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啊,既不是气量太小,也不是不聪明,而是自大,说白了就是缺心眼一个,吃相难看。
对面要与外人勾结,立马就暴跳如雷,说来说去就是算盘打得精,盯上了人家的小砂片。
你那么强大,自己也去造几个啊!没那造的本事,坑蒙拐骗抢的本事倒学了不少。也就学了这手刀口舔血的营生,吃了里面还想吃外面。
可惜对面的人不鸟你,反而觉得好玩。只要对面的人,手一握,香槟一开,你就得暴跳如雷,多握几次又如何,气死你那个山上强,白眼狼。
去啊!人家的手也不是白握的,这个欺软怕硬的窝里横,咱就这样怂了。他们没门很好得,一得就能得到。
反正你们是站在山顶上看火着,横竖烧不着自己,不如玩把大的,好让世人看看你们唯大的心智,广容的颜面,真缺的心眼。最不济不是还有干爹在背后撑着你们,有啥好担心的,大不了跑到那边去养老。
干吧,干得好,说不定能流芳百世,干不好也没人能骂得着你们,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为何不做?
回2017楼的舌癌患者。
心开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必胃土右转,金敛水而藏之也。如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上而成炎,病见于舌,疼痛热肿。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溃疡,郁则苔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现白中带黄,是先胃热,后湿土犯肝,肝火郁盛上亢,使得肺金不降,故白中带黄。
治疗就是黄元御四圣心源里的,芩连芍药汤加味。
黄芩10,黄连3,甘草6,贝母去心6,丹皮10,芍药10,(加味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主要是软坚散结与滋阴排邪),连翘3,僵蚕4,前胡3,柴胡,6,茵陈3,金线莲8,南沙参8,大枣8枚辟,木香3,萆薢6,草前车6,大黄3。共18味药。先吃三剂,看看是否清热退黄。
一部伤寒论,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那就是细菌感染。同理,一部温病条辩,那就是六个字,病毒真菌感染。
细菌病毒真菌无处不在,感染呼吸道,就是太阳病,然后兵分二路,感染胃部就是阳明病,再感染肝部就是少阳病,另一路感染肺部就是阙阴病,这是病从口入的通道。还有就是尿路感染的少阴病,肾盂肾病与妇科病也是通过尿路感染而发生的,最后就是更进一步的血液太阴病。
所以伤寒为病,多以七日为期,意思就是发病很急。温病也一样,病情急,发展快,这与中医调理的亚健康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现这部份多是西医的治疗的范畴。
中西合壁,互为佐证,明白伤寒温病就是细菌病毒感染之后,你也就明白了一半的中医,不至于在看伤寒温病的书时,摸不着门道。
我读书是讲究化繁为简的,当伤寒温病化繁为简之后,阴虚阳虚也让我化繁为简了。阴虚就是气虚,而气虚就是微量元素的缺乏,阳虚就是血虚,而血虚就是维生素的缺乏。
还有胰腺就是中焦,当肝胆有病时必定中焦拥堵,从而上热下寒。而胰腺就是痰,痰就是糖。还有就是湿,湿就是油脂,油脂属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脾胃虚弱。痰湿体质,就是肝胆胰腺脾胃的虚弱。
这部份人的调理就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了,先是从伤寒着手,清热解毒,消灭细菌病毒,然后着手化痰祛湿,最好温补气血,恢复功能。
至于上热下寒也就是肺与肾了,治疗到这步相对来说容易多了,但其核心是必需要先调理血液,排出血毒血浊。太阴的血液病不除,调理起来也很麻烦。
这是一条脉络,先伤寒,后肝胆胰腺的中焦,然后是脾胃的化痰祛湿,最后是上热下寒的肺肾血液。把握主线,才能用药如神。
当然病情很复杂,中医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仅靠望闻问切还不能完全明白全部病情,更需西医的化验配合,才能做到了如指掌。
很多的时候是伤寒与温病混杂,阴虚与阳虚并存,三焦不通,痰湿裹身,阴虚内热,虚火上头,经络拥堵,谓之亚健康,此时如再遇情绪烦躁,抑郁,那就是病来如山倒之时。
回大盈网友。
你妈的病症,现在脉络已经清楚。先是因为附子与马钱子因为煎药时的时间不同步,导致了有马钱子中毒的现象,实际上是寒痹。这寒痹不仅闭了神经导致肢体麻木,还寒痹了脏腑经络。这是我在前面所不曾预料到的,也可以说是我的又一个失误,只想到了神经,却没想到脏腑。
