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萌宠网友,你父的新方。
制附子3,生甘草2,艾草4,姜皮3,#### 西洋参4,黄芪8,连翘3,麦冬10,南沙参6,紫苏4,百合6,化橘红6,桔梗4,桑白皮2,葶苈子2,栀子3,诃子3,###仙鹤草4,蒲公英3,白毛藤(白英)3,鸡屎藤3,郁金4,丹参4,赤芍4,预知子3,柴胡2,垂盘草8,叶下珠8,金钱莲6,石韦4,鸡血藤6,补骨脂4,###苦参2, 香砂仁4,降香2,芡实8,大枣4枚辟,葛根8,马齿苋6,###龟板胶6,龟甲胶6,鹿角胶6,狗脊4,杜仲4,熟地4,制首乌3,###,桃仁4,红花2,川芎2,桑枝2,#### 泽泻10,车前草10,黑白双丑4,大黄2。共54味。中成药五子衍宗丸,仍旧是减量服用,只需一天一次就行,吃多了要上火。先吃五剂看效果,再作决定。
这是个新方。多了个活血化瘀祛右手臂瘀青的药。桃仁,红花,川芎,桑枝。桃仁红花是组活血化瘀药,川芎是引气血向上,桑枝是在引气血向上的基础上再引气血向右上臂的,这个就是些用药的技巧与经验传承了。如果是左上肢,那用的就不是川芎桑枝了,而是川芎桂枝。这都是民间的经验,很少上书的,故科班出身的中医师了解的不多。
大枣减半了,罗汉果也没了,这些药含糖,不利于脾脏胰腺的运行,改为诃子与马齿苋,以通便,控糖,润肠。同时还加了个龟甲胶与狗脊进去,进一步的温通督脉。
里面还有些别的小变动,如生晒参,换成了西洋参,其实是在减药效。加了紫苏与桔梗配合,更利于宣肺解表,利水降肺气升肾。加了个白毛藤,以加快肝脏的拔毒消肿。
这里还减了一个萆蛭汤,我本来是想把附子甘草也减去的。但考虑还需继续温阳,故才保留。当淤青散去时,治肝的药就可简化。这里是不减反而多增了一味,就是为了消淤青,说明体内还有毒素。还需要加强清热解毒。
先吃五剂,看看情况,没啥大问题的话,就按这个方子再吃五剂。总的来说,有淤青出来,说明要好得差不多了,心中之寒结正在沿着经络向外消散。病之来路也是病之出路。
回楼上,20101026,乙肝更年期网友的。
苦参3,香砂仁6,芡实10,菊芋(洋姜)6,茯苓4,马齿苋6,葛根8,姜半夏3,炒白术6,#### 黄芪10,党参8,南沙参6,五味子(南北都行)4, #### 仙鹤草6,小蓟6,徐长卿4,夏枯草4,白毛藤(白英)3,鸡屎藤3,白芍4,丹皮4,柴胡6,酒萸肉8,垂盘草10,叶下珠8,石韦6,鸡血藤8,补骨脂6,#### 桃仁(捣碎)8,红花4,当归6,熟地6,川芎2,杜仲3,怀牛膝2,女贞子5,墨旱莲6,益母草6,槐花6,#### 玉米须10,车前草8,泽泻8,黑白双丑6,生大黄4。共44味药。需吃十剂,可先吃五剂后来反馈。
第一段,清脾补脾生津控糖祛湿减脂的,第二段是个黄芪生脉饮,补肺气的。第三段是重点,这是个治乙肝的方子。清肝热,解血毒,增髓造血的。第四段,是活血化瘀,兼滋补肝肾的,第五段排邪排毒。
这与前方相比就是加强了清脾补脾控糖祛湿减脂的,目的就是要滋养肝肺。同时更是加入了一个治乙肝的方子。原方中只有一个白芍,丹皮,对于这个肝病是估计不足,认为仅仅只是一个肝郁,结果从吃药后出红疹的疹状看,这那里是个肝郁,完全是个很严重的肝炎。在扶正补药的温补下,透毒出疹了,病毒都跑出来了。
