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五大王牌部队!骷髅师只能排第五!










二战德军五大王牌部队
骷髅师只能排第五
五大王牌
第一:党卫军第二装甲师(帝国)
帝国师被公认是武装党卫队的顶尖王牌,作为党卫队最早的组建的师级部队,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组建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扩编为师而挤占了帝国师排名第一的位置,否则不论从资历还是战功来说他都应该是党卫队武装师的NO1。像警卫旗队一样,帝国师的成员都是纳粹党眼中种族、意识形态和军事方面的精英,希姆莱对他们给予了厚望。但是国防军起初对此却不以为然,觉得他们不过是一帮由政治打手组成的乌合之众。但是在保罗·豪塞尔的精心调教之下,帝国师很快就成长为一支绝对忠诚于纳粹党并富于冒险进取精神的职业军队。




党卫军“帝国”师于1943年10月正式从装甲掷弹兵师升级成为装甲师,该师的师徽一直为狼之钩,成为装甲师后的正式师徽又加上了一块缺右上角的盾牌,但与警卫旗队”师不同的是,该师即使成为装甲师后在坦克上画的师徽都不会带有盾牌,而是只把狼之钩画上。
二战爆发后,帝国师参加了除挪威和北非的所有重大战役,特别是作为唯一的武装党卫队师级战斗部队参与了夺取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不管是作为进攻时的急先锋还是败退时的救火队,帝国师在战争中的出众表现最终赢得国防军同袍的尊敬。排名德国二战陆军战斗力之首我想不应该有任何争议。
第二:党卫军第五装甲师(维京)
“维京”师在德军党卫军各师中名声很响。该师组建于1940年12月,其基本构成是一个主要以被占国家志愿兵组成的“德国”团。1941年1月被重新命名为“维京(Wiking)”,又被编入两个团:包含294名挪威志愿者的“诺德兰”团以及包含216名丹麦志愿者的“维斯特兰”团,另外还有一个由荷兰、芬兰志愿兵组成的“诺德斯特”营。“维京”师首任的指挥官是菲利克斯。斯坦纳上将。这是德军中第一个有非德国人参加的党卫军作战师。很快这个师便被作为德军的一级战备师。




1942年初开始,该师开始他们最鼎盛的三年的表演。此时“维京”师又得到补充的一个装甲团。接着“维京”师协同第13装甲师和第125步兵师向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并进入罗斯托夫,库班以及特拉克河。1942年8月,“维京”师攻克麦科普油田。1943年春季之前“维京”师一直在高加索地区作战。在“维京”师里,作战部队调动很频繁。其下属的“诺德兰”团被抽调出去组建新的党卫军师。而很多北欧籍的部队也被经常被编入编出“维京”师,其中有挪威人,爱沙尼亚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维京”师处于三面苏军包围的险境中,不得不开始向北方退。1943年3月,“维京”师中的“诺德兰”部队分离出去建立了新的SS-“诺德兰”师,芬兰部队也被调离,不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爱沙尼亚营“纳瓦”以及更多的荷兰、比利时以及德国新兵。1943年10月,“维京”师被正式编为满员的装甲师。1943年夏秋季,“维京”师参与了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的一系列防御战斗。当苏联红军在1944年6月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维京”师和大量其他德军师一样无奈的向德国境内撤退。1944年初作战中“维京”师(也有资料说仅有其下属的法籍“沃鲁”旅被围)被苏军包围在“切尔卡瑟口袋”,包围圈内只有“维京”师是装甲师,所以它被作为先头突击部队以试图冲破包围。尽管“维京”师最终冲出了包围圈,但是代价是损失了所有的装甲兵器和大量其他装备,包括人员的惨重伤亡。在切尔卡瑟包围圈内被围的56000德军只有35000人得以突围。
最后该师于1945年5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向苏军投降。“维京”师是德军党卫军部队中很有名的一支,除了因其参与了大量残酷的战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其大多数兵员都非德国人,而是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的志愿人员。
总评:党卫军“维京”师参加了东线多场血战,其战斗力相当可观。假如要列出纳粹德国党卫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战斗师,我想它应该可以排进前5名,但作为一支主力由外籍志愿兵组成的师团,这样的战斗力理应得到额外的加分。所以将其排在第二,相信不会引起太多的异议。
第三: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师(北欧)
只看看该部队在柏林防御战中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是如何王牌的一支部队,1945年4月7日,“诺德兰“师(北欧师别称)的装甲力量得到补充,其中有SS第11装甲团的26辆3号突击炮(24辆可用)、10辆4号L70驱逐坦克,还有临时编入的SS503重坦克营12辆虎王坦克(10辆可用)、8辆4号自行高射炮(7辆可用),属第3装甲集团军指挥。4月17日苏军发起柏林总攻击时,“诺德兰“师成为第9集团军的预备队,与严重受损的第56军一起死守柏林西部斯特拉斯堡阵地,苏军装甲部队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来,“诺德兰“陷入重重包围,经过血战奇迹般地突破西南包围圈并于4月23日晚成功退却到柏林市区。4月26日,“诺德兰“残部在新师长古斯塔夫-库尔根贝尔格SS旅队长率领下,以最后的虎王坦克和突击炮在总理府东南的菩提树大街继续着毫无希望的防御战。第二天大部分的残存兵力退入了政府区并于27日撤至国会大厦(Reichstag)一带。从27日至30日守军们就在这最后的几公里范围内做垂死挣扎,有的士兵竟然将自己用铁链锁死在据点的机枪座上!




