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你的表情肯定是!我的天,那么说,法式馒头写的故事都是真的,真有你这个人?真有阴楼?”李想想说得又急又快,最后还扯了扯胡知道的衣服,说,“那你就是胡知道了,不要否认,看你的表情就是!哇,是真的耶。”
我无语,李想想嘴中所说的“法式馒头”是黄甜的笔名,著名的网络悬恐写手,在网上很有一批粉丝。也是我们在苏州阴楼的邻居,和我们一起经历了那胆战心惊的日日夜夜。黄甜曾经把我们的故事写进她的小说中。只是没想到我们会在合肥碰上一个“甜汤”。
(“甜汤”是黄甜粉丝的自称。)
看我们坦陈身份,李想想就捉住她男友的手使劲晃荡:“看看看,我说这世上真的有哪些东西的吧,雪姐和胡哥可以作证!”
她男友就委屈地说:“我一直也没怀疑过你啊。”
李想想撇撇嘴,拉着我坐下来,说:“其实,我也是碰到怪事了才进那些论坛,去看那一类文章的,刚好法式馒头写的很真实,我就一直跟看了下去。雪姐姐,我把我碰到的那件怪事跟你说说吧,完了你告诉法式馒头,让她把我的故事也写进书里面去,好不好。”
我说:“好啊,她一直缺素材呢。”
李想想又蹦了起来:“真的?太棒了,太帅了,太酷了!”
事情发生在一年前,当时的李想想还没和现在的男友相遇。单身的她酷爱时尚,算是个潮人。对于工薪阶层的她来说,有着自己的时尚方式,花最少的钱,穿最靓的衫。所以她是TOGO论坛“二手闲置”版的常客,常常在这里淘一些别致的名牌二手衣。
怪事是从她买了那件米色的阿玛尼风衣开始的,一件正品阿玛尼,转让的价格才两百块钱,转让风衣的美眉叫米朵,很爽快,两个人短信谈好价格,米朵就用同城快递将衣服送了过来。穿上这件衣服的头一天晚上,李想想就做了个怪梦。
她梦到的是一片冰天雪地,有条结冰的大河。有个穿棉衣带棉帽的男人骑着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摇摇晃晃在冰上走。自行车上绑了根长长的弯竹竿。然后,这个男人下了车,将自行车在冰面上支好,从自行车后座悬挂的一个布口袋里掏出一根尖锐粗长的棒子,还有一柄铁锤。
男人把长棒架在冰上,铁锤敲击长棒尾部,冰花四溅,敲了很久,才在冰上敲出一个窟窿,厚厚的冰层下是清澈的流水。男人捞出工具,在离这个冰窟窿十来步远的地方又敲了一个窟窿。然后,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个绳子似的东西,在绳子的一段栓上个铁秤砣,悬进冰窟窿里。
最后,男人解下自行车上的弯竹竿,从另一个冰窟窿深入水下,几下捣弄,就钩住了从先前那个冰窟窿里垂下去的绳子,将其从这头拉了出来。
这个梦境相当奇特,所以李想想醒来时记得很清楚。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做这样一个梦,更不明白梦境里的男人到底在干什么。李想想并非是个很有好奇心的女孩,也没把这梦当一回事。
可是,第二天,这个梦又来了。就像一场无声电影,李想想被迫观看了第二次。
不单是第二天,只要李想想白天穿那件阿玛尼风衣,晚上就准会做那个梦。李想想这才感到不对劲,她发短信给米朵说明情况,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米朵没回她的短信。打电话过去,米朵也不接。李想想更确定,这件衣服的诡异之处米朵肯定也知道,所以才低价转让掉。
李想想心里有了疙瘩,就开始联系米朵,她倒也不是想退货退钱,只是想问问清楚,求个明白。可米朵就是不接她的电话,李想想坚持不懈地拨号,十几次后,米朵的电话关了机。更让李想想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米朵那个手机号码居然停了机,再也打不通了。
李想想郁闷极了,无处发泄,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件怪事。说了这件奇怪的衣服和那个更奇怪的梦境,当然,也写下了对卖家米朵的谴责。
最后,李想想把那件阿玛尼风衣压入了衣柜的最底层,不再去理会这件事,这件衣服她当然也不想再穿。
在李想想的概念里,这件烦心事应该就这么结束了。
可让李想想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居然有个网友在她那篇博文下留言,说她描述的那个梦境是乌苏里江少数民族赫哲族冬季捕鱼的场景。
这个留言让李想想大吃一惊,自己的怪梦居然有出处。乌苏里她没有去过,赫哲族李想想倒是听说过,当下红得发紫的著名歌手韩庚不就是赫哲族人吗。
她连忙联系那位留言的网友,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很快,那个网友就给李想想打来了电话,原来,这名网友叫陈浩,是合肥某家户外俱乐部的创始人,走过很多地方,他对李想想的梦境感到十分不可思议,他说:“赫哲族是我国的四小民族,现在的人口少得可怜,总共才几千人,你居然会梦到那里的场景,你去过赫哲族聚居点吗?”
