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01
前几天,小编路过前川城南的理林村,看到西河半岛拆迁了许多房屋,和当地村民聊天,开玩笑说恭喜各位,又搞到几套房了,村民们显得很低调,诉苦道“房子多有什么用,菜地没了,以后哪里找收入啊”。前川,又有上千人将要洗脚上岸,从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了。小编很好奇,黄陂中南部各个街道中,如今还有多少农田,多少农民了呢?经过半个晚上的资料收集,今天将结果分享给大家,各位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欢迎在文章后面留言讨论。
02
黄陂中南部的农田
下表为官方公布的黄陂中南部各街道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何为基本农田呢,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改变其用途需要G务院批准。需要说明的是,下图中的耕地面积是到2020年为止,将来是否会做调整还不知道(调整的方法是,拿其他地方开垦出来的耕地和南部农田置换,黄陂总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变)
从上表来看,黄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达774.1平方公里(约1.5倍个东西湖),占黄陂国土面积的34.3%,主要分布在黄陂的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祁家湾、李集、前川、罗汉、王家河、六指、长堰等)。中南部6个街道里面,前川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最大,达到了42.5平方公里,农田多分布在原来的环城和鲁台区域(长江新区不容易批下来,看看鲁台就知道了,大批地方都是农田保护区)。换句话说,前川扣掉这约43平方公里的农田,再扣掉河流和湖泊,还有7、8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建设,如果能全部建成,前川将和汉阳区一样大。
基本农田第二多的街道是横店,达到了29.7平方公里,主要位于横店北部和前川街道接壤的地方,横店的产业规划很清晰,北部农业和生态,南部工业和商业。滠口街道,是中南部最大的街道,但基本农田面积却最少,仅仅只有18.12平方公里,多分布在滠口北部,靠近前川街道的地方,盘龙城和汉口北地区已无一寸农田。
武湖和三里桥耕地面积这么少多少有点出乎小编意料,特别是武湖,当年的农场,如今的耕地保有量才17平方公里(甚至没前川多),基本农田更少,只有7.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武湖东部沙口和北部一带,看来开发武湖不是长江新城才想起来,黄陂早就有此计划了。更奇怪的是,天河街道居然还有耕地,面积还不小,位于机场西部以及天河镇东部和北部,根据规划来看,这些耕地将来基本都会转化为建设用地,机场西部要建第四和第五跑道,机场东部是中日产业园的拓展范围,机场北部则是正在规划的机场北组团。
03
各街道还有多少还在种田的农民呢
按户籍统计肯定是不准的,很多农民没有了土地,已经在城里工作和定居了,但仍不愿意把户籍迁走(为了保留宅基地、菜地和等待拆迁)。我们可以根据耕地数量来大致估计一下还有多少人在种田。估计方法是这样的,假定每个人承担3亩地的种植(3亩地不少了,纯手工种田,一个劳动力也只能种这么多),根据总的耕地数量来推测还在种田的人数,结果当然不是非常准确,仅供各位参考而已。一个人种三亩田的话,前川的耕地需要3.4万人左右耕种,看来,前川虽然贵为黄陂区z府所在地,首善之区,可预见的将来仍然还是一个农业大镇。
04
黄陂中南部,地理上和汉口融不了城,但心理上是可以的。
很多黄陂朋友会羡慕东西湖和江夏纸坊,觉得他们和三环内融了城,去黄陂前川,中间会经过很长一段无人区,而到东西湖,以及江夏的纸坊,公路两边都是连绵不断的楼房。所以他们说,感觉东西湖和江夏纸坊才真正属于武汉。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住平房时间长了就想住楼房,楼房住久了又想换别墅,郊区人民看惯了碧草蓝天,想生活在楼房林立,人潮拥挤的城市理所当然。黄陂的地理条件,决定了黄陂中南部不可能像东西湖江夏一样,和汉口无缝连接,而只能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卫星城镇组成,城区和城区之间用农地和森林隔开(上面各街道的基本保护农田是不能随便开发的)。现在的话,黄陂城市发展模式不如江夏东西湖好看,但20年后,当人们开始注重环境的时候,黄陂这种模式的优点才会显现出来,城市没有摊大饼,故黄陂的城镇不会有拥堵,空气不良等大城市病产生,由于城镇外围都是农田或者森林,到处是郊野公园的黄陂才会成为真正的园林城市未来,下图这样的城市(城市周边是大片的绿地和森林)才是环境最好的城市
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往期推荐
武汉的这个新城区,为何其公路改造很难一次到位呢?★★★版权申明★★★
本公众号发表之原创文章、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属于黄陂观察公众号管理员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和团体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请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抖音号搜索:黄陂观察
头条号搜索:黄陂观察
百家号搜索:前川公子
小编微信:namana522
您的一个“分享”,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