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1、全真教,请控制生源
大老板牛不牛?牛,但往上数几年,他可能还是个走鬼小贩;大明星牛不牛?牛,但狗仔队告诉我们,前几年,他们可能还在酒吧里卖唱、在片场当临记……牛人背后,总有一箩筐的辛酸,不辛酸不成牛。
武林中的牛人,那自然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一手老茧一手血。如果要开宗立派,那就更麻烦,自己有本事还不够,还得会选徒弟、会教徒弟,徒弟还得争脸,能混出个名堂来,运气也得好啊,露脸的事情得让大家看到,丢人的时候还得现场无人见证……你说麻烦不麻烦?
但凡家大业大、弟子遍天下的门派帮会,那都得经过起码几代人的积累。在武打电影里常有这样的场面,一群弟子在院子里练功,老掌门老帮主坐在太师椅上含笑观望,老怀快慰啊老怀快慰。且慢,这个场景让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接下来就是仇家上门寻仇,弟子们没一个顶用的,老帮主老掌门也最终遇害,天可怜见,逃出去一个,后来学艺归来报仇……
徒弟越来越多了,水准越来越低了,这是大多数帮派的普遍性问题。咋解决?难啊!现实就有个样本:大学扩招了,本科生遍地都是了,可你随便去个单位坐坐,领导都少不了说一句“现在的小孩子啊”,然后一边摇头一边抱怨。门派帮会也一样,开山祖师都很牛,第二代的几个弟子也都很牛,第三代的几十个弟子有一半很牛,越往后基数越大,精英比例也越来越低。如果运气好的话,会出现几个青出于蓝的后起之秀,甚至比老祖师老帮主都厉害,但如果运气不好,师傅传授不到位,或者秘籍残缺不全了,就很可能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张三丰开辟武当,七个弟子也个个扬名立万,但到了后来,武当派的满街都是,想找个牛人反倒难了。在《射雕》和《神雕》里历经三代的全真教也是如此,而且属于运气不好的那种,一代不如一代,王重阳是“天下武功第一”,结果七个弟子要合力才能对付一个顶尖高手,再往下一代更惨,最出色的尹志平和赵志敬也不过二流档次。
摊子大了就不好收拾,人多了就不容易保证质量,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要想混得好,就得在勤练功的同时控制生源。
嘻嘻,预告一下,全真教篇幅多达十几篇
暗流在后面啊在后面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2、老婆为什么没成为障碍
全真教的创始人是王重阳,他老人家有个师弟周伯通,但老顽童醉心武功,不通世故,更不会玩政治,在全真教里没啥话语权,换言之,全真教的第一代就是王重阳一个光杆司令在独撑大局。
到了第二代,嗯,人数还是很少,王重阳传了七个弟子,周伯通当时还没收徒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全真七子了。不过,地球人都知道,一个人都可以精神分裂,两个人都可以水火不容,七个人要折腾的话,多少事情都能折腾出来。
在这里,我们又得搬出“三角理论”了——在《书剑》系列里,我就说过红花会的内部势力是三足鼎立,彼此制衡,全真七子同样如此。那位可能说了,怎么又来这一套呢?你怎么一套理论走天下呢?
没办法啊,红花会稳定不?稳定!全真教稳定不?稳定!这两个门派帮会都是表面上看不出矛盾的——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氛围已经十分难得。而稳定的前提就是三角形的政治形态,三股势力彼此制衡。
全真七子的三股力量,分别属于掌教马钰、排名第四的丘处机和排名第五的王处一。
说到这里,我们又得强调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了。有人经常向我抱怨,说自己处事精明、会看人脸色,领导看一眼杯子他就知道去倒茶,领导讲冷笑话立马跟着笑,领导说错了话全当没听到,逢年过节的工夫全做到了家,但升迁的时候总是没份。没错,他做得都很到位,但业务能力呢?