其实,病的症状都是差不多的,前面也有个荨麻疹的,结果都早就有水肿了,那里是个荨麻疹哦!完全是个早期的三高尿毒症。你的病比她轻,还没水肿,也没荨麻疹。只是在扶正补药下才出来了红疹。这说明,病的症状虽各不相同,但内在的机理都是一样的,脾不生津,肺不利水,肝不解毒,最后就是各种的不舒服。
保守的一点估计,你的虽还没有水肿,但也已有肝硬化的初期特症,发现下去,也会有水肿的出现。好在发现治疗的及时,好起来会比她快。
十剂的治乙肝之后,还需约再吃药一月以软肝。不要认为吃了十剂病情有所好转就认为肝病已好了,后面还需吃药调理一月。
回楼上网友,他说430的
苦参6,香砂仁6,芡实10,菊芋(洋姜)10,茯苓6,马齿苋12,葛根15,姜半夏3,炒白术8,苍术6,#### 黄芪10,党参8,南沙参6,五味子(南北都行)4,紫苏4,百合8,桔梗4,栀子6, #### 仙鹤草6,小蓟6,徐长卿4,夏枯草4,白毛藤(白英)3,鸡屎藤3,赤芍4,丹皮4,柴胡6,垂盘草10,叶下珠8,石韦6,鸡血藤8,#### 桃仁(捣碎)8,红花6,杜仲3,#### 玉米须10,车前草10,泽泻10,萆薢6,黑白双丑6,生大黄4。共40味药。
先吃三剂,看效果。
回真水无香网友,你女儿的减肥祛油祛湿方。
苦参3,仙人掌6,香砂仁4,旋覆花(包煎)4,淮山药10,大枣4枚辟,葛根8,芡实8,牛蒡根8,马齿苋8,枳实4,姜半夏3,#### 西洋参4,黄芪8,麦冬10,南沙参8,五味子6,百合6,桔梗4,桂枝4,栀子3,诃子3,#### 仙鹤草4,蒺藜子6,白毛藤(白英)3,鸡屎藤3,预知子4,柴胡4,赤芍4,地骨皮4,垂盘草4,叶下珠4,#### 桃仁(捣碎)6,红花3,川芎2,生白术4,#### 茯苓6,猪苓6,泽泻8,车前草6,黑白双丑4,生大黄2。共40味,吃十剂。
这里就是大柴胡汤与五苓散的结合。又加上了,我的通调通治,清醒温润肃降,清润宣肃降的双保险用药思路。
清脾用了苦参与仙人掌,其实用一个就可以。醒脾用了香砂仁与旋覆花,也是用一个就可以,都是双保险,确保药效的灵验。温脾用了铁棍淮山药与大枣,同样有一个也行。润脾滋脾用了葛根与芡实,也都是双保险。真正是药,在降糖控脂的就是牛蒡根与马齿苋,这二个才是这个补脾生津的核心。枳实,姜半夏是化痰降胃气的,谓之降,下火的。
至此,这个补脾生津的用药套路,也就介绍完毕。清醒温润肃降这六个步骤都在使用双保险用药。接下来,降肺升肾,提壶揭盖,宣肺开闭的,也是这个思路。
治肺的药中没有清热解毒的清肺药,也没有软坚散结的化痰药。只有补气生脉的西洋参,黄芪,润肺的麦冬,沙参,滋肺的五味子,百合,宣肺的桔梗,桂枝,与降肺气的栀子,诃子,将肺热从大便中带出。
肥的人都是脂肪肝,肝火郁热。中医的苦寒药,不仅仅只是消灭病毒,对于风寒痰湿的高糖高脂,也是用苦寒药来化解的。所以很多人对肝病用苦寒药能理解,对三高也用苦寒药就想不同了。其实都是一样的,血热为毒,血湿为浊,而湿热都是连在一起的,非苦寒药所不能医。
后面治肝血的药就越来越好理解了。然后活血化瘀,引血向上,配合前面的桂枝,把头皮上的油脂祛除,新发就能生出来。最后就是茯苓猪苓白术利水祛湿,配合泽泻,车前草,双丑,大黄,排邪排毒。逐渐的把体内的痰湿体质纠正过来,重回健康。
这个方子,剂量小的是个减肥方,剂量重的是个治三高尿毒症的治病方,具有些通用性的特点。因为都是双保险,总有几味药是对症的。
回2643楼,20101026网友,其弟三高尿毒症初期的。
