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历史上那些大人物之死

  晚安
  “这个当然你是国家掌0舵人,不过既然你叫老夫做宰相,当然在事关国家大0事上也不能装聋作哑,如果事情行不通,我也应该尽职尽责毫无保留规劝,指出它的错处,不然的话就是失职,如果因此而得罪了皇上,那么也万死不辞。”面对狂怒的皇帝,“硬骨头”战士张九龄并不惧怕,还是照直说了,好像砍头也就是头点地那么简单。

  “其实我知道你为什么反对仙客实封,因为你认为他是草根出身,没有显赫的士族门阀势力作后盾,而难道你不也是出于岭南蛮荒之地吗?你也不是贵族出身,还敢看不起人?”看到威胁利诱都不能降服革0命老黄牛张九龄同志,李隆基立马采取了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

  “我知道我也是出身微贱,仙客的出身比我还好,不过毕竟我读过一些书,能践台阁掌纶诰,宰相也确实要懂文识字的人才能干,而牛仙客只是一个河湟边地的武臣,而且大字不识一斗,如若加以重用,恐怕不是很适宜吧?”张九龄还是据理力争,卯上了劲要把皇帝拉下马的架势,让李隆基十分头疼。

  有心害人的李林甫退朝后逢人便说:“只要有真才实学或一技之长,又何必一定要懂什么文学辞章呢?这不是吹毛求疵吗?国家又不是只需要懂文学的人才,真是的。再说皇0上是何等英0明之人,用个什么人不行啊,难道还用你张九龄这个老顽固来限制吗?不知好歹的东西。”这话当然通过了有效渠道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这个绝对有,李林甫早就用厚金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宦官嫔妃),李隆基听了很受用,既巧妙地拍了皇帝马屁,又让皇帝觉得李林甫不专0权还爱才。
  晚安
  总之,通过厚0黑大师李林甫面厚心黑又装得特别体面无邪的说辞,昏君李隆基就特别觉得李林甫可爱,有容才荐才的度量,只有这个硬如茅厕石头的臭九龄是那么令人讨厌,像赶都赶不走的苍蝇,开始有意疏远张九龄了,认为张九龄在位久了滋长了官0僚主义思想,这不明摆着妒贤嫉能急于固位吗?于是经过长期革0命洗礼建立了深厚革0命情谊的这对君臣,最终同床异梦,成为了陌路人,说白了就是玩完了,开始走向了反面。

  后来,李林甫还怕张九龄不死,又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说:“像牛仙客这种有理财本事的人才是当宰相的料,张九龄一看就是一个书呆子,直冒傻气的书生,根本不达大体,为了稳固自己的相位,居然不惜一切代价反对陛下的正确意见,他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呢?”李隆基一听蛮有道理的,于是赌气般地加封牛仙客为陇西县公。

  据史载,李林甫曾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基本上也是一个不0学无术的人,与会“理财”的牛仙客一样,李林甫之所以热心引荐和他一样不0学无术的人,正如他热衷排挤有文才的儒官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他专0权大搞愚0民政策准备的,这些人当然没有能力像知书达礼又刚正不阿的张九龄们会抓住他的错处来反对他,想到这一点你就全释然了。
  晚安
  有一次,萧炅在与中书侍郎严挺之(老严据说也是像张九龄一样既有风度又有才学的大帅哥,曾被贤相姚崇异之而加以提拔,属于敢说敢干的豪爽吏干派,难怪深得其真传的儿子严武8岁用铁锤敲碎他自己宠爱小妾的头时,他也曾豪爽地大赞“真严挺之子”什么的)同行庆吊时,读《礼记》中一句“蒸尝伏腊”为伏猎。严挺之知道萧炅这家伙识字少,慎重起见还是特意再问一次,萧炅依然勇敢地读错,简直就是错别字大王,目不识丁的嘴脸跃然纸上,严挺之那个失望啊无以复加,这就是强盛大唐的副部0级官员?素质啊素质,于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有了驱逐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念头,立马半开玩笑地对张九龄说朝中竟然有“伏猎侍郎”这等活宝级人物,可喜可贺也。张九龄不听则已,一听也立马火冒三丈,长此以往国0将不国啊,于是以不0学无术弹0劾萧炅,贬为歧州刺史。

