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再来看看术器与帝喾争斗对古河济地区及黄河以北地区的影响
  距今4200年前后,术器与帝喾漫长的东西争雄,终于决出胜负,它不仅使“莫角山”的统治出现了松动,而且随着共工术器的败落,云梦集团再次出现解体和分化(有鲧氏介入汉水中下游地区),部分势力渐渐越过长江往东和往南迁徙,东迁部促进了樊城堆第三文化层的繁荣,南迁部则汇于歡兠,扩大了千里苗疆(南疆)。而后,活动于鄂西北豫西南的吴回(颛顼-有鲧)后支逐渐南下荆楚一带,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基础上开启了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
  此间,活跃于汉水中游,丹江地区的青龙泉文化、大寺文化、淅川下王岗晚期文化以及三峡地区的中坝文化等等老树发新芽,自风道西来,江汉地区逐渐出现新的局面。前文一再提到不应忽视涢水、丹水一带的青龙泉文化,更不可忽视古汉水流域,汉人之名不仅是因为汉王刘邦,更久远的原因是汉水及汉水文化的历史,详看下文叙述!
  约4300年以后~3900年,同时东夷势力不断北上越过黄河抵近太行山一带,东进河洛地区,王湾三期文化成为了东、南、西三面势力的汇合点,但王湾三期受到更多文化影响的还是来自东夷的帝喾(尉迟寺文化),见前文所述,亦可参看《王湾三期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
  这期间文化拓展最明显的是帝喾势力的西拓和北上,西拓可见王湾三期文化表现,而北上则直接促使龙山文化的分化和外迁,河济地区的少昊后支势力逐渐往西北方向迁徙和移动;一部分融于冀北的雪山二期,一部分融于豫北冀南的后岗二期;还有一部分则到了太行山地区,比如来自尧王城的陶氏一支(该支后表);有的则(主动、被动)去到了更远,它就是《山海经》中提到的少昊之后:一目国。
  何为一目?
  《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袁珂注云:“鬼、威音近,当亦是此国。”
  《海外北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只十六国,自东北至西北方,有一目民。”
  《论衡•订鬼》:“北方有鬼国,说螭者谓之龙物也。”
  ••••••••••••
  关于“一目”的记载主要见于《山海经》,为什么单独把“一目国”列出来说,前文也有提到说“一目国”可能就是商之鬼方,自然是有理由的。首先石峁遗址就出土过一对玉人头像,呈一目状,“一目”并非一目氏只有一只眼睛,而是其精神理念和萨满祭祀时的造型。其次,一目氏(国)的理念与权力日益集中的帝喾(俊)集团有了冲突,向西北方迁徙可能有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意味。一目氏辗转来到北方草原地区后,遇到了强势崛起的颛顼集团,从历史评价和历史行为来看,颛顼集团首领伯鲧应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而是以武力见长。在伯鲧北伐南西伯利亚、西征阿尔泰的时候,来自少昊的一目氏便成为了颛顼旗下诸多附属势力之一。
  石峁遗址那一对呈一目状的玉人头像当是其写照。石峁出土的众多人头雕像除了表明其与南西伯利亚的奥库涅夫文化存在关联之外,还说明了此时颛顼集团已经开始用石雕、石刻来记录周边的风土人情或部落势力,那众多的石雕人头像很可能就是海外诸国的体现。
  
  “一目”(又为凸目)这种形象十分久远,除了在阿尔泰地区发现诸多岩画和石刻外,在贺兰山、大青山、阴山等地也发现过,不仅如此,美洲、撒哈拉、埃及等地也有这种图案,说明这种形象和理念在中西上古文化上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一目,其寓意为看破过去、预知未来,沟通天神、治疗疾病、带来希望,这不仅是智慧的体现还是权力的表现,唯有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沟通天神。这种形象道教称其为“天眼”,其艺术形象如二郎神天目,古埃及也有这样的形象,名叫:荷鲁斯之眼,又称鹰眼或乌加特之眼,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护身(魂)符。
  

  案:与其攀附古埃及、苏美尔与三星堆之间的缥缈关系,不如研究中西亚文化与欧亚大草原、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的相关性。
  @一抹飘然 2021-09-01 10:00:20
  崩了?还是去喝茶了?
  -----------------------------
  安在,勿忧!
  【摘】四十五年,帝锡唐侯命。
  【解】四十五年,此为虚年岁(增益),且为一参,大致在帝喾中后期!
