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琉璃荧光007 2021-04-16 12:57:45
  弱弱的问一句,楼主老师您说您开这个贴是为古蜀史帖的三星堆做解释,那为什么古蜀史帖不开始就解释呢?还有 您觉得夏朝存在吗?我们的典籍记载真的就不可靠吗?
  -----------------------------
  这个问题我前面有解释过,我没怎么发过贴,开古蜀史帖的时候确实有很多顾虑,如果开古蜀史帖的时候就这样写,很有可能进行不下去。
  夏朝可能不存在,但夏时是存在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可能不是王朝的方式,而是另外一种方式,后文我将会做叙述;
  我们的典籍真正比较多的是,出自春秋战国以后,以两汉为最,春秋战国时期的好些或实或虚的典籍经过秦时的一把火,遗失了许多,但大家不必过于介怀,因为以人为载体的历史或许会变形乃至走样,但终究是不会丢失的,所以有了后来两汉时期的典籍大爆发。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咱们的文献典籍,不能盲信,也不能不信,需要我们用更多的努力和辨析去表就离,获悉相对的真实客观!
  交作业

  【摘】:初制冕服。(《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

  【解析】:本文认为,有熊氏为西北势力部落之首的时候,即五千年前应该还没有制冕服(冕冠)的行为,但可能有改制服饰的款式和不同面料以“辨尊卑,分贵贱,别等威”的做法,此应为后世的一种认知理解,冠于黄帝之名以示久远。
  冕服:盖(夏)商周时期帝王、诸侯、卿大夫等的礼仪服装(上玄下曛),周代的冕服由冕冠、玄衣、曛裳组成,额外配有芾、革带、大带、佩绶、舄等。
  从史料的记载上可以看出,早在夏商时期可能有了冕服,如《论语・泰伯》载: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尚书・商书・汤誓》载:有王曰:“格尔众庶, 悉听朕言”的告诫表明国王有至上的权利,等级制度已形成。《尚书・商书・太甲中》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说明奴隶主贵族穿冕服举行祭礼,只不过夏商时的冕服没有周代那么完备。不过《论语》、《尚书》、《礼记》等文献资料多为春秋时期(孔子)以后著述而成,这说明冕服这种作为在春秋时期以前肯定是有了的,那可以推定西周时期冕服制度应该趋于成熟了。殷商时期则有待商量,至于能不能上推到夏时期,得打个问号,而五帝时期大概是没有的!
  冕有六冕: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衮冕(王之吉服)、冕(王祭先公与飨射的礼服)、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纟希 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六冕与大带、革带、芾、佩绶、赤舄等相配,因着服者身份地位的高低,在花纹等方面加以区别。冕冠作为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冕服中最尊贵的礼帽,这在影视剧中很常见,此处略过不表!
  与冕服相配套的还有舄(读xi)、屦(同 履),即鞋子。古代各种鞋履中,以舄最为尊贵,通常以葛布或皮革等材料为面,夏天用葛,冬天用皮,一般是皇帝王妃、百官行礼时穿的鞋。“礼舄”制在战国有废弃、汉代重新恢复以制礼。履是古代男女日常居家穿的鞋,出门或做活则着屐(木屐)。广义的履,泛指用丝帛装饰的鞋,包括麻履、皮履、葛履、草履等,丝履等;屐,一般指木屐,分无齿屐和有齿屐。
  本文想着重分析一下“舄”,周朝设有专门的“履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舄是双底的(上层为布底,下层为木料做的托底),屦则是单底的(一般为布底)。王的舄分三等,赤舄为上(《诗•豳风•狼跋》:赤舄几几;《周礼•天官》-- 屦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次为白舄(帝王在军事、视朝时所穿的白色复底鞋,与韦弁服或皮弁服搭配)、再次黑舄(日常礼仪着装),王后的舄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王和王后的着舄顺序在隆重的祭祀场合是一一对应的。舄的款式分为单头、双头、方头、尖头等等。
  冕服的成熟期应为周代,周代冕服制度的确定,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给中华礼仪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底子,是为“周礼”。毫无疑问,在周时形成的周礼对中国古代礼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华“礼仪之邦” 的美誉盖始于周。春秋时期,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一度将其发扬光大,如《仪礼》、《礼记》等著述非常的完备,以后历朝历代有关礼仪、礼典、礼制、礼教等方面的著作也是极为丰富。“周礼”制度逐渐成为后世历代统治者制定礼仪制度的典范和模板。周代的着装规范冕服也就成为后代统治者祭祀典礼上衣冠服饰效仿的对象,虽然冕服样式有所变更,但其基本形式和内容基本没变,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的后期
  上面为什么特别提出舄屦,因为在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顶尊青铜人像
  
