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剩男剩女们在两性关系上的思想误区。

  前言:

  本文属于长文,是用性很高的实战型攻略。

  文章里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多年我对于两性问题的观察总结。

  内容篇幅应该会比较长,但是没有大纲,属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可能会比较散乱。

  语言会比较露骨,玻璃心的千万别看也别跟我杠,我写的内容只是一家观点。不是为了跟网友杠上开花。听不听的进去你们随意。

  写这个文章,没有任何利益趋势,只是满足表达欲和吐槽欲。

  为什么现代社会两性关系这么复杂,配对成功率这么低。
  根源还是在于男女双方都存在着很多巨大的思想误区,就像影片《我是路人甲》中男女主角的一段对话

  [我和你就像一只狗和一只蝴蝶,永远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本文就是再解析剩男剩女们普遍在想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想。
  帖子从男女两性角度分别探讨,不存在站边任何一个性别,不存在制造性别对立。这里先说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会说到男性,男性的问题其实比女性要更大。

  由于没有草稿,想到哪里写哪里,会有一些错别字,见谅。

  一,不同阶层剩女,存在那些认知问题?

  1,大城市工薪阶层单身女,普遍对世界认知错位:

  这些大城市的单身女性,整体上接受的教育还可以,不存在智商上的硬伤。否则也难以独立生存于大城市。但往往这些女性会对所处世界有一种迷之矛盾,她们会觉得有钱人很多,有房有车的人很多,她们接触的男性也不乏一些优质的男性。因此应该可以嫁的很好。

  但实际上在相亲市场中,她们根本就够不到自己认为匹配的那些“男性”
  那些条件稍优质的男性,对她们除了骗P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诚意,而真正有诚意的,又都条件很一般。

  这源于她们所认知的世界,其实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的世界,而是一种基于小红书,朋友圈,新浪微博,姐妹的道听途说,各路营销号,装批男所共同营造出的超现实魔幻世界。

  这个世界里,充满着各种高帅富,长腿多金欧巴,有房有车只是标配,只是入场券,根本不是啥优势。你奋斗了半天小有所成,在真实世界你的确是物质基础不错的男性,但在女人们那个魔幻世界,你就是个雕丝。

  由于她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严重注水的世界,严重脱离现实。所以她们往往会高估社会平均财富。她们很少能意识到,2020年,中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32189元,月薪3000才是真实的大众收入水平。

  她们很难意识到,虽然朋友圈各种凡尔赛男生,隐形富豪男生都很多,但其中95%以上是各种淘宝5元套图。

  她们也很难意识到,所谓姐妹私下里,传说中,那些优质男,只是精心包装出的优质生活,本质跟前段时间上海名媛群拼单拍照是一个套路。

  网络上女人的照片有多假,男人的财富水平就有多假,别忘了我们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年入百万是不存在的。只是更多的低收入者,他们没人关心,没有存在感,在幸存者偏差的作用下,他们被无视了。

  而在相亲市场里世界真实的样子就逐渐显露了,金字塔尖的男性是极少的一部分,谈不上多么优质的男性也非常抢手。能剩下来的男人,除了没玩够的,就是丑穷挫,必占一,有时占二的男性。

  没有硬伤,是剩不下来的。

  一,不同阶层剩女,存在那些认知问题?

  2,大城市工薪阶层单身女,普遍对自身认知错误。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我们的很多女性朋友她们却很难达到"自知"。
  她们往往对自身估计过高,我仅拿身高一个例子。

  我国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58.6cm, 有接近50%的女性超过160cm

  我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7cm, 只有接近2%的男性,超过180cm

  我们一般习惯上把160以上的女性看作身高OK的女性,她们自己会认为自己身高优秀。
  而我们普遍认为男性180以下是一种缺陷。。。。。

  这导致了,女性号称自己优秀,只需要达到平均水准。
  男性想号称自己优秀,必须碾压98%的同性。

  在相亲市场上一些160cm以下的女性,都希望能找到180或者至少175以上的男性,然而她们真正应该匹配的男性是 16X的男性。 但这些男性在她们眼里类似于 残疾人。

