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著名帝王系列传记三部曲(汉高祖、汉武帝、汉宣帝,长篇连载)

  其实,刘邦也知道,要不是韩信等异姓王,他可能坐不了江山,韩信要称齐王的那次就已经露出了反骨,最险的那次如果韩信听从蒯通劝说,自己不服刘邦管而一定要搞个“三足鼎立”进行三国演义的话,汉国更加不可能顺利建立,联系到这些历史渊源和恶战史,你说刘邦再宽容又怎么能袖手旁观,这不等于把大汉王朝拱手相让了吗?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利益是人生奋斗的永动机也。
  而刘邦第一个要剿灭的,就是足智多谋又很有政治-能量的汉国第一猛将韩信。这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这个既能忍辱负重又志向远大的猛人一出道就雄心勃勃不甘人下,最经典的那一次就是他在刘邦军中犯-法,即将被处死时大喝一声说刘邦你不是要打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能为他出谋划策效犬马之劳的壮士?这还真是一次声情并茂的立体炒作,刘邦简直都有点怀疑满肚子是计的韩信用故意犯法来演的苦情戏苦肉计(这正如他受过的胯下之辱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炒作意味),以便引起注意脱颖而出。

  因为正在他鬼哇乱叫的时候,居然刚好刘邦的心腹大将也是刘邦的救命恩人的夏侯婴路过那里(有没有这么巧合),一听到韩信这气壮山河又声嘶力竭的叫喊,十分有同情心(曾救刘邦儿女几次啊)也很爱才的夏侯婴立马虎口夺食,让那些刽子手刀下留人,也为大汉留下了一个最能打仗的勇将,简直是歪打正着,要是没有能领兵百万战必胜攻必果的韩信,刘邦和项羽的过招谁能最后胜出还真是很难预料,可以说是天助汉也。
  后来刘邦没能慧眼识珠看出韩信的真本事,又是刘邦的丰沛好兄弟萧何月下把逃亡的韩信给追回来(我怀疑这又是一次别出心裁的炒作,甚至于精明萧何都参与了策划,以便引起刘邦的特别关注),从此以后韩信算是正式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带领他的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取代了项羽成为天-下第一猛将,勇不可挡的猛项羽更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可以说汉朝的立国,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甚至于为了迁就他,刘邦可以什么条件都开给他的样子,老板也曾被手下的明星经理人要挟过啊。

  (3)“狡兔死,良狗烹”


  也许是欲壑难填吧,正因为这样刘邦和韩信的无障碍合作最终走向反面,就在他攻下燕齐以强硬态度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的那一次开始,刘邦就预感到了他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人物,是一个后脑有反-骨的不安-分分子,迟早哥两个会为利-益而火星撞地球,摆明车马大干一场,名利场上从来都是用实力来对话的,你没有足够实力也只能是无奈被人家吃掉,所谓忠心就是背-叛的筹码还不够大,这些都是行话。

  当时被围困的刘邦一听这要命要挟顿时就火冒三丈,失心疯般地想发-兵去灭了他才解恨的牙痒痒样,要不是张良和陈平的目光远大让刘邦暂时忍住,还真是坏了大事,因为刘邦知道那时候自己根本对他鞭长莫及,也不过是一时恼怒的冲动而已。
  总之,经过了那次的不愉快,韩信早已成为了刘邦的一块心病,只不过还有用到他的地方,才没有动手而已,而且刘邦也曾公开夺过他的几次权,积了一些怨有过历史过节,刘邦也明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间会彻底解决他,一切为了大汉江山,因为让刘邦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有兵有将的异姓王。与丰沛集团的核心人物相比,他们确实是最有反心也最有条件造-反,很三心二意,刘邦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巅-峰对决始终会到来,这种高-端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势成水火也。

  当然,当时形势远比这严峻,因为除了威胁最大,而且又最急需解决的异姓王企图危-害中=央政-权的问题,还有其他将=领因为功劳大小和赏赐问题的争吵不休,刘邦就曾用张良之计并不惜封了他自己最恨的雍齿为侯,才勉强平息了这些权-力再分配中的最棘手问题,不然的话非闹个底朝天不可。所以涉及到利益问题谁也潇洒不起来,弄不好安抚不当,甚至于和刘邦关系很铁的封侯者集团成员都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一起作-乱来对付刘邦是也。刘邦的那个从小玩到大的邻居好友燕王卢绾,后来不是也心理不平衡到举起义-旗要造刘邦的反了吗,简直是始料不及啊,让刘邦简直有点吓傻了眼。
  当然,你们也知道,刘邦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能量巨大得足可以与刘邦较劲的天下第一猛将韩信。刘邦永远记得韩信被捉住时大声喊冤的话:“古人果然说得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可谓是振聋发聩也。