  帝锡唐侯命,帝,盖指帝喾(俊);锡,赐予,封赏;这句话关键在“唐侯”,那唐侯是谁?曰,陶唐氏!陶唐氏,是一个时代并称,应拆分看待,先陶而后唐。
  何谓“陶”?此“陶”非山东定陶,而是指该氏族善于制陶,陶氏活动于山东日照一带,考古遗留为尧王城,准确的说应该是陶王城,但是这一支有个直系后裔叫帝尧。因为文化层面的关联,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尧王城”,注意山东“尧王城”并非帝尧所居,而是陶氏所留,详情可参看尧王城遗址发掘报告。
  何谓“唐”?“唐”的甲骨文构型是形声与会意,上“庚”下“口”,意思是用口讲话,后来有解读为开口说大话空话和不着边际的话,比如“荒唐”,本文以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如果“唐”是这样的本意,那咱们历史上拿得出手的“汉唐”之世,其彩恐有变色。唐时期的中华在世界上的地位何其显要,唐文化何其绚烂,如果“唐”的本意是大话空话,那唐朝以“唐”为国命岂不成了“笑话”?陶唐氏帝尧的贤名又该如何安放?不该,不该。
  故,本文认为“唐”的本意乃“金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那种。为什么呢?从“唐”字的字形入手,上“庚”下“口”,十天干里的“庚”在五行里面属金,是为“庚金”。所以,以“金口”释义“唐”当更为合适,如此释义也符合后来帝尧时期以“贤德”著称的历史记载和认知!
  陶唐何以为“古唐国”?
  陶氏自尧王城经豫北冀南抵近太行山,后由太行山东麓的边山与平原衔接地带,今河北桑干河中游之南及滹沱河中游之北,主要活动于唐河的两畔(河北保定唐县,古称滹沱、呕夷、滱水、唐水等),故有“陶唐氏”之称,后向西翻越太行山进入太原盆地,与早已活动于此处与老虎山文化、永兴店文化、岱海文化等北方草原文化接触、交流乃至交锋,如永兴店文化就在这样的交锋情况下向西投靠了伯鲧主导的石峁集团,是为朱开沟文化。在石峁集团解体之后(伯鲧,薨),朱开沟文化又有与先商接触乃是后话,此处暂略过不表。
  距今4300~4200年间,苦心经营的陶氏渐在大同太原落地生根,留下了大同吉家庄遗址、太谷白燕遗址、清徐都沟遗址等诸多遗迹,是为“古唐国”,这便是“帝锡唐侯命”记载的由来。这么说起来,陶唐氏建古唐国与帝喾好像没什么关系,应算是陶唐氏的辛勤创业吧!这就是古史修编的一种意识表现,在一统理念的指导下用“赐封”的方式实现了文案上的一统。
  这么说好像也不严谨,强龙难压地头蛇乃古之常理,凭什么你陶唐氏远道而来,本地势力就得让步?没道理,于是就得找这个“道理”。道理一般分两种:“文道理”和“武道理”,陶唐氏初入他地,没道理通过讲文道理让别人让出地盘,得先讲“武道理”强行让其让出地盘,而后再来讲“文道理”!
  问,陶唐氏是怎么实现以“武道理”入驻大同、太原的呢?
  东夷势力向中原地区扩散的表现不止于此,只是陶氏的西进留下了帝尧的传说,其他地区没有留下多少传说并不代表没留下多少痕迹,没产生多少影响,比如王湾三期文化的构成,前文已述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东夷势力向西北迁徙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与后岗二期文化,雪山二期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其考古表现便是前身为孟庄文化、大司空文化的后岗二期文化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豫北冀南地区逐渐凋零,而转向去到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与小河沿末期文化及其他辽西本地文化,一起催生了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
  二里岗二期文化的变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兴起与先商文化的崛起有着某种关联,且看后文叙述!
  问,二里岗二期文化凋零后,留下的空档是谁来填补的呢?曰,有穷氏!
  何谓有穷?《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於鉏(读chu 盖泰山之阴),为帝司射,历虞、夏。”正史和别史里也少有有穷的记载,依稀可见于《海内经》载:“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从这两个记载大致可以推导出这么一个结论:少昊生般,般制弓矢,帝喾以上有穷世掌射正(官名),且不论有穷是不是帝喾的射正,这些记载基本可以说明有穷与上古利器--弓矢存在必然关联,有穷是否出自少昊系尚不能坐实,但有穷居东夷是可以肯定的!!!
  在古时任何一种技能和工艺,不论制陶,制器,制玉,工具等等都有着“专利”的属性,看家吃饭的“家伙”不会轻易示人,上古利器“弓矢”基本可以作为有穷与少昊存在极大关联的力证。
  难道“弓矢”就不能是其他氏族,为什么偏偏是有穷氏?反问,或有许多其他氏族也善“弓矢”,为什么偏偏只有有穷氏留下了传说和记录?
