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得到重视下,前川大发展的机会来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黄陂观察
01
文章导读
黄陂、新洲、江夏和蔡甸虽然是武汉的新城区,但经济上还是参加湖北的县域评比,属于县域经济范畴。武汉,不应该是江西和安徽的卫星城
关于武汉市将来往哪里发展的问题,在武汉市争议很大,全市14个区域中,除了光谷人,大概都不怎么赞同只往东部发展(小编接触的部分江夏网友中,对光谷一路往鄂州发展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个人所处的区域不同,对武汉市将往哪里拓展也看法不同。对于黄陂人来说,当然希望武汉往孝感,随州,大悟广水一带拓展了(那样黄陂以后就成了中心),蔡甸人,肯定希望武汉往汉川仙桃方向扩大,至于江夏,或许更希望武汉往咸宁一带发展吧。
小编个人觉得吧,武汉发展光谷没问题,发展武鄂黄黄也很正常,但只发展光谷,只往鄂州拓展就有问题了,您觉得呢?
好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湖北提出了两翼驱动的主张,襄阳和宜昌地位的提升,多少也能拉一拉武汉一路向东的脚步,湖北60%的经济产值和人口位于武汉以西,武汉毕竟是湖北的省会,而不是江西和安徽的卫星城市。

02
湖北经济中心还是在武汉以西
武汉,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位于湖北东部,理论上应该往湖北西部发展和辐射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这20多年来,武汉东部扩大了许多倍,都开始搞延伸黄石黄冈的科技大走廊了,武汉西边的发展仍局限在市域之内(孝感临空和武汉的融合,和葛店跟光谷的融合比起来差的太远)。
昨天的湖北县域发展会议上,谈到了位于武汉西部的两个发展轴,摘录如下:
应*勇强调,要加快两翼驱动,把“襄十随神”“宜荆荆恩”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襄阳和宜昌要坚定扛起“两翼”中心城市的责任,推动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功能提质、区域影响提升,打造全国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要推动两翼发展一体化,切实推进两翼空间联合、交通联结、市场联动、产业联接,推动两翼城市群由点及面、连线成片、扇面发展。要强化两翼对全省发展的支撑作用,依托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依托长江经济带,打造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所谓两翼,指的是“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这其中或许和黄陂有关系的就是襄十随神(神农架-十堰-襄阳-随州)发展带,而即将批准的国家级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范围就是孝感和随州一线。
作为黄陂人,小编当然是欢迎大力建设襄阳-随州-孝感经济发展轴了。所谓“武汉发展,前20年看光谷,后20年看天河”,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随州市
03
县城将得到加强
关于县域经济,省里是这样说的:
“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应*勇强调,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向中心城市这个引擎“借势”,把城镇这个节点“做实”,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优”,大力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要增强县城实力,完善县城功能,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关键句子:要增强县城实力,完善县城功能,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县域经济很重要。湖北有38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如果每个县GDP都能过500亿的话,湖北应该有能力和广东江苏掰掰手腕,但实际上,除了武汉三个新城区(黄陂、新洲和江夏)以及江汉平原的几个县级市以外,湖北鲜见GDP过500亿的县区。
所以,湖北才需要加强县域经济,而提高县域经济,县城的地位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县城真正能够发挥城市的功能(很多县城人口太少,产业单调,与其说是一个城市,还不如说是一个较大的镇子),县城经济起来了,才能带动这个县产业的发展。
黄陂的前川、新洲的邾城、蔡甸的蔡甸、江夏的纸坊,你们的机会来了吗?
各位觉得武汉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县城会迎来崛起的机会吗?欢迎留言讨论!
由于微信公众号取消了“读者讨论”功能,小编引入了一个小程序来和大家互动,有想要留言的朋友点击下面“请留言”小程序即可。
请留言
往期推荐
表现亮眼,黄陂区1-2月经济数据出炉!
★★★版权申明★★★
本公众号发表之原创文章、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属于黄陂观察公众号管理员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和团体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请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抖音号搜索:黄陂观察
头条号搜索:黄陂观察
百家号搜索:前川公子
小编微信:namana522
您的一个“分享”,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