  我没想好给这种现象起个什么名字,不单单是身高,它包括了收入/颜值/家庭等等因素,简单说这个现象就是“男屌女尊”,男人要想很吊,必须真的很吊,否则他只是屌。女人即便很屌,她也觉得自己很吊。

  这样就会让这些女性,对自我认知又产生一个严重的错位,她们会误以为跟自己匹配的是优质男,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真的适合那些优质男。如果要非得嫁给优质男,就必须具有主观能动性。要稍微主动一些,要会撩汉,要压上其他筹码。但她们往往撩汉技能是0,也就是只能被汉撩,死也不能撩汉。

  因此这是一个死结
  一,不同阶层剩女,存在那些认知问题?
  3,大城市工薪阶层单身女,普遍对恋爱认知错误。

  其实前面两点要说还能通过后天纠偏来克服,那这第三点才是女性恋爱的真正杀手。

  对恋爱认知错误,是两性关系中最为可怕的错误。

  那么大城市单身女性,普遍存在那些问题呢?

  圈1:跟她们谈恋爱,极其痛苦。
  比方说,一个男性打游戏/跟哥们吹批/钓鱼/旅游/摄影/玩车/运动 快乐成度是95%,痛苦成度是5%。那么她们跟“不会谈恋爱”的妹子谈恋,快乐成度是1%,痛苦成度是99%,整个过程不仅丧失尊严,毫无乐趣,还费钱,回报低。

  因为底层男性由于自身价值太低(我就说的直白点,兄弟们不要玻璃心)导致他们对女性的追求策略,无法绕开一个跪舔,而且自身价值越低的男性,所身处的环境就越不友好。
  最简单的例子是京沪市区没有彩礼,穷乡僻壤彩礼百万。在那些穷地方,小地方,底层男性们就连跟女性出去吃个饭,都要各种试探,各种红包,才能换一个请客的机会。然后在大城市独生子的眼里这一切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从小到的两性地位是男女基本平等,男孩也非常宝贝的。根本不存在结构性舔狗这个问题,你让他去小地方看那些底层男性的两性状态,他会崩溃,他接受不了跪舔女性。

  很多女性,虽然身子到了大城市,头脑保持原生家庭的光棍村,她以为哪里都是男多女少,不知道大城市高等教育人群其实女多男少。她想嫁到京沪,她还想京沪土著各种跪舔她,主动给她房子加个名。这可能吗?她们就觉得可能。就非常奈斯。

  现在网络非常发达,这些底层男性迫于生存压力,只能采取广撒网,普遍舔的策略,因此他们在网络上制造了一股歪风邪气,简单说就是跪舔女性是一种政治正确。
  然而到了真正的相亲市场,相亲女发现稍微优质一些的相亲男,根本不跪舔自己,于是各种纠结各种不满意就涌上心头。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们对恋爱对相亲这回事所报的期待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一个男性,优秀。不是为了舔你的。。。。
  他费劲一切心力让自己优秀,是为了能够不舔你。。。。。

  你能理解这一点,你就升华了。

  很多大城市中产阶级男性(净资产千万以上)他们对女性长相要求并不高,但对女性不作,能够平等相处的需求极其强烈,能够站着把恋爱谈了的愿望极其强烈。
  先写到这里,一遍过稿错别字有点多哈,见谅。
  有什么想问的这里给我留言,更新时候会回答一些。~
  感兴趣的人多我就更新的快一些,没人关注就烂尾了~哈哈。
  谢谢捧场朋友,接上文

