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不正,土法不土,苗疆有蛊,谓之瘟瘴。

  回楼上木筷子ABC的。

  仙人掌8,香砂仁8,薏苡仁16,怀山药16,山楂10,山萸肉12,姜皮6,炙甘草4,牛蒡根12,马齿苋12,茯苓皮8,生苍术8,葛根18,####人参8,黄芪16,黄芩6,天门冬16,南沙参12,百合18,桔梗8,栀子8颗剪开入药约16,诃子8颗敲开入药约32,罗汉果一枚剪开入药约24,#### 仙鹤草10,油松节6,叶下珠10,鸡屎藤8,垂盆草10,白英(白毛藤)6,常春藤(钻天风)6,郁金6,白芍6,合欢皮6,预知子6,柴胡6,川楝子4,石韦8,#### 熟地16,当归8,补骨脂8,杜仲6,菟丝子8,巴戟天8,枸杞子8,仙灵脾8,#### 玉米须12,车前草12,泽泻18,双丑4,生大黄6(后下)。共50味,吃半月。
  照列我再来说说上面方子的用药思路,其实都是套路,他们也都有些熟悉了。

  这药的特点就是不苦,但有些酸涩。不苦是因为有罗汉果,这种的甜是普通蔗糖的近万倍,这个甜为味素比糖精还要甜,20多克一枚的罗汉果,相当于是在汤药中放了4斤的白糖,还能有苦味吗?

  糖尿病的患者,不能吃糖,其实这是个误区,你的细胞恰恰就是缺糖,但都在中间淤堵了,结果都堵在血液里,进不了细胞。一面是细胞缺热量,缺糖,一面是血管里都是糖。而罗汉果,它只是个甜味素与蔗糖,葡萄糖的成份是不同的,其用药的思路,只是帮肺降气扩胸,也就说帮助毛细管扩张让淤堵在毛细管处的糖份能进入细胞。它的作用不是用它来替代能量,而是帮肺扩张微细血管的,让能量进入细胞。至于具体的生化原理,我也不懂,或许不是这种解释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有它却能让血糖降下来。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中医目前尴尬的存在。

  酸能生津,涩能降脂祛湿。还有一个治肝方面的祛风降尿酸。层主的报告中尿酸并不是很高,可我却还有加了油节松,白毛藤,常春藤以祛风祛湿,因为这些的药,它们的作用往往是多面化的,既能祛风降尿酸,也能祛湿降脂,降脂肪肝的油脂,更能深入脏腑内部拔毒消肿。为什么血管会堵?里面的胆固醇太多。所以说消一消脂,扩一扩血管,能量糖份就能进入到细胞里去。多于的就需要用泽泻来排除。明白中医的用药思路,也很简单,就是做个加加减减。

  缺的补些,多的泻些,最后还是需靠自身的免疫力体格自愈。我们是只管补泄的,至于身体里自己的调节,那就不是中医的事情了,而是属于当前的生化科学了。我也不清楚里面是咱调节的,稀里糊涂。
  回楼上20101006的网友,五心潮热的。

  莲子芯3,香砂仁6,芡实10,菊芋(洋姜)6,茯苓8,马齿苋6,葛根12,牛蒡根6,炒白术6,#### 黄芪12,党参8,南沙参10,五味子(南北都行)6,百合16,栀子10(敲开),诃子20(敲开),罗汉果半枚(敲开) #### 仙鹤草6,叶下珠6,垂盆草6,鸡屎藤4,郁金4,白芍4,合欢皮6,柏子仁4,柴胡6,酒萸肉8,石韦8,预知子6,川楝子4,补骨脂6,#### 当归6,熟地8,杜仲3,怀牛膝2,菟丝子6,巴戟天6,枸杞子6,仙灵脾6,女贞子6,墨旱莲6,益母草6,槐花6,#### 玉米须10,车前草12,泽泻16,黑白双丑,4,生大黄6。 共48味,吃十剂。中间不要中断,需一鼓作气,可在月事结束后,开始吃。
  我再来说说上面的开方思路。

  又是个大方,48味。我就喜欢用对药,因为对药是个既省钱,功效又好的组合。但缺点就是药多,剂量小,药店不赚钱,自然嫌麻烦。

  女贞子与墨旱莲是组对药,益母草与槐花是组对药,对于女性这四个药能治大部份的妇科病。肾六味再加治腰腿的杜仲牛膝,都是常规的中医传承组方,缺几味单用,功效都是要打折扣的。但对药,组方一上,自然都是大方。

