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售轮胎400条,营业额超100万,以轮胎打天下的张金花做对了什么?



今年,为肯定优秀加盟店在轮胎领域的建树,驰加打造“十年轮胎大师店”庆典。根据轮胎销量、技术评比、服务评价等维度的综合评分,杭州道店成为了第一批入选门店之一。
作者 | 谢很好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吴骏:13116718090(同微信)
  
“背靠大树好乘凉。”经营连锁门店十几年,张金花向汽车服务世界发出这样的感慨。她觉得自己在创业生涯中走对了关键一步,后面的道路便越来越顺。
 
张金花是天津开发区昌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天鑫昌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在滨海新区开了4家驰加门店。其中杭州道店,无论在滨海新区汽车服务行业,还是在全国驰加门店中,都是被观摩学习的标杆。
 
这家店400平米,临街,共有4个维修工位,员工15名,位于优质社区附近。在张金花看来,这家店具备较高的可复制性,在规模、业务占比、员工配置、选址、客户资源等各方面,都是符合驰加社区店的典型。
 
杭州道店成立于2004年,是天鑫年份最久的一家,也是滨海新区最早的一家驰加门店。十几年老店流传下来的良好口碑,让当地客户将这家店与驰加划上了等号,似乎提到驰加,就能想到杭州道上的这家店。
 
驰加是米其林集团旗下汽车售后服务品牌,在更早的时候,张金花就与米其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张金花看到了轮胎供应不足的现象,于是判断做轮胎生意前景不错。
 
“那时候路上跑的出租车多、行驶的里程基数大,他们对轮胎的需求应该会比较高。”张金花回忆道,“于是我们开始做轮胎的批发及零售,当时国产品牌比较多,我们卖得也比较杂。”
 
经过两年时间,张金花对轮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品牌、到规格、到材质,当中都有不少门道。张金花了解到米其林品牌之后,萌生了专注品牌、做好品质的想法。
 
张金花告诉汽车服务世界:“最初接触米其林的时候,我做其他品牌的批发代理,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当时轮胎代理业务在品牌上还是排他的,了解到米其林这个品牌之后,我非常认可它的专业度,于是我毅然放弃当时代理的品牌,选择了米其林。后来的发展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1998年,从批发转向零售,张金花有了自己第一家40平米的小店,专营米其林轮胎。到了2004年,米其林推出汽车售后服务品牌“驰加”在国内陆续试点,从销售轮胎拓展到轮胎相关的一系列车后服务,张金花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比较喜欢学习,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驰加的理念和模式刚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跟我的想法一拍即合。”张金花表示,“当时也有其他品牌在铺市场的过程中找我,给优惠、给支持,诱惑也挺大。但是没有一个品牌像驰加一样,提供了一整套可以直接落地的运营模式。我看准了驰加的前瞻性眼光。”
 

 
加入驰加后,张金花明白自己的门店必须完成从供应商到服务商的转变。基于对米其林的认可和信心,张金花决定关掉40平米的零售小店,在滨海新区的杭州道上,开起了400平米的驰加社区店。这家店后来成了她的自持产权。
 
“杭州道店开业的时候,在我们当地影响不小,应该是当时最大的专做米其林的轮胎店。”张金花告诉汽车服务世界,“那个年代的轮胎店很多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我们这家店开出来,整体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干净、宽敞、专业的国际品牌,质量和服务都有保障。”
 
杭州道店所在的街道,周围有过别的轮胎店、有过汽车美容装饰店、还有过小型汽配城,曾经也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但是长期存活下来的,却少之又少。用张金花的话来说,就是“开的很多,关的也很多”,始终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大型品牌连锁。
 
张金花对于这几年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并未感到特别大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驰加。
 
“驰加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团队。从产品供应到销售方法,从门店人员架构到人员培训,从门店运营管理的方法到具体问题的解决,驰加都有专门的系统和人员负责,确保驰加的模式能够百分百落地。”
 
张金花认为驰加模式的落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不断细化、进阶、完善,形成了一套拿到就能应用的方法论,即驰加21项目。这个项目是驰加为解决门店运营模式、供应链、引流三大痛点,跑通门店运营各个环节的一套执行方案。
 
张金花解释道:“这里面包含很多,比如CPP中央集采,能保障门店有低价的正品供应;比如门店顾问,每天会在工作群里对门店的一些关键行为进行点评,以追踪门店的执行和规范。这套执行、监督、反馈再落实的循环交叉机制,是驰加门店标准化和专业度的有力保障。”
 
张金花到现在还记得,杭州道店轮胎生意最红火的时期,平均每月轮胎的零售量能够达到1000多条。
 

 
背靠着驰加这棵大树,张金花对于轮胎事业信心倍增,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她陆续又开了3家驰加店。其中位于第四大街的驰加开发区店,是一家2000平米的中心店,也是现在天鑫的总部。
 