  那是在汉王六年,当时大汉立国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也就是想要另外立国单干,不想臣服于刘邦了。
  反正围绕皇-权的斗争从刘邦一上台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是在朝廷,相权也成为了威胁皇-权的一种致命伤之一,这正是刘邦和帝国第一功臣他的好老乡萧何形成正面冲突的原因,冤-有头债有主啊,并不是刘邦立心要打击为汉帝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一大帮曾经的亲密战友,因为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就是父子也要翻脸也,亲兄弟都有明细账啊,刘邦之所以把原先六国贵族的后代10多万人迁到关中加以监控和管理,当然也有巩固皇-权的考量,这个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养虎为患。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其实刘邦和韩信的心结由来已久,这种芥蒂即使是没有人唆使,他们哥俩也会是轻易不能逾越的。因为韩信他本人心里也知道什么叫做功0高震主,他就像是睡在刘邦身边的一只大0老虎,随时会向刘邦张开血0盆大口,刘邦当然没有不提防的可能。
  正因为这千头万绪的皇0权巩固问题,刘邦从做了皇帝的那天始,就一直都是把心思用在了解决这些王侯作反的问题上,刘邦就是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0箭伤发作,才一病不起的,后来就这样挂0掉了,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最有威0胁的三0大异姓王都已经诛灭,不过很多潜在威胁还在,吕后外-戚集团甚至于还对大汉虎视眈眈呢。

  后来,疑0神疑鬼的刘邦,甚至于怀疑在鸿门宴上救了他一命的第一心腹也是他的襟兄弟的樊哙联合吕家来对付刘家,所以派陈平和周勃到军中要斩-樊哙的头呢,如果不是他刚好挂了的话,樊哙就有难了。
  晚安
  周末好
  而且刘邦不可能给他再高的职位了,或者是他要反,或者是被刘邦杀掉,二者必居其一。这事避无可避的,没有别的出路,最后居然他也成为了汉国第一个被杀的大功臣,当然并不是刘邦亲自杀他,虽然是刘邦擒拿并软禁了他,而且刘邦也是信奉“无毒不丈夫”那一套,不过面对曾经对自己的大汉恩重如山的韩信,刘邦还是下不了手,还是有了妇人之仁,最终是刘邦那辣手吕后把他干脆利落地给杀了(后来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困,几乎是到了没大将可派来解围的地步,只靠陈平的“图画美人计”侥幸解围,呜呼哀哉),还真是最毒妇人心也,难怪贵为帝国话事人的刘邦想换个太子最后都成了“流产权变”,从这你就知道吕后这个泼辣婆娘的政治0能量,果然刘邦死了以后她便掀起了强劲的政治风0暴,当然这是后话。
  这事说来话长,其实刘邦在心里惦记韩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项羽中了十面埋伏兵败乌江之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却跑到大将韩信的封地去避难,就因为钟离昧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这个问题就非常微妙,说白了韩信居然是钟离昧的“保-护伞”,你叫别人怎么想?因为钟离昧曾是项羽的手下猛将,在战场上刘邦吃过他的亏也不少,所以很记恨钟离昧,恨不得让他千刀万剐啊,当听说他在楚国,就趁机下令楚王韩信逮捕他,听候处理。

  然后就发生了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的事,汉六年有人告韩信谋-反还真是事出有因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于是刘邦问手下将领们如何处置为好,将领们都慷慨激昂地说:“还能怎么着,既然韩信已经摆好架势要对着干,便只能马上发兵摆平这小子了!”这个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刘邦却心里发虚,刘邦当然知道他自己是靠谁领兵百万并用兵如神而打下的江山,论打仗刘邦当然比不过项羽,更加比不过韩信,所以一说到和韩信硬碰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秀武力,刘邦就知道这事有点玄,当然不在第一时间表态。