制附子8,生甘草6,艾草10,干姜6,### 苦参6,香砂仁4,旋覆花(包煎)4,淮山药10,大枣6枚辟,葛根10,芡实10,牛蒡根10,马齿苋10,枳实4,姜半夏4,牛耳枫4,生白术8,#### 西洋参6,黄芪10,麦冬15,南沙参10,五味子6,百合8,桔梗4,桂枝4,诃子6,#### 仙鹤草6,小蓟6,蒺藜子(刺蒺藜)6,徐长卿6,白毛藤(白英)6,鸡屎藤6,丹参6,赤芍6,柴胡8,地骨皮6,合欢皮4,垂盆草10,叶下珠8,金线莲6,#### 桃仁(捣碎)8,红花6,杜仲6,怀牛膝6,穿山龙(野山药)8,络石藤(爬山虎)8,#### 肾四味各8(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熟地8,当归6,石韦6,鸡血藤8,#### 茯苓10,猪苓8,泽泻12,车前草12,黑白双丑6,生大黄4。共60味。
一剂煎6碗,吃二天。先吃3剂,后再吃四剂,如7剂服后没啥效果,那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药比较多,抓药时需注意,仔细,别搞错了。
头煎先煎二大碗,然后立即放入开水,不可使药渣冷却,再煎二碗,然后再放入开水,煎第三煎,也煎二碗。再然后,六碗混合,分二天吃,吃时温热一下就可。
回2362楼 EIAINE945网友的,新方如下。
在原方吃了十剂之后,成效显著,左肾结石已经排出的基础上,再作调整。
苦参4,仙人掌8,香砂仁4,芡实8,葛根8,淮山药8,马齿苋6,牛蒡根6,化橘红6,#### 西洋参6,黄芪10,麦冬15,南沙参8,百合8,桔梗6,栀子6,#### 仙鹤草6,鸡屎藤4,龙胆草4,金钱草4,丹参4,赤芍4,地骨皮6,合欢皮6,垂盆草10,叶下珠10,石韦6,鸡血藤8,##### 桃仁(捣碎)8,红花6,苍术6,白术6,杜仲6,怀牛膝4,#### 枸杞子8,菟丝子8,补骨脂8,仙灵脾8,熟地6,当归4,益母草6,女贞子6,墨旱莲6,#### 玉米须10,泽泻10,车前草10,萆薢8,水蛭2,黑白双丑6,醋大黄6。共50味。再吃十剂。
与原方相比,在调理脾胃胰腺的方面,多了些补脾生津的。治肝肺的药,没有太多的变动,只是剂量上有些小调整。活血化瘀的这块,也没啥大变动。滋补的这块多了个肾四味,以强化肾功能。排邪排毒的这块,在剂量上也稍有增加。
差不多,这十剂吃后就可以停药了。
病其实很简单,无外乎是体虚加病毒。体虚用滋阴温补,病毒用苦寒药清热解毒。
我的通调通治就是这个扶正派的套路。扶正祛邪,不管你别的脏腑有没有病,我都给你温阳滋补,发挥其正常的官能。这时有病的脏腑其苦寒药就能用得很少。好的让你更好,坏的给你医好,在一气周流,左升右降的圆运动下,也就能自愈了。
而体虚多是有益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不管你天天大鱼大肉,都没有多少有益元素的。有的只是热量,却没有营养。至于只有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那更没营养了。
此时的体虚再加上外面的病毒细菌感染,人的各种毛病也就开始出现了。可医疗垄断,看病很贵,出现了不少医不起的人,越拖越重,最后非得到抗不住的时候才来医治,此时多数人都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