4月29日希特勒自杀后,大部分德国守军开始投降,防御市中心的居然只剩SS法国志愿兵和“诺德兰“师。5月1日,该部命令士兵一步也不准后撤死守哈林泽车站,当时装甲兵力为5辆虎王坦克、4号坦克/突击炮6辆和少量“追猎者“驱逐坦克。5月2日半夜,最后的防线崩溃,“诺德兰“师的死硬分子终于不愿卖命而以最后2辆虎王坦克为先导试图突围逃出柏林,结果所有的坦克皆被击毁,少量士兵渡过易北河向盟军投降,大多数人在柏林市区被苏军击毙或俘虏。
评价:SS第11装甲掷弹兵师“诺德兰“拥有31名骑士勋章或更高级勋章的拥有者,但是由于该师番号被夹在名气太响的SS第10“布伦斯堡师“和SS第12“青年师“中间,而且在战争中总是执行不为人重视的防御战,因此在很长时间里被忽视了。应该说“诺德兰“是SS外国志愿部队里少有的精锐,它的装甲力量远不如SS第5装甲师“维京“,但是战绩却毫不逊色,因此有部分史学家甚至认为“诺德兰“是比“维京“更胜一筹的SS最强外国志愿师。“诺德兰“在战争末期死守柏林的目的亦是一个未解之谜。
第四:国防军第7装甲师
法国战役开始,该师按照装甲师的编制进行了彻底改编。第66装甲营被加强,组建了第25装甲团,下辖3个装甲营。第6、7步兵团也被改编为第6、7机械化步兵团,并归第7机械化步兵旅指挥。
1940年2月12日,埃尔温·隆美尔少将从斯图姆手中接过了第7装甲师指挥权。这期间,PzKw38(t)坦克代替了大多数的老旧坦克,特别是Ⅰ型坦克。38(t)坦克性能远优于原来的Ⅰ型和Ⅱ型坦克,火力与Ⅲ型相当,但是火炮射程更远。入侵法国前夕,一个摩托化重炮连(装备150mm自行火炮)被加强到第7装甲师。这次改编使该师的坦克作战能力显着提高,编制的坦克数量达到180辆左右。