  然而这却埋下了张九龄被罢相的祸根。因为萧炅是李林甫推荐的,俗话也说打狗要看主人,这不是成心给李林甫难堪吗?弄不好被人捅到皇帝那里,说自己用人失察更加够喝一壶的,于是李林甫十分怨恨严挺之(这便是他三番五次要害严挺之的原因啦,冤有头债有主也),还加紧了陷0害张九龄把他置于死地的步伐。
  机会终于来了。据《旧唐书》记载,严挺之的前妻被休后改嫁给蔚州刺史王元琰。王元琰贪赃冤法,被有关部门关进了大牢,不知是不是与前妻余情未了还是什么的,反正严挺之动用关系出面设法营救他,免了其罪。这事不知什么原因被李隆基知道了,也可能是李林甫派人告0密吧,反正皇帝一口咬定严挺之徇私枉法,用了见不得人的阴招救罪人,应该连坐。作为严挺之好朋友的张九龄看到严挺之有难,于是便慌不择言苍白地为其辩解,说严挺之已经和前妻离婚,脱离了一切关系,这其中不会有半点私情存在。

  “卿不知,虽离之,亦却有私。”有心打击这帮不听话的儒官的李隆基也十分机灵地大笑道。

  这话再明白不过,按照东北赵大叔小品语言来演绎的话就是“这个应该有”什么的,也就是说虽然离了婚,但应该是还有私情,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辩论下去也是“鸡和蛋”的恶性循环,张九龄不便再为严挺之打掩护,不然的话只能是越抹越黑,何况早就逐步蜕变为昏0君的李隆基,也早就厌恶了这帮食古不化的直臣,正想找点理由来教训他们呢,他们和皇帝的关系早已不是以前的那种如鱼得水的情谊,于是只好换个“二传手”,托裴耀卿全权搭救岌岌可危的严挺之,谁知他们仨却全“搭”了进去。
  晚安
  因为这三人的“同一鼻孔出气”,从来政治嗅觉很灵的李林甫,立马向皇帝诬告他们是结0党营私的朋党。“张九龄朋党事件”就是这样来的。

  因为“朋党”是一个很严重的恶性政0治事件,很令人联想到那种篡0党0夺0权那个颠0覆性质的十0恶不赦的罪行,这还了得,这回早就有心修理这帮不听话的政治老鸟的李隆基,立马毫不手软地新账旧账一齐算,将张、裴两人全罢相,贬严挺之为洛州刺史,王元琰流放岭外。 

  二相既罢,大家都知道是李林甫搞的鬼,却个个心惊肉跳,敢怒不敢言,不然下一个横死的可能就是自己。总之这世事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张、裴既然被罢知政事,腾出来的官位当然落到了李林甫之流的头上,因为皇帝以为是他们为国立功,铲除危害0国家的朋0党了呢,所以李林甫后来升为中书令代替张九龄原先的位置,而目不识丁的牛仙客也如愿以偿升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知门下省事(也只怪张九龄们斗争经验不丰富甚至有点呆板僵化了)。
  晚安
  自此之后,李林甫终于基本扫清了专0权路上的所有障碍,开始了十七年的不是皇帝的皇帝生活,爽啊。同列宰相的牛仙客、陈希烈(专会用神符媚上遇事只会唯唯诺诺没有自己声音的马屁高手),都知道自己全靠李林甫引荐而上台,更知道他的心狠手辣,自然对李言听计从,做“甩手宰相”,反正什么事都不敢管也不可能管,不然死都不知啥回事,便只能“乐于”做个摆设道具了,用现代话来说算是“影子内0阁”什么的了。