寒痹的不仅仅只是肾经,连肺经都有些寒痹,故才有呼吸不畅的现象出来。因为肾经有些寒痹,故利尿药没有起作用,导致解毒方剂作用有限。
现用了一个李可的方剂,这个方剂是宣肺通肾的,同时又加了肉桂细辛继续温通经络。酒地,山药,云苓,萸肉,黄芪,以补气血。知母,黄柏,丹皮,泽泻,与前面的酒地结合是个知柏地黄丸的汤剂,然后就是个猪苓汤的滑石,阿胶。
但这里是乎知柏地黄丸不适合,我越想越觉得不适合。因为这是寒痹,而不是感染后有发热现象的病症。因为这知母黄柏都是寒性的。寒痹加寒性药是治不了病的,用桂附地黄丸才对。所以需把这知母姜黄柏换成制附子6克,桂枝3克才对。
桔梗,杏仁宣肺,治寒肺。牛膝,乳香,通膀胱。三七,琥珀,化瘀。肉桂,细辛温通经络。这里肉桂也是桂附地黄丸的成份。
前面有二味药的方剂开错了,需把知母,姜黄柏,换掉,换成制附子6克,桂枝3克。吃二剂。
回2069楼的。方子我早就开好了,有此承若,自然我也可以用药放心。很多的时候,人算不如天算的,并不是不想医好,只是不可控不清楚的症状太多太复杂,非医者所能掌控,只能尽人事,看天意,冤不来医生的。
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炒熟捣碎)三钱,柏子仁(炒熟捣碎)三钱,生白芍二钱,青皮(桔子皮)五钱,茯苓二钱,竹茹四钱,灸甘草一钱,夏枯草四钱,车前籽(包煎)二钱,金线莲二钱至半两。共十二味药,先吃三剂,如感到腰肾处暖暖的发热舒服,再吃三剂。后作调整。
此方用了二个化痰汤,因为糖就是痰,痰就是糖,化痰就是在降糖。一个是张锡纯的理痰汤,一个是汤头歌诀里的温胆汤,二汤合一,稍做了些剂量上的加减。
在原方重用半夏,竹茹的基础上,再重用了一个青皮的行气解郁功效,以温肺降气通肾经。然后是再用夏枯草清肝热解血毒,原方中虽然有生白芍,但剂量不够,再加个夏枯草会更好些。车前籽利尿并滋补肝肾。之所以要包煎,因为煎药时这个车前籽会出来粘性的汁液,粘在锅底会煎胡,减低药效。这个粘汁就能滋补肝肾,所以绝不能煎胡。
最后就是一个金线莲,此药很贵,所以我才写了一个二钱至半两的话语。其实我是很希望,你们能用半两的。可此药老早以前就是一千元钱一公斤了,现在啥价钿,我也不清楚。之所以要用此药,因为它才是这附药的最终核心。
人参,石斛,虫草,金线莲,一直是中医界的四大名贵中草药。人参补气,石斛滋肺,虫草提免疫力滋阴补肝肾,金线莲修复肝细胞,提升肝阳解血毒。
这个糖尿病后期的尿毒症,本质上是肝出了问题,所以在夏枯草清热解毒的前提下,一定要修复肝组织,这个肝功能不好,肝的解毒功能只能一直依靠药物。一停药就又会是老毛病发作。只有金线莲才能把这个病医断根。
此药虽贵,却是救命的良药。没有这药,此方也就只能医表断不了根。半两一剂要不少钱,但六剂以后我会慢慢减少,添加一个葛根,来替代一部份的金线莲。如还是觉得半两贵,那么二钱是最少的剂量了,另外可添些四钱的葛根进去。只是我不太同意这个方案。因为这属添油战术,就好象救火一样,半吨的水一下子浇过去,与二斤一盘盘的水泼过去,完全是二个效果。我也就只能如此这般的说了,如信我,那钱就要化在刀刃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一个桔子,六味药,青皮,陈皮,桔子,桔壳,桔核,桔络。这是调理脾胃,理气派中的要药,其重要性,相当于是伤寒经方派中的桂枝,麻黄,火神派中的附子,肉桂。
理气派中调理脾胃的就是一个桔子,六味药。为啥这味药如此重要呢?其作用就相当于西医中的挂氧气。
中医中的石膏就相当于是在给你挂盐水,中医中的桔子就相当于是在给你挂氧气。因为新鲜的桔子皮里富含有那种芳香气味的挥发性精油,这个精油能扩张肺泡,能让你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这是不是就是在挂氧气,而且比单纯的挂氧气还要好,能行气开郁,治疗气滞血瘀的毛病。
新鲜的桔子皮性温,归胃肺二经,除了暖胃,其新鲜精油还能暖肺,扩展气泡,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给人以一股热气暖流徐徐的从肺部往下,暖通肾经腰骨,其实就是在行气开郁。
但陈皮就没有这个行气开郁的效果了,因为新鲜的挥发性精油已经挥发,只有暖胃的作用,其行气开郁的能力就会大减。青皮都效果不好,只有刚剥出来的桔子皮精油才具有这个效果。
人参扩展血管,新鲜的桔子皮或柚子皮,橘皮,扩展肺泡,二者一结合,行气开郁的功效就会大增。当然如高血压,血管脆弱,气虚的人,大剂量服用,极有可能会鼻子流血。这既是一副对药,也是一副危险的出血药,气虚的人必需谨慎,需搭配黄芪沙参以补气凉血。