法国战役,该师仅有2624人阵亡、受伤和失踪,损失坦克42辆,获得“魔鬼师”的称号。
在俄罗斯平原上,第7装甲师像“消防队”一样,经常帮助前线的步兵师对付苏军的反攻。
在红军开始新的进攻前,第7装甲师被作为第2集团军预备队,驻扎于琴查诺夫。在苏军进攻的第一天,第7师试图发起一次反突击,但是苏军太强大了,反突击几乎未产生任何影响,之后又与大德意志师和18装甲掷弹兵师发起多次反攻,虽然挡不住苏军,但是还是掩护一部分部队撤至埃尔并。尽管第7装甲师曾发起救援行动,但是这最后的一座城市还是于2月9日失守,这部分战线也随之安静了将近一个月,不过此时的第2集团军业已被彻底切断。整个第2集团军包括第7 装甲师,被慢慢的向但泽附近的海滨地区压缩。
第7装甲军包括第7装甲师被逼向戈滕哈芬,并最后撤往奥古斯霍夫特半岛,并在这儿丢弃剩余坦克后于1945年4月5-6日海运至海拉半岛。10 天后,该师(实际上只剩下个名字了)。10天后又被撤至斯维穆德,并呆到4月18/19号左右,又被用火车运至瓦润-潘兹林,隶属于第3装甲集团军,实际上已无任何战斗力,1945年5月3日第7装甲师向美英军队投降。
总评:第7装甲师虽然是第二批装甲师,但作为隆美尔调教出来的嫡系部队,他们显示出非凡的战斗力,法国战役检验了他们的进攻实力;而在俄罗斯平原上,第7又展现了防御中的坚韧不拔。但他们始终无法和党卫军部队的地位相比,无论装备更新或者补充上都有差距,在这样的差距下仍然战斗力非凡,足以让他们配享德军前五大主力。
第五:党卫军第三装甲师(骷髅)
波兰战役后,新建了一些武装党卫队师团。第3武装党卫队师由一些参加过波兰战役的“骷髅”单位和国内“骷髅”组织的后备队加上其他一些武装党卫队辅助部队而组成。其中一些来自武装党卫队“Heimwehr Danzig”部队,它原先是武装党卫队骷髅营“Gotze”,经过扩编后改名为武装党卫队“Heimwehr Danzig”部队,规模在营与团之间。这个部队在陆军指挥下参加了波兰战役,之后一些部队被调出以作为新成立的“骷髅”师的骨干。“骷髅”师在Dachau附近的武装党卫队训练基地编成,随后在Wurttemberg和Truppen Ubungsplatz Obermunsingen接受进一步培训。当培训结束后,正式任命了Theodor Eicke为该师师长,他原先是国内“骷髅”组织的总指挥。




1943年2月,该师回到东线加入南方集团军群。随后参加了对苏军冬季攻势(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歼灭了第六集团军)的反击。在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中,它加入了南线反击部队,为重夺哈尔科夫立下了战功。在这期间,该师师长Eicke战死。那以后,它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在南线与党卫队兄弟部队一起参与了几场最重要和最血腥的战斗(包括了在Prochorovka的坦克大战)。会战结束后,“骷髅”师担当起了东线的预备队(消防队),转战东线南部和中部近一年之久。在这期间,1943年10月它被改编成了装甲师,名字也改为:第3武装党卫队“骷髅”装甲师。
随后,该师被派往南方参加布达佩斯解围战。为了解救被围的45,000德军,“骷髅”师一直打到了布达佩斯机场,但迫于苏军的强大兵力和资源优势,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战史上也有争论,因为该师被从机场附近撤回,在布达佩斯北面发起攻势,希望能包围和摧毁一些苏联部队,但未达目的。如果从机场继续攻击,有可能为被围部队打开一条通路,但这是后话了。)
从那以后,随后该师在布达佩斯以西进行防御作战,一直退到维也纳附近。该师于1945年5月9日向美军投降,但作为战俘被移交给了苏军。
评价:他们参加了几乎所有德军在东线的军事行动,除了因为41年重大损失后后撤至法国进行休整躲过了斯大林格勒。其他包括着名的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等等无一例外。在东线最危险的地段永远可以看到他们和“维京师”的身影,作战的顽强程度在所有11个党卫军装甲师中名列前茅。
【完】

突击军品官网

关注我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