  有穷扶下国,各彼时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前面提到陶唐氏入主大同、太原靠的是什么“武道理”?答:下国就是“古唐国”,陶唐氏立足晋北可没少向有穷借力,“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个历史行为应是存在的。这个历史行为带来的影响便是助力陶唐立足晋北,建了“古唐国”,是为“唐侯”,弊端是把老虎山文化为代表的草原势力给得罪个干净,这才有了后来祁姓帝尧为了避北之锋锐(原因之一),而南迁临汾并克明俊德施行仁政,是为“放勋”。另外,有穷氏自陶唐氏崛起于晋北起,势力逐渐北扩,一度雄张古青州、古兖州,乃古河济地区的势力翘楚,故曰“帝羿”。
  后来战神虞舜北上与伯鲧争雄,且能胜之,却是不能奈何有穷,遑论后来的夏后。“后羿代夏”?不过是文人史官基于意识形态的一种认为,准确的说法是夏后势力在夏早中期渐次介入古青州地区(莱夷),跟东夷少昊后支势力发生了“友好性接触”,如上古知识贵族皋陶的后支柏翳,以及徐、郯、奄、蒲姑等古国的祖上氏族。夏中晚期,辽燕一带势力介入海岱地区后,又是另外一番说道,详看后文详述!!!
  帝喾时期,东南势力向西和西北的扩张算不算是华文明的一种西征北伐呢?严格说来不算,自太昊时期起,古河济地区(古兖州)就是南北西东势力你来我往相互拉锯的区域,5000年前如是,4000年前如是,3000年前依旧如是,只是“逐鹿系列赛”以后其表现没有郑洛地区(古豫州)那般抢眼,以至于让后世过于忽视!
  东南与西北之争,东南势力西迁也可依稀见于文献记录
  《左传 昭公元年》载: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宿)。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关于这条记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阏伯、实沈不合,暗喻夏商不合,东西不合,此论的问题在于,夏商不合怎么记录在了高辛氏之时,时空有误?
  另,《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七年》说:“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是说古代的“大辰”有三个:一个是大火,就是商星;一个是伐,也就是参星;一个是北辰,也就是北极星。参、商二宿虽然都是大辰,可它们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空中,总是一个升起,另一个落下,永不相见;郑文光先生在《中国天文学源流》里就很明确地指出:阏伯迁于商丘,就是商族的始祖,以大火即心宿二为其族星;实沈迁于大夏,就是夏族的始祖,以参宿为其族星。所以参星是夏民族的“大辰”,是夏民族主要祭祀的星;大火是商民族的“大辰”,是商民族主要祭祀的星。---此论合理阐释了分居西东的夏商有着不同的祭祀偏好。此论也存在一个问题,夏在西边吗?西到了哪里?西河?斟鄩?以当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考据来看,夏整个活动范围很少过函谷关,与居“亳”的商又能离多远?
  阏伯,实沈可能为何?
  古人先贤、学术大家的解说自有其道理,且为一参,这里提一点个人的浅见,本文认为中华历史上以星象隐喻人事,将自然规律的变化理解为人类发展的变迁,这种认知行为与上古认知过程和知识积累有着直接的关系。上古知识精英是以巫祝为代表,其主要工作是观天测象和祭祀祷告,很多上古知识都是巫祝的意念所化。为了便宜理解将巫祝和知识简单的划个等号,巫祝代表知识,那么最直接的积淀就是知识逐渐积累的后世“托作”(上古没有系统文字),曰《连山》、《归藏》、《易》、《三坟》、《五典》等,典籍称“图法”,俗成“天机”。故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河,乃星河;图,乃星图;洛,乃洛水,书,乃历书;圣人,乃上古知识分子,如夏之终古,商之向挚;则之,便是看图说话的解释权!!!
  鉴于此种认知背景,就有了以商星与叁星这星象规律来做解阏伯与实沈的不合,表明两股势力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认为阏伯,或可指代商之契,但实沈不是夏,而是周之先祖后稷,抑或叔均!什么情况,商、周这么早就呛起来啦?不应该是夏、商吗?其实,先商(契)跟夏后最开始的相处比跟同出东部的先周(稷)更加和谐!周氏之为经过儒家元圣周公的一番“修正”和儒士的“渲染”,不得不说非常的成功,尤其是“周之礼”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姬周氏的“艰辛”成长史,且看下文详述!
  案:黄帝本不姓姬,是因为久居关中姬水一带的周氏以地为姓,所以黄帝便姓了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