  那时候,张良已经急流勇退,逐渐从帝子师变成帝王宾,效仿赤松子作仙人游玩出世的把戏,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样子,刘邦也知道他这是在玩自保,他从来都是很有智慧的半仙人,这正是刘邦喜欢他的原因。所以朝中便只有同样高智商又行事诡异的陈平可用,刘邦只能把这件关系大汉帝国命运的大事情拿出来和陈平商量,讨点对策了,因为不慎重的话,可能最受伤的就是刘邦啊。
  开始陈平可能是有难言之隐,居然来了一个沉默是金,不管刘邦如何情急,他都是一再推辞不想表态的样子,直到刘邦再三追问,不肯出主意的他才懒懒地问道:“朝中的将领们都说了些什么?”刘邦只好把将领们的话统统如实告诉了他,而且刘邦也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考量。陈平问:“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还有其他人知道的吗?”刘邦道:“没人知道。”陈平问:“韩信呢?韩信他本人知道吗?”刘邦说:“他也不知道。”
  陈平于是停顿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陛下您认为您的军队强过楚王的军队吗?”刘邦如实答道:“不见得比他厉害。”陈平又问:“那么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能在战场上胜过韩信?”刘邦又答道:“他是战神,在战场上没人能及得上他。”陈平沉吟片刻,继续说:“那么我和陛下分析一下,既然我们的兵不如楚军精锐,而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我想问您用什么来保证您能战胜韩信?就凭那保卫大汉的一腔热血和几句空口号?您没有必胜的把握,却在一帮盲目乐观的将领的撺掇下想兴兵攻楚,这无异于是在催促韩信狠下决心反汉,而一旦引起战争,胜负难测,这样做我还真是为陛下担心啊,手心都冒汗了,这个太危险了。”

  听他这么一说,刘邦自己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又祭出了自己的口头禅:“那可怎么办?”
  陈平这才平静地说:“古时候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以商国事,我想陛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引蛇出洞。我听说南方有大湖叫云梦泽,陛下可以假装出去巡游云梦泽,并在陈县会见各路诸侯。陈县就在楚国西界,楚王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管辖的地盘上,我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当然会出郊外远迎谒见。而在他谒见陛下的时候,陛下便可以乘机捉住他,根本不用派兵大动干戈,这不过就用一名力士就能办到的事罢了,就这么简单。”

  陈平不愧是陈平,用的计谋就是特别诡秘特别道行深,刘邦也认为这个计谋十分好,既节省成本又不惊动众人,还符合传忌之道,便于保密,忙不迭便派出使者通知各路诸侯在陈县相会,因为刘邦传旨说他将要到南方去巡游云梦泽了。
  话是这么说,其实刘邦只是想依计擒拿韩信,韩信当然不知道。

  据说刘邦将到楚国时,摇摆于反与不反之间的韩信终于有点醒悟,所以打算起兵谋-反,韩信绝对知道刘邦这次来者不善,但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处心积虑要谋-反过,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有下过最后的决心,一切要看刘邦对付他的力度,所以他认为自己无罪,量皇帝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当然警惕性很高的他要来谒见刘邦,又怕刘邦算计他,因为刘邦这次来得太突然了点,点兵点得特别精准的他不会连这点不好预感也没有的,那样的话他就不是韩信了。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说:“我想陛下就是痛恨钟离昧而已,如果你杀了钟离昧,皇上肯定很高兴,就不用担心有灾祸发生了,一箭双雕也。”而韩信毕竟和钟离昧有交情,不然的话就不会冒险收留他在楚地了,这不是给自己申请一把砍头的剑吗?这当然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
  于是还算是重情的韩信把此事十分为难地摊开来,与钟离昧商议这事如何化解,因为他不想让钟离昧不明不白地死掉,原本这也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不过嗅到了死亡味道的钟离昧,却气急败坏地对收留自己的老友恶语相向道:“你也忒是糊涂极了,枉你还号称什么天下第一猛将,你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你也不想想,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他要灭我,那就要投鼠忌器,他应该知道你会起兵反-叛,反正我们是一条线上拴着的蚱蜢,谁也跑不了。而如果你想把我抓起来去讨好汉王,我今天死了,下一个要死的一定就是你韩信,不信你试试看,唇亡齿寒啊。原本我以为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丈夫才来投奔你,不想你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忠厚有德行,我这就自己了结,成全你去汉王那里邀功请赏吧。”
  说完,性情刚烈的钟离昧把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霎时四溅像飞翔的红花,刎颈自-杀而亡。
  晚安
  然后,韩信忙不迭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陈地谒见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刘邦,以为能逃过一劫。而有心要废了他的武功的刘邦哪能放过他,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经此一役,即使是他原先没有反意,这次也会下定决心要叛-乱的啦,刘邦似乎也看透了一切,当然不会半途而废。