  不过,大唐也有不怕死的义士,面对李林甫的“白0色恐0怖”淫威,监察御史周子谅看不惯目不识丁的牛仙客人前人后地拍独0断独行的李林甫的马屁,比他家的狗还忠诚,就上书言老牛不是当宰相的料,要求弹0劾牛仙客,结果反被李隆基怒杀。李林甫又利用此事牵引张九龄,说周子谅本是张九龄引荐的,肯定是他们的朋0党团伙。这么一落井下石,于是张九龄又被贬为荆州长史,逐出了朝廷。从此朝中的正直一派几乎全军覆没,朝廷更是一片万马齐喑的景象了。 

  后来,据说有一个叫赵奉璋的太守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高举反0腐倡廉大旗勇敢揭发了李林甫的二十0大罪状,还没告得成,就被李林甫指使御史台以妖言惑众而被活活打死,这就叫做滥用国家公0器滥0杀无0辜,有时候有理也不能横行天下啊。
  晚安
  晚安
  总之,张九龄一倒台,李林甫基本上能打横行了,指0鹿0为马都行。

  反正按照史书的表述就是“非谄附者一以格令持之”,意思就是说谁对他溜0须拍马人身依附,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都能升0官发财,反之就备受打击甚至死翘翘,故史称“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

  据称李府有一个月堂,每当老李要下定决心干掉某些重臣的时候,就进去闭关面壁,每当他喜笑颜开地一出关,基本上就会有某个大臣要被打入十八层地0狱了(这个月堂基本上也算是一个神秘杀0人机0关啦),比武则天的来酷吏掷石头杀0人还令人感到恐0怖十分。由此朝中能讲真话的官0员基本没了,大家都成了听话的“仪仗马”,连皇帝都成了他自己圈养的一匹娱乐大种0马(为了让皇帝穷0奢极欲尽情娱乐忘了政事,他甚至为此改了经济法令,皇帝认为有了他就万事放心啦),更不用说要保命的大官小吏了。
  晚安
  反正,他专0权之后,在他的唆使纵容下,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还对新太子李亨之太0子党进行不遗余力地打击,诬陷太子妃兄长韦坚进而投入大狱,最终太子迫不得已与太子妃离婚。连盛唐最有名的大将王忠嗣都差点被他害死。

  与此同时,李林甫为了更好地铲除异己,还学武媚娘大养酷吏,充当打手,吉温(就是那个曾被杨家选择当说客,让李隆基迎回杨贵妃的巧舌如簧的奸佞,曾被李隆基扬言永不录用的无良之人)和罗希奭就是他的最佳打手。吉、罗秉承李林甫的旨意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史载凡是落入吉、罗两人之手的李林甫政坛对手,没有一个能逃出生天,所以当时的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威力绝对不亚于大唐最猛酷0吏来俊臣的铁腕,简直是黑过黑夜的“黑色情意结”。

  李林甫的拿手好戏就是会装,他要害谁首先对你套近乎(之前已经举了很多例子),满面笑容愈心黑愈装得体面无邪的“笑面虎”样子,史曰:“面柔令,初若可亲”,等你失去警惕再在背后阴死你,让你死都不知是他使的横手,有时还反过来要感谢他呢。反正这个不0学无术,写个领0导讲话都粗鄙不堪、笑话百出的家伙,聪明才智全跑到搞权弄权那旮旯去了,畸形发达的那种。
  晚安
  此外,李林甫除了会下套陷0害竞争对手,还会利用对手之间的矛盾来挑0拨离间,让他们自相残0杀进而找到排斥口实,这既算是离间计也算是借刀杀人、借力打力。比如著名的“二裴之争”,即户部尚书裴宽和刑部尚书裴敦复都是皇帝看重的人,李林甫很怕他们进相位对自己形成威胁,于是千方百计要除之而后快。当他知道二裴也有矛盾时,立马有了打跨他们的主意。