  有些朋友就开始把这件器物往域外靠,首先我个人并不排除三星堆可能有域外文化的成分介入,但不能出现一些小差异或者不明差异,就再次放飞,这与文化是否自信无关,与可能的事实相关,请大家切莫过度解读。
  我也就自己知道的一些给大家做一些参考和讨论,如果师友们有对舄屦文化更清楚的,还请不吝分享!
  古代重头履

  
  侗族绣凤舄
  

  大家周末好,今天晚上才回到家更新不了,请多包涵,下周继续
  交作业!
  【摘】二十年,景云见。(《艺文类聚》一、《太平御览》七十一引《春秋演孔图》:「黄帝将兴,黄云升于堂上。」《左传•昭十七年》疏引服虔曰:「黄帝将兴,有景云之瑞。」)
  【解】二十年,此年仅为参考,历史上但凡有德之王诞生,天必有异象,这种做法逐渐成为后世论述的一种标配,所以黄帝之年,必现景云,即祥云,瑞云。诸如《淮南子•天文训》载:“虎啸而谷风生,龙举而景云属。”《文选•应贞》载:“凤鸣朝阳,龙翔景云。”《旧唐书•睿宗纪》载:“其日,景云见。”等等等等

  【摘】以云纪官。(《左氏•昭十七年传》:「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解】此项应为后世摘抄于《左氏•昭十七年传》的郯子之言: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 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黄帝属云,敬天法地,迁徙无定;炎帝属火,刀耕火种,农耕先行;共工属水,农耕水利,筑城修坝;太昊属龙,百王之首,知识代表;少昊属鸟,凤鸟之瑞,帅鸟居西;太昊,炎帝,黄帝前文已有一些叙述,此处再提一下,少昊和共工,在传统文献里,几乎都把少昊归属在了黄帝有熊氏一脉,共工氏则归于“四罪”之一,本文对这样的做法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少昊帝挚跟黄帝有熊氏不仅不是隶属关系,反而是争端方,不仅如此,胜出者还是少昊,见下文详述。另,共工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史料记载更是无稽之谈,就如有鲧氏一样,前文有说过“四罪”非四罪,而是四杰,为什么有这样的论述,后面到了他们的时候,文中会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典籍做详细推据和论述。