  所以,韩信一到,刘邦立马命令埋伏的武士,出其不意地把韩信像绑粽子一样严严实实捆起来,扣压在随行的副车上,严加看管。因为这次刘邦不仅要剥夺他的权0力,还要把他软禁在京城,让他彻底成为无牙老虎,乖乖地接受刘邦的“双0规”,再也没有反抗能力造刘邦的反。
  韩信一看到这架势,当然立马悲从中来。联想到钟离昧临死前的肺腑之言,更加羞愤交加,于是声嘶力竭地对刘邦喊道:“果真如人们说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会遭到烹杀;高翔蓝天的飞鸟被杀光了,性能优良的弓箭也只能收藏起来束之高阁;敌国被攻破了,善于出谋划策的谋臣就会被藏之南山秋扇见弃了’。果然是至理名言也,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也没有用到我的地方了,我本来应当遭烹杀的!这是千古不变的宿命。”
  看到他那么激动,一脸委屈的样子,刘邦倒是先心软了,慌不择言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别大声嚷嚷!嚷嚷也没有用,没人能救得了你,你谋-反的事,已经非常明显了!”这话说得刘邦都有点心虚,这不是明摆着强词夺理吗?至少不能理直气壮地拿出证据证明韩信作反,别人一听就知刘邦是打横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涉及到皇-权问题,刘邦当然不能掉以轻心,该心狠手辣的时候决不能手软,这是原则。
  原本刘邦是想一劳永逸给韩信痛快一刀,省得夜长梦多,到时候又生出枝节来,不过刘邦却是出了名能宽厚仁爱的,自己亲自-杀了开-国功臣,这个胆量刘邦最后又没了,一副又爱又恨的样子,于是就给韩信戴上囚具,押回去再说。
  回到洛阳,刘邦还是大发慈悲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毕竟大家曾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甚至于是没有他就没有大汉,而且最重要的是刘邦拉不下这个黑脸,不然的话刘邦就不是信陵君的信徒了,更不会行走江湖结交那么多朋友了,有的还愿意用命来换取刘邦的平安无事呢,这一点刘邦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事实上韩信也是罪不致死,当然他死罪可恕活罪难饶,谁叫你那么强,比山中老虎还强,常常让主人睡不了安稳觉,这大概就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楚王是不能再当了,以后凡不姓刘的也最好不当王,不然天下人共击之,最终刘邦掂量了一下,改封韩信为淮阴侯,算是降职保命也。
  (4)借刀杀人:假手吕后清除政敌


  老实说,对于韩信的个人遭遇,刘邦心里是有愧的,当听到他被自己的知己兼第一功臣萧何骗来让吕后杀掉后,刘邦当时的心情就特别复杂,说不出是悲是喜,韩信还真是不走运,少时受奇耻大辱,死了被夷灭三族,这个对谁都是有点残酷的事情(他的过错就是个人能力太强,简直有一点讽刺的意味了),而造成这种悲剧的,正如有人所概括的“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也。
  刘邦知道吕后也是一政治强人,到后来刘邦暂且只能和她打成不手,连要换太子换个接-班人都被她搅黄了,死在她手里韩信没话可说啊,刘邦相信她早就窥见他因韩信功多而不忍心杀之的内心世界,所以帮刘邦达成了心愿。

  不过,刘邦总是在韩信的死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鸿门宴上项羽对他的网开一面,那已经是老黄历了,却总是鲜活如昨天才发生一样 ,这个也可能是刘邦下不了手的原因,最后借吕后之手歪打正着一劳永逸解决了韩信,所以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便只能是喜忧参半啦,说不出的怪滋味。
  其实韩信被软禁以后,刘邦更加没有杀他的心,一个已经武功尽废的无牙老虎,刘邦当然不会顶着千古骂名把他做掉,你爷爷刘邦我不是那么没义气的人,也很会算历史账。