在轮胎领域打下江山,张金花的成就离不开驰加的支持,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驰加的关注和认可。今年,为肯定优秀加盟店在轮胎领域的建树,驰加打造“十年轮胎大师店”庆典。根据轮胎销量、技术评比、服务评价等维度的综合评分,杭州道店成为了第一批入选门店之一。
 
“十几年来我们确实经历了许多,即使在电商发达的今天,杭州道店的轮胎销量仍然在平均每月400条左右。轮胎业务在店内的占比接近一半。”对于「轮胎大师」这一称号,张金花认为杭州道店当之无愧:“虽然很多人说现在轮胎不好做,业务量下滑、利润骤减,但我认为轮胎是我们驰加店的根基。”
 
一方面,驰加在轮胎和轮胎相关业务上的专业性,无疑是门店有力的业务抓手。据张金花统计,杭州道店通过轮胎转化而来的保养快修客户,能达到平均每月400台次,整店营业额在100万左右。
 
张金花解释道:“轮胎在店里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业务,轮胎项目做专业了,才能带来转化和口碑。在轮胎项目的基础上产生二次消费的快修快保业务,是我们店里主要的盈利点。”
 
另一方面,轮胎属于刚需项目,能够有效地扩大门店的服务半径。通过标准化流程保障专业性,同时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提升附加价值,对于门店引流和客户留存,都有极大帮助。
 
在驰加操作细则当中,有三项轮胎相关的特色服务值得一提:
1.安装车轮后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扭力拧紧
2.如果使用千斤顶必须使用千斤顶支架
3.拆装轮胎时清洁轮辋
对细节的严格把控,是驰加与门店的重要共识,也是张金花对标准化落地的理解:“这些标准流程丝毫不能打折扣,只有重复不断地去实施、监督、反馈、优化,养成习惯,没有捷径可以走。”
 

 
张金花的创业历程也并非一路顺风顺水,她回忆起最开始从单一轮胎项目往一站式综合服务过渡的时期,感慨颇深。
 
“我们一开始只是销售轮胎,轮胎相关的保养、快修,统统不懂,人才也缺、方法也缺。作为老板我虽然认同驰加的理念,但是难题就摆在我眼前:我一个卖轮胎的,怎么去换机油、做维修、做保养呢?我的员工怎么教,工资怎么算?我的客户怎么相信我,怎么把车交给我?”
 
这些问题,在后来近两年时间里,张金花通过驰加统统得到了解决。
 
做连锁门店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在行业逐渐规范的今天,单打独斗几乎是在撞南墙。而背靠驰加这棵大树,张金花也羽翼渐丰。对于驰加她感触最深的两点在于:“一个是驰加给的支持恰好是我们最不擅长的,另一个是驰加给予的是客户当下及未来最需要的,我们获得这些支持,相当于走了捷径。”
 
虽然加项的目的是盈利,但张金花在执行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为了赚钱而盲目做加法。在转型时期,张金花为了确保杭州道店的专业性,对待每个项目都像对待轮胎一样,不但严格执行驰加的标准流程,更是跟着驰加门店顾问,从培训到实操到考核到复盘,参透每一个环节,“达不到专业程度的项目我们就不上。”张金花表示。
 
经过两年时间的死磕,杭州道店得到了最好的回馈,便是终端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到目前为止,杭州道店的重复进店客户达到50%以上,新客来源占比最高的途径是老客户的转介绍。
 
张金花非常注重门店与客户之间的联结,在杭州道店,除去店长和两名前台,剩下12名员工中一半是操作技师、一半是专职服务顾问。
 
“专职服务顾问这个岗位,实现了真正的一对一服务,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业务量大幅增加。他们不是单纯的销售,而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接待客户的。与客户长时间接触的过程,能够积累感情和信任,有了信任就有了黏度。”张金花表示,“我们很多员工都跟客户处成了朋友。”
 
“有人情味儿”是员工和许多客户对杭州道店的认知,也是令张金花欣慰之处。她认为门店不应该只是一个谈生意的场所,而应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米其林的产品和驰加的技术、服务与理念,下是万千车主以轮胎为核心,延伸到修车、养车、用车等全方位的品质生活。
 
4家店的健康运转,对张金花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也是积累。目前,她正在全力培养运营团队,在确保现有门店的各项运营达到成熟状态、可复制的情况下,未来2-5年将会是天鑫快速扩张的重要阶段。
 
“只要选址合适,有市场、有机会,我们就会开店,把驰加品牌做强。”张金花的雄心壮志亦不乏理性,采访最后她说道:“后市场竞争的确日趋激烈,但是外界的变化我们控制不了,与其抱怨或者焦虑,不如把我们可控的事情做好。在有足够积累与沉淀的基础上,高于标准地去做、持久地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我们才有机会。”
 
本文为汽车服务世界原创,转载请联系小编:hx15056946395(微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