脾胃虚寒,就是气滞血瘀,气血通畅,脾胃温暖后,其消化力就会大增,因为热能助消化,自然脾胃虚寒的毛病就能慢慢的调理起来。所以桔子皮用好了,其功效是不亚于人参的,这是副既爱又狠又怕的对药,用好了功效倍增,用过了头就会流血不止,需谨慎。一般各10克下面还是安全的,多了就看各人的体质了。
原则上人参配新鲜的桔子皮能功效倍增,单用新鲜的桔子皮其功效不亚于人参。
理气派的调理脾胃与滋阴派的温补气血,本质上还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补充。
中医的营养与西医的营养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西医更多的是叫做能量热量,而不是营养。高糖高脂是能量热量,却不是营养。营养指得是精气血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这才是营养。所以我们中医滋补的就是维量元素与维生素,而不是高糖高脂。
体虚的人,嘴馋,想吃,这本是件好事,是体内潜意识本能的召唤。可是吃得却都是些垃圾食品,高糖高热的高脂食品,这有点象饮鸩止渴的味道。滋阴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补的倒不多,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却吃了不少。
此时就会得富贵的肥胖型一型糖尿病,高糖高脂,还伴有痛风,多见于中壮年。而二型的糖尿病叫做贫穷病,嘴馋想吃却没钱,只能饭吃三碗,它的特点就是高糖少脂,多见于中老年人。饮食上多见主食,少见油荤。这类二型病人,也并不见得很瘦,还很肥胖,只是虚的要命。
西医治一类糖尿病多是用胰岛素,治二类糖尿病多是用二甲多胍。其实这个二甲多胍,在胡萝卜,苦荞麦,百合,洋姜(菊芋),秋葵中就很多。而胰岛素多的食物,就是莴笋,苦瓜,洋葱,米荞,魔芋,马齿苋等。
这个马齿苋与洋姜在中医中就是调理脾胃的常用药了。以前我们管这些个药物是叫做调理脾胃的,现在是叫做控糖,调节血糖。当然中医中还有不少调理脾胃的药。
本质上就是这么个脉络,先是脾胃受病毒细菌的感染得阳明胃病,然后就是脾胃虚寒,再因为消化吸收不好,体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缺乏,加速了饥饿感,想吃,想滋补。结果就是后来大家都熟知的情况了。有钱的大吃大喝,没钱的只能是三餐吃饱,最后都因为是得不到滋补的要领,胡乱吃出了不少脾胃失调的毛病,高糖高脂。
滋补需要滋补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而不是高糖高脂的热量。这些个热量充足是得不到滋补所需的有益元素的。结果就是越吃垃圾食品越是饥饿感十足。那些个肥胖症患者都是停不住的吃,就是体内缺乏微量有益元素的表现。几碗中药中富含的有益微量元素下去,那种的饥饿感就能消除。同样脾胃不好的高糖高脂患者,也可以用此法调理,先控糖后滋补。
回2090楼的网友。
翠蛇,土鳖,红花,杜仲,五加皮,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川牛膝,四块瓦,毛冬青,伸筋草,各15克,血竭,桃仁,地龙,倒插花(芳莓或蛇莓覆盘子都可),巴岩龙,各12克,骨碎补25克,麝香4克,白酒十斤,泡半月后就可饮用。每次二两到四两,视酒量而定适可就行,别多喝伤身。这是内服的伤药药酒方。
外敷的伤药膏方如下。
翠蛇,杜仲,五加皮,土鳖,红花,四块瓦,鱼鳅串(马兰),白蔹,母猪根藤(五爪龙)各10克,川牛膝,伸筋草各6克,骨碎补15克,透骨草10克,麝香2克,活的母螃蟹2只。打成粉与白酒调和成糊状,敷在伤处。外包纱布,然后热敷个热水袋或艾灸热敷。
待干后再刮下来,用白酒调糊后再敷,需待药效散光后再换新药继续热敷。一般三五天至一星期就需更换新药。
此方,苗疆是治粉碎性骨折的,一个月就能好,不用伤筋动骨一百天。但你是治脊椎神经的,故这里用的是母螃蟹,而不是小公鸡。治骨折的是用小公鸡,治脊髓神经的是母螃蟹。用意就是用螃蟹中的壳寡素多糖渗入骨髓中来接通替代神经。
西医用这个技术,已经开刀医好了不少神经断裂,致人瘫痪的毛病,苗医用母螃蟹打粉配合中药热敷来渗入骨髓之中,靠甲壳素多糖的沉淀来替代接通受损的神经,已经早就有成功的案例,只是懂的人还不多。
西医具体的医案,中央台的科技之光中已有报道,现在还能搜索看到这个视频。具体是那个名字我有些忘了意思就是从螃蟹中提取甲壳素,然后再治成壳寡素多糖,再用这多糖制成条状的神经线,开刀后植入骨髓,就能与原神经融合成一体,起到传导神经信号的目的。
苗医的这个机理就搞不清楚了,反正就是这么会的事情,也有医好的案例。母螃蟹打粉,与中药混合后热敷,再内服药酒,稀里糊涂的就又能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