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让苏联人爱不释手的德国坦克
二战的历史不仅仅是各主要参战国家创造的历史,也是各国的英雄们、战士们、保卫者、进攻者以及各种经典武器共同登台演绎的历史。如果说参与战争的国家是宏观历史的缔造者。那么个人的英勇事迹、战斗历程和经典装备的运用就是微观的历史,两者一大一小,相辅相成。
黑 豹
今天就从微观的历史角度来欣赏一下德国在二战时期一款里程碑式的中型坦克——“黑豹”,其和苏联的T-34被称为二战中最著名的两款中型坦克,如果双方缴获了彼此的完好坦克,会第一时间恢复使用,甚至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很多旧照中都会体现这一特点,同时这款坦克也是如今很多军迷的最爱。
不同于德式风格的德国坦克 豹式坦克的出现是德国坦克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的1号至4号坦克都具有明显的德式风格,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风格样式非常近似,从1号到4号看上去就像是逐次变大的孪生兄弟。
豹式坦克的出现打破了德国坦克的固有风格,其前部借鉴了苏联倾斜式装甲,和原有的德国垂直装甲大相径庭,使其看上去更像是一辆苏式T-34坦克,这是德国坦克设计理念上的根本性变革。之所以德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还是源自苏德战场上的"T-34危机。"
“T-34危机” 1941年6月23日德国第17装甲师在第聂伯河、德纳尔河附近首次遭遇苏军T-34坦克,很快德国人就败下阵来,如果不是T-34坦克油料和弹药有限,德军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这让德军震惊,要知道德军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装甲部队,依赖装甲部队的“闪击”进攻,整个西欧、北欧和东南欧几乎都成为了德国占领区,这让他们有信心依靠坦克的强大战斗力击败任何敌人。
但T-34系列以及KV系列的出现成为了德军的绊脚石。更让德军心惊的是在俘获T-34/76、KV系列坦克进行研究后,他们发现在自身现有和正在研制的坦克中没有任何一款可以和其抗衡。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如果想要征服苏联就必须要干掉苏联坦克的锐气,于是德国人放弃了正在研制的20吨坦克计划,开始研制新型更具威力的中型坦克。
黑豹的研制 1942年3月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研制出了一款样车,同年5月奔驰公司和MAN公司的设计方案在最终对比中,得出MAN公司的方案无论是灵活性、适应性、坚固性、行程以及水下的潜渡时间都更好的结论。同时奔驰公司的样车在外表上过于类似苏联的T-34/76坦克,这在战场上很容易造成误伤,辨识度太低,最终MAN公司的方案成为了最终选择。但制造则是MAN公司、奔驰公司、MNH公司、亨舍尔公司一起生产的。
1943年1月黑豹经典款式D型被造出,这是黑豹坦克最初的量产型,军方此时非常满意,要求订货1000辆,5月12日之前被要求造出250辆,好参加随后的“堡垒行动。”自此二战时期经典的黑豹中型坦克问世,其在德军中的名气仅次于虎式坦克。无论是在东线还是西线都有豹式的身影,无论是其战绩,还是一些王牌驾驶员的故事,都成为了历史精彩的一部分。
D型重量达44.8吨,虽然是量产型,但由于投入战场的时间过于匆忙,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豹式第一次用于实战,虽然打出了一些战绩,但黑豹的变速箱、悬挂装置、引擎、传动装置都经常出现故障,很多坦克在战场上无故趴窝导致部分乘员阵亡,这给德军装甲兵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到了8月份,原有的250辆D型坦克大多消耗殆尽,只剩下了43辆。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黑豹A型开始量产,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进步,防护、火力大大增强,成为了一款威力强大的装备。1944年3月德国又造出了G型豹式,这款是产量最大的一款,有3126辆之多,不但加强了防御,又更新了很多设施,使其性能更加稳固。
除此外还有F型和黑豹Ⅱ型,但没生产出完整的实车。在黑豹的基础上德国也开发出了很多“变形车”,如坦克歼击车、指挥车、抢修车、观察车、火箭发射车、弹药拖车、自行高射炮、起重机、防空坦克等,其中猎豹坦克歼击车最为出名。
黑豹的出现最终成为了当时一款火力、防护力、机动性都非常好的中型坦克,正如德国人缴获T-34坦克会就地使用一样,苏联缴获豹式后也会爱不释手,让其成为自己的开路先锋。虽然它只是一款作战装备,但对历史爱好者和军迷来讲,历史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元素,都会让历史更加的丰富多彩、耐人寻味,黑豹的出现就是如此。
结论:宏观历史的波澜壮阔、尔虞我诈、斗智斗勇成为了国与国、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相攻伐。微观历史则是战场上军人之间的搏杀、战斗过程,以及各种经典武器打出的辉煌战绩,无论如何两者都构成了真实的历史,也演绎出了一段气势恢宏的战争世界。
突击军品店
欢迎光临
关注我们
了解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