——你可以不是业务上的NO.1,但起码要处于中游水平,有了业务作保障,你才有升迁的基础。马钰、丘处机和王处一,这三位恰恰是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三人,这三股势力的形成,也以“业务能力”为基础。
在这三人中,马钰是王重阳的接班人,全真教的第二代掌教。他作为王重阳的大弟子,接班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有一点值得留意,在《书剑》系列中,我曾经分析过红花会内部存在着回避制度,也正因此,即便没有陈家洛的存在,文泰来也无法继任总舵主,妻子骆冰也并没有明确的分管项目。而在全真七子中也出现了这一问题,排名第七位的清净散人孙不二,恰恰是马钰出家前的妻子。“此一时彼一时”的现象出现了,同样是夫妻均为班子成员,为什么马钰能接班,文泰来就不能呢?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3、原来,全真教不需要回避
如果真的没有陈家洛,真的给文泰来一次竞争上岗的机会,他也许会在事后说:“我真的尽力了,我觉得自己很冤,我比其他人都强,老婆也能混成班子成员,那是她能力强,不是我的错,何况,你看看全真教,马钰的老婆不也是班子成员吗?人家还不是成为掌教了,凭什么只有我们红花会要回避呢?”
全真教到底有没有回避制度,马钰又为什么会成为掌教,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有回避制度的体系内,这一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句话有点绕人,让我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你弄个回避制度出来,不准人家老婆孩子都凑到一起,主要是为了约束谁,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搞这个制度,说到底是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甚至变成“家天下”,失去公平。权力的合理分散,甚至已成为维系一个体系稳定的基本前提,除非……
问题来了,除非什么?
除非这个体系的维系并不只靠权力的层层制约。
难懂的东西又来了,这话啥意思?我再说直白一点吧,拿你的单位做例子,局长是一把手,四个副局长各有分管项目,下面又有各自分管的科室,科长、副科长和科员一大堆,这个就是层级管理。在这种体系内,大家可能籍贯不同、学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把他们维系在一起的就是层级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制度上的制约,在这种制约下,大家把活干好。如果没有这种制约呢?情况就会变成这样:局长振臂一呼,大家来吧,跟着我干,张三心想你又不是我老乡,我干吗跟你干,李四心想你专科毕业,我一个博士干吗跟你干,王二麻子也不高兴,心想你喜欢打麻将我喜欢爱户外运动,我干吗要跟你干,结果,大家都不干了。
至于红花会这种帮派,大家的目标倒是一致了,都想恢复汉室江山,但人员成分复杂,有反清多年的志士(如赵半山)、有前小帮会头子(如杨成协)、有小知识分子(如余鱼同),甚至还有身世显赫的贵族(如陈家洛),大家的处事方式、思维都不一样,管理这个帮派,就需要层级和制度的约束。在现实中,一个机关单位必须靠制度去约束,而一个工作室(尤其是创意型产业)却总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恰恰就是这个道理。
全真教呢?这是一个纯粹的道教流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也就是说,全真七子的思想是相对统一的,有着共同的信仰,要比一般的帮派单纯得多。
另外,历史上的全真教有着严格的清规戒律,包括必须出家住道观,不得蓄妻室等,也就是说,马钰和孙不二必须离婚才能进入全真教,他们的婚姻纯属历史。
全真教的思想一致性、人员单纯性,以及清规戒律的约束,是马钰得以接班的外因。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4、别瞎折腾,老大看着呢!
