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楼上朋友,假就假吧,我不怕别人说我假,呵呵。
老群严重超员,大家想和我交流 请加新群:106091526
26、
排查这名男性死者身份的工作立刻展开,并在紧张进行着。因为案情有变,专案组骨干成员聚在一起召开了一次新的案情分析会。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第三起捆绑案件的发生,彻底地推翻了我们先前一系列推理和猜测,使整个案件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中。
虽然凶手与唐佳是否属于合谋犯罪目前仍旧无法判定,但是,如果确属二人合谋,这第三起案件的发生已经足以证明了凶手并没有产生畏罪心理,唐佳之死有可能不是凶手为了逃避罪责而采取的内部清洗。至于唐佳为何被害,有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如果二人没有合谋,唐佳同样也是游离在本系列捆绑案件中的第三人,那么,其阴道和肛门中提取到的两份精液样本,就有可能是另外两个嫌疑人留下的,只能说明,这是唐佳死亡案是发生在同时空中的另一起案件,需要我们另行侦察。
截至目前,红色夏利出租车的排查工作依旧没有任何进展。但结合已经发生的三起案件,我们认为凶手应该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并且具有虐待他人的扭曲心理,否则无法知道冰冻之后人类会产生热的错觉而自行脱下衣服,也不会知道胃液外溢会造成受害者的强烈痛苦。排查的重点,应该侧重一些医疗单位,同时,也不排除各类医学院校。
分析到这里,司马局长说话了:大家注意到没有,这起案件在抛尸场所的选择上与前两起完全不同,凶手放弃了那些隐蔽的角落,而将尸体放在了最为显眼的楼道水缸内,你们觉得,凶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
肖天明想了想,说:老刘说凶手已经疯了,我猜也是这样。是不是他已经进入到了犯罪心理学中的无理性犯罪阶段,甚至完全摆脱了犯罪意识驱使和犯罪惯性,单纯的为了制造犯罪,从中收益犯罪的成果和快感。所以,他才会从最初的谨慎小心,变成盲目大胆,从而改变自己一贯的抛尸地选择,而将尸体丢弃在公共场所。
肖天明的说法得到了绝多大多人的认可,我们一致认为犯罪分子已经丧心病狂,有极有可能在近期内实施第四起捆绑杀人案。
司马局长想了想,说:不对,犯罪分子并没有疯狂,他依旧很理智,很清醒,他在这起案件中的抛尸地选择完全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的一种必然选择,他并没有进入到最可怕的无理性犯罪阶段。而且,通过这个抛尸地的选择,我也能看出来,凶手并不具备医学常识,一切仍旧是我们的错觉。
见我们不解,司马局长叹了口气:同志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刑警呢,在割尸案中,我就说过,我距离脱下这身衣服的日子没几天了,我真的很希望你们中间出现一个能够挑起大梁的人物,但遗憾地是,直到今天,我依旧没有看到那个人的出现。
随后,司马局长说:我来告诉你们我是为什么这么推测的。你们仔细想想,虽然在第二起案件中,孙刚是被冰冻致死的,但这就一定能说明凶手具有医学常识,知道人体被急冻后会产生受热的错觉吗?如果他并没有这样的常识,仅仅是出于施虐的心理呢,觉得急冻活人也是一种可行的杀人方法,是不是也可以说得通呢?要知道,凶手在犯罪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同宗异变的心理,指的是,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和犯罪收益相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在犯罪形式上有着一定的异化差别,避免在连环持续性的犯罪中出现犯罪惰性心理。也就是说,犯罪本身已经给凶手施加了一种固定程式化模框,身处这个模框中的凶手在实施过程中,会在潜意识中试图突破出去,所以他才会一次次地改变致人死亡的手段,但其本质目的和动机仍旧是未曾改变的。
这起楼道捆绑案件,我估计就是凶手出于这样的心理而制造的。我再说,为什么我推测他不具备医学常识。这就要从楼道这个特殊的场所来说了,楼道,人员走动频繁,相对视野开阔,凶手在刺入被害者一刀后,在拉载和搬运的过程中肯定会留下受害人的血液,所以,他才会在刺入后,将受害者的腹部用胶带紧紧捆绑,防止血液外溢。同时,为了避免受害人被人发现获救,他也自然会用胶带将其嘴部封死。这种行为仅仅是出于正常心理的驱使,谈不上有什么疯狂的。换成你我,都会如此为之的。大家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凶手真的疯狂了,他还会细心地想到使用胶带吗。就算他懂得医学常识,想让死者痛苦地死掉,他完全可以在第一犯罪现场或者其他隐蔽场所亲眼见证死者痛苦地死亡,何必再劳师动众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将死者运至楼道呢?所以说,凶手仍旧是理智清醒的,但是,抛尸地偏偏就选择在了楼道,这又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这个楼道对凶手来说,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心理暗示。再想想玉洋河的沙洞和水泥搅拌机,虽然在隐蔽度和外观上与楼道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其中一定有着尚未被我们发现的共通性,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地思考了。