  【摘】有景云之瑞,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宋书• 符瑞志》。)
  【解】 此项为《符瑞志》标准操作,有德之君,圣王之世,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鸟朝凤,神鸟来仪,这样的做法成为后来文学体裁如演义、小说、戏曲、评书等的参考用词,流传于民间。此处需要注意几个名词:景云—圣王之世、景星—有德之君、玄扈--灵龟负书丹甲青文、洛水—祭天问水,这些词是后文叙述的高频词。
  这里最关键的一句是: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毫无疑问,这个说法是沿袭于“五德说”对黄帝有熊氏的定位和评价,这里面有五行学和玄学的成分,本文以为有熊氏及其后世能广泛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应该跟其经济活动的变更有关。原来的迁徙无定的游牧渔猎经济渐渐向步步为营的农耕采集经济转变,这样的转变直接导致了以有熊氏为代表的游牧族群逐渐与太昊集团融合,并与少昊集团在古河济地区接触和争雄!
  交作业
  【摘】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宋书• 符瑞志》「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雾三日三夜」云云,均见附注,此条即隐括为之。)
  【解】纪年—增设,秋七月---增添,庚申---五千年前或许有计时计日的做法,但还没有天干地支的概念,此项亦为后世增益!
  凤鸟至-----此为祥瑞之述,圣德之世,可理解为感慨用词!
  帝祭于洛水----帝,指黄帝,在做什么?祭祀洛水,为什么要祭祀洛水?祭天地山川本为上古先民最基本的信念或信仰,无疑!为什么要祭洛水,不祭其他的?首先看看此处洛水是指哪里?
  相关记载:
  1《山经•西山经》载: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海经•海内东经》载: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载: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遡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
  洛水,又称洛河,分北洛河和南洛河(雒水),“雒”字大概出现于战国时期,多用于秦汉以后,而“洛”甲骨、金文便有记载,如西周时期的《敔簋》;
  北洛河:发源于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渭河,途经黄土高原区和关中平原。河源分三支:西支为石涝川,中支为水泉沟,东支为乱石头川,在吴旗汇流后称为北洛河。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澄城、白水、蒲城、大荔,至三河口入渭河。
  南洛河:源出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与蓝田县、临渭区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东南流入洛南县,横穿中南部,经洛源、眉底、尖角(县城正北)、柏峪寺、灵口及庙湾等乡镇,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卢氏县境;经洛宁县、洛阳、偃师等县(市),由巩县东北注入黄河。
  北洛河
  
  南洛河
  
  不禁要发问,为什么洛河要分北洛河和南洛河?从距离上来讲,北洛水源出定边,在今三河口入渭,南洛水源出箭峪岭,在今巩义汇入黄河。两河源头相距600多公里,以尾闾论,两河相距300余公里,就算取最近的两个点(从北洛河尾闾大荔县至南洛河所经洛南县),也相距100多公里,考虑上古史时期人类的交通水平和活动范围,这个距离已经很遥远了。从地形上看,南、北洛河并无首尾交接的体现,假设漫漫历史长河中洛河河道有变迁,但我国境内的绝大部分水流方向都是自东向西,由高向低的流动,再结合二河流进陕西和河南的地形地貌来分析,也很难说南、北洛河出现过大面积长时间的断流和改道。
  明明不是一条河,那为什么要叫同一个名字,还分南北?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都没分南北西东,地理关联不大的两条河为什么要叫同一个名字?本文以为,从地理层面出发来考量二者的关系或许不是好的路径,应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来考据,不管南洛河还是北洛河,实则与黄帝系及尊崇黄帝系的后世势力代表有关系,南、北洛河流经的区域是这些势力历史上活动的区域!诸如类似的认知和理解常见于史料记载及文献典籍的记录,如漆(姬)水、沮(姬)水、黑水、清水(江)、湘(汉)水、丹水(赤水)等等等等,这些江、河并非特指某一条,而是后世模糊记忆中远古或上古势力曾经活动区域的代称或概述,比如“姬水”的各种考辨!
  此处的祭洛水仅仅是祭祀天地山川吗?不尽然,“祭洛水”并不是黄帝自己跑到洛水来祭天祭祖的个人祈福行为,而是具有原始民主性质的“部落首领大会”,也就是“会盟诸侯”。以祭祀的方式会盟诸侯这样的做法,在上古时期持续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后来的颛顼、帝喾(俊)、帝尧都有这样的行为,只是表现方式稍有差异罢了!
  此时黄帝祭的“洛水”是哪里呢?本文以为应是崤山以南熊耳山以北的南洛河(雒水)。
  直到今时今日,我们的文献典籍和神话传说都已经“敲定”黄帝为逐鹿系列赛的胜出者,失败方为“蚩尤”,至于蚩尤有没有败已无从考据,也无法考据,本文且服从于曼德拉效应认为第六千纪下半叶,黄帝有熊氏(轩辕氏)主要活动于陕东晋南和豫西这一带,三门峡铸鼎原、北阳平等遗址和庙底沟文化便是其代表。不过,在阶段性的逐鹿系列赛后,个人倾向于认为此时无所谓成王败寇,无所谓优劣胜负,只是西北游牧文明和东南农耕文明找到了一种新的相处方式,达到了一种新的动态平衡!
  @亚布斯基 2021-04-21 14:29:28
  楼主,请教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吗?如果是,有什么论据?如果不是,为什么?
  -----------------------------
  谢谢亚布兄的提问,我在《古蜀史说》帖中已有多次声明,我个人观点三星堆文明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三星堆文明是中华上古文明的一种保存和体现,三星堆文明不是古蜀文明的全部。除了三星堆文明,古蜀文明还包括后来的金沙十二桥文化(蜀王蜀帝)和船棺文化(开明),古蜀文明是中华上古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星堆文化目前分了四期,我也认为三星堆文化有再次细分的必要,当前我们最为关注的知识三星堆文化的一个阶段,即三星堆青铜文化。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说,这就是我开 启示录 帖的原因,我会在文中一点点叙述和阐释缘由!
  今天事情多时间急,做不了更新,明天有时间再更!
  今人理解的四岳
  