  圈2:很多女性不懂如何考察男性。


  我们随便分析一下男性心态和女性心态。

  一个男人,加了个妹子,他先看看这个妹子长得怎么样。于是各种的要照片,一旦得到了照骗,尽管水分很大,男性还是能很快得出要不要继续的结论。

  但是女性往往第一个考察点是男性的经济状况,但女性又不能直接去问对方有多少钱。于是她们只能采取非常婉转迂回的策略。比如通过把自己包装的看上去比较“贵”(精致)来吓跑底层男性。 或者通过观察你的消费水准,推断你的经济状况。

  往往是通过看你穿什么牌子衣物,看你开什么车之类的很外在的去判断。

  这里就容易产生很多误会。

  采用第一个策略的女性,把自己包装的很贵很精致,他虽然能筛掉一些雕丝追求者。但他也能吓走一些思想保守,条件还可以的男士。

  采用第二个策略的女性,往往筛不出真正的优质男,能筛出的都是PUA和老海王。

  这都源自于我国有一个特殊现象,男人有极大的生存焦虑。
  简单说就是,不管男性有钱没钱,他们普遍:不!咋!给!自!己!花!钱!。也就是很难在外在上真的判断一个男人的经济基础,反而很容易被套路。

  这个游戏就非常难玩有没有?


  至于男性为啥不爱给自己花钱,为啥明明经济条件可以,看着却贼雕丝?这个问题太深了,我在后面讲男生的章节会详细说。

  总之在中国考察男性,绝对不能从这些表象问题去考察。不然纯属是让PUA割韭菜
  如果真的想筛掉底层男,用学历做标尺效率会高得多。
  圈3:很多女性,不懂如何推进关系。

  如果男女双方有一方懂得如何推进关系,那么另一方就轻松得多。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适婚女性相当保守,大多数女性,不知道如何推进两性关系(目测90%)以上,都是等待男性去推动关系。

  然而最要命的是,能变成大龄剩男的男性!不论他们具体条件如何,他们往往也不懂如何推进关系,因此两者配对率极其的低。

  在她们的词典里存在“撩汉”这个概念吗。不存在的。存在优质男需要“竞争”这个概念吗?也不存在的。

  相亲,只是给相亲男一个跪舔自己的机会。

  男人什么的都是大猪蹄子,小仙女不屑于去揣摩。

  写到这里,楼主也凡尔赛一下。楼主的天涯头像就是自己本人,只调了对比度没修图。应该算中等偏上的男生。我是京籍京户的市区土著,不算房产净资产千万以上。在一线城市硬件也算过关的。

  那么我这种在相亲市场上,会有多少妹子对我主动呢?

  实际上是有一些的,但颜值基本都在4-5分。

  如果颜值6分左右的,是绝对不会对我主动的,她们还是无法走出需要被跪舔的心理舒适区。
  比如表现在希望第一次约会你能车接车送,希望你能提供情绪价值等等。

  尽管一个妹子可能除了性价值,不能给我提供其他任何价值。而我却能全方位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但这并不影响6分以上的妹子会把我跟她们曾经见过的,听说过的,交往过的“高帅富”相比,得出跟我在一起她们具有两性博弈优势的结论。
  女生先说到这里吧,后面写写男生。
  女生的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角度可以说,但不想过于倾斜,变成我在抨击女性这种感觉。
  18日,晚,更新。

  刚才有吧友问我是否脱单,感觉如果楼主自己没脱单都不好意思继续更新了,燃鹅幸好,楼主头像里的长腿妹子就是我老婆。。。。

  看到一条评论互动一下:
  一个妹子留言说:归根结底(没有合适对象)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我的观点是,很多女性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她们觉得幸福的生活,优质的男生属于天赐之物。运气够好,老天爷自动分配。就跟中彩票是一样的。
  燃鹅,实际上观察一下嫁的好的女性,没一个是靠被动的遇,她们在两性这件事上投入了你难以想象的精力,拥有你不拥有的主观能动性,才获得了美好的生活。

  我们遇到一个条件匹配的人
  一个普通的妹子的心态如下:
  他是不是骗子?
  他条件那么好为啥单身?是不是骗p?
  哎呀,他挺帅的,能喜欢吗?
  哎,他跟我说话,我要回应的积极吗?
  我太积极是不是显得不矜持?
  我是不是得拿着一点?
  哎,他怎么不理我了?
  哎,还是没缘分,还是没遇到!