此时,为啥李可的药方比较灵验,就是重用附子,回阳救逆,再重用黄芪,生脉补气,再然后,重用肾四味,肾十味的补药,补充微量元素。因为脾肾一体啊!你补的是肾,受益的却是脾,脾主内分泌的免疫力,人的营卫正气。正气一恢复就有能力去抵抗病毒细菌,此时再辅之以伤寒苦药,排邪排毒,大多数的病人都能从鬼门关被拉回。谓之攻癌夺命方。
为啥补的是肾,受益的却是脾,因为中医的肾,其实是个错误的概念。说法叫错了,这个所谓的,肾的功能,其实很多都是脾与胰腺的功能。说说是肾,其实并不是,真的只是双肾。我们的肾四味,肾十味,其实都是在补脾脏胰腺内分泌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还是那句老话,伤寒的小方,在杀病毒方面,的确是有效果的,但对于调理补虚,那还得需开大方,小方效果不大。
现在的问题是伤寒小方占了主流,结果中医没落了。自己钻了牛角尖,又能怪谁。总想追求完美,用最少的药,治最大的病。这种的思想并身就在犯逻辑上的错误,世上那有这样的好事,药物不到,病邪就会自己跑掉。
药是讲组合协同的,你硬要减去几味,几十味去追求你的所谓精炼,结果是啥病都医不好。伤寒方只能医,营卫正气还充足的小毛病,或伤寒初起刚感染病毒才没几天的疾病。对于一些个老毛病,久病不愈的人,那是无能为力的。更别说久病不愈又遇伤寒,病上加病的人,更是辩证无效,分不灵清了。
此时咱办,好办,那就通调通治。我碰到过不少刚毕业出来的学生,不管是在抖音还是啥的,都在说开大方的都是庸医,钱花了不少,效果还没有。伤寒多简洁,几味药,就是病也除不了。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能把病医好,只要医理正确,都是没啥对错之分的。当然也有些靠药物提成的人所开的大方,也就呵呵了,真的与蒙医有一拼,蒙医也是讲究大方的。
回站短网友,清心晴天其亲戚,女54岁,肝硬晚期,心衰,子管肌瘤的。
苦参4,姜半夏4,厚朴4,薏苡仁16,葛根10,旋覆花(包煎)6,香砂仁6,#### 黄芩6,白芍8,郁金6,丹参6,六月雪(白马骨)8,白毛藤(白英)8,仙鹤草8,叶下珠8,垂盘草8,鸡血藤8,金钱草6,石韦6,##### 黄芪20,党参16,桔梗6,化橘红6,栀子8,诃子6,罗汉果半枚(约12克左右),#### 肾四味各8,(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 艾草12,益母草6,泽兰叶6,水蛭4,#### 萆薢8,泽泻12,车前草8,茯苓皮16,玉米须10,冬瓜皮10,黑白双丑8,醋大黄(后下)10。共42味。
先吃六剂,后看化验单后再作调整。
此方,因醋大黄有十克,极易腹泻,故不可一碗而尽,而是少吃多餐,用每隔半小时,喝几口的方式用药,以延长汤药在肠胃的时间。就算腹泻了,也不用怕,用十克的目的,就是为了腹泻排毒的。这是种既要腹泻,却又要让其少腹泻的折中选择。如能一天一泻,这是最好的效果。
煎药时需注意的几个要点,我说一下。旋覆花有绒毛,故采用包煎的方式,不要破了这个包煎的袋子,如破了,就需过滤汤药,因为绒毛入口,极易粘在气管 造成不适咳嗽。
煎药前需用冷水浸泡草药半小时,让其充分吸水。大黄后下,需在其大火煎开,小火收汁,待汤药快好时放入,再煎五六分钟就行。大黄久煎是要失效的。
头煎倒出汤汁后,立即再放入开水煎二煎,不可使药渣冷却,导致后面的药效出不来。三煎也是如此。此时就不用管大黄了。然后把三煎的汤药混合,用少吃多餐的方式服用。