  【摘】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召史卜之,龟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雾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引自《宋书• 符瑞志》。)
  【解】写法是典型的《符瑞志》风格,五千年前,不会有完整的国家体系和架构,也不会有分工详细的职务,此时是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原始民主形式的大首领时代。黄帝有熊氏(轩辕氏)能在逐鹿系列阶段赛中胜出,除了自身的奋发图强强力变革以外,还有结盟诸多势力,其中“四岳”便是其重要助力。“四岳”并非四个人,而是西北势力集团的四个重要部落,他们助力有熊氏战胜或战平九黎联盟,取得了黄河以北地区的经营活动权。岳为山之尊,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称五岳,古代以三公之礼,祭五岳之神,历史上被尊为岳神的有:太岳(四岳)、伯夷、许由、皋陶等,“岳”的地位可见一般。
  “四岳”便是为大首领有熊氏镇守四方势力强大的四大部落,分别是: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这种有着一定凝聚力的“拱卫式”行政结构,一直沿用到了夏商时期,也正是这样的行政结构慢慢拉大了西北和东南的势力差,请看下文分解!
  图片仅供参考
  
  【摘】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山海经• 海外南经》注引《尸子》曰:「四夷之民有贯胸者,有深目者,有长肱者,黄帝之德常致之。」《路史•后纪》五注引「长肱」作「长股」,乃此条所本。)
  【解】五十九年,可理解为又过去了好多好多年,具体多少年无从考据,本文以为大概到了第六千纪后期!
  贯胸氏,并不是用一异物从前胸穿到后背这样的氏族,可能是前胸后背带有“护心镜”类似器具的氏族部落,具有一定的草原文化特征,善战游徙。长股(肱)氏,应为身体特征的一种描述,形容该氏族部落身材高大身高臂长。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尸子》所载的“深目氏”。深目氏,具有典型的印欧人种特征。个人以为,不论是黄帝时代的深目氏,还是尸佼所处战国时代的深目氏,乃至后世西域地区的印欧人种,都毫无疑义的表明,在阿尔泰山、天山等西北地区肯定有着印欧人在活动,阿尔泰地区上古文化必然对中华上古文化的进步起过催化作用,这就是“黄帝之德常致之”可能的原因。
  《史记•五帝本纪》载:“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北逐荤粥”是不确的,因为黄帝系与荤粥有着一段友好期的。“合符釜山”是可能的,这符合彼时的“拱卫式”的原始民主行政结构。“邑于涿鹿之阿”,实为司马大人的理解和想象,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的黄帝系,没有筑邑的必要!
  屈家岭遗址外景
  