前面说到,全真教的思想一致性、人员单纯性,以及清规戒律的约束,是马钰得以接班的外因,而抛开这些,仅从全真七子的综合素养来分析,马钰成为掌教也是实至名归,做领导的所有特质,他都具备。
领导需要啥特质?较高的业务能力(请注意,是“较高”),性格内敛不张扬,没有大的道德污点(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是那种能让人家借题发挥踩你的缺点),处事还得合理,平时不需要显山露水张牙舞爪,但关键时刻必须压得住场面。
把这些要求往马钰身上套,咱们就会发现,马钰就是个领导坯子。武功排名第三,仅仅略逊于丘处机和王处一,高于其他四子;为人谦和、谈吐文雅,谁见了谁服气;处理起事情来,那也是外柔内刚,不发脾气不瞎咋唬也带着威严。
相比之下,名气最大的丘处机和武功第二高的王处一,都有着较明显的性格弱点。
咱们先来说说丘处机这个贯穿《射雕》与《神雕》的人物,他无论在金庸笔下还是在实际历史中,都是全真教名气最大的人物,他曾率16名弟子远赴西域谒见成吉思汗,一举确立了全真教未来数十年的全盛地位。
但问题来了,你是副手,在班子里排名第四,但名气比一把手大得多,你不觉得不妥么?大家不觉得不妥么?这就好比你单位的一把手走出去了,人家跟他说,你单位那个谁谁谁很牛啊,我只知道他,我只认识他,我只佩服他……一把手的面子,你照顾到了么?
人家丘处机没考虑到这问题,天天背着把剑在外面行侠仗义,乐着呢!
他跟江南七怪定下赌约,各自寻找郭靖杨康,并抚养成人,十八年后一较高下。本来,他武功远高于江南七怪,杨康的天分也远高于郭靖,这场比试可谓稳操胜券,结果呢?添乱的来了。
谁?就是他的老大,全真教一把手马钰。
他对六怪的行事十分敬重,又深明道家抑己从人的至理,便屡次劝告丘处机干脆认输。丘处机呢?这位老兄倒好,一把手让他认输,他还非不听话。
不听话?好,看我马钰的!他从尹志平口中查知郭靖并无内功根基,于是远赴大漠,向郭靖传授内功法门。这个代价够大的,足足花了他两年时间!一把手为了教一个孩子内功法门,两年不在岗,一方面说明全真教内部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马钰是铁了心要管这事儿了,甚至不惜“暗中搞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能力强,没问题,你名气大,也没问题,但你别在外面瞎折腾,老大看着呢!
自沙不成功,给你乘虚而入了
你现在啥状况啊,欺负老大还是看着人家折腾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5、为人要谦和,实力要隐藏
提个问题,为什么丘处机初遇江南七怪会打架,马钰遇上他们则不会呢?
你可能会告诉我,丘处机当时是去营救结拜兄弟留下的孤儿寡母,是去找人麻烦的,马钰却是去帮人家的,情况不一样。
是吗?那我们把马钰换成丘处机,看看故事会怎样演变:六怪以为传给郭靖武功的是大仇人梅超风,于是在帐篷内设伏,一举擒住郭靖。随后,郭靖告诉他们,传他内功的人就在外面,六怪一齐冲出帐篷,却只见到一个道士,六人望着这道士,惊疑不定,以上都与《射雕》的原情节相符,下面可就不一样咯,马钰说的是“久慕江南六侠威名,今日识荆,幸何如之”,客气得很,可若是换成丘处机呢?估计会说“久闻江南六侠威名,今日一见,原来功夫都是用来收拾徒弟的啊?”
六怪当中,柯老大气量偏狭,韩宝驹火气极大,其他几人也不好相与,一听这话,肯定会还上几句尖酸刻薄之语,嘴上说得不过瘾了,就非得动手不可。
——有的人,天生就是个惹事斗非的,比如丘处机。碰上六怪这些怪脾气的人,更是容易生事。他们在嘉兴打的那一架,就纯属误会,只要丘处机心平气和多问两句,就不会让段天德浑水摸鱼,结果李萍没救着,还搭上了焦木大师一条性命。如果换成马钰,即便柯镇恶等人说几句刻薄话,他也不至于动火气,事情就好解决。
今天,我们要强调的,就是谦和的重要性。金庸在书中说得明白,“六怪见他(指马钰)气度谦冲,真是一位有道之士,与他师弟慷慨飞扬的豪态截然不同,当下一齐还礼”,人家柯瞎子这帮人也不是蛮不讲理之徒,就看你怎么对待人家。“谦和”二字,看似老套,但却是官场、职场上永不过时的法宝之一。
如果这份谦和还有实力做搭配,那就更可怕了,在官场和职场混过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既谦和又有能力的人是多么难得,又是多么有前途。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又是什么呢?就是这种实力还不是摆出来给你看的,而是隐藏着的,马钰就是如此。他与江南六怪谋划,意图吓退梅超风,商量完毕后,几人齐齐奔向悬崖,“马钰和郭靖先上。朱聪等见马钰毫不炫技逞能,跟在郭靖之后,慢慢爬上崖去,然见他步法稳实,身形端凝,显然功力深厚。均想他功夫决不在他师弟丘处机之下,只是丘处机名震南北,他却默默无闻,想来是二人性格不同使然了。”
还有谁敢小觑马钰?