  治肝的方面,我的套路就是以肝为中心,重用五个理气药,合欢皮疏心肝,柴胡疏肝肺,预知子疏肝脾,川楝子疏肝肾,石韦疏肝胆,五路齐下,疏肝理气。这个中焦的肝胆,就好象十字路口的交通一样,生病就是堵车,交通堵塞,治病就是在做交警,简单粗暴。

  当然中医中疏肝理气,还有一个名方,叫做四逆散。只有四味药,效果也不错。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但细究起来,只有肝肺,肝脾这二路疏泄,别的没有,达不到整体的疏通效果。

  脾肺这一块我也是有套路的,是乎很多的毛病,我都在用这个套路医治。你让我换个套路出来,我还真换不出来。首先是看不上伤寒方,功能太单一,讲究一病一方。其次用药太重,不利于病情的变化发展。而我的套路方是以扶正为主的,扶正的套路是个框架,万病不变的,只需适当的调整几味清热解毒的苦寒药就可以。以扶正的不变应万变,就是我开大方用套路组方的思路。这下子,药又多起来了。也就说,就算你没病,这几个脏腑我也要给你补一补,把它们的气机调动起来。

  扶正派的用药思路就是这样的,缺点就是药多,好处就是哪怕有些药并没有用对症,病情没有看对,也是可以通过扶正的思路,自愈祛邪的。这就是扶正派的好处,扶正不伤身。而伤寒呢?对症了价格便宜药到病除,如不对症呢?那就要加重病情。我们这个扶正派才叫做太平方。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看不对病症,反正也吃不死人。

  最后就是重用排邪药,尽可能的把中药的毒性减小。只要排邪药多,都是没啥大问题的,而伤寒方却少见有排邪的药。成则药到病除,败则加重病情。核心的关键就在于确诊,可是确诊有多难哦!没有悟性,没有经验,一辈子都入不了门的大有人在。

  现在好了,有西医的生化化验单,有对风寒痰湿的理解,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扶正派开起太平方子来,有效的准确率就能大增。
  回祝康网友,你父肝硬脾肿的方子如下。

  风栗壳8,仙人掌8(切丁),香砂仁8,薏苡仁16,怀山药16,山楂8,山萸肉16,葛根20,马齿苋8,生白术6,茯苓皮10,姜皮6,#### 黄芪16,党参16,南沙参12,天门冬20,百合18,甜杏仁8(捣碎),桔梗6,桑白皮6,栀子12(约六颗剪开),诃子24(约六颗敲开),罗汉果半枚(约12剪碎),#### 仙鹤草6,叶下珠6,六月雪6,金钱草6,白毛藤4,鸡屎藤4,垂盆草10,丹参8,赤芍8,石韦8,合欢皮6,柴胡6,预知子8,川楝子4,#### 补骨脂8,鸡血藤8,熟地16,当归8,枸杞子8,巴戟天6,菟丝子6,仙灵脾6,制附子6,肉桂4,生甘草4,#### 泽泻12,玉米须10,冬瓜皮8,车前草12,黑白双丑4,生大黄6(后下不可久煎)。共54味,先吃六剂,如有效,没啥大的腹泻副作用反应,再吃十剂。

  为了合理的利用药剂,避免腹泻,泻光汤汁,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用药,每隔半小时喝几大口。不要一碗而尽,药物太多,成份复杂,如一碗而尽,吃得太多,肠胃就要腹泻,得不偿失。小剂量服用就能避免腹泻的弊端。
  照列我还是要说说上方用药思路的。

  其实不说,大家也都清楚的看出来了,不就是个大方嘛!统调统治有啥好说的,都说得烦了。不管什么,说出个花来,凡是开大方的都是个庸医,根本就不懂伤寒辩证。

  这次呢,层主祝康网友,也给了我一个名老中医的方子,治肝硬也很有效。我呢也把它贴出来,做个说明与比较。一般的医生现在不给方子了,不是心虚,就是心坏。而这位医生还是德高望重,虚怀如谷的。因为我也是看他父亲魏长春老先生的医书,长大的,知道什么是医者仁心。这次的比对,并没有什么班门弄斧,标榜自己的意思,仅仅只是作为医术流派之间的探讨。

  六月雪20,白毛藤20,荷包草15,杠板归15,徐长卿12,丹参15,白芍12,#### 黄芪15, 防风9,诃子12,#### 黄连15,白术12,厚朴9,六神曲12,#### 猪苓12,茯苓皮15,#### 仙灵脾9,灵芝12。 共18味。