  第六千纪末期,退回到南阳、丹水和江汉地区的九黎部落开始苦心经营,沿袭大溪、油子岭等文化,开启了被忽视但异常重要的屈家岭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未受到逐鹿系列赛实质影响强劲依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开始出现大型仪式性建筑,社会上层墓葬的随葬品愈发丰富(东山村遗址、青城墩遗址等),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尤其是融合了南北文化特征的良渚文化开始在太湖区域强势崛起,逐步完成早期的国家形态构建。
  随着大汶口文化的逐步西进和屈家岭文化的强势北上,以有熊氏为首的黄帝势力渐渐撤出河济地区,沿着黄河逐步西移,此番举动的考古表现是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的庙底沟一期文化开始慢慢衰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进入动荡整合的状态,黄帝势力和关中华胥氏等等土著部落开始“正面接触”,与西北草原势力开始“友好交流”!
  【摘】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干荒。(《海内经》注引古本《纪年》,无年数。)《山海经》又记: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郭璞认为: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清人郝懿行案: “《竹书》及《大戴礼》、《史记》皆不合,当在阙疑。郭氏欲以此附和《竹书》,恐非也!
  【解】:七十七年,为后世估算增益,可为时间先后参考,为年代计算依据,不确!
  昌意降居弱水,产帝干荒:叙述只有六个字,但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很多,经历过的时间不少于二百年!为什么这么说?昌意是谁?弱水是哪里?干荒是谁?昌意未称帝,干荒为什么称帝?颛顼是谁?鲧又是谁?.........
  历史背景应该是这样的,第六千纪下半叶,随着黄帝有熊氏(轩辕氏)的崛起和势力的扩张,逐渐将陕甘青和陕晋豫连通了起来,核心交界点在陕晋豫交界区,即伊洛平原到三门峡灵宝一带。庙底沟文化西进与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大地湾中晚期文化一起催生了广泛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的马家窑文化。
  此举算是西北势力在陕甘青扎根的具体表现,也可算做黄帝在西北的根据地。黄帝势力与甘青一带的势力结盟、融合(此时西北地区什么人种都有),其中就有前文说的嫘祖所在部落,这才有了后来正史和经、志流传的嫘祖、玄嚣、昌意、干荒、还有骆明、白马、有鲧等等,如《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海内经》又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史记 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嫘祖是谁?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争抢嫘祖的诞生地,关于嫘祖的起源地我在古蜀史帖中有过一些描述,认为类诸部落是在陇南地区,如成县,徽县,礼县一带,嫘祖的工作地则覆盖了黄帝部落所在的势力范围。事实上,“嫘祖”更大的可能是上古养蚕缫丝技术大能的代表符号,或是一种信仰,而非一个人。
  从桑蚕考古痕迹来看:
  距今7000多年前,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白音长汗遗址发现与蚕和蚕蛹相关的玉和石质遗物;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碗底有写实的蚕吐丝结网刻画图像;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多年的象牙器上有刻画的蚕形象;
  1926年,李济先生就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出半个蚕茧;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了骨雕蚕;
  在距离巩义双槐树遗址不远的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了丝织品残片;
  山西夏县师村出土了四件距今6000多年的石制蚕蛹;
  2021年3月份,在三星堆遗址的四号坑中,考古人员测出有丝蛋白存在,坐实了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已能生产蚕丝产品,等等等等。
  昌意,应为后世给取的名,要么声译,要么意会,要么指代……不一而论,这样的做法应该是上古氏族留名,或者后世给上古氏族或事件取名的常见做法。
  弱水,本意为,水弱不可载舟,这个地方应不是大江大河之处,应该是甘青到川西的高原地带,昌意的活动时间应该在第六千纪末期到第五千纪上半叶,关于昌意的描述,《古蜀史说》中也有描述,比如“羌戈大战”中的戈戟人。
