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和其他人走不了栈道,司马懿走不了水路,数万人马后勤还得不到保障,这些外业人员是又饿又冷,一个个如遭瘟的鸡儿,精气神丧失,毫无斗志!
曹魏总部的那般高管也急了,纷纷向老板上书,说不能再进攻了,此乃天意不让我们去吞蜀汉。
曹老板恨老天,恨它不照顾自己,让他花了不少钱,却没有达到效果,但他又不想拿自己员工性命当儿戏,只能叹口气,说:撤!"
曹睿想中奖偏不让你中。因为这个大奖不属于曹家,而是等着未来的司马家。
机会还是有的,别急就行!你见哪位急发财疯买彩票中了大奖的,奖终究会有人中的,可是曹睿是等不到那天!
曹魏的经理员工才出发时,肢体如同上了发条一样,鼓足了劲,可是在老天的反作用力的干扰下,在原地耗完了能量,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转!
而诸葛亮见对方没捞上便宜,兴致立马起来了,他要玩"敌退我进"!
第二年春天,也就是公元231年,诸葛亮率领人马来到当年熟悉的地方,祁山。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味道,遇上了并不熟悉的人-司马懿。
从此一生之敌来了,其实他们也没正面交锋几年。
因关中公司经理曹真生了重病,曹睿换了司马懿去接替他,不久曹真也亡故,第二个顾命高管也完了,曹家运气真不好。亮哥心里正盘算少了个重量级敌手,可是曹魏人才太多,曹真走了不代表无人可用,却是另一个人才证明自己的开始!
懿哥来了,一个超重量级的,如果曹真是91公斤级的,司马懿显然是91公斤级以上了。
亮哥在曹真身上没有讨上什么便宜,想占懿哥便宜是更难了。人家可是左右手极均衡的拳击手。
亮哥疯狂围攻祁山,懿哥留了一部分精英员工守上邽。
"其他人一起跟我去解祁山的围。"司马懿说道。
高管张郃提议,应分些人再守住雍、郿两处,懿哥说不行,必须全力救祁山。
亮哥派了其他人攻祁山,自己带了一帮人去打上邽,上邽一时根本拿不下,只能撤。
懿哥见亮哥撤了,想到找亮哥正面交锋一下,比比谁拳头硬,等寻上诸葛亮了,又退缩不打。懿哥手下人弄不懂了,笑司马懿是不是叶公好龙。其实司马懿在等,等什么,等诸葛亮后勤保障出问题。
果不其然,蜀汉这次后勤部长李平说天下雨了,粮食供应不过来,请亮哥退吧,亮哥没办法,没饭吃,还弄个啥,只能退。懿哥便让手下牛金追了一阵,砍了些人,后又派张郃追,张郃运气不好,发财的事没轮到,倒霉的事捏的准,追到木门这个地方遭到亮哥弓箭手埋伏,箭伤了膝(也有说伤了髀),死了。张郃的死,司马懿还是有责任的,史书载: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张郃的意思是,归师勿遏,穷寇勿迫。俗语说"兔子急了会咬人",就是这种道理。
可是司马懿非逼着他服从命令,硬把他往火坑里推,张郃死的够冤!
史书上说张郃能识机变,又善于安营排兵,对战局和地利的分析,相当牛。诸葛亮都害怕他!
可惜这种人才间接死在自己人手里了!
当亮哥听说张郃投了自己设置的罗网中,死了,是十万高兴!
也只是高兴了一阵,等撤回了后,李平却说:"后勤能供应上啊,经理您怎么回来了。"
诸葛亮那个气啊,好不容易这次能占些便宜,谁知你这小子前后矛盾,硬把好事弄砸了,一气之下,向老板刘禅汇报反映。刘禅只会听诸葛亮的,李平就是咬破舌根,满嘴喷血为自己辩解也没用!
刘禅一声令下,李平别呆在总部,卷铺盖走人,废为底层员工。
老板和亮哥还算仁义,罪不及子,李平儿子李丰继续效力公司总部。
李平忽悠亮哥这段历史很无厘头!李平作为蜀汉顾命高管,弄这种秃子头上虱子明摆着的事,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历史上某些事的突然变化,往往是人一时犯糊涂改变了,也许李平同志是个热爱和平的人,因为以前他叫李严,后来改名李平。
亮哥评价李平,没有客气,自创了一条成语叫"胸有鳞甲",给他作评语!