  倒是韩信被囚禁后,刘邦自己居然还动了恻隐之心,看到楚河汉界生龙活虎所向披靡的天下第一猛将,颓废成了那种“垮掉的一代”的样子,刘邦的心也莫名其妙有点痛,那种钻心的痛就仿佛自己就是韩信一样,甚至于还很不美妙地想起了雍齿打包带走自己的丰邑子弟投奔魏人,而自己又病了的那段苦难日子,自己的心便又无端柔软了起来,于是为了给他消愁解闷,缓解他的巨大心理落差下的压力和挫败感,刘邦还时常与韩信聊天下棋呢,这当然不是猫哭老鼠假慈悲,而是因宽厚仁爱心理散发的一种最真实的愧疚之心,也算是一点人性的光辉啦。如果不是他功-高盖主再无可赏之功,让刘邦的大汉受到潜在威胁,刘邦早就放了他。
  晚安
  被困囚笼的韩信深知刘邦很畏惧忌惮他的才能,所以常常装病不上朝参见和跟随出行。因为成了困兽之斗,从此韩信心灰意冷日夜怨恨,在家也是闷闷不乐度日如年,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原本这两个丰沛集团的骨干功劳比他差了一大截,打仗的本事更加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却能和他平起平坐,上天还真会开玩笑。

  最可笑的是卢绾作为刘邦的小邻居和铁哥们,军功立不了多少,却可以做到燕王,这对于心高气傲的韩信来说更加是心理不平衡(对这刘邦自己也得承认对丰沛兄弟优待得太露骨,这正是很多人不服的原因,居然当了王显得有点名不副实的草包卢绾后来还反了刘邦,还真是有点气人也)。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刘邦曾经的第一心腹,也就是刘邦从小跟其一起吃-狗肉长大的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毕恭毕敬地迎来送往,并用很卑微的语气十分讨好地对天下第一猛将韩信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寒舍,顿感蓬荜生辉,臣下真是三生有幸受宠若惊啊。”喜悦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像刘邦见到曾经的偶像秦始皇一样要流口水的样子。韩信出门后,苦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杀-狗-天王樊哙这般粗人为伍了!”一脸不屑的款式。
  好在韩信也是一个好读书的人,在他被“双规”的这段时间里,刘邦命他与兵法“半仙人”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也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兵书整理,为大汉和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学术研究奠定了系统而科学的基础。此外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对军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战参考价值,果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人。

  总之,有具体的事要做,而且又是自己最喜欢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典籍研究,韩信当然是做得一丝不苟,没有一点推托,不再无所事事的韩信还暂时忘记了自己“笼中鸟生涯”的局促和不安,眼睛闪亮又如开辟了另一战场,这就有了后来刘邦和他谈论将兵和将将的从容和淡定,以及汉国各位将领水平高下和长短的著名辩论。
  因为作为“手下败将”的他,居然眉飞色舞、忘乎所以地谈起了刘邦和他带兵的差别,讲到动情处,还口水四溅地揶揄刘邦最多只能统率十万兵马,而他却是多多益善,好像忘记了刘邦正在软禁他,他自己倒成了“世界之王”的样子。

  看到他的得意样,刘邦忍不住讥讽他说:“你这么能打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呢?”韩信居然正经八百地正色道:“陛下不能带兵,却不意味着你就不是好统帅啊,因为你有好统帅的一种最高境界,那就是善于驾驭将领,你善将将的独特本事,这正是我被陛下俘虏的深层原因。况且陛下是天子,天授神力,那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能轻易做到的。”
  呵呵,这话怎样听都像是在拍领-导的马屁,连谁也不服眼睛生在额头上的高傲韩信也学会此道了,说得刘邦好像是天界下凡的仙人一样,不禁令刘邦哑然失笑,什么天授神力,一派胡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王就是不信天命举起义旗才号召天下人推翻了暴-秦的。

  刘邦也是一个从大风大浪九死一生中爬过来的吃沛县狗肉长大的凡胎俗人而已,谈何天授神力,刘邦被项羽追得屁滚尿流的时候谁借刘邦一双翅膀?还不是靠刘邦的一个父母给的土脑袋转危为安的?
  因为这话出自聪明绝顶的战神韩信的口中,听起来还真是有点怪怪的,以他那种目空一切的性格说这种不合性格的恭维话,刘邦还真是有点怀疑他的真实意图呢,难道是专挑好听的话来让刘邦高兴,然后大发慈悲放了他?有这种嫌疑吗?