  我呢,把他的用药思路,做了一个归类分段。只有一味药,我不熟悉,那就是荷包草。查了资料后,也是治肝的,与徐长卿配伍,清热解血毒,治红疹,黄胆。而六神曲是由六味中药构成,治脾胃的。主要是消化积食,健脾和胃的。考虑到里面有辣廖,青蒿,还能对一些的细菌,幽门杆菌等,有消毒杀菌的功效。

  整体看起来就都是毛病了。苦寒药太重,扶正药太少。虽然都有了框架,但每个系统框架里,都不成体系。治肝的前五味苦寒药,都可以治毒蛇咬伤了。丹参白芍虽能柔肝,但用在肝硬,不如丹参赤芍效果好,因为赤芍有个发散淤血的功能,而白芍只是凉血补血。治一般的肝病,丹参白芍好,但用在治重肝病,那还是丹参赤芍好,是意在柔肝活血,发散淤毒,与带毛消风的,杠板归,白毛藤,配伍,利于发散,拔毒消肿。用药少的弊端就出现在这里了,疏肝理气的理气药也没有。你让消散的淤毒往那里走是条出路?

  治肺的更是单薄,有味防风我还认为是多余。用桔梗或陈皮,宣比防要好。治病最终还是需靠气血双补才能扶正祛邪的。光一个黄芪效果不好,虽后面有个白术配伍,但终究不是理想。好在还有个诃子降肺气,弥补了些欠缺。

  清脾的黄连太重,太苦,难怪病人,吃了肠胃受不了。而我清脾并没有用苦寒药,而是用了风栗壳,仙人掌,带刺消肿,还用了二个薏苡仁与怀山药,粘泥拔毒。这是中医里的象形似意。意思就是生在烂泥地里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东西,都有一个拔毒消肿的功能。治脾也很单薄没有补脾生津的酸药入伍。也没有一个升阳发散的葛根理气药。靠个厚朴降胃化痰,单薄了。而西医化验的结果,血脂血糖并不高,可见舌苔也不会黄腻厚白。仅仅只是个脾脏肿大,啥意思呢,就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就是需要补。这是个虚胖肿大的症状。

  脾肾一体,补脾生津,补肾增髓,增髓造血,补气统血,这样才能做到彻底的气血双补,扶正祛邪。就写到这里吧!吃饭去了。
  前面有网友说,我的用药有自成一派的趋势,还的确有这个苗头。

  既不同于别的伤寒方,短小但未必精炼,也不同于别的大方,胡乱堆切。大而不乱,统调统治,各按套路,是乎就是我的用药思路。

  脾肺肝肾血,这五个主要的东西,我都是有套路的。治脾是清脾,醒脾,暖脾,滋脾,归脾,健脾,升脾降胃调气机。

  清脾是用带刺消肿的中药。醒脾是用芳香的药物入脾。暖脾是用粘泥拔毒,出淤泥而不染的,土里的东西。滋脾是用酸药生津。归脾就是化痰降糖的涩味药。健脾就是祛湿降脂的,也多是涩味。升脾多用葛根,茯苓,薤白。降胃多用芒硝,石膏,大黄,瓜蒌。这个气机的升降很重要。调脾胃的方子中,如没有葛根,茯苓,薤白的升,没有瓜蒌,大黄,芒硝的降,这个方子是好出来八分的。

  瓜蒌薤白半夏汤嘛!一个薤白主升,一个瓜蒌主降,半夏主化痰。化痰理气宽胸,那种胸闷气短的三高人群,一二剂吃下去就能改善,但不会断根。类似于降压药一样的作用。

  生姜,薤白,是不是是土里的东西,暖脾胃。山药也是土里的东西,暖脾胃的。说到山药,有二种,一种是怀山药,一种是淮山药。这二种山药的药性还是有些区别的。

  怀山药,出产自河南,河北与山东,其实是属于黄河水系,因为黄河水多属硬水,里面的钙镁铁离子丰富。所以怀山药在暖脾胃的同时,还有能消黄苔清热的功效。故舌苔黄的多用怀山药。