李想想说:“没有。”心中很没来由的,忽然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既然那个民族人口那么少,挨个排查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说不定就能找到梦里的男人呢。
陈浩说:“去年冬天我在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拍过一组照片,那里也是赫哲族的聚居地,你要不要看看。”
李想想连忙说要的。陈浩让李想想加了他的MSN,在MSN上给她发了个摄影论坛的链接。几十幅优美的照片出现在李想想的电脑屏幕上。李想想一幅幅看下去,果然,和自己梦境里的场景差不多,陈浩在每张照片下都配了解释文字,李想想这才知道,梦里那个粗长尖锐的棒子叫“冰穿”,那个塞进冰窟窿的“绳子”原来是渔网。
看到最后一副照片的时候,李想想不由失声尖叫,照片里那个男人蹲在冰窟窿旁边,扭头对着镜头笑。
这个人,赫然就是李想想梦里的那个男子!
李想想在MSN上请求和陈浩语聊,结结巴巴说:“最后第二张照片,那个男人是谁?”
陈浩说:“他叫木都力,很棒的渔人,怎么了?”
李想想深吸一口气:“他就是我梦里碰到的那个人,大叔,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街津口。”
陈浩哈哈大笑:“不会那么巧吧,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你找到木都力又能跟他说什么呢,总不能说你梦到他就来找他吧。”
李想想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总觉得这件风衣背后有什么故事,找到木都力也许能揪出点什么线索,大叔,你帮帮我吧,我都被那个梦折腾疯了。”
陈浩说:“好吧好吧,但是你别叫我大叔行不行,我才三十六,属牛的。”
李想想说:“谢谢大叔,我就知道属牛的最善良了。”
一个星期后,李想想和陈浩来到了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县境内的街津口,这里已经被辟为旅游区,建设得十分漂亮。
陈浩在赫哲村村口向一位卖鱼干的老大娘打听木都力的住处。那位老大娘说:“找木都力啊,他一准不在家,最近都在酒馆呆着呢。”
陈浩又问酒馆的地址,那老大娘朝身后指指,果然,她后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小酒馆。李想想有些好奇,问:“大娘,为啥他都在酒馆不回家啊?”
老大娘一撇嘴:“听说是对象卓鹿鹿不理他了,郁闷着呢。”
李想想再问,那老大娘就说不清了。陈浩赶紧拉着李想想进酒馆找木都力。一进酒馆,就看到木都力坐在角落的位置上,喝得醉醺醺的。他倒是还认识陈浩,一把拉着陈浩的衣袖:“合肥来的摄影师,我记得你。”
“木都力,你……”还没等陈浩和李想想把安慰劝解的话说出口,木都力就趴在桌子上像孩子一样哭起来。陈浩说:“木都力,你这是干啥呢?”
“鹿鹿已经两个月没给我来电话了。”木都力口袋里掏出手机,啪一下摔在桌子上,“以前每隔一个礼拜鹿鹿都有电话来,现在她是把我忘了,不要我了。摄影师,你是合肥的,鹿鹿也在合肥,你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
李想想吃了一惊,卓鹿鹿在合肥,她会不会就是论坛上买衣服给她的米朵?
追问下去,李想想和陈浩才知道,木都力和卓鹿鹿青梅竹马,木都力固守传统,卓鹿鹿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卓鹿鹿先是在中俄边境帮一个服装店卖衣服,后来,又跟这家店的女店主去了合肥。
合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年发展的非常快,已经很有大都市的感觉。虽然跟上海北京不能相提并论,但这种环境却对久在小渔村的卓鹿鹿冲击很大,新鲜,震撼。
刚到合肥的那一阵,卓鹿鹿每个星期都跟木都力联系,兴奋地讲述着身边的一切,后来,就变成了每月一联系,而且语气越来越淡。终于,变成了现在的两个月都没有音讯。
陈浩说:“木都力,你知道那个服装店女店主叫什么吗?”
木都力说:“好像叫苏燕。”
陈浩眼前一亮:“苏燕?你确定她叫苏燕!”
李想想说:“大叔,不是吧,莫非这个苏燕你认识?”