作者:狐狸小墨 回复日期:2009-12-04 17:16:31
还没看完,忍不住回帖,此贴及其彪悍。。。。。
高水准,比那些谈论武功高低,内力高深的2B帖子有趣味多了!!!
——————————————
过奖了,多谢,哈哈
作者:恝凼荹 回复日期:2009-12-04 18:17:10
沙不着主贴,就杀回帖。有本事你再自杀?
令人发指的行为啊
作者:狐狸小墨 回复日期:2009-12-04 18:34:34
我现在庆幸的是现在看到这个帖子,可以一股气的看个痛快!幸好没在楼主发帖的时候看!!!追着看半年的帖子,想想头皮都发麻
——————————————
哈哈,未来,你还是得追吧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6、谁能比他会说话
前面提到,马钰具备了一个领导的所有必备素质,换言之,必要条件他都符合了。下面,咱们来说说充分条件,所谓充分条件,就是如果不具备的话会带来影响,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去弥补,而具备的话,则可以向完美状态无限靠拢(完美是不存在的)。
比如会说话。一般来说,领导的嘴皮子都是挺硬的,有些还极具煽动力,但你不能要求个个领导都是演讲家(事实上,许多演讲家往往大而无当,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嘴拙的领导也是有不少的,他们能上位,也许靠的是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人格魅力。
在我看来,会说话的状态有三种,一是嘴甜,时刻让人如沐春风,适用于下属;二是嘴灵,就是所谓的牙尖嘴利,适用于爱辩论的或者爱吵架的或者要靠嘴皮子混饭吃的;至于第三种,属于高境界,嘴甜,甜得恰到好处,嘴也灵,但不会过火,嘴还大,哪里大呢?不是口气大,大的是境界,让人一听就觉得,这人不一般,这人有水平。马钰恰好就是第三种。
最能体现马钰“会说话”的,莫过于他劝江南六怪避开梅超风的那一段。咱们先交代一下背景,马钰经过现场实地考察,根据岩石上的鞭痕断定,自己的武功逊色于梅超风,加上江南六怪也是白搭,他的打算是让江南六怪假扮自己的师弟,来个全真七子大聚会,吓走梅超风。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跟江南六怪沟通的,先是一句“咱们合八人之力,当然未必便输给了她,但要除她,只怕自己也有损伤”,之后又来一句“贫道已筹划了一个法子,不过要请六侠宽大为怀,念她孤苦,给她一条自新之路”,柯镇恶江湖经验丰富,回答说“我们江南七怪生性粗鲁,向来只知蛮拚硬斗。道长指点明路,我们感激不尽,就请示下”,他听出“马钰口中说求他们饶她一命,其实是顾全六怪面子,真意是在指点他们如何避开她的毒手”。
要是马钰一上来就说“你们江南六怪不是梅超风的对手,我们全真七子的名头倒是镇得住她,你们几个假扮我的师弟们吧!”江南六怪能受得了吗?恐怕不但不领情,还会当成大大的羞辱。
更值得一提的是,马钰不仅做到了人前说话顾及对方面子,连在背后说话也从不得罪人。他刚开始传授郭靖内功法门时,曾对他说“你这六位师父,都是武林中顶儿尖儿的人物,我和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一向闻名相敬。你只要学得六人中任一人的功夫,就足以在江湖上显露头角,”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话实在太客气了,以江南六怪的武功,在《射雕》的武学体系内只算三四流,哪里算什么“顶尖人物”,后来,他向郭靖说明自己只传内功法门,不传武功,让对方放心,而他找的借口同样“中听”,他说“你的六位师父武功不在我之下,所以武功我是不传你的。”