最后煎药需自己动手,不可全由家人代劳,病是她自己的劫,更需自己动手,要有强烈的求生意识。其实是煎药时的气味,其实也是在吃药。光吃药,不闻味,药效只发挥了一半。
最后分段是我的套路,第一段是化痰祛湿,补脾生津的,不是重点,但却必需要有。第二段才是肝胆同治的重点。第三段是宣肺降气的,必不可少,但这里却只是强调了宣肺降气,滋补肺部的药没有,是为第四段的肾四味服务的。降肺升肾,与降肝胆什肾避开气机,一个是降胆升肾,一个是降肺升肾,其实是个气机的圆运动。所谓的降肺,其实是在疏通肺经与肾经的气机,让苦寒药的降,转化成壮阳药的升。这里的所谓降肺,并不是真的在降,而是疏通,目的就是为了让肾气能升上来。方子好不好,有没有效,就看对于气机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说第四段虽只有一个肾四味,但却是让气机运转的关键。肝胆降,肺一通才能肾升。然后才能肺宣,肺一宣,气血才能充盈,人的营卫正气就上来了。第五段是治妇科病的,只是一笔带过,主要也就是通通经络,暖暖子宫,待气血上来后,这个肌瘤也就能自愈。第六段排邪排毒,利水祛湿。肝硬晚期,怕早就水肿腹水了。故这六剂下去,应该水肿会消,说明药方是对症的,如消不了水肿,只能说,我也就这点水平了。但消水肿仅仅只是治肝病的第一步,后期还需吃二个月的药。才是算是痊愈。
六剂之后,如有效,再来反馈,如无效,干快另请高明,这病拖不得。
结合上面的肝硬,我再来说说,气机的调理。
人有二大气机在运行,一是左升右降的脏腑一气周流,另一个是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的子午流经。
这个左升右降啊!误导了很多人。其实就是个空间视角变换的不同。左升右降是个医生的视角,从医生的视觉角度看,病人的气机是从左肾升起,到心肺,然后再从心肺降到脾胃,再从脾胃降到肝胆,再从肝胆到右肾,再然后从右肾到左肾。走的是人身躯的俩个侧面,胸肋腰肾处的侧面。
而从病人自己的感味看,就变成了左降右升了。故病人自诉说我左腰不好,左肋骨痛,其实从医生的角度看,就变成了病人的右腰不好,右肋痛了。这种的空间变换,误了很多的人。
医生我是左边痛,你咱在给我医右边呢?医生说不错的,病人就发火了,错得离谱,你这个医生咱就连左右都分不清楚呢?其实就是个空间方位变换的问题。
苦寒药降,壮阳药升,治病就是在调整气机的升降。以肾为底部的中心,补肾之后,肾气是既会走肝胆经,也会走心肺经。这时就需要一个理气药的导引归经了。走肝胆经的是逆,走心肺经的是顺。病往往都是先从心肾不交开始,然后肾气逆行到肝胆,从而肝阳上亢,可见心肾相交的重要性。
然后降肺升肾又误导了很多人,所谓的提壶揭盖,降气利水祛湿。降气的目的,其实就是在疏浚经络,让肾气有个顺行向上的出路,不要堵在肝胆处。如肾气堵在肝胆处,就会出现寒热错杂的上火,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发冷。
这个一气周流是个平面的圆环,左升右降,而这个子午流经是个垂直于平面的圆环,前降后升,任降督升。象极了一个是磁场,一个是电场的直角相交。这二个环,调动一个都会带动另一个。
所以说理气派是很注重于理气药的,对于升降的把握就决定了方子的成败。二个圆环的同时调整更能立杆见影,效同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