  首先,李林甫分别在两边暗中传了对方说的坏话,极尽挑拨之能事,不明就里的二裴一听到这些话,愈加势不两立互相仇视,炒得沸反盈天的样子。然后,李林甫又故意怂恿裴敦复买通杨贵妃的姐姐在皇帝面前说裴宽坏话,狠狠地大上眼药,早已没有明辨是非能力,且被美女迷得晕头转向的李隆基,立马把裴宽贬为睢阳大守。“狗咬狗”被人家当枪使的裴敦复也没有好下场,最终也吃尽了爱搞政治小动作的李林甫的苦头,贬为淄州太守。总之,经此一折腾,二裴入相的机会全都泡汤,李林甫当然又能高枕无忧了。
  晚安
  反正谁要是潜力股,威胁到李林甫的相位,谁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让你好看,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也正是固位的需要,李林甫不惜破坏唐朝业已形成很久的边将任用制度,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0乱”的爆发。因为张嘉贞、张说等人都是由节度使入相的,他很怕一些有边功的儒臣出将入相与他争权,于是向皇帝奏曰夷狄未灭是因为汉人儒将贪生怕死的原因,不如重用蕃将,而且因为寒族胡将骁勇善战又孤立无党,对陛下绝对忠诚。李隆基一听也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立马改变了自唐兴以来胡人蕃将功劳再大都不能担任上0将的制度,当安禄山这种野0心勃勃的人成了统率大军的胡人边将,既有能力也有资本造反时,那么发动叛0乱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最可笑的是,李林甫萌生此种祸0国殃民的主意,居然只是因为胡人蕃将不识汉字,功勋再大都难以如汉人儒将一样入朝拜相与他平起平坐,因此李林甫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边帅入相的道路。所以很多历史学家都说:“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几使李唐江山易帜变色也,盛唐破产当然有他的一份功劳。最搞的是,居然有些李林甫的粉丝还认为只有他才能控制安禄山等胡人边帅,如果他活着,安禄山就不会造0反,简直就有一点乾坤大挪移的味道。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0毙。
  晚安
  因为李林甫作恶多端,恶0贯满盈,即使装得再像,也逃不过有识之士的眼睛,更何况他确实是伤害太多无辜,随时都会纸包不住火而惹火烧身。据史载,他的儿子将军监李岫知道父亲的所作所为后,十分忧虑,有一天他陪李林甫游后花园,当看到一个苦兮兮地拉着重物的下人时,李岫越想越怕,指着下人对父亲说:“人久处钧轴,怨仇满天下,一朝祸至,欲比此人得乎!”大意就是说些“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丧气话吧,李林甫一听很不高兴,大声谴责儿子说:“不中用的家伙,说哪家的话,下人能与我们相提并论吗?再说不做也做了,还能回头吗?”

  李林甫当然是做了亏心事也怕鬼敲门啦,但是从古至今谁又能抗拒名利的诱惑?就算是死了都值了,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所得必有所失,也不管那么多了,何况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最能化险为夷,就博他一回也不错,利润也挺大嘛。
  晚安
  据说李林甫晚年沉溺声0妓,姬侍盈房(子女就有50个,和李隆基有一拼),又因为是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史曰他家“林亭幽邃,甲于都邑”),天下珍玩,不可胜纪。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结怨甚众,因此常怀忧虑,还每每担心遭刺0客暗算,甚至连家人都信不过,可见其内心空虚到了极点。于是他家总是“重扃复壁”,铁门重重是也。有时出去公干,随其左右护卫者常常超过百余人,生怕来了仇人把他手刃了。而且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曾梦见一白晰多须长丈夫逼己,赶都赶不走,他记得这人有点像户部尚书裴宽,于是借口其是李适之党徒贬之了事,最后取代了他的相位的却是和裴宽长得有几分相像的杨国忠,而且还是杨国忠构0陷他让他身0败名裂的,始料不及。