  燃鹅,一个拥有主观能动性得女性。她碰到一个条件合适得,就像猎人碰到猎物,她不会纠结普通女生纠结得这些莫名其妙得问题。如果不合适,她会想办法让双方合适,如果对方兴趣不大,她想办法让对方有兴趣。

  着就是女性得段位不一,嫁得不好得女性有千千万万得原因,其中没有主观能动性,被动等着命运恩赐,是最大得原因之一。
  18日,二更:

  二:关于大龄剩男的择偶误区。
  终于写到男生了,其实男生可写的东西可比女生多多了。
  因为男性在两性问题上处于一个更加被动,更加弱势的地位上。

  1,原生家庭一般的男性,普遍思维极其执拗。
  有一个词叫“小镇做题家”意指一些出身贫寒的男性,从小到大的上升途径只有考试和做题,在学校里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分数”于是他们习惯了这种单一维度的衡量标准。我努力,我做题,我分比你高10分,我就比你高一等。

  人的一切三六九等,全都用一个分数来衡量。

  长大了进入社会,这些小镇做题家还保持这个思维。只不过分变成了“钱”。他觉得衡量一个男性能吸引多少妹子就纯粹靠他有多少钱。

  燃鹅这种思维是最恐怖的,因为现实世界衡量一个男性是多元化的。你外形帅+分,谈吐幽默+分,原生家庭好+分,会唱歌+分,活好+分。 加分的东西太多了,哪怕楼主这种别无所长,但能哔哔。也在很多妹子哪里+分。

  你非要觉得我就得靠钱,钱不够,我就搬砖。这样的话就陷入了恶性内卷竞争了。

  楼主之前透露过,在不到三十岁时,楼主名下抛去房产在8位数。我这个经济条件在国内普通人已经很好,但是没法跟大佬比,大佬虽然绝对数量非常少,但是他们能量太大。随便一根毛砸死一堆中产,别说屌丝了。

  我要非得在钱这个上面较劲,我就必须要跟北京那些各行业的大佬竞争。那得砸多少钱才能泡个高分妹?没法儿那么玩。

  何况我们之前就说过,女人得世界充满凡尔赛,她们看到得世界本来就不真实。你要用钱取悦女人,那就得是拿真实世界得钱去满足她们那个魔幻世界得想象。

  结论是无底洞。

  衡量一个男人是多元的,真正只拜金的女性非常少。
  新人悄悄问一下大家天涯能拉黑人吗?拉黑后还能给我回帖吗?
  18日,最后一更

  二:关于大龄剩男的择偶误区。

  2,普通大龄男,存在巨大的生存焦虑。

  男性魅力来源于对生活纯粹的热爱。存在生存焦虑的男性,不可能有魅力。


  楼主曾经做过电商,深知国内消费,女人>老人>小孩>狗>男人。

  表面上我国已经男女平权,实际上内核还是男外女内的传统。
  在02年房价开始起飞至今20年以来,房价可以说榨干了男人最后一丝自尊。

  曾经有月入5K的妹子跟我吐槽月入20K男友小气,理由是不舍得花1K买鞋。我就问她这男的买房没有,果不其然没买房。一个没买房又面临适婚压力的男性,他月入20K比起北京高昂的房价其实还是不够看。别说1K的鞋,普通200的淘宝鞋可能下单前都得思量一下。