亮哥懿哥正面打了一次,亮哥是先赢后输,而懿哥是先输后赢。
亮哥撤退后,懿哥手下人说明年麦熟,诸葛亮还会来,我们得先备好粮食等他上门,司马懿倒运筹帷幄,捋了下自己那几根稀不拉碴的胡子,笑着说:"明年他不会来,下次来他也不会走这条路了,因为他也要备粮,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来那是三年后的事了。"
事情后来果然按懿哥的预测来发展的!
懿哥当年没兼职算命,确实有点亏,没事弄点外快,赚个酒钱也不赖啊!
十七 子建的困惑
既然懿哥发话三年后亮哥才会来,蜀魏二公司也能相安无事几年了,那就先讲一下曹魏公司一个边缘化的人物-曹睿老板叔父曹植。
曹植数年前差点被哥哥曹丕逼死,自己的亲信逃的逃、散的散,曹植也成了个孤家寡人了,公司事务是一点不敢参与,有点无趣,还好自己有三观比较正的文学爱好,闲来也可用它来自娱,打发无聊时光。其实曹植不当老板是正确的,至少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遗产,如《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杂诗》等,相当多,不一一道之。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种绝妙的想象句子也只有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能道得出。曹植的诗文因其身份、地位,流传的极快,毕竟人家就是名人,凡写出什么,很快就传出来,而且很多都是佳作,不像后来乾隆写了几万首诗,如今大家一首都背不出来。
这就是区别,乾隆是老板,不是文学家。老板如果搞起文学来了,叫越俎代疱,后果很严重,南唐老板李煜热衷于写诗词,而且写的极好,结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公司直接倒闭。还有陈叔宝的陈朝公司,陈老板一天到晚搞一般文人聚在一起开party,写啊写,自己写了一篇《玉树后庭花》,其中有"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句,陈朝公司也开倒闭了。
所以好文人是不适合当老板的,因为文人有太多的浪漫色彩,也多情。而当老板的在员工面前基本都喜欢板着脸,也无情。老板们如果一天到晚和员工们嘻嘻哈哈,员工把老板不当回事,就不好好工作了,公司也就开不长。
当老板的李宗吾说要会厚黑学,马基雅维利说不择手段。显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曹植不具备这些特点。曹植还是干点其他吧,反正你不会为生计发愁、为讨老婆发愁,为理想而活吧。
公司法人是曹家,曹植作为老板家族的一员,也很想为公司尽尽力、献献策。自己虽因违反公司纪律,削去大部分股份,但终究对父亲一手创办的公司还是有感情的。终曹丕一世,曹植是不敢对公司事务发言的。曹睿上台后,曹植忍不住了,几次上疏要求为公司尽一份微绵之力,可是都被曹睿打断了,史书上说:帝辄优文答报。意思是叔叔文章写的那么好,为了表示公司有你这样人才,我也得再写一篇好文章回复你。公司现在不缺人才,更不缺有文才的人才,还委婉地告诉叔叔,你好好生活,注意身体。
试想曹睿敢用你吗?你可是差一点挤掉他爸当老板的人,怎么也不能放虎归山。不仅不让你参与公司事务,其他前老板的兄弟子侄也和曹植一样,统统当甩手小股东,为了防止他们走动,还安排一些特务暗中盯睄!
你们像猪一样地活着,吃喝等死就行了,别给我添乱。
史书上说:是时,诸侯王(老板子孙)皆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各有老兵百余人以为守卫;隔绝千里之外,不听朝聘,为设辅监国之官伺察之;虽有王侯之号而侪于匹夫,皆思为布衣不能得。法既峻切,诸侯王过恶日闻。
这是曹丕时代政策,曹睿时代也不见松动。其意思是:一,老板经常开空头支票不兑现;二是弄一群老汉给老板子孙当保安;三是派人监视老板子孙行动随时上报。四是这帮老板子孙名头大,日子和普通员工一球样(这条有点夸张)。由于政策高压,老板子孙们天天有违法乱纪的。曹操有个叫曹衮的儿子,此人好学,遵纪守法,也不犯错误,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有人要向老报反映他的优点,吓的曹衮对手下人说:"修身养性,人之常情,这个往上反映,你们不是害我吗?好事随它自己传播,强行上报会好心办坏事的。"老板子孙活成啥样了?差不多穿越东汉公司明帝老板时代,当年汉明帝也是把自己兄弟管的和劳教犯一样!
