光渐渐来临,吴公司由于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加之天气炎热,东吴人患起了传染病,史书上说: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
      还打什么,疫情来袭,风都能吹倒人,东吴的战斗力消失的一干二净!
       诸葛恪办公室里,下面没有人汇报外业进展情况,汇报的全是每天增加的病例,如同"非典"时期一般,一时间人心惶惶。诸葛经理火了,你们是不是故意说假话,哪有这么多人病了?他准备杀了这些汇报者,大家害怕脑袋搬家,不再上报,干脆隐瞒病情。
  我本有心诉领导,奈何领导不想听!
  纸包不住火,病却会缠住身。
  诸葛恪也知道情况严重,但在如此关键时期,只能耳朵塞上棉花絮!
  手下们一头被领导施压,一头被疾病所困,他们人心涣散、分崩离析,高管朱异不赞同诸葛经理长围新城的策略,被诸葛恪赶回总部。而另一位手下蔡林几次向诸葛恪献计,诸葛经理就是不听,蔡林倒也利索,直接投奔曹魏,估计这小子就是吴公司裸高管,他就不怕连累自己妻儿老小?
        
   自己人跑到对方当了奸细,诸葛恪感觉身体被抽空了一般,此时他虽是战甲裹的严严实实,但在曹魏眼里不过是个透明人,五脏六腑全都能透视出来。
      听说司马孚那二十万人马等到今天,就是为了打扫最后的战场,活捉自己。又得到可靠消息,毋丘俭和文钦已经带人准备堵自己的后路。
       诸葛恪动摇了,此处不能再撑下去了,他决定和曹魏人来个"后会有期",我闪还不行吗,下令撤退!
  东兴一役,司马师跌入冰窖,诸葛恪威望大增;
  新城一役,诸葛恪跌入冰窖,司马师彻底翻身!
        兵法有句老话叫:好进恶退。带了这么多伤病员工后撤,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来的时候雄姿英发,如今回家是垂头丧气,更让人焦心的是曹魏文钦在这个时候不忘给东吴人伤口上撒把盐,还带着人过来砍杀一番。
        回去的路更难走了,大家衣甲褴褛,互相搀扶、有的去路边方便,拎裤时直接倒进沟里,受伤者痛、生病者哼、人群仿佛从炼狱归来一般。

  
  晚上好
        诸葛恪对于员工们上演的悲惨世界,晏然自若,依然摆着领导的架子,虽不用鞭子抽打员工摇摇晃晃的肉体,却也不去慰问员工脆脆弱弱的心灵。员工觉得总经理没有人性,却也无奈。
       打了个败战,诸葛恪心里太清楚,他可不想带这些毫无精气神的员工去立刻拜见 老板,他想让这帮公司员工先在江北养好精神后再回,还派人去浔阳考查屯田的事,意在备好粮食,下次再战!
        人在有伤病时,最想得到的是精神的安慰,特别是家人的关心,而诸葛恪刻意割断这种心灵交流的路线,让东吴公司员工难以和家人团聚,非要员工的妻女们感受"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扬州"思念之情,这种恶意阻碍家庭天伦让诸葛恪成了一名恶人,一位人人怨恨的"暴君"。
         老板孙亮和总部的高管决定下发文书,要求总经理回来休养,但总经理借口很多,一直推诿。如此几次来回书信,一个月后,诸葛恪才硬着头皮,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回到总部。
        打架败了还可以赢,人品败了连赢的资本也会没有。史书上说:众庶失望,怨讟兴也。东吴从上到下对这个曾经的神童很失望,埋怨憎恨诸葛恪的人就像秋天的落叶,越来越多。
        诸葛恪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像司马师东兴失败后,去包揽责任,他却还想着找人麻烦,他将写书信让他回公司、分管宣传的经理孙嘿叫过来,拿着书信往孙经理面前一扔,厉声大喝:"你胆子不小啊,竟然假传老板的话!"
       孙嘿也不敢嘿嘿,只是默不作声地告辞了,回家后请了病假。"恪兄,打不过你还躲不起吗?"孙嘿想道。
        古人云:积善三年,知之甚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诸葛恪所有的一切此时已成负面,这让曹魏公司的某些有识见的人看在心里,邓艾私下对司马师说:"孙权死后,继任者是个小老板,手下高管们都没有完全同心同力,而孙老板家族、以及那些高管家族力量强大,他们完全有能力改变东吴公司走向,诸葛恪不过是个新人,他不念及安抚上下左右人等,而非要对外搞扩张、搞侵略,带着全公司的力量去吞我们的新城,死了几万人也没成功,诸葛恪倒霉的日子快要来了。当年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那么牛的人物,他们靠山倒了,都倒霉了,而诸葛恪才能不如以上四位,小老板的靠山又靠不住,如今捅了这么个大篓子,估计快完蛋了。"
       早在诸葛兄弟东兴赚了一笔后,曹魏高管、老板老丈人张缉曾对司马师说:"你看诸葛恪是赚了,但离死不远了。"司马师还很纳闷,问他:"为什么?"
       张缉严肃地说:"功高盖主,难有善终的。"
       邓艾的话是从实际分析出发的,而张缉兄弟的话我们从他以后的事迹中看,他说的是双关话,也是在提醒司马师,现在曹魏公司的人只知道有司马师,而不知有老板,你如果继续放肆下去,诸葛恪的未来也是你司马师的下场。
        司马师也不会去考虑张辑有什么不轨,他觉得邓艾的分析更靠谱。而诸葛恪此后的人生道路竟然循着邓艾铺就的轨迹,可见老邓对问题的分析确实有两下子。然而东吴公司有邓艾这种想法的人显然更多,但敢于付出行动的人却只有一个,他叫孙峻,也是当年力顶诸葛兄当总经理的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