还有就是,大家都注意到了,每起案件中,受害者的腹部都会被刺入一刀,但惟独那个女死者被毁容并切乳,这又是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凶手肯定具有仇视女性的心理,甚至对女性施虐能够带来最大的快感,所以,赵丽的抛尸地点和捆绑方式虽然与两个男子相同,但被摧残的程度却更为严重。可是,如果凶手真的具有仇视女性心理,他为什么不会如咱们之前说的,一直选择女性下手,而要物色一些男性呢。我推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凶手具有双重性别取向,也就是双性恋;第二,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就是本系列案中,一定会存在一个女性凶手,也就是说,这还是一个团伙,团伙中有男性成员,也有女性成员。所以,对待男女死者才会出现不同的施虐手段。
我立刻就说:我明白了,如果确实有着两性的团伙,男性凶手对男死者下手,女性凶手对女死者下手,因为情感认同不一样,才会呈现不一样的虐待方式。
司马局长笑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也不好说就是男对男,女对女。或许男对女,女对男。总之,这个犯罪团伙绝对不是清一色的性别组成。
(2200字。今天故事更新完毕,稍后会说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人类行为学知识,希望大家不要走开,广告之后更精彩,呵呵)
首先,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其次,大家都注意到,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关于心理和行为的一些分析,这也是我在写作中最为侧重的,并得到了大部分读者的认可。我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一些相关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知识,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要知道,我们生存的社会,充满了各种暗示,这些都和心理学和行为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发现这些暗示,并理性谨慎的进行分析,会让我们的生活减少一些麻烦的。结合我的专业知识,我用最简单明了的一些语言,给大家说说一些初步的东西。
先从身边的一个小例子说起,大家都会遇到,咱们用故事的形式。
我表姐叫桑佳雯,今年42岁,有一个19岁的儿子,叫小强,目前就读于上海某所高校。
日前,表姐夫去外地出差,表姐因为害怕独住,就找我同住做伴。
我习惯晚睡,当晚11时左右,我正在小屋上网,表姐一脸惊慌地跑进来,手里还攥着自己的手机,告诉我:佳慧,小强出事了,你看手机短信。
手机短信原文如下:爸妈,我和异性开房被警察抓了,要4000块保释金,我手机没电,借的手机,把钱打在这个账号**********,户名,马光。
我看了看表姐,说:删除不就得了,摆明了骗人嘛。
表姐说:不会的,小强这孩子一直就喜欢乱来,刚才我给他打电话,还关机了,往寝室打,同学说他没回来,肯定是出事了,你快帮我想想主意吧。
我一乐,说:表姐,别着急,我让你很快就安心。
我拨通10086,查询了那个发来信息的号码,归属地为海南。
我对表姐说:“小强在上海,怎么能借到海南的手机呢。还有,你看这个短信的措辞,爸妈,异性。呵呵,表姐,小强知道你的号码,为什么不直接叫你妈妈。还有,异性,他为什么用这么文的词,而不是直接说,我和女的开房。”
见表姐有些糊涂,我告诉她:“爸妈和异性这样的词汇,都属于模糊性词汇,具有一定的扩展外延性,好比一句同志们,就包括了男女老少。诈骗分子是在利用群发器,将这样一条短信发给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手机用户,但由于用户身份不同,所以只能用这样的模糊性词汇。假如是一个年轻人或者没有孩子的人接到,自然会觉得这是在诈骗。但是,如果是恰好被一个父亲或者母亲接到呢,而且他们的儿女还在外地,他们会想当然地给自己这样一种心理暗示,认为孩子可能真得发生了状况。另外,这类信息一般都是在夜晚群发,因为多数人会有夜晚关机的习惯,如果一个母亲在看到这条信息后拨打子女的电话发现关机,这种心理暗示会进一步地增强,从而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发生意外。假如第二天孩子仍未开机,而且孩子平时还确实行为不端,父母或许就会在情急之下,将钱汇到了骗子的账号。”