  曾经有一个月入15K的朋友亲口对我说,他为了攒钱买房现在买一瓶3块钱的肥宅水都得纠结一下。。。。。

  同样的收入活成两个阶级,女人可以像人,男人却不如狗。

  在发达国家租售比普遍10-20的情况下,依然很多年轻人是不买房的。但在中国,就比如北京很多市区的学区房,他的租售比都是贴近100倍,依然有人在接盘。

  楼主最近刚出了一套西城的老破小学区房,售价是700万。接盘的是在京国企一堆夫妻,目前正在过户手续中,在这段时间卖房的经历中我是接触了很多买家。

  他们都是能拿出几百万现金在北京市区接学区房的人,穿着打扮没一个像有钱人。
  都是扔大街上就个普通的大叔大妈这种水平。

  高房价必然迎来的是低生活。

  由于国内男性普通存在一种奇怪的思维:
  我必须结婚,我必须生孩子,要完成这俩事,我必须买房。

  为此,我愿意背上一份一生难以还清的债务。
  我愿意牺牲所有的生活品质和人类基本娱乐。
  我要掏空6个钱包
  我要把这个平凡无奇的基因传递下去。

  对此抱有极大执念的男性 就必然成为韭菜。

  我很反感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房子,我就找不到老婆。

  真的是这样吗?
  要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你的基因也没必要传递下去了。。。。。

  男人要想从沉重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必须丢掉传统观念的桎梏。每打破一个枷锁,你就迎来一份自由。必须迎接消费主义的浪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男人敢于爱的第一步是要敢于给自己花钱,并拒绝独自承担高房价

  ------------------
  猜想这一段我估计我会狠招骂,尤其是思维深陷其中的男性,他们找出一千一万的理由说他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至少是迫不得已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我想说历史进程,不可逆。
  中国想人人都在心仪城市有房子,那是不可能也不科学的。
  人有一万种理由活得痛苦,但你只要想通一件事,就能活得自洽

  今天就更新到这里啦,大家晚安
  大家吼啊,楼主来更新了

  
  先回复一下吧友。

  有人提出不该用全国平均数据,其实哪怕你只用最发达得京沪得数据,最多就是可支配收入X2。

  全国人均3000,一线城市人均税后6000。
  如果抛出掉大城市非本地户口得人,最多再往上X1,税后人均9000。

  但是女人通过小红书,朋友圈,所了解到得那个魔幻世界,大概人均月薪20万。。。。

  所以就算精确所在地数据,也不影响我表达得意思,构不成逻辑硬伤。身高问题也是同等情况,就不回应了。

  19日,一更 【男女该不该共同买房】

  回复吧友:

  

  这位吧友就非常奈斯了,我刚开始想当然以为这人是个女性,接受不了共同买房得观点。经吧友指正,此人乃男性 23333333333333。。。。。。

  这个话题楼主就要多啰嗦两句了。

  男人负责一切,女人负责生育。这个是传统文化得一部分,传统文化是用来匹配传统经济得!

  说白了婚姻模式必须匹配社会生产力。在过去那个小农经济,自产自销,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状态。男人负责一切,女人负责生育得模式可以运行得通。

  而新中国是一个现代化国家,首先就是解放了女性得生产力。女性不再是生育符号,大规模参与社会劳动。相应得,男性就不可能像过去小农经济时代一样大包大揽。

  情理上不应该,客观上做不到,运作上不合理,法律上不配套。

  表现形式就是,你凭自己工资累死也没办法养活一家人。你凭自己工资100年能买一套房。而且社会越发展,这个现象就越明显。归根揭底就是社会发展规律,历史进程,不可逆,不可抗。

  男女共同买房,在我国法律上有相应权益保障,支持夫妻双方共同持有房产,离婚也可以分割。不存在任何一方吃亏的问题,相反男方提供房车属于婚前财产,离婚了可以做到让女性净身出户。

