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ID:ceozhiku)
作为餐饮界最会搞事的品牌,麦当劳一向稳居C位,各种营销手段耍起来让人目不暇接,比如8月份时还首发了以食物为信用支撑的收藏币——巨无霸收藏币MacCoin,让人眼界大开,更别提时常发布的各种借势海报。
而近期,麦当劳的营销更是让人佩服,仅做了两幅画,就抢走了900多万的名画的风头!
❖
10元=900万,麦当劳反应666
伦敦时间10月5日晚,彼时我们还在国庆长假的兴奋中,伦敦苏富比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惊愕的事情——
刚以104.2万英镑成交的《女孩与气球》,当场被画框内置的碎纸机切割成了碎纸条!
无论这场变故是由谁主导的,都不免让人唏嘘。按照吸引力法则,有争议有舆论,受众的注意力在哪里,品牌营销的点就在哪里。麦当劳看准机会,及时出手。
先是麦当劳的代理商之一的TBWA周一在Instagram上晒出了画作:
随后,麦当劳的另一家代理商DDB也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幅作品:
“从现在开始:法式炸薯条的艺术享受。麦当劳奥地利油炸马铃薯,2018年价格(环境影响评估) 1.20欧元起。”
别说,单看画面还真有点类似,尤其是薯条和被搅成碎条的画作,不同的是,画作“自毁”是对文化的讽刺,麦当劳的薯条却是一种“新生”。
其中TBWA的画在Youtube上获得了近2000个赞,是其平时水平的十倍!麦当劳又一次在社交圈成功刷了屏。
❖
名为跨界,实则是麦当劳的隐忧
随着80后、90后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体,他们虽是成长在快餐时代,却对健康、“养生”有着莫名的执着。君不见,“第一批90后开始养生了”!
麦当劳作为快餐文化的代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与“垃圾食品”画上等号,虽短期内获得了爆裂式的增长,但近年来发展却逐渐缓慢下来,尽管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饱和,但我们不能否认健康文化的后来居上,因此它急需转变自身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这也就说得通麦当劳的各种营销举措了。
如发布MacCoin,是为了纪念巨无霸诞生50周年,看似简单的收藏币,却在限量制造“稀缺性”,在具有“50周年”的纪念意义上,还有谁会在乎“垃圾食品”,从结局来看,真正拿纪念币兑换巨无霸的真的少之又少,不少人就是拿来收藏的!
而麦当劳通过此次营销活动,再次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增强了自己跨界的信心,如同视频结尾处的“展望未来更多的50年”一样,就宣告了他不会只是垃圾食品的野心。
再比如,更久之前的“大薯日”活动,更是让消费者看到了麦当劳“不一样”的一面,各种周边时尚又可爱,比如时下流行的PV材料,配上麦当劳醒目的Logo和红黄色的经典搭配,完全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在这些好物面前,还有谁会在意“垃圾食品”?
除此之外,麦当劳还跨界联合过人气动漫比如《全职高手》,成功打进二次元世界,又与影视剧合作,比如《捉妖记2》,成功跨界进入影视圈,还被MOSCHINO搬上了时尚T台,就此次的跨界,甚至还有人笑称已经不配吃麦当劳了。
从每次的跨界结果来看,麦当劳都能引爆社交网络,似乎早已跳出了餐饮界,在逐渐淡化自身“快餐品牌”的性质,综合起来都是麦当劳在丰富自身的文化建设,因为有文化、有内涵,才能走得更长远。
而完成这一切的必要手段,非“内容”莫属。唯有内容,才能丰富文化。再者,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用户对广告的抵制越来越大,因此,麦当劳将营销方向转向内容制造上早已是大势所趋。
❖
讲一个好故事,麦当劳任重道远
但究竟什么是内容营销呢?按照美国营销协会CMI的说法便是:“内容营销是一种通过生产发布有价值的、与目标人群有关联的、持续性的内容来吸引目标人群,改变或强化目标人群的行为,以产生商业转化为目的的营销方式。”
简单来讲,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讲一个与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从而改变或者加深目标人群的购买行为。
就拿麦当劳来说,无论是与谁跨界联合,都是在竭力向消费者靠拢,去生产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用消费者喜欢的方式讲给他们听,打造更有趣、更难忘的用餐体验,不断地改变自身在消费者心中的固有形象,通过一次次的跨界联合,不断地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且不断地给消费者惊喜感。
而说到麦当劳的内容营销,也并非是我们的臆想,在它的招聘网站中,就有一则写道:“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团队,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上最有知名度的品牌——麦当劳在大众心中的固有看法。这个全新的团队将由创意、创新以及专业的讲故事的人组成,他们需要能够聪明的、简洁的、稳定的讲述关于麦当劳的故事。”
未来还很遥远,麦当劳也想走得更远,快餐文化早已不是主流文化,也并非时下年轻人的喜爱,麦当劳想要摆脱伴随着它出生到成长的文化,任重而道远。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贫穷的真相 最扎心广告 无品牌电商
奇葩养猪法 后来的我们 夜店健身房
猛男卖炒饭 一生的杰作 女马云卸任
网易云音乐 江小白合集 法国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