我又说:“等等吧,或许明天小强就开机了呢”
果然第二天我们拨通了小强的电话,小强当晚是在外面泡吧,而且手机还没电了。
行骗,说白了,就是在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人们的心理进行或明或暗的暗示,让受害人相信诈骗者的谎言。这就需要我们去细致的观察和品味诈骗者的言语和行为,总会发现蛛丝马迹的。同时,工作在外地的子女们,一定要教会自己的父母一些相关的基本常识。比如,用10086查询手机归属地;警察在处理这类案件中,不会任由被处罚对象这样要钱,而是走正当的程序。
特别提醒,手机通讯录中,自己的至亲不要直接存上称呼,比如:爸爸,妈妈,儿子,老公、老婆。而要尽量模糊,或者干脆取名字。
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某人丢失手机,骗子用这部手机诈骗了其人的很多亲朋。
我建议,对于父亲,可以这样称呼:公司经理;对于配偶,可以这样称呼:保险公司王小姐(先生)。骗子在看到这些称呼后,就觉得这是你的一些普通关系人,基本不会发送诈骗信息。
另外,家里电话一定不要存在手机上。
我现在有三个号码,我在手机上,都将那两个号码设置成:父亲、母亲,一旦手机丢失,骗子就会给我打来电话,或者发送信息,呵呵 ,谎言不攻自破。
也许,我说的这些多余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存在即是合理,为什么还屡屡有人受骗上当,因为,还有人不知道。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缺少一定防骗常识的父母们。出于对子女的爱,他们可能会受到骗子蒙蔽。希望大家谨慎小心。
再说一段关于人类行为学的。
假设有一道门,宽约1米,仅容两个人侧身通过。试问,大家在通过的时候,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呢。
如果两个男人,大家会面对面,如果两个女人,大家或许也会面对面。但是,如果是一男一女呢?
正常来说,男性会背靠门框,侧身通过;女性则会面朝门框,侧身通过,也就是说,男人的正面对着女人的背面,这又是为什么呢?
再假设,男女都坐在相同的沙发上,男人会敞开大腿,或者翘起二郎腿;女人则会双膝合拢,双手互挽放在小腹之下,腿根深处,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要说这就是男女有别,出于礼貌,或者出于羞耻,因为这些都是表象,这些动作行为在深层次里有着特殊的意味。
我曾经说过,在远古时代,当人类还是动物的时候,和其他生命一样,雄性象征力量的标准就是强健的身躯,还有,就是生殖器官。这决定着是否能够在残酷的物种竞争中,留下自己的后代,延续自己的生命。
雄性动物若想获得异性青睐,其繁衍的能力必须首先是得到认可的,这也就意味着生殖器官的外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原始的行为在漫长的演化中,发展到今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表现性,但其痕迹还是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的。
当男女共同走过一道窄门时,男人会下意识地将身体面朝女性,而女性处于羞耻之心,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生殖器官,会将背后对着来人。
当男女同坐的时候,男人也在下意识的展露自己的特殊部位,而女性的双膝并拢,双手放在下腹处,也是出于自身的一种保护性行为。
试想,当一个女子独自在家,她还会这样吗,或许早就大劈腿拿大顶了,因为她感觉不到外界危险的暗示,因为家中,是一种自我暗示结果下的私密安全空间。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会想起我以前说的,既然动物最初的交合方式是后入式,臀部具有性器官的指代性,为什么女子会背身,那样臀部岂不是暴露。这就要从人类的进展说起了。
当人类还是猿类的时候,也是四肢着地行走,小腹之下的性器官因为低位,天然地得到保护,所以臀部是需要人为保护的。
当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采取了直立行走,进而在交合方式上也做了改变,就是普通的男上女下式,小腹下方的生殖器官自然处于无保护状态,臀部也就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了。潜意识中对性器官的保护重心也就发生了转移。
这就解释清楚了,不是吗?
还有一点,雄性动物是以四处散播种子延续生命为天然职责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外露,并炫耀。但雌性动物,具有物种纯洁性的心理,保护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