  一个共同买房的夫妻,一个男方提供房车的夫妻,婚后女性地位哪个更高?不言而喻。

  社会越像前发展,性别越淡化。穷乡僻壤,农村地区,嫁和娶的区别非常大。嫁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从此成为男方家庭的劳动力和生育机器,当然要高额彩礼,当然要提供房车。
  但是在大城市就完全不一样,你嫁出去闺女,还是你闺女,想回娘家就回娘家,家务劳动共同分担,俩人都上班,根本就体验不出嫁娶的区别。性别符号早被极大的淡化了。

  至少在北京夫妻家庭共同买房,早在10年前就见怪不怪,何况现在了。。。。
  另外最重要的,买不起你可以租嘛。。。。

  有一些男性是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你告诉他未来社会男女平等了,你不用大包大揽,他跳脚的比谁都急。让我想起了美国种植园时代的黑奴,有一种黑奴叫屋里的尼格罗。大家看过《被解救的姜戈》吗?就是黑人管家那种人。

  他们虽然也是黑奴,但是由于跟主人比较亲近,可以住在房子里,可以使唤其他黑奴。他们就恍惚间觉得自己不是奴,而是主人了。谁要是反对黑奴制度,他们第一个跑出来跳脚。
  瞧,我的老伙计~要不是这些好心的白人,我们这些尼格罗怎么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吃这么好的食物,黑奴制度太棒啦。

  这些坚决要求男人要买房,要当韭菜,要跪舔的男性,就是屋里的尼格罗。
  你让他们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他觉得你要了他的命。

  19日,三更。

  二:关于大龄剩男的择偶误区。

  3:对美好生活缺乏向往。
  大龄剩男普遍来说,个人生活处于一种灾难性状态。
  但是他们往往自己不能意识到,不知道坛子里有哪些男人,从小受所谓"穷养男,富养女”这种贫穷教育的荼毒。

  有的请举手。。。。

  过分匮乏的童年给一个人的创伤绝对是终身性的,贫穷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经久不愈,至死方休。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很多大兄弟,收入也正常,但是对美好生活本能的抵触。

  那种感觉就是,我能走着我绝不打车,吃20元以上外卖有负罪感,什么东西都留着,对于衣食住行的品质没有要求,能活着就好。

  他们对精致的美食抵触,对诗和远方抵触,对没啥卵用的东西抵触。
  我碰到一些哥们如果让他们在人均消费100的街边脏串店撸串,他们觉得非常惬意。同样的消费让他们去咖啡厅吃点甜品,还不如杀了他们。

  我管这种生活模式起个名字叫:习得性消费无助。

  因为小时候穷惯了,被灌输了太多你不配拥有更好的,这太浪费的观念。保持这种观念的人,自然没办法拥有好的生活状态,他们时常处于匮乏的恐惧之中,觉得消费都是智商税,没啥卵用。

  喜欢把生活开销压制到最低,结余全部储蓄。

  在女生眼里你知道这种兄弟的生活有多可怕吗?
  虽然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是扯淡,中国男人很优秀。但中国男人的精神风貌普遍不如中国女人是个基本事实。

  男女之间消费意愿相差十万八千里,导致话语权也渐渐消失。如果一个人只生产,不消费,精神面貌肯定每况愈下。光指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耍流氓,所以楼主强烈主张不要勉强购房,要先保证自身生活质量。

  女生不用承担购房压力后,她们的钱类似于学生的零花钱,可以全部花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上。她们还天生就有一种,女人就要对自己好的思想。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知道大龄剩男和大龄剩女的区别吗?
  大龄剩女是一部分 比较挫的女生(20%)加一部分精致的女生(80%)
  大龄剩男是99%拉出来都像乞丐,1%是贼有钱,没玩够。

  
  19日,四更

  二:关于大龄剩男的择偶误区

  4:太在意沉默成本。

  我们有一些兄弟,属于经济学上的韭菜,特别容易被套牢。
  他跟一个女生聊天,女生意愿非常低,回复又慢还不超过10个字。

  正规操作是,碰上这种对你没兴趣的女生,直接就拉黑换下一个。
  但我们有些兄弟就喜欢较劲,人家越不搭理他,他越去自讨没趣。

  可就算你是莎士比亚大文豪,你也没办法把一个每一个妹子聊嗨了。
  一样米养百样人,再牛逼的人也有人讨厌他。

  比如楼主写个文章,想必有一些妹子会感兴趣说:这个人写的不错,有点思想哈。默默关注。
  同样的文章另一些妹子会觉得:这JB写的啥?太长了,看着脑袋疼。他怎么写那么长?鲨比吧这人?