  不过,刘邦还真是到了自己死的时候,都没有弄明白韩信说这话的真实意图,诡异得如韩信点兵的神秘,刘邦算是没话说了,刘邦更相信是韩故意糊弄自己想让其高兴对韩放松警戒而已。
  因为,最终刘邦既爱且忌的韩信还是走向了刘邦的反面,成了一条养不熟的-狗,刘邦也知道自己这浅水养不了韩信这条大鱼,他的暂时老实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已,以他的诡计多端,以及与刘邦的历史纠葛,刘邦更加相信他们之间会有公开摊牌的那一天,时间迟早问题。

  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就曾因他的过高要价和公开挑-衅而动过杀心,因为战争需要而忍辱负重不杀而已,只要能打仗不听话也封王,这叫做“用人如器,取其一端”,这也是古代最会用人的皇帝刘邦“人才集锦菜”之满汉全席中口感最灿烂的一例,其实韩信最不好的就是恃才傲物太过自负,他靠自己的才能成就天下第一猛将称号,最终也因为锋芒毕露功-高震主而被夷灭三族,这就是强出头的政-治副作用。
  这一点,他和同样足智多谋的张良相比就逊色多了,如果他也能和张良一样不恋权-位,不恃才逞能,他就可以比美周公、召公那样的伟大人物而让后世享尽荣华富贵,何至于被灭族那么惨烈呢?呜呼哀哉。

  韩信谋-反发生在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的那些时候,这段时间里活得十分憋屈的韩信,一定早就处心积虑铤而走险,很会看人善于团队管理的刘邦从来没有看错人,刘邦之所以迟迟不能下手解决韩信,说白了也就是刘邦不想背负千古骂名,以刘邦曾经的江湖经验和残存的义气,刘邦更加不想过桥抽板,这是令刘邦午夜梦回纠结千百回的问题,人有时候确实是十分矛盾的动物,甚至因此而把自己折磨得够呛。
  晚安
  那次,履新的陈豨向韩信辞行。

  这两人本来关系就比较好,可能是想打政治-翻身仗,要有一番作为的韩信从陈豨那里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就拉着他的手有意避开左右侍从想要讲些秘密事,而两老友一对眼,颇为失意的韩信就壮怀激烈地仰天长叹道:“看在我们的交情份上,你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一下。”陈豨连忙说:“一切听从将军吩咐,我定当效犬马之劳!”韩信说:“您将要去赴任的地区,是天下精兵屯聚的地方;而您又是陛下十分宠信的臣子,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么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交到你手里让你打理了,从这就可以略见一斑。如果有人告发说你谋-反,陛下当然不会相信;而如果再有人告发你谋反,陛下就一定怀疑了;如果有人再三告发你谋-反,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讨伐,这叫做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啊。这样的话,我就为你在京城做内应策-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图谋-天下了。”陈豨平素就最服韩信的用-兵才能,一向知道韩信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深信不疑,动情地说:“我一定听从先生的指教!”

  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
  (5)密室宰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面对危及皇-权的大是大非问题,刘邦当然也只能御驾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韩信也知道是什么回事,这家伙等这一刻早已望眼欲穿了,此时的他当然心中暗喜,因为成事的机遇终于来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样一来,有心反水的韩信又装病不随刘邦出征,不然的话就会坏了他的作反大事。据说他还暗中派人到陈豨处煸动说:“你只管起-兵,我定当在京城协助您,策应起事事宜。”然后梦想政治-翻身的韩信就雷厉风行地和家臣商量,策动京城政-变,想在夜里假传圣旨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作为基本的起事力量,打算用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乱-中夺-权。
  韩信这一招虎口夺食还真是辣,不愧是天下第一猛将,要不是天不让大汉完蛋而让韩信节外生枝的话,估计韩信成事的机率蛮高,让如狼似虎的一队犯人对付一对母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所以部署完毕,韩信就心里喜滋滋地等待着陈豨的消息。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看似是天衣无缝的变天计划就因为是一个保密工作问题全泡汤了,看来传忌之道的确是王霸之道也,对以军事立国的大汉及韩信确实是很有加强的必要。

  因为就在韩信吹着口哨兴高采烈地等待成事的时候,他精心策划的春秋大梦居然让一个冒犯他的下人的弟弟给粉碎了,绝对算是在战场上摧枯拉朽如洪水下山般有气势且运气好得惊人的韩信当黑走了霉运。
  话说在他紧张运转变-天计划的时候,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于是恼怒地囚禁了他,并准备把其干-掉。看到自己的哥哥要被人杀了,救人心切的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举报韩信要谋-反的情况。吕后收到密-报之后,当然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韩信还真是睡在自己旁边的“食人狼”啊,不过吕后也是听一面之词而已,并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韩信要反,不过这事还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反正韩信有反心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算是冤枉他,刘邦不杀他也只是仁慈念旧罢了,所以有心积攒政治-资本的吕后正好想表现一番,我老公不想杀你就让老娘我来吧,手早就痒了,于是就和韩信的大恩人萧何密-谋了一番。