陈浩说:“现在还不能肯定,不过我认识的这个苏燕也来中俄边境倒卖过服装,她是我们合肥服装批发大鳄赵如斌的情妇,赵如斌是我们户外俱乐部的会员,苏燕也借着这个由头来我们这蹭玩过此次,为人极其小气。”
李想想心里一动:“你有她的电话号码吗?”
陈浩掏出手机,翻出号码递给李想想:“就这个。”
李想想“啊”地一声叫了出来,这个号码,不就是米朵的号码吗!
米朵原来是苏燕!
苏燕卖的二手衣怎么会让自己梦到木都力呢?难道,苏燕卖的是卓鹿鹿的衣服?李想想越想越可疑,卓鹿鹿两个月没有给木都力电话,究竟是她不再爱木都力了,还是卓鹿鹿出了什么意外?
如果那件阿玛尼风衣是卓鹿鹿的,那卓鹿鹿的身份就绝不是打工妹,一个打工妹,不可能穿如此高档的衣服。或者,是她在南京傍上大款了?
和她关系最近的大款,就是苏燕的情人赵如斌。
李想想觉得,自己就快要接近真相了。
--------
谢谢ls的老乡
回到合肥,李想想和陈浩就去公安局以木都力的名义报了案,警察将苏燕带回来一审,胆小如鼠的苏燕就什么都交代了。
原来,苏燕将卓鹿鹿这个低价劳工带回合肥以后,好色的赵如斌垂涎卓鹿鹿的美貌,对卓鹿鹿百般示好,入世未深的少女哪里敌得过赵如斌的花言巧语,很快,卓鹿鹿就变成了赵如斌的情人之一。
赵如斌在一个新开发的小区给卓鹿鹿买了套单身公寓,作为两个人密会幽居的场所,还常常给卓鹿鹿购置名牌衣服首饰。这一切都让苏燕嫉妒欲狂。赵如斌除了正常的服装生意意外,还有其他一些非法的地下生意,苏燕一直收集着这方面的证据,她把这些证据编辑成一个文档,传入了一只智能手机。
她把这只手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卓鹿鹿。苏燕知道卓鹿鹿对木都力还不能完全忘怀,时常通电话,她把卓鹿鹿的这种“不贞”添油加醋地说给赵如斌听。让赵如斌养成了检查卓鹿鹿手机的习惯。终有一日,赵如斌发现了手机里的证据文档,怒火攻心,杀了卓鹿鹿。
苏燕如愿以偿,卓鹿鹿的一切都归了她,贪心的苏燕甚至把卓鹿鹿的留下衣服也拿去网上卖。
苏燕和赵如斌恶有恶报,双双被捕。卓鹿鹿的尸体在郊区大蜀山附近的树林里挖了出来。卓鹿鹿焚化的那天,李想想把那件风衣带了过来,盖在卓鹿鹿身上。她想,卓鹿鹿恐怕是借那件风衣倾诉自己的悔恨和对木都力的思念吧。
只是有一件事李想想不明白,后来,她在MSN上对陈浩说:“大叔,你那天怎么会去看我的博客的,我的博客很少人知道的啊。”
陈浩回了个肥嘟嘟的笑脸,说:“是你先来访问我的博客,我才回看你的博客的。”
李想想一身冷汗,她很少看别人的博客!连忙上网,从自己的博客上点访问者链接,进入陈浩的博客。陈浩的博客上当然都是他拍摄的照片,翻到第二页,李想想赫然看到赫哲族的那组照片。
李想想模糊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她记得,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玩,晚上在弋江桥吃小馄饨,玩兴未尽,又一起去网吧玩了个通宵,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合肥。
李想想不像她的那些朋友迷什么劲舞团网络游戏,那个晚上,她就是四处逛论坛,看看有意思的帖子,到临晨困得一塌糊涂,又到处搜漂亮图片看。就是那个时候,她迷迷糊糊逛过陈浩的博客。也难怪后来没什么印象,那时她的状态简直是半梦半醒。
想到这里,李想想不由哑然失笑,原来那个梦境是这么来的啊。她把陈浩的博客一页一页地浏览下去,看到第十七页的时候,李想想瞪大眼睛,愣住了。
那是一组街拍图片,是陈浩逛街的时候即兴拍的街头景象,有一副照片的角落里,清晰地出现了卓鹿鹿的身影,她身上穿的,真是那件阿玛尼风衣!
这幅照片莫非也在那晚半梦半醒的状态里见过?所以才会认得那件风衣?所以才会把风衣和赫哲族冬猎幻想到一起?
李想想真的搞不清楚了,这一切,未免也太巧合了!