  昌意生干荒,又载生韩流,是否有这二人(二时代)?是否如文献所载?无有定论,但大致可以肯定的是昌意这一脉应该出了一些知名人物,否者黄帝系那么多分支,为什么独独有关昌意系这么多的介绍,本文暂取信于此。
  干荒也好,韩流也罢,这个存在假设是客观存在的,韩流的描述是典型的二师兄造型,我相信韩流应该不是二师兄那种夸张的形象,韩流应该是从事生猪养殖业的杰出部落,其实历史上有关生猪养殖的氏族部落不少,比如豨韦氏、大彭氏、豕韦氏、御龙氏,最著名的莫过于孔甲时期豢龙的刘累了!在彼时能驯服凶猛的野猪从事生猪养殖业,想必经济条件是不错的,今天似乎也可窥一二!
  交作业
  玄嚣,《大戴礼纪•帝系篇》曰:“黄帝产玄嚣。”《史记》载:为黄帝子,嫘祖所生,为诸侯,是为青阳,降居江水,生子蟜极;《汉书•古今人表》又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
  江水,具体指哪条河流,已不可考,《汤诰》载:“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样的说法所站的位置应是亳都(郑州),若按此理解的话,玄嚣所居之地当在东夷。这里发生抵牾的原因,可能是把玄嚣误当做少昊,玄嚣是在陕晋豫的交界地带,少昊则在东夷地区(空桑),即少昊之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后世文献把东夷少昊的事件挪移在西北玄嚣身上,又或者来个东西合并合二为一,这便有了《史记•五帝本纪》描述的黄帝系功绩: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史料关于东夷少昊的记录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见于后世的口述(郯子论官)或传说(《山海经》)。
  本文以为,玄嚣是玄嚣,少昊是少昊,玄嚣是西北势力代表,少昊是东南势力代表,二者归属不同。
  从第六千纪末期到第五千纪初期,屈家岭文化的北上和大汶口文化西进,屈家岭文化一度扩散到了马家窑文化区(马家窑三联杯、半山双联罐等),以及川北地区和成都平原北部,大汶口中晚期文化的西拓大抵止于伊洛平原(鸟鱼石斧罐),但未西进关中,这便是被“误解”的少昊时代。在少昊时代,西北势力的活动范围被大幅压缩,庙底沟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急剧缩水,马家窑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可以从马家窑文化(前3300年~前2050年)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四个表现不同的阶段可见一二!
  西北势力经营陕甘青大概两三百年后,再次联合西北诸多势力在第五千纪初期重出关中,重新在陕晋豫站稳脚跟,并一度将势力沿着黄河向东扩张,并未越过河洛地区,这极可能是跟玄嚣相关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前2800年~前2300年)。由此可见,河洛地区再次成为了西北与东南文化交互的重要场所。
  传说中哈拉帕文化(前2300~前1700年)的兴起跟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消亡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哈拉帕文化的前身哈拉夫文化、欧贝德文化等跟大地湾文化、西阴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一期文化等有交流,借助欧亚草原通道(特里波耶文明、阿尔泰、西伯利亚)、天山走廊(东、西天山)、瓦罕走廊(西行求法的重要路段)、玉石走廊(南、北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等等在上古时期将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和西亚紧密联系在一起,西北地区是中华文化“上古文化”交流的最前沿,或许此时的西北地区相对于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的东南地区来说,本身就是荒外之地的“外国”。从某种程度上说,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便是西北势力和西北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呈弧形状的西北文化带对东南文化势力区域呈半包围状态,长江中游是东南文化势力的中坚力量,东夷地区则是领导力量,岭越一带则是后备基地(良渚 参与度不高)。
  那三星堆呢?嗯,5000年前成都平原处在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属于“荒服区域域外之地”,此时还完全没三星堆什么事儿,成都平原上的代表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什邡桂圆桥文化(营盘山+屈家岭+土著),其他同时期或更早的遗址零星分布,不成规模。距今4500年前后,大汶口文化倒是入了成都平原,不过是被动的,见后文详表。三星堆开始发光发热大概距今4000年前后,三星堆文化的兴起有很具体历史演变,与哈拉帕文化发生关联也有相应的历史背景,见后文详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