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终于可以正常上传了。在此首先要感谢一下勤劳的版主莲蓬大人,是他不厌其烦的帮我删贴,这才能有今天全新的《鬼屋中介》,再次表示感谢。
下面说一下修改的范围,新的鬼屋是从夏晓雨他们到达刘家村开始的,删去了刘轶凡等一大堆冗长的故事。新的鬼屋节奏将更加的明快,主线也更加的连贯,清楚。希望没有辜负一直以来坚定支持在下的朋友们。
又是一栋鬼屋
村委会离的并不远,朝前走了几步转了一个弯就看见三间连在一起的大瓦房,瓦房的大门前挂着两个牌子,左写:刘家村村委党支部,右写:刘家村计划生育委员会。大门开着,不时有村民进进出出。
这一次夏晓雨没让东方子名跑腿了,挽着袖子亲自上阵,不过,晓雨可没有子名那种耐心,一路横冲直撞的就闯进了村长办公室。
刘家村的村长是个五十来岁的秃顶男人,他们的进来的时候,他正悠闲地品着茶水在电脑上偷菜,办公室的门砰的打开,吓得的他手一抖,半杯碧螺春全孝敬了键盘了,可还没等他替寿终正寝的键盘哀悼两声,一个红色的影子就卷到了眼前,紧接着又是啪的一声脆响,从影子的手里甩出了一个东西,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将脑筋本就不太灵光的村长彻底的弄懵了,直愣愣的呆了半晌,这才想起看看桌子上是个什么东西。可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村长就象火烧了屁股一样,腾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诚惶诚恐的说:“啊呀,不知道是两位首长驾临本村,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你少来这一套。”夏晓雨那有闲心跟他掉书袋,俏脸一寒,指着他的鼻子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我问你,你这个村长是怎么当的,现在全国都在创建和谐社会,你这村子里的人怎么还那么不友好,朝他们打听个事情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怎么着,是不是你这个村长不想干了?”
村长那见识过夏大小姐的脾气,当场就被骂傻眼了,半张着嘴,愣是连眼睛都没敢眨一下。
最后还是东方子名好心,劝开夏晓雨,又把他们寻找刘菊家的经过给村长复述了一遍。
这下村长总算是弄明白这飞来横祸是从何而来了,懊恼的狠狠拍了自己脑门一下,自言自语的说:“我就知道那女人招惹不得,你看看,祸事这就来了。”
既知这是祸事,他就更加不该怠慢这两个人了,一边邀请夏晓雨和东方子名落座,一边又急匆匆的准备茶水。
趁着他倒茶的间隙,夏晓雨轻轻撞了撞东方子名,一脸坏笑的小声说:“怎么样,刚才的气消了吧。”
东方子名嘿嘿笑了两声,冲她竖起一根大拇指。闹了半天村长挨得这顿骂,竟然是夏晓雨再替东方子名报仇呢,只是可怜那只命丧黄泉键盘,它又招谁惹谁了啊。
没过一会儿,村长端着两杯飘着香气的茶水送了过来,杯子还没放下,他就开始替自己叫起屈来。
“两位首长,不是我给自己找借口。只是村民们之所以会那样,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啊。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您二位要是不表明身份,我也不会多说什么的,这绝不是态度的问题,主要是大家心里害怕呀!”
“怕?怕什么?”