啥叫滴水不漏?这就叫滴水不漏。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7、慢半拍的王处一
王处一,在全真七子中排名第五位,但武功和名气则仅次于丘处机,换言之,就是在班子成员中排名第五,但业务能力和声望都排第二,属于实权派。
书中介绍王处一时,有一个细节值得留意,他曾“洞居九年,刻苦修练”,练什么?练武功。
在山洞里住九年,专练武功,这暴露了王处一性格中的一个特质:好胜。道家强调修身养性,不与人争先,武功只是强身健体,不能用来与人争斗,这一点,许多得道之士都能做到,但有一关却是大多数人都过不了的,那就是“与己斗”。不与人斗容易,但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却是最难的。金庸曾借周伯通之口说:“我那七个师侄之中,丘处机功夫最高,我师哥(王重阳)却最不喜欢他,说他耽于钻研武学,荒废了道家的功夫。说学武的要猛进苦练,学道的却要淡泊率性,这两者颇不相容。马钰得了我师哥的法统,但他武功却是不及丘处机和王处一”,可见丘处机和王处一这两个潜心武学的弟子都不为王重阳所喜,客观上也印证了马钰的接班实属意料中事。
王处一躲到山洞里练武功,你指望他腾出点业务时间来修道,估计是没戏了,这么一来,思想上没进步,社会技能倒是强悍了,非得出去搞搞事情不可。
所以,丘处机和江南六怪定下赌约,王处一和马钰都存着同样心思,也盼江南六怪获胜。“不过他是师弟,却不便明劝丘师哥相让”,于是便想着如何暗中相助郭靖。
穆念慈比武招亲,杨康却有心调戏,郭靖挺身相助,却遭遇了王府的彭连虎等几位高手,险遭不测,幸好得到路过的王处一相救。郭靖告诉王处一,马钰曾传他武功,王处一当即大喜,说“大师哥教过你功夫,好极啦!那我还有甚么顾虑?”
——找到同道中人了,估计王处一是这么想的: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要拆丘师兄的台,掌教还亲自出马了,这事儿值得干!
但相比马钰,王处一还是慢了半拍——人家都跑去大漠两年了,传郭靖武功,结识江南六怪,好事都做在前面了,王处一现在才出面,想混个脸熟都难。当然了,王处一也有自己的苦衷,人家马钰是一把手,有些事情做就做了,就算最后被丘处机质问,大不了摆出掌教的架势,说一句“师弟,你得听话”,王处一则不同,他不能没大没小公开拆师兄的台。也正因此,当他得知马钰插手此事后,心中大喜,跟着领导干,总是没错的。
另外,王处一在处理事情方面也总是慢半拍。比如他孤身一人带郭靖去王府拜会,就显得过于托大,不太明智。全真七子固然是江湖中的牛人,但彭连虎和沙通天等人都是能与之一较高下的人物,王处一和他们在白天已经打过照面,尽管不知道对方具体身份,但武功方面已有些了解,按理说应该心存戒备才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跑去人家地盘,看似艺高人胆大,实则是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是马钰,就不会如此托大。
勤练武功的同时,还得锻炼锻炼处事能力,在这方面,王处一还欠火候。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8、少年尹志平的烦恼
尹志平是贯穿《射雕》与《神雕》的人物(在新版《神雕》里,他一分为二,多了个甄志丙,承担了非礼小龙女的罪责,个人不喜欢这个版本,下面的分析仍以旧版为依据),出场也极为频繁,少年时代就开始露脸。
我们都知道,尹志平后来犯下大错,玷污了小龙女,受制于野心勃勃的赵志敬,最终导致了悲剧命运。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犯错,现在,让我们从《神雕》回到《射雕》,看看少年尹志平的生活状态。