这件事让李想想确定了世界上确实有灵异的存在,所以她开始关注一切有关灵异的现象,在网上搜索灵异的论坛灵异的帖子,最后一头栽进黄甜的文章里,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甜汤”。
# 回复 作者: 13901425503 回复日期:2012-5-7 15:14:00
嗯,貌似我小学3.4年级的时候到处都传这剥皮这一说
-------------你是哪里的?
作者: 淡夏粉荷 回复日期:2012-5-7 17:57:00
银姐第二部还写不?第一部书我的都看完了,《古井路11号》咋写一半不写了?是还没想到素材吗
-------------童靴你有点粗心的,现在不是在更新第二部吗
作者: 土豆老妖 回复日期:2012-5-7 20:54:00
写的真好,跪拜中!
------------爱卿平身
1462 # 回复 作者: izi1122 回复日期:2012-5-7 21:13:00
银子真棒,每个工作日都更新两大段,看得真过瘾.但是你周末和节假日固定不更,看得出您也是享受生活的主
-----------------主要是懒~
1464 # 回复 作者: 自莋゛多情 回复日期:2012-5-7 21:18:00
我喜欢这个故事诶
----------------谢谢捧场
1465 # 回复 作者: 悠悠小迷糊 回复日期:2012-5-7 21:46:00
嘻嘻,我家就在丹噶尔,现在叫湟源,听起来好亲切的嘞
----------------回头去旅游找你~
1466 # 回复 作者: 银月流华 回复日期:2012-5-7 22:52:00
顺便捉个虫子,一般正规的宾馆、饭店什么的,房间都是单号一边,双号另一边,所以1718号应该在1717号对面吧。1717号隔壁该是1715和1719才对吧。
------------谢谢提醒,疏忽了,大家就当成观景酒店房吧,前门落地玻璃大走廊,后面观景大阳台,单排的~
“王斌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心里还是对我说的事有点怀疑的。”李想想说完这个故事,开始感慨。王斌就是站在她旁边那个小帅哥。
王斌尴尬地笑笑:“我和李想想是在灵异岛论坛认识的,我去那个论坛并不是我相信这些东西,相反,我一直不信,我喜欢在那些灵异帖子下面给出一些自认为是科学的介绍。李想想和我争论过很多次,我们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现在见到了胡哥和雪姐,你没话说了吧。”
王斌摸摸李想想的脑袋:“其实,认识你以后,我的立场就不确定了,以前我从不做噩梦,可自从认识了你以后,只要不和你在一起,自己一个人,晚上就有可能梦魇,就是那种明明有知觉,却怎么也动弹不了的怪梦。”
“怎么没听你讲过。”李想想眼睛一眨,忽然笑道,“哦,你太坏了!以后都让你一个人睡!”
王斌搔头:“没,我是说真的。”
胡知道插嘴道:“其实,信,或者不信,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李想想和王斌都看着他,不知道胡知道这话时什么意思。
胡知道说:“如果那些东西存在于世间,十有八九是以游离电波的形式存在。人要和它们接触,必须有一个接收这种游离电波的过程。这就和收音机收听到电台差不多,你不信,潜意识里就主动关闭了搜台的功能,你接收不到它们,百毒不侵。你信,那就是打开开关,变成了主动搜台,如果它们在你周边游荡,你就很容易接收到。所以世界上撞鬼的大多都是信鬼的人。不是吓你们啊,这就是为啥老一辈人总是能遇到奇怪事情的原因。”
我晕,我家胡知道怎么越来越能扯。
王斌倒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我肯定受了李想想的影响,潜意识里早就信了。胡哥,你这个理论是不是也能用来解释宗教,所谓的心诚则灵也就是这个意思吧,你首先要让自己信,漫天神佛才能有机会联系上你。”
胡知道一愣,装腔作势地连连点头。
我汗,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么深。
李想想很激动地抓住我的手:“雪姐,你们去丽江是不是有什么好玩的事,带着我们吧。”
我说:“世上哪来那么多好玩的事啊,我和胡知道就是放假,出去散散心。”
李想想点点头,从包里扒拉出一张名片递给我:“嘿嘿,你们反正也来合肥了,以后有机会我请雪姐和胡哥吃饭。”
我说好,以后多聚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她。
这时候,喇叭里开始通知可以登机了。
上了飞机,我们的座位和李想想她们的座位离得挺远,飞机上假期出行的人也多,不好换位置,就没有再做交谈。
在飞机上睡了半天,下了飞机我们和李想想她们告别,李想想她们要下榻的地方时丽江一家著名的青年旅社,我们则打车直奔五星酒店。