“怕倒霉。”村长酸着脸小心地解释,“您二位不知道,那个叫刘菊的女人可是我们这儿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鬼婆,绝对不能招惹,谁惹上她那就算是惹到了鬼,可是要倒八辈子的血霉的呀。弄不好,说不定连小命都得搭进去。”村长说到后面表情极其夸张,仿佛真的见到了鬼一般。
“哦,这个女人竟有这么邪门?你详细说说?”夏晓雨装作半信半疑的样子,斜着眼睛看他。
“千真万确。”村长看到他的话起了作用,顿时来了精神,他将自己的椅子朝前挪了挪,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据说这个女人能跟鬼对话,而且她的家就在鬼窝的旁边。”
“鬼窝?那是什么地方?”东方子名插口道。
“那是山里的一片荒废的宅院,也不知从那辈子起就有闹鬼的传说了。”
“闹鬼的宅子。”夏晓雨和东方子名几乎同时在心里苦笑一声,这段时间他们竟跟鬼屋打交道了,没想到在这里又遇见了一栋。
夏晓雨说:“你这话一听就不可信,刘菊是个活生生的人,要是那里真闹鬼,她还不早被鬼给活吃了。”
村长急了,连连摆手:“不不不,首长您先别急,您听我解释,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那个刘菊能活着留在那儿,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个闯进鬼窝又活着出来的人,村里人都说她一定是给鬼当了仆人了……”
这一次没有人再打断他的话,村长一口气说出了一桩陈年的旧事。
“事情还得从那座闹鬼的宅子说起。这座宅子是建在我们背靠的这座大山的一个山坳里,四周全是悬崖绝壁,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道能通的进去,除了离我们刘家村近点之外,可以说得上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至于它是由何人、何时修建的,不要说是我这辈的人,就是我爷爷那辈的人,也没人弄得清楚,只知道在我爷爷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已经告诫他千万不能靠近哪里了。
不过,说起修建那座宅子的用途我到是知道一点儿,那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件事儿,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说,当时有一位云游的道士路过此地,听闻这里有片闹鬼的宅子,便主动提出要去降妖除魔。一开始村里人还不同意,原因是那片宅子虽然闹鬼,但只要不靠近它倒也并无妨碍,反而担心被他惊扰了厉鬼,殃及自身。可那道士不依不饶,大谈什么养鬼贻害,无异养虎,如若不除,早晚有一天祸及全村之类的。村里人被他说怕了,也就不敢阻止,当天那道士就连夜去了鬼宅。可想而知,那一夜村里自然没有人安睡,所有人都揪着心等着道士的消息。可谁知等了整整一夜鬼宅那边却是全无动静,就连一个大一点的声响都没有。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提出,说那道士肯定是江湖骗子之流,说是去除妖,其实是找了个无人的地方躲了起来,等天明后再回来邀功,以此讹骗钱财。众人都觉得有礼,因为除此之外实在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了。然而,就在大家商量着等那道士回来后该如何揭穿他的骗局时,却忽然听见有人大喊:‘那道士回来了。’众人闻声望去,只见山路上果然有一个人影疾驰而来,仔细一看正是那个去除妖的道士。可是这时候的道士那里还有一点仙风道骨的样子,浑身上下简直就跟叫花子一样,披头散发,满身血污,最骇人的是他的脸上还笼罩着一层死气,竟似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众人大惊之下连忙朝他迎了上去,等到了近前更是将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那个道士的身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乌黑青紫的手印,稍微一动还一股股的往外冒黑色的脓血。众人眼看着这道士是活不成了,就急忙追问事情的结果,可遗憾的是他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直到闭眼,众人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听到了几个词,好象是什么大凶、鬼窝、镇压之类的。
有人将这几个词串联起来,稍加联想,便得出了一个推论,就是那处山坳很可能是一处大凶之地,滋生了无数的厉鬼恶煞,有没有为祸就不得而知了,但后来应该是被某个高人用一座宅子给镇压了起来,这才保得附近十里八乡这么多年的太平。
这一下村里人就全慌了,生怕那个道士破坏了封印放出了厉鬼,众人是懊悔不已,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有心想跑,但当时正值日军大举侵华的时候,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留在村里赌赌运气。于是,一连许多天一到晚上村民们就集中在一起,生怕落了单遭了恶鬼的毒手。不过,所幸的是想象中的祸事并没有发生,想来是那道士法力低微,一进了宅子就被厉鬼所伤,枉送了性命。
自那之后,村里就更没人敢靠近那座宅子了,不单是怕鬼,还担心弄坏了镇鬼宅子,惹出天大祸事来。照理说,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宅子不坏,就不会再有意外发生了。然而,正所谓世事难料,令人怎么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年那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而刘菊他们就是在那个时期闯进那座鬼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