老板子弟们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是在文字上做点手脚,如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我们也能见些端倪,其中有"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句,意思是老弟啊,爱护好自己身体吧,其他不要管了,我们好好活吧,活到老就是赚到老!曹植也无奈啊,只是安慰安慰兄弟,事实上生活环境和笼里鸟一样,大家能长寿吗?
这种防自家人的方式也让曹魏公司老板陷入孤立,打虎还得亲兄弟,抛兄撇弟的方式给公司其他有野心的高管在腾出机会呢,比如司马懿,只要掌握公司决策定夺安防权,就有机会逆袭当老板,因为老板的兄弟是没有任何能力去反抗,这种家族式企业,却是家族人除了老板外,对公司毫无管理经营权力,只要成年老板死掉,小老板登场,就容易被掌权的高管窃取公司胜利果实的!
后来司马氏吸取曹魏公司管理失败的教训,给老板家兄弟们安排太多保安,结果司马氏玩起了家族内斗,整垮了未来的西晋公司,此是后话。
曹植想上不让上,其他人不想上非让他上,曹植没有办法,以为侄儿上台,自己会自由好过些,谁知他和他爹一样,依然打压自己,想想自己再无出头之日,一代才子只能郁郁而终。
叔叔死了,曹睿放心了!
没有多少相处时间、没有多少沟通条件,只是依赖血缘关系维持的家族亲情纽带,他们之间又能有多少感情呢?
十八,三姓家奴
这三年蜀魏没有什么冲突,但驻在辽东的公孙渊一直没有闲住。
公孙渊,何人也?其爷爷公孙度,在东汉公司后期占据了辽东,也就是现在辽水以东的地带,辽东属东汉边界地区,古人有诗曰: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可见辽东真正是一块山高皇帝远、自然条件很差、物货溃乏的地区,曹操在世时,也没有为难这个公孙度的土皇帝,公孙度也趁曹操在中原吞并其他公司时,自己像张鲁一样,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
这个公司很是妄自尊大,没办法,谁叫中原这些经理们都看不上那块地方。东汉公司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真的度假不回了,儿子公孙康执掌辽东分公司,曹操当时正吞并了袁绍的冀州分公司,将袁绍的儿子赶的满世界跑,其中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被公孙康诱骗到了辽东,公孙康觉得二袁奇货可居,便借用二袁的首级,找曹操换来自己的稳定,也用二袁的颈血让自己的袍子红的发紫了。曹操给公孙康赏了个"猪脖颈挂挂,史书上说封康襄平侯、左将军,也算总公司要员了。公孙康挂了没多长时间,越来越不健康,也驾鹤去了。
公孙康儿子公孙渊岁数小,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决定代理公司,史书上说公孙恭是个阉人,不能治理公司,这十之八九是后来公孙渊造的谣,用这种男人最忌讳的方式造谣,是极具杀伤力的,也为自己上位提供了极强的口实。没有生育能力的人怎么能管理这蓬勃发展的公司呢?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公孙渊长大了,将叔叔赶下了台,还把叔叔是个阉人的事报告曹魏,信的内容是:我不上台,辽东公司在一阉人的领导下,早晚一蹋糊涂,所以必须有我管理。
当时针对公孙渊这份汇报,高管刘晔认为:"应该趁辽东内乱之际、公孙渊立足未稳之时,把他吞并了,此时不下手,等公孙渊坐大坐稳,动他就麻烦了。"
曹睿觉得"打"就一个字,可是打的背后需要的可是钱啊,辽东公司有些偏远,税收财赋不值得自己动武,也就是这笔生意硬吞不划算,于是放下了,还承认公孙渊的合法地位。
谁知这公孙渊吃了碗里,还想到锅里,总想在几个大公司之间纵横摆阖,谋点福利,但曹魏公司实力对于辽东实在太大了,便宜不好占,于是他想到私通东吴。
曹睿发现了公孙渊这种三姓家奴行为,明明臣服自己的公司,竟然背叛我,想投奔东吴,公孙渊公司好像成了某些传销团队了,带着自己人脱离上线,重觅另一个上线挂上。曹老板极不高兴,认定公孙兄是欠一顿揍了,于是派了两个高管带人马一个从海路,一个从陆路去收拾公孙渊。公孙渊没打着,却在海路干掉了孙权派去找公孙渊求马的人。曹魏公司算把东吴和辽东全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