  我要做的就是,我只跟第一类妹子接触,第二类我不跟她们较劲,就那么简单。我们很多大兄弟是,女人越不理他,他越要钻牛角尖,他就使劲跪舔。越跪舔越付出的多,越无法回头。人家更烦了,拉黑。他就崩溃从此开厌女。。。。


  钻牛角尖,在意过往投入的沉没成本,拿得起放不下,都不是真男人。
  19日,五更
  二:关于大龄剩男的择偶误区

  5: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小孩子才全都要,成年人每天都在做选择。

  可能有一些吧友不太理解,为啥楼主即说让男人不能太舔,又说女人必须有主观能动性?难道要让女人追男人不成?

  其实2000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就解释了一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简单说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水满则溢的。万物都得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中庸状态,所以什么东西满了,我们就损有余。然后拿多出的部分去补不足。
  但人类社会正相反,人类喜欢奉行“马太效应”,喜欢把本来就匮乏的人仅有的资源也搜刮走,拿去侍奉那些资源原本就很充足的人。

  人类就是喜欢刮穷鬼的钱去献给资本家。所以,人之道才损不足以奉有余。

  因为我们国内目前是男生太爱跪舔,一群饿狼传说。女生太被动,完全就是凭运气等着,所以我们奉行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希望女生能主动一些,就这么个道理。

  不要把它理解成女生倒追男生才是正义,两情相悦的人不存在谁追谁。

  同样我主张男性去消费,也不是让你必须月光。
  是再储蓄和消费之间做好平衡,保证自己的精神风貌尚佳。
  在北京有一些退休老头,名下三四套房,一说资产也都是上千万,本来2辈子都花不完,却最大的爱好就是出门捡可乐瓶。这就是我说的习得性消费无助,年轻男性也有这个问题,表现形式没那么夸张罢了。
  今天就哔哔到这,也写了不少了。谢谢大家~欢迎留言
  抽空回复吧友的意见。
  对于消费这档子事,还是要宏观的来看。

  1:
  节约虽然是美德,但消费却不等于浪费。这就陷入了一个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小孩子的世界才是非黑即白,大人的世界由无数灰色地带组成,在浪费和不消费两个极端下有没有中间地带?自己去想咯

  2:
  女人的消费会不会“恶有恶报呢”
  很遗憾,不但不会,还有利于国家繁荣。
  过去我们主张节约是因为生产力是极其有限的,你多用了别人就得少用,你浪费了别人就没得用。这是因为人们的消费需求远远大于生产能力,人总体处于匮乏状态。

  但是时代早已经不同,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状态,没有不能造的东西,只有消费不了的东西。

  就算是无用的消费,过度的消费,它也能拉动就业,盘活经济。要是没有女人的思想解放,大胆的迎合了消费休息的浪潮,国家拿什么发展经济?

  3:社会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你想不开而停止。
  有一些人的思想是停留在自己的时代,改变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你不变没关系,年轻人变。不变的就被自然淘汰,虽然这个过程很无情,但谁也不能阻挡。

  经济要发展,新的需求要不断被创造出来,这种脚步是不会停下的。

  我们有一些兄弟很奇怪,他看女人花钱他不爽,他觉得女人跟他一起受穷他才爽。可是这可能吗?于是他怨恨女人,怨恨社会,可是难道突然有一天,我们一起床资本家就不再生产了,或者女人们就不再消费了?