  淮山药,出产自安徽,江苏,属淮河水系,多属软水,钙镁铁离子不丰富,但硒铬锌等有益微量元素多,故就有在暖脾胃的基础上还有个滋补脾胃的作用。多用在舌苔白腻上。

  根据舌苔黄白来用药的还有白术与苍术。白术凉,苍术暖。苔黄属热用凉白术,怀山药。苔白属寒,用暖苍术,淮山药。这也是套路,更是经验心得。

  治肺,是清润宣肃降。治肝,是清肝柔肝,带毛祛风,拔毒消肿,藤根疏泄,理气药四通八达,开路搭桥,最后活血化瘀,双丑大黄排邪排毒。治肾是补泄平衡。多少的补肾药,就要配多少的排泄药,不然是要上火的。

  一整套下来就是大而不乱,各司其职。不象伤寒方,短小但只能治标。大方是可以断根的,这就是大方的好处。
  我再来说说我的用药套路。

  这个套路,就是加快你的新陈代谢的循环。象宣肺,暖脾,柔肝,这相当于,都是在打激素,在加速你的脏腑功能。可是加速的背后是需要滋补的,不滋补那就要出问题,耗真阴,损脏腑。故宣,暖,柔的背后一定要滋补。

  滋补后,脏腑的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加速,其副产品的代谢物也会增多,此时还需要加强肃,降,排,把有毒的代谢副产品排出体外,排邪排毒。

  所以说,看似一个套路,实际上是一个生化循环。伤寒方呢,大多在这个循环中只取了几个,而我的大方是不仅面面俱到,还多采用双保险对药,力求有效。实际上背后的医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加速你自身的新陈代谢,相当于就是在用激素疗法。只不过是中医的激素疗法比西医还要讲究,整体的全局观念。

  打了激素之后,还要给你滋补,光滋补还不够,还要给你排邪排毒,把代谢后的有毒副产品排出去。这一系列的骚操作,套路,正是西医所欠缺的。他们只管打激素,却不管滋补,更不管排邪排毒。最后激素的副作用就全体现出来,反而危害了人自身的健康了。就好象有些医生只给你吃人参,却不给你吃大黄一样,最后吃得人参上火流鼻血。都是一个道理,补泄要平衡,完成一个循环。

  所以说,学中医需要悟,更需要中西医结合互为佐证。因为人只有一个,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进了人体,都是相同的一套生化循环。中药之所以比西药先进就是讲究这个套路,讲究这一套的循环。

  回赵子龙网友的。

  风栗壳6,仙人掌6,香砂仁6,广木香4,薏苡仁12,怀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6,生白术6,马齿苋8,葛根12,栝楼6,####,黄芪8,党参8,天门冬20,百合16,桔梗6,栀子12,诃子16,#### 绵茵陈8,仙鹤草8,鸡屎藤8,丹参6,白芍6,垂盆草10,石韦8,柴胡6,合欢皮6,预知子8,川楝子4,#### 补骨脂8,鸡血藤6,熟地12,当归6,女贞子6,墨旱莲6,巴戟天6,菟丝子6,枸杞子6,#### 泽泻12,玉米须10,车前草8,双丑4,生大黄4。共44味,先吃五剂,如有效再吃五剂后来反馈。

  服药其间如有腹泻,拉稀,大便发黑,都属正常。就算在拉便之前偶有小腹痛也属正常,没有,那当然最好。服药后小便发黄的症状会有所好转,说明这是对症了。

  同时为了减少腹泻,可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服用,不要一碗而尽。

  说一说用药的思路。

  清脾是风栗壳,仙人掌。醒脾是香砂仁,广木香。暖脾是薏苡仁,怀山药。滋脾是山萸肉,茯苓。祛湿是生白术,化痰是马齿苋。葛根升脾发散,括楼降胃通便。

  黄芪,党参生脉补气,天门冬,百合润肺生津,桔梗宣肺,栀子,诃子降肺气升肾。

  绵茵陈,仙鹤草治黄胆肝炎,鸡屎藤拔毒消肿,祛风除湿。垂盘草修复肝脏,这是算作是在滋肝。丹参白芍柔肝疏泄,后面五个石韦,柴胡,预知子,合欢皮,川楝子是理气药。

  后面9味是滋阴补肾,增髓造血的。最后就是排邪排毒的排泄药。这里要说一下的就是栀子,诃子需敲开,便于入药,大黄需后下,不可久煎,久煎大黄那是药性要减的。
  印度新德里有一半的人口感染了新冠,也不见得有大量的人口死亡。死得都是早就该死的老人病人。可见全体免疫还是成功的,这个病毒以后就会象感冒病毒一样,长期与人类为伴。