尹志平的首次出场,是奉师父丘处机之命,前往大漠送信给江南六怪。按说你送信就送信吧,可他多事,半夜先跑去找郭靖,考量人家功夫。最搞笑的是,双方刚一交手,他还说了一句话:“功夫不错,不枉了江南六侠十年教诲”——这是你这孩子该说的话吗?这些年大学扩招,毕业生无奇不有,我就见过不少,有的刚来单位才两天,居然可以拍着老员工的肩膀说“没错,这么干就对了”,还有一位更神奇,领导跟她客套一下,说“欢迎你们来帮忙”,她嗓音洪亮地回答“没事,我们这也是合作互惠双赢”,你打官腔也就算了,关键是你能和谁“合作互惠”?少年尹志平居然也爱打官腔,一派装出来的前辈风范,在江南六怪面前摆这谱,绝对是找抽。柯镇恶看得清楚明白,心想“你来此若是好意,为何将靖儿跌一个筋斗?岂不是在比武之前,先杀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临走的时候,报应来了,柯镇恶也要翻他一个跟头。要说尹志平这孩子不懂事,还真是没说错,他明知道自己试探郭靖武功,已经得罪了六怪,对方毕竟是前辈,出手惩戒在所难免,这个时候就应该装孙子,“咣当”给人家摔一下,然后爬起来说声“对不住”,人家的火自然就消了,谁知道他还出手招架,结果大触霉头,被狠狠的摔了一记。
从这件事上来看,尹志平此人多事、自以为是、不长眼神。
又过了两年,他又奉师命找郭靖报讯,在牛家村偶遇陆冠英和程瑶迦,三个少年男女合力制伏侯通海,本是好事,谁知道后来又为了桃花岛和全真教的冲突起了口角之争,他竟和陆冠英动起手来——他的多事和自以为是,依旧未变。而且,他说起话来还是如当年一般不经大脑,一句“只要全真七子肯出面,天下又有甚么事办不了”,自大到了无知的地步,另一句“但若惹到全真教头上,管他黄药师、黑药师,全真教自然有得叫他好看”,这又是摆明找抽。
这里值得留意的是,尹志平是全真教弟子,从小就接受正统的道家教育,清心寡欲之类的话,天天在他耳边嗡嗡嗡,即便年轻气盛,但起码的修养总是该有的,可为什么他总是出言不逊,而且多事呢?
这是因为,他的师父有一颗入世的心。在全真七子中,丘处机无疑是最“多事”的一个,天天闯荡江湖,这无疑感染了尹志平,书中也提到,他“专学师父,以豪迈粗犷为美”。
这样的性格,道家因子极少,七情六欲难免,自控力也注定不佳(具体表现为火气大、好胜),说白了就是心存杂念,他日后迷恋小龙女并犯下大错,多少与少年时养成的性格有关。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9、谭处端的死导致失衡
在《射雕》中,全真七子祭起北斗大阵,与黄药师较量,欧阳锋暗中偷袭,背后击毙谭处端,嫁祸于黄药师,意欲使得双方从此势不两立,最终两败俱伤。
老毒物的“邪恶目的”自然没有达到,全真教和黄药师最终解除了误会,但从此之后,“全真七子”就变成了“全真六子”。
班子成员从单数变成了双数,麻烦就来了。
我们都知道,班子成员之所以是单数,是为了表决的便利,可以明确少数与多数,一旦变成双数,就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弄个旗鼓相当,不好收拾。
谭处端原本在全真七子中排名第二,是名义上的二把手,而从武功上来说,书中明确交代丘处机、王处一和马钰三人最强,孙不二较弱,对谭处端、刘处玄和郝大通三人并没有过多叙述,不过有一个细节还是可以看出其高下——假冒裘千仞的裘千丈欺骗全真七子,说周伯通遭了黄药师毒手,马钰等人大为悲愤,刘处玄说了一句“谭师哥脚程比我快,或能得见师叔被害的情景”,由此可见,谭处端功力较刘处玄深厚,而郝大通之前则说过一句“说来惭愧,小弟功夫浅薄,只追得七八里就不见了周师叔他们的影踪,谭师哥与刘师哥在小弟之前”,可见郝大通又弱于谭处端和刘处玄。因此,谭处端的业务能力应该排在全真七子的第四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谭处端出家前的职业是铁匠,而且是郭靖父亲郭啸天的同乡,也是山东人。