  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你要是没有消费能力,你就是不被重视不被看到,最终被遗忘。你想要话语权,就必须有消费能力。其实逻辑还是很简单的,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试想一下,一个屌丝天天搬砖,花了半辈子买了个房,然后他就不是屌丝了呗?你要是女人,你会喜欢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搬砖机器,就为了首付活着吗?

  大半生都耗损进去了,还谈什么买房后的生活。买房后没有房贷?

  搬砖搬到王宝强那种又结局怎样?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很值得也可以,怎么活着是自己选的。

  男人必须买房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你不买房或者男女一起买房的选项。

  如果不买房就找不到老婆这种,建议就别找了,干嘛非得找呢。

  
  hello大家好,谢谢吧友们的支持。回复基本都看了,支持我的还是比较多哈。为了避免本贴的观点空中楼阁,今天就写一些实操问题。

  20日,一更(从戒烟聊到租房)

  关于租房的问题,我要先扯一下戒烟的事儿。我上学时开始抽烟,抽了将近10年,每天一包。但现在已经戒了两年。
  尝试过戒烟的都知道,在没生病没医生吓唬的前提下自主戒烟有多难。

  在戒烟之前我绝对是个重度烟瘾患者,没人相信我能戒烟。可是我一次就成功了,于是亲朋好友都来问我怎么成功,很多人都想戒烟,其中一个妹子已经戒了好几次都失败,我就推荐她用一下尼古丁贴,降低一下戒断症状。

  她说了一句话我彻底懵了,她说用了这玩意戒烟是不是就一点不难受了?

  我才恍然大悟,很多人想追求的是舒舒服服的把烟戒了。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用尼古丁贴也好,茶烟也罢,只要是戒烟它就不可能舒服。道具就是辅助罢了。

  抽烟也难受,天天抠咔的咳嗽。戒烟也难受,百爪挠心。无非是那个难受你更不能忍。人生的路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怎么选都是错的才是常态。

  我知道租房存在一堆的问题,但是买房同样存在。就是看你怎么衡量,怎么过舒坦。

  假设你有钱,当然买房是最舒适的,起码不用跟房东打交道,没有几年就搬家的焦虑。假设你没钱,你现在要掏空父母,紧衣缩食,那你就不要买。因为这样的后果远比你租房还要可怕。

  人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可能活的完美,争取活的自恰。


  咱们中国所谓的学区政策是跟美国学的,目前其实跟中国自身情况还不是很贴合。拿北京举例,虽然理论上你买个民宅都有学区,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学区房,其实只有西城和海淀两个区。

  学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重点率,好的小学重点率50%那种,你只要孩子进去了,学的中不溜儿也能上重点,师资力量太强大。一般的学区,重点率5%孩子必须得拔尖儿才行。

  问题是好的学区房子多少钱呢?基本都上千万。

  但是优质资源就那么一点点,肯定是被最有实力的人占据,你要非钻那些牛角尖你没办法活了。所以决大多人,95%的人,就都是这种重点率5%的咸鱼小学。

  所以孩子上学,如果你不追求最好的资源,跟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随便找个咸鱼学区就OK,那就真的不用买房,本地户口的话租房也能就近入学,想上哪个学校就附近租个房。

  因为房价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北京的房子已经跌了四年。你买个学区房被套牢上千万,孩子小学毕业,六年后卖出去,别说升值了,现实是保本都难。

  这六年你用1000万存个信托,妥妥每年80万到100万的利息。够你孩子上全北京最好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贵族学校,重点率很高,里面孩子非富即贵。一年学费几十万,但是比起目前的学区房都依然划算的多。

  我们国家目前是在建设(租住同权),因为所有人都买房本来就不现实。

  如果详细展开,这就是个投资问题不想多说了。总结就是这条路是畅通的,很多人走过,虽然走起来并不舒服。但这就是生活。


  房子就不展开了,点到为止,后面更新继续说两性。不然感觉该移步房产观澜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