  事实上,其时春风得意的李林甫也已经是危机四伏。而且堡垒还最先从内部攻破,据说就是他的亲信吉温和陈希烈等人把他最先出卖的(果然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最危险的就是最熟悉自己的人)。毕竟吉温知道李林甫十分独0裁专0权,自己做得再好再卖力也是卖力不讨好,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就撺掇安禄山一起对付李林甫,大家共同发达,因为如果李林甫被排挤出去,“为相必矣”。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凡事没主张只会做应声虫的陈希烈,居然还成了反对李林甫的急先锋,果然是与损友交必有损失。不久,杨国忠诬陷李林甫与番将阿布思有异谋,李林甫曾亲自提拔以为很易控制的陈希烈却从旁作证,李隆基由是疏远李林甫。等政治上一失势,李林甫的忧郁症更加严重,加上当时已经有疾,且病情迅速恶化,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十月忧愤而亡,结束了他罪0大恶极的一生。

  更加倒霉的是,李林甫死了都不得安宁,翌年正月,杨国忠唆使安禄山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0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的降将来朝作证,说李林甫真的与阿布思约为父子共商反叛大计。李隆基一听差点气疯了,也立马深信不疑,还派出下吏按问,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怕受牵连,便按照杨国忠的统0一口径出了“证言”,说李林甫曾厌胜诅咒皇帝不得好死,这回李隆基想不晕倒都难了。于是李隆基以“淫祀厌胜,结叛虏,图危宗社”等罪名,决定削去李林甫的所有官爵;子孙有官者全部除名,流放岭南及黔中,没收所有家产。此外,还劈开李林甫的棺材,挖取含在口内的珠玉,剥下金紫朝服,另外用小棺材按庶人的礼仪埋葬。罪大恶极人人得以诛之的贼王李林甫,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果然奸0雄的下场也是令人汗颜也(比如说被曝0尸的意大利奸0雄墨0索里尼),瀑布汗的那种。
  晚安
  为明朝强行续命20余年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关于魏忠贤,这个堪称大明三百年最著名太监的历史猛人,这个有“九千九百岁”称号只比万岁皇帝少一百岁的“影0子皇帝”,曾经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0上”,更是因横征0暴敛、残害忠良、祸国殃民而被永久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按理说排除异己、专0断国政、劣迹斑斑的魏忠贤,也应该是一个不0学无术、一无是处的大混蛋才是。居然有史料显示他还是一个“治世能臣”,尽管做了很多坏事杀了很多好人,但大明在其“治理”下还算平稳,没有起0义军,辽东还撑得住,甚至还打了几次胜仗,国库也有剩余,是他为明朝强行续命20余年,到了后来甚至有点撑不住的崇祯帝还后悔杀了他,不然的话大明不会那么快玩完。

  基于此,甚至有历史研究者这样概括十恶不赦的魏忠贤:“生前,撑起明朝的半边天;死后,被世人唾弃千年。”可谓是聚讼纷纭、毁誉参半。

  那么,魏忠贤是治世能臣还是亡明祸首呢?
  晚安
  晚安
  对于这,有历史学者曾把之类比“东汉末年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猛人曹操,认为他基本上是那个明末的“治世能臣”。在他做“影子皇帝”的700天里,斗败东0林党、起用袁崇焕、强力收矿0税,极大缓解社0会矛盾,杀0伐果断、威风八面,明朝还罕见地赢得了宁锦大捷等对外用兵的胜利,国内局势也基本能稳住,有人据此还形容其为“续命高手”,虽然绝对统0治时期吏0治混乱、法纪松弛、独0断专0行,但至少明朝还活着。
  晚安
  及至志0大才疏又想励精图治挽救濒临灭0亡的大明的崇祯帝上0台,病急乱投医之下,昏0招不断,杀袁崇焕、杀魏忠贤,一路“杀0伐果断”的结果,爽是爽了点,但却在满口“存天理、灭人0欲”以德治国的有点虚妄僵化冒酸气且脱离实际情况的东林0党人忽悠下,不该加的税加了(陕西等北地),该加的税却减免了(江南),于是一时义0军蜂起,外敌入0侵,崇祯帝处处灭火的结果,也避免不了明王朝的迅速覆0灭,悲哀地死在了他手上。