  原本,吕后打算把韩信正经召来问话,又怕心中有鬼的他装病不肯就范,后来灵机一动便决定使诈把韩信骗来,反正宫廷女人搞起阴-谋来能量绝不亚于男人,甚至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何况还是政治-能量不小的吕后,最毒妇人心啊,连刘邦最后和她过招都有点招架不住啦,英武一世的韩信栽在她手里并不算是冤枉也。
  于是聪明的吕后立马与相国萧何商议,便假传皇-命(还真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计中计啊)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已经前来朝贺。

  这假消息发完之后,萧相国就利用自己对韩信的特殊关系欺骗韩信说:“既然皇-上取得了平-叛的大胜利,你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一下吧,不然皇-上那里也不好交待,是老朋友我才这样提醒你的。”韩信就因为和萧何的交情(如果没有他“月下追韩信”并极力撺掇刘邦筑坛拜将,估计韩信也不会捞得那么风生水起成为天下第一猛将),当然不会怀疑此中用意,官-场还真是没有什么真正友情,如果说有也只是利-益的暂时联盟而已,这韩信思想一麻痹,放松了警惕性,居然便中了昔日朋友的暗箭,大摇大摆地入朝进贺,最终却成了友情的祭品,弄得他最后欲哭无泪仰面问天都不知该相信谁了。
  记住,官场是不相信眼泪的,官场也不相信爱情,只相信利益。

  被蒙在鼓里的韩信一到,即刻被吕后派来的武士三下五去二五花大绑起来,这回立心要表演政治-秀立威给人看的吕后也不犹豫,管你是什么大汉大功臣,就在长乐宫的钟室里干脆利落地斩-杀了他,并被夷灭三族,可谓是悲啼哀号,血-流成河,让长安人为之侧目,无不悲悯,这可是大汉的大英-雄也。
  吕后手段辣是辣了点,还是先斩后奏的那种,虽然刘邦也感到有点过意不去,不过从政治-高度上来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避免了一场行将爆发的诸侯割-据战争,把之消灭在萌芽之中 ,巩固了大汉的大 一统,不再让民众又陷入战火纷扰之中,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也。

  韩信临被砍-杀之时悲哀地说:“我很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啊,以至被妇人小子用下三滥的诡计所骗,枉我为领-兵百万的大将,羞杀我也,难道这不是天意吗?”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千防万防,暗箭难防啊,尤其是朋友从背后射来的冷箭,更是百发百中,你还不能上诉,这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晚安
  当刘邦从平定陈豨叛-乱的军中回到京城后,知道自己曾千方百计要除掉却不敢除掉的韩信已死,还真是说不出是啥滋味,大概也就是喜忧参半既高兴又怜悯吧,喜的是大汉最大的政治-威胁解除了,潜在对手的灰飞烟灭换了谁都会如释重负,少了这么个致命对手,睡觉都会踏实香甜很多,不过刘邦却不是真的很高兴,因为刘邦对韩信始终怀着一份惶惑和愧疚,刘邦此时此刻才彻底知道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什么对他下不了手,这或许就是人类共同的怜悯之情,人性中避不开的东西,这既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优点也。

  叹息之后,反正这已经是木已成舟不能更改的事实,人死不能复生,也不想再深究什么了。于是刘邦好奇地问:“韩信临死的时候都说过什么话?”
  “韩信说十分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吕后说。

  “蒯通?这人我知道,他是齐国的著名辩士,正是他说动韩信攻齐让郦食其被田广烹食的。”刘邦接着说。

  蒯通这家伙大概也有从项羽那里要回做人质的刘邦父亲的侯公的倾国之辩才,居然差点能鼓动韩信玩十分危险的“三国游戏”,这人确实危险啊,所以刘邦就诏令齐国逮捕蒯通,以除后患,以免他以后又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哪个强势王侯起-兵反-叛大汉,祸根也。
  蒯通被带到的时候,刘邦立即对他声色俱厉地喝斥道:“就是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大汉的吗?你好大胆啊,你不知道这是死罪吗?”不料蒯通却毫不畏惧,唾沫乱飞地回答刘邦说:“正是。我确实是教过他这样做,可惜那笨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说皇-上对他不薄,解衣推食的,又是升官又是赐物,反你就是不仁不义什么的,以至于落得了个夷灭三 族自取灭亡的悲惨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你怎能那么轻易就灭掉他呢?甚至于这天下姓不姓刘还是一个未知数呢!我现在还后悔为什么不能讲动他耶,这也是我的失败之处,我承认。”