山东人生性纯朴,铁匠也多是直来直去的性格,谭处端应该是个实在人,跟富商出身的郝大通截然不同(郝大通爱打官腔爱谈判,这一性格特点在《神雕》中体现得很充分,后文会详细叙述)。在一个组织里,这种老实人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有矛盾时可以打打圆场,大家对这种人都不会完全不给面子。我甚至认为,以谭处端的二把手身份,排第四的业务能力,还有他的性格特点,他应该是全真七子中最重要的制衡者——他位置高资格老,没人能拉拢他,同时谁都想拉拢他,他无论倒向谁,都可以改变“马丘王”三大势力的均势,他保持中立,三大势力也可以相安无事,你说他重要不重要?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举个牌子高呼“反对”了,他们会说:大头,你张嘴闭嘴都是制衡,社会有这么黑暗吗?全真七子这样的得道高人,难道内部也存在着种种黑幕吗?我的答案是:制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并非是阴暗的,比如三权分立,就是最典型的制衡。制衡的目的就在于分化权力,避免独裁,任何一个稳定的组织都存在着内部的制衡,哪怕他们并不自知。有时候,制衡会演变为派系斗争,变得阴暗化,但那并非制衡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错误的目的导致了制衡的异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谭处端的逝世,不仅仅打破了全真教的内部制衡,而且因为第三代弟子普遍较弱,无力补缺,使得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威力大减,再也无力与当世一流高手抗衡,从此步入衰落。
金庸政治学(19)暗流涌动的全真教
10、游戏规则一变,就出事了
作为全真教的创始人、第一代领导,王重阳选择了大弟子马钰作为接班人。我之前曾分析过,马钰具备高超的领导素质,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在历史上,深层的政治选择往往用表面化的因素来呈现,这话啥意思呢?就好比曹操杀杨修,深层原因是要打压儿子曹植的势力,为世子曹丕谋求日后接班的稳定,可这事情不能明说啊,所以他老人家找了个借口,然后咔嚓一下把杨修砍头了事;又比如朱元璋炮制的胡惟庸案、蓝玉案,表面上看是谋逆案,实际就是要把功臣宿将清理干净,免除后患。而王重阳选择马钰,我认为可以看作是“以立长的名义立贤”,“立贤”是最终目的,是深层次的政治选择,但前面还打着个“立长”的幌子,这是表面化因素。
——大师兄接班,本来就名正言顺。当然,王重阳运气也不错,他的这位大弟子恰恰又是全真七子中最有领导能力的,因此选接班人这事儿没让他老人家费心操劳,历史上很多君主都遭遇过长子无能的尴尬局面,为了立长还是立贤这问题焦头烂额。
我一直认为,“深层的政治选择用表面化因素呈现”是一种寻求合理化的政治诉求,说白了就是,我办这事儿,明说的话会得罪人,甚至会办不成,我得换个说法、换个名堂,我得让大家能接受。这个概念其实可以跳出政治,拓展到各个领域,有一定处事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求合理化以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
可到了全真教第三代,游戏规则变了,而且变出了大麻烦。
怎么变的?第三代弟子之首(也就是准接班人),竟然是全真七子(也就是现任领导班子)指定的!
嗯,不立长了,咱改立贤!
