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小康君就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广东佛山一岁女童误服降压药,抢救无效死亡!
当父母的真的看不得这样的新闻,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转眼人就没了呢!
一岁女童不幸身亡
据悉,日常是奶奶在照顾孩子。因为老人有高血压,所以家里常备着降压药。
当天,一岁大的孩子不小心接触到降压药,拿到后就放到嘴里吃了,等到奶奶发现后,孩子已经吃了三四十粒。
(图片来源:广东台触电新闻)
对于成人来讲,一般服用量也只是半片、一片,两片都有可能出现低血压的反应。而一个一岁孩子吃了三四十片,血压会马上降到很低,导致出现心脏骤停。
慌张的奶奶没有第一时间打120抢救,而是先去找了孩子妈妈,妈妈当天又上班,几经波折再送到医院时,距离孩子误食已经过去了2个多小时。
(图片来源:广东台触电新闻)
虽然医生马上进行了抢救,但药物已被身体吸收,最终回天乏术,女童抢救无效身亡!
(洗胃时在胃中发现大量白色药物碎片)
在网上随手搜索,发现丧命于降压药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而家庭中的药物,又何止只有降压药!
误服爷爷的止泻药,孩子肝肺衰化
2017年,周口2岁宝宝吃了两片药(复方地芬诺酯),奶奶没有在意。结果没过多久,孩子脸红的像红布一样,身上烫的吓人。
随后送往医院救治,发现孩子肝、肺衰化,意识不清,并仍在吐血……
(新闻来源:河南电视台)
而所谓的“吃了两片”,其实是吃了至少40片!
误服妈妈的避孕药,孩子来月经、胸部发育
媒体曾报道过一则新闻,一个3岁的女孩,下体有少量出血现象。本想着是磕碰所致,没想到连续几天,孩子的内裤上都有血迹。
(新闻来源:楚天都市报)
后来经过排查和询问,发现是孩子误食了妈妈的避孕药,引发孩子出现了假性性早熟的症状。
无独有偶,今年1月份,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发布了一篇文章。
(新闻来源: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一名5岁的男童胸部异常隆起,触摸有痛感,局部颜色逐渐变深,更可怕的是,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根据症状和后续询问得知,男童将避孕药当成了“糖”,便瞒着家人偷偷吃了好几次。
误服高锰酸钾,孩子满嘴鲜红
(新闻来源:新浪网)
同样发生在今年,一名三岁女童将高锰酸钾片错认为“糖”,导致嘴唇、舌头跟咽部腐蚀出血,满嘴鲜红。
(图片来源:新浪网)
好在就医及时,经过抢救处理,孩子恢复情况良好。
看着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敲响警钟,不要觉得家庭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家长不细心,家庭可能是伤害孩子的第一现场!
家长的不当行为
容易使孩子误服药物
1
爱骗孩子药是“糖”
为了哄孩子吃药,很多家长都曾骗孩子药是“糖”,更何况现在很多药都是加了糖衣的,尝起来甜甜的,再加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孩子难免会把药当成糖豆。
即便咬碎觉得味道不咋滴,孩子迷迷糊糊间也能吃下不少。
(图片来源:网络)
别觉得孩子傻,不傻能被你天天套路哄着喝药吗?
所以别高估孩子,当你骗孩子说“药是糖”时,孩子真的可能会把药当糖。
2
制造“神秘”
在上述“女童误服妈妈避孕药”的新闻中,女孩之所以惦记上妈妈的药,是因为有一次孩子撞见妈妈正在吃药,孩子好奇问妈妈在吃什么时,妈妈随口回答“好东西”。
小孩子好奇心重,你说一句好东西,她怎么能不好奇?
一位宝妈曾给小康君讲过一件事,家里婆婆年纪大了,有不少慢性疾病,家人就给婆婆准备了一个小药箱,专门放她自己的药。
有天婆婆在药箱里拿药时,2岁的宝宝看见了,扒着奶奶的腿问这是啥,奶奶指着小药箱,逗孙子说“这里面都是奶奶的宝贝”。
吓得宝妈听到后赶紧过来,连忙给孩子解释这里面都是药,不能乱吃。
很难预料,如果孩子将药箱当成宝箱,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3
药物乱放
有药箱最起码可以上锁,要安全的多。但很多家庭并没有,有些时候甚至在孩子面前吃药,吃完随手就放茶几上了。
孩子可以轻易接触到,如果药物花花绿绿,孩子有可能会捏几个尝一尝。
4
粗心、不在意
家长的粗心、不在意,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东西不危险,可以随意吃。
比如常见的维生素AD、钙、消食片等,家长管制不严甚至由着宝宝自己吃,虽说偶尔多吃一两粒没啥危害,但家长不约束,有些宝宝可能会大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
更何况你怎么能保证孩子不会将这种“随便吃”的态度放到其他处方药上去呢?
除了家长的不在意,还有些家长粗心到令人无语。
江苏宜兴市就有一位马大哈爸爸,将老婆说的“4毫升”听成“40”毫升,给孩子灌了超量的布洛芬混悬液!
还好及时就医,否则不堪设想。
这都不是粗心了,这是没有常识!
不管是家人嘱托,还是医生医嘱,一定要搞清楚剂量,切勿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怎么预防孩子乱吃药?
除了上述行为,家长需要改正外,家长还需要做到以下这些事情:
❶ 药品妥善保管
药物妥善保管,家里有小药箱就尽量用起来,药物随手放药箱,有小钥匙就上锁,不要随手扔到桌子上。
❷ 该扔的扔掉
家里面的过期药、农药空瓶等,该扔的及时扔掉!
❸ 教育宝宝不乱吃东西
早期宝宝通过嘴巴探索世界,对于宝宝来讲,万物皆可用嘴巴尝。
但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家长就要教育宝宝不可乱吃东西,乱吃东西肚子会疼,会生病,要有意识地教宝宝认识事物,加强宝宝的安全教育。
❹ 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吃药
小孩子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喜欢模仿家长的动作,所以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
当然,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明明白白的讲清楚乱吃药的危害,孩子也能理解家长的叮嘱,那么倒也不是非要背着孩子吃药。
只是对于还无法给孩子讲明白的家长,还是建议尽量避着点孩子。
小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无法预料危险,但我们做家长的一要做好保护,二要教育孩子认识危险。
家庭并不是百分百安全,希望大家在家里也不要放松警惕,我们多一分警惕,孩子就多一分安全。
希望宝妈奶爸们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长引以为戒。
最后,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宝妈奶爸,别忘了点「赞」、戳「在看」~
▼往期精彩回顾▼
■ 围观二胎打架,3个方法让你远离“抓狂”■ 万名孕妈在线「接男宝」、「拜男婴」…■ 李娜吐槽老公不干活,崩溃险拿刀!
(文中图片及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咨询医生问题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