  呀,这小子果然够嚣张,简直当刘邦是透明的,于是刘邦有点恼羞成怒大喝道:“这小子是不见棺材不流泪啊,来人,煮了他。”蒯通也不慌乱,只顾说:“哎呀,皇-上,你为什么要烹-杀我,冤枉啊!”刘邦说:“我不会冤枉人,你唆使韩信作反,作反就是死-罪,这有什么可冤枉的?罪有应得也。”
  “暴-秦横征暴-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以至于各路诸侯都纷纷起事,大兴义-兵,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一大片乌鸦般聚集起来反-抗暴-秦。终于在列强的共同努力下,秦朝失去了天下失去帝-位,而参与争夺天下的各路豪杰都想来抢夺它,僧多粥少的结果,于是才智超群行动敏捷的人便捷足先登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吠,而尧并不是不贤明仁德,只因他不是狗的主-人。在那个时候大家各为其主,我也只知道有个韩信,他是我的主-人,我必须全力以赴为他出谋划策,不然的话就是失职,就不配当他的谋士,而且那时我并不知道有陛下,这何罪之有呢?再说了,能争夺天下的英雄豪杰多如过江之鲫,很多人磨刀霍霍、手执利刃就是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只是力不从心或运气不好罢了。难道您都要把他们全烹-杀全灭-族了吗?这和暴-秦有什么分别?”蒯通有理有据不亢不卑地说,不愧是天下有数的谋士,相信一定不比侯公的倾国之辩才逊色,简直是把人-主给侃晕了。
  经蒯通这么慷慨激昂地一解释,刘邦的心也有点儿柔软了起来,人性中的宽厚仁爱部分又大面积被激活,这些年因为经历太多战场血-腥和权-力纷争,严峻的形势都让他自己有点狠毒了起来,不过刘邦对有真才实学的义士从来都是恭敬有加,最终刘邦还是下令把蒯通给放了,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总之,对于韩信的定点清除,可谓是一次从上而下基于政治-高度的清晰判断,为皇-权的巩固、帝国的稳-定以及避免一触即发的军-阀割据及生灵涂炭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一点刘邦从来没有怪心狠手辣的吕后,因为这是政治大-环境使然,如果是刘邦,他当然也会那样做,因为你别无选择。
  对于韩信的死-于非命,刘邦当然也是十分的心痛,突然之间帝国就失去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事顶梁柱,外有同样强盛的匈-奴帝国虎视眈眈,以至于刘邦在追击韩王信时在白登山被匈奴团团围住,到了没有大将可用的地步,只能用陈平的不上道的秘密计谋(图画美女)议和,后来因为实力上的问题接受了娄敬提出的“和-亲”策略,讲得难听点就是给蕃邦送美女以换得片刻安宁,失礼也,让刘邦这个好美女的大汉大-帅哥情何以堪?简直是愧对父老乡亲。

  如果有韩大将军在,踏平胡地饮胡虏血也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都有好与不好的一面,当两害相权时便只能取其轻了。
  晚安
  其实往深想,这事其实也未必就会势成水火,瞬间成火星撞地球之势的。换句话说,做得好的话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血-腥场面,如果才智过人的韩信在情商上有哪怕张良的一半,就已经是另一种人生风景了。韩信不会丢命,刘邦更加不用担当杀功臣的恶名有损兵折将之虞,皆大欢喜,可惜一切皆为利字强出头,只能两败了,吃得咸鱼抵得渴就是了。

  因为韩信的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亏待了他,如果不是韩信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平定了三秦之后,如铁流汹涌又风卷残云般攻取北方,擒魏王,夺代国,打败赵国,占领齐国,又在垓下布十面埋伏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那么汉可能也只是一个概念或期货公司而已,可以说汉朝立国所有军-事上大抵都是韩信的功劳。而且他根本就没有立心要反汉王,如果要反早就在封齐王的时候反了,还等到失去了兵-权成了死老虎后才举起反-叛大旗?相信韩信没有那么愚蠢,你看他拒绝蒯通的三分天下之游说,讲什么义气和反哺之心,还心平气和地在陈地迎接刘邦,谁能相信他会有反-叛的心呢?这个绝对是把他逼急的缘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