谁是全真七子所收的第一个徒弟,金庸并未明确交待,不过《射雕》中曾经提及,尹志平比杨康入门还晚,江南七怪则想到“全真教门人弟子遍于天下,料想那杨铁心的子嗣必能找到”,可见在杨康和尹志平之前,全真七子已经广收弟子,如果按入门时间排个学号,估计尹志平得背个三位数的号码了。而就是这位入门并不早的尹志平,后来居上,成为准接班人,在《神雕》中,赵志敬要挟尹志平,图谋掌教位置时,金庸明确写到“全真六子命尹志平任三代弟子之首,即已明定要他继任掌教”,而之前的种种迹象也表明,尹志平确实是第三代弟子之首,甚至在谭处端死后,已进入领导班子,处理实际事务(比如参与天罡北斗大阵)。
但问题是,资格不老却青云直上的尹志平,真的能服众吗?
作者:居安猪 回复日期:2009-12-10 13:51:18
大头兄,是西方人的明年呢?还是中国人的明年?
________________
哈哈,西方的
金庸政治学(20)失败的李莫愁
1、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李莫愁
说李莫愁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她的人事档案——
姓名:李莫愁
绰号:赤练仙子
年龄:30多岁
婚姻状况:未婚
个人履历:幼时在古墓学艺,后来被逐出古墓,独自闯荡江湖,心狠手辣,成为江湖中臭名昭著的女魔头,最后丧生于绝情谷。
从这份人事档案里,我们可以看到,李莫愁最初也是“体制内”的人。在江湖范畴里的所谓“体制内”,就是指江湖中的各个门派,比如少林武当,就属于典型的体制内,拿现实来类比,那就是大部委办、大省份、直辖市等,人多,势力也大;而你要是创了个小门派,收三五十个弟子充门面,那当然也属于体制内,虽然可能也就是个街道办的档次,但起码走出来一报名号,江湖上还认这么一号。如果你自己闲没事干练功夫玩,然后跑去江湖上混,无门无派,那就属于体制外。
别小看了这个“体制内”的概念,咱们看武侠小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伙人去办事,结果进了人家的地盘,人家派个人出来交涉,两伙人对峙,只见左边的老头子一拱手,说“小姓张,行三,带几个形意门弟子在此办点私事,请问阁下尊姓大名,若有叨扰,还请恕罪。”对面的中年人也一拱手,说一句“原来是形意门的张老爷子,在下少林俗家弟子李四,既然是形意门在此行事,在下便不叨扰了,方才若有冒犯,还请见谅”,然后当然是皆大欢喜,化干戈于无形。自家的名号就是这样起作用的,你要是无门无派,人家就不给你这个面子,这就是所谓的“体制”。
古墓派当然不算大门派,人丁也十分寥落,但既然有这么一派,那当然也属于体制内,而且开宗立派的林朝英与王重阳齐名,武功甚至不弱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属于那种不显山露水但颇具底蕴的门派。她没有亲传弟子,但有个贴身丫环继承其衣钵,之后又传了两个徒弟,就是李莫愁和小龙女。
换言之,李莫愁被逐出古墓派,等于从体制内变成了体制外,相当于以前打着国家工、端着铁饭碗,结果犯了错误被单位扫地出门,又自谋出路去了。那年头不比现在,李莫愁没得下海捞钱,只能做无业游民,结果成了江湖中臭名昭著的女魔头。
可以说,李莫愁的人生是完全失败的人生,而她失败的开始,就是被逐出古墓的那一刻。如果一直留在古墓,即便终生不下山,她也是江湖系统中挂了号的人物,古墓派虽不知名,可也算武学正宗,又有全真教这个邻居庇护,也算是个好单位。另外,虽然古墓生活十分单调,又没爱情调味,但起码不愁吃穿不背恶名还能捞个善终。离开古墓,李莫愁的悲剧命运其实已然确定。
那么,李莫愁为什么会被逐出古墓,她又有没有其他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