第九章,网游幽魂
到了五星酒店,我们并没有见到杨云溪,据剧组的人讲,杨导白天不怎么正常,大伙开工的时候,他没有跟车去,只给了剧本,吩咐摄影师自己拿主意。等到大家天黑快收工的时候,杨云溪才姗姗来迟,还不知从哪里弄了条狗牵着,背着个大背包,说要在片场搭帐篷,吩咐工作人员第二天过来的时候把他房间的剪片机也带过来。
我和胡知道对视一眼,这当然不是杨云溪来了“雅兴”,而是他信了他所听到的话,不乘坐交通工具,步行去了片场,还千方百计找了条狗。
电话里和杨云溪联系了一下,我们终于算上了剧组的编外人员,拿到了杨云溪的门卡,住进了1717房间。
不是我们胆子大,而是为了朋友,有些事必须去面对。
整个晚上我们睡得都不是很踏实,一直在半梦半醒的状态,可是直到早上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这让我们很有点小小的失落。
酒店式包早餐的,在2楼餐厅吃自助餐。
广告监制王珊珊对我们很好奇,老实不客气地坐到我们对面,说:“杨云溪还有这么够朋友的时候啊,你们来度蜜月,他就让出自己的房间,难得啊。”
我知道她这话带着气,毕竟,她这个监制是监管剧组的资金用度的,她肯定以为我们是好“蹭”一族。
我朝她笑笑,故意把食物使劲往嘴里塞。胡知道却老脸一红,说:“王小姐,我们来办点事,必须要用到那个房间,所以,那个房间你可以和酒店方面说明一下,房费不归你们剧组,我们自己负责。”
充大头!我在桌子底下使劲掐了胡知道一把。
王珊珊鄙视道:“也不多你们两个人嘛,说什么一定要用1717房,那房间能生金子啊。”
“那房间金子是不生的,不过肯定闹鬼!”一个穿着牛仔背带裙,梳着马尾辫带棒球帽的小姑娘忽然凑到王珊珊旁边坐下,她帽檐压得低低的,捧着个酸奶吸得稀里哗啦。
王珊珊被吓了一跳:“胡……胡说什么……”
小姑娘笑得辫子直颤:“不然你以为雪姐和胡哥这样的传奇人物会来这种地方干嘛!嘿嘿,雪姐,胡哥,我就知道你们有任务,怎么样,带上我们一起吧,求求你了,算收个徒弟啦。”
这丫头,不是李想想是谁?!
李想想回身去旁边拽来男朋友,说:“不管了,豁出去了,我不要面子了,小斌,跟着我说!”一本正经鞠了个躬,“师傅师娘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我和胡知道哭笑不得,说:“你这小脑袋瓜里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电视看多了吧!你要真不怕危险,跟着我们就是。”
李想想喜滋滋地道:“不怕不怕,哈哈,可以见鬼喽!雪姐姐,哦不,师娘啊,你告诉我,是不是这酒店闹鬼?”
我们终于被雷得外焦里嫩!还有人这么喜欢这么迫不及待想见到鬼的。我说:“别,你还是叫我雪姐姐吧,那声师娘喊得我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比见鬼还可怕呢。”
李想想就嘿嘿笑。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丫头还真是对灵异特别感兴趣,二手衣服那件事情其间她是有一点害怕的,事情过去了一阵只好她反而变得越来越好奇,其间还找人请过笔仙,妄图联系上死去的米朵,只不过没有成功。她对我们也真是着了谜,在青年旅馆一夜没睡踏实,早上四点多种就拉着男朋友起床出门,打车来五星酒店。大堂里等了两个多钟头,看到自助早餐开始,本事挺大,乱报了个房号,居然混进来吃饭了。一边吃一边等我们,李想想指指王斌早餐盘里的猪肉和香肠,说,这就叫守猪待兔。
听我们和李想想叽叽咕咕,王珊珊瞪大眼睛:“你们……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李想想马上口沫横飞,把我和胡知道吹嘘了一通,搞得我们像从龙虎山下来的,得到张天师真传的捉鬼一家人!王珊珊被唬住了,一张脸僵在那里,什么表情也没有。
不过话既然已经说成这样,我们也只得大概地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一来解李想想之好奇,二来也算对剧组有个交代。至于王珊珊信不信,那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王珊珊的反应很“平静”,好像对我们所说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丁点不能接受的地方,她只是埋怨发生了这种事情,杨云溪为什么没有第一个跟她说明。
看起来,这个女人对杨云溪倒是很有好感,话里话外都是对他的担心。但她可能明白杨云溪是个有家庭的男人,所以话说得又是十分有技巧有分寸,让人不那么反感。这态度倒是和刚刚一上来质问我们的语气判若两人。
李想想心里藏不住话,有什么说什么:“王小姐,你信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