  难怪做了亡0国之君的他最后幡然醒悟,直后悔把魏忠贤逼死了(你看崇祯临上吊前狠狠骂的那句话“文官皆可0杀”,就知道钱谦益此种“水太凉”的夸夸其谈的东林狂徒何其可恨),少了堵枪眼的有用之人。
  晚安
  崇祯皇帝上0台之后,基本上他的“煤0山之路”早已铺就,即使很会赌博也很会搞钱的魏忠贤没死,大概率上气数已尽的大明尽管能苟0延残喘一些时日,最终还是逃不掉覆0亡的命运,这一点是应该要强调一下的。只不过历史对有点坏得流脓的魏忠贤的评价太过苛刻,演义味甚浓,在此有必要对他的人生之路再比较中肯地演绎一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地还原他的历史功过,不能奉行那种“好就全好、坏就全坏”没有一点中间灰色地带的极端历史观。

  那么有点臭名昭著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有着怎样的悲喜人生,最后又为何被崇祯帝逼死了呢?
  晚安
  话说魏忠贤这个自幼家贫、目不识丁的苦命孩子,偏偏又是一个好玩、好赌、好色、好骑、好射“五毒俱全”的乡野恶少(好在他碰到了同样好玩好木匠活“主人的本事一窍不通,仆人的本事无所不能”的皇帝朱由校,有了用武之地),虽然识字少却特别有胆识,什么奇葩的事都能干得出来,也活该其后来发得不清不楚,居然还能执大明权柄七年之久,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脑洞大开啊,这世道有时确实是撑死胆大的呢!

  却说不喜读书“射多奇中”的古代运动健将魏忠贤,在经历了一次赌场大败之后,十分有胆识地挥刀自宫而把自己送进发迹地大明皇宫的(估计老金笔下的奇葩侠士岳不群是学他的“神操作”了,毕竟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皇宫那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当然,能进入皇宫并不能顺利保证他就一蹴而就地飞黄腾达,而是经历了一番苦斗。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文才、没有背景、没有钱财,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刷马桶、端夜壶、干杂活,即使拼命巴结太监界达人,想藉此翻身,但还是收效甚微,直至年过半百才看到了人生希望,那一份矢志不移的人生坚持可歌可泣啊。
  晚安
  因为就在老魏两眼抹黑的时候,居然就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图腾之人,皇长孙朱由校。当射击冠军遭遇木匠皇帝,那么人生发迹就不可避免,那可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所有的苦楚都换成了甜头。谁能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煮了很多好吃的菜给他吃的皇长孙,能熬死当皇帝很久的爷爷万历帝(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做了48年的天子)、“克死”在位时间最短的爸爸朱常洛(“一月天子”),做了天启帝,这简直就是“天启”啊,幸福就在坚持的最后一分钟(想起了为唐僖宗养马而发迹的太监田令孜,都是权力神操作)。何况老魏的宫廷“情感CP”皇帝乳母客氏又能为老相好穿针引线,他能在天启朝七年里三年执掌锦衣卫、四年成为首席太监且做了700天的“真皇帝”,把根深蒂固、实力强横的文官集团杀得大败也是可以预期。

  既然唐朝的大太监田令孜能为好玩的唐僖宗养良马而发达,当然魏忠贤也能为同样好玩的天启帝明熹宗制美食而发迹,当好嬉戏的木匠皇帝遇上同样好玩的运动健将,共同的爱好是能擦出人生火花的,成功更是能够轻易复制,毕竟老魏找到了打开发达之门的幸运密码,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你就在这里。
  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