  很多人或许会说,有疫苗,有疫苗,其实对于变异,疫苗一点作用也没有,更多的就是个安慰剂而矣。

  感冒的疫苗早就有了,但对于几乎年年变异的感冒病毒,疫苗也是无能为力的。可见我们现在的防疫手段是在草木皆兵,神经质了。对着空气发力,非傻即癫。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你要扑杀病毒,无疑于是在异想天开。以后年年防病毒,那成本多大。国外以后都人人自带病毒,国内你如何应对?防不胜防的东西,只能实行全体免疫,外加定点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啥事没有。就是一个重感冒,却搞得人人自危。

  你现在,这样的不计成本,群防群治,那么以后呢?当国外都破亿,破十亿的时候,国内还能独善其身吗?到最后都是全体免疫的无症状感染者。

  越是管控,最后经济越是萧条。一碗草药能解决的问题,却要搞得如此狼狈,只能说,知识越多,越无知。当西医无解的时候,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还得只能是中医。
  回LINGSTY网友。


  姜皮4,莲子芯3,香砂仁6,薏苡仁12,芡实10,葛根16,茯苓皮8,马齿苋8 ,生白术6,# 西洋参12,黄芪18,连翘8,天门冬20,南沙参10,五味子6,百合16,桔梗6,化橘红6,桑白皮6,栀子(剪开)8,诃子(敲开)16,罗汉果半枚,#仙鹤草10,叶下珠10, 白毛藤(白英)8,鸡屎藤6,徐长卿6,丹参,6,赤芍6,垂盘草10,合欢皮6,预知子6,柴胡6,川楝子4,石韦10,鸡血藤8,补骨脂10,山萸肉16,#肉桂4,艾草10, 当归10,熟地20,杜仲10,,怀牛膝8,金毛狗脊6,益母草6,女贞子8,墨旱莲8 ,#猪苓8,萆薢8, 泽泻16,车前草12,冬瓜皮8,玉米须8,双丑4,醋大黄6(后下)。56味,再吃六剂后来反馈。
  回萌宠123网友,你父的新方如下。

  制附子4,生甘草3,肉桂4,#### 党参8,黄芪12,连翘6,天门冬12,南沙参8,百合12,桔梗6,桑白皮6,栀子12(约六颗剪开便于入药),罗汉果半枚,#### 叶下珠8,鸡屎藤8,黄芩4,黄柏4,夏枯草6,丹参6,赤芍6,预知子6,柴胡4,合欢皮4,川楝子4,石韦8,鸡血藤6,补骨脂8,#### 香砂仁6,薏苡仁10,淮山药12,山萸肉12,生白术4,马齿苋4,葛根8,茯苓8,#### 降香2,龟板胶6,鹿角胶6,熟地8,当归4,杜仲4,金毛狗脊4,中成药五子衍宗丸一天一次,#### 萆薢6,石昌蒲6,猪苓8,泽泻12,车前草8,玉米须8,双丑4,大黄4(后下)。共50味。

  先吃六剂,如小便顺畅了些,说明对症了,可以再吃六剂。然后去验个小便看看尿素还高不高,再去验个血,看看腺苷脱氨酶是否还偏低。

  这次的调整,重点是在医治肝肾了,心肺这一块还是原来的守方,肝肾这一块是根据生化报告单来医治了。

  上次的几个方子,别的都有效了,只有小便还一直不好,我又看了好几遍化验单,还真是找到了根源,原来又是我误判了病情。我一直在按照前列腺在医治,其实你父的毛病是肾盂肾炎,外加乙肝囊肿。比前列腺要利害些。

  肾盂肾炎是尿路前列腺受细菌感染,后一路侵袭到肾脏,最后再从肾脏突破到血液肝脏,然后就转化成了乙肝加囊肿。明白了真正的病情,治疗起来也放便了。中医最怕的就是不能确诊病情,误判病症,象这小便就是有些误判了。在按轻症医治,其实比这还重,难怪一直小便不好。

  所以在这次的调整中肝肾这一块的调整幅度很大。用了桂附地黄丸,肾炎四味片,萆菟分清汤,五芩散,这些的方剂。还用了连翘清尿路感染,黄柏清血路感染,可以说是做作了文章。在治肝这方面,把蒲公英换成了夏枯草,以加强散结。

  为什么我能判断是乙肝呢?就是从这个腺苷脱氨酶的指标上来的,它是乎是乙肝的风向标。故治甲肝的药仙鹤草也停了。当然最终还是要看疗效的。如六剂下去,小便顺畅了,就说明这次是真的全部对症了。如六剂后还是老样,这就超出了我的中医常识了。还需看后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