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地名趣事:美国有林则徐路,韩国为何喜欢“抄”湖北


在国外,不少街道以都是用中国元素命名的,比如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白、杜甫等著名人物命名的,或者以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命名的。最无语的就是韩国了,他们干脆照抄了不少中国地名。
中国元素的街道有十余条
莫桑比克:毛泽东大道
1975年,莫桑比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将首都一条大街命名为“毛泽东大道”,以感激中国人民对莫桑比克解放事业的支持。这条街位于从市中心向东通往马普托湾的方向,宽约40米,长约两公里。
柬埔寨:毛泽东大道
最早的“毛泽东大道”在柬埔寨,位于其首都金边,是柬埔寨老国王西哈努克倡议修建的,1965年3月动工,同年8月底建成,全长5公里,是金边市西南部最长、最宽的一条街道。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有一条“周恩来路”,以此纪念周恩来为巴中友谊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是伊斯兰堡第一条以外国领导人名字命名的街道,长3公里,宽约6米,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恰好位于路的中间点。
吉尔吉斯斯坦:邓小平街

1997年6月,时任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市长西拉耶夫提议,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一条街道,并以中国为榜样,走自己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这条大街长3.5公里,大街东头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纪念碑,碑上有邓小平的头像雕像。
新加坡:李白大道、杜甫大道
在新加坡杨厝港路附近的道路都以著名诗人和哲学家命名。其中,以中国诗人命名的有李白大道(Li Po Avenue),杜甫大道(Tu Fu Avenue),可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
马来西亚:郑和将军路
郑和将军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七下西洋(南洋)的航海家郑和。马六甲是郑和航海途中的补给站和驻地,郑和至少五次在此停留。郑和为促进马六甲王朝与中国明朝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纽约:林则徐路

200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纽约市将纽约曼哈顿的一段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路”(Lin Zexu Street),向林则徐这位禁毒英雄致敬。这附近还有一个林则徐广场,矗立着林则徐的铜像。
哈萨克斯坦:冼星海路
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有一条“冼星海大街”。冼星海是《黄河大合唱》的组曲作者,1943年,从莫斯科辗转到达了阿拉木图,在这里度过的两年半时间里,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等一批传世佳作。
除了以中国名人命名以外,国外还有以中国地名命名的街道。
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希有一个“北京大道”,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也有一个“北京大道”,新加坡有“上海路”,德国有“大沽口街”(科隆)、“北京路”(多特蒙德)和“上海街”(汉堡)。
在马来西亚的槟城有一条大街干脆就以“中国”为名,槟城本身就是一座以中国文化为主流的城市。
更绝的是阿根廷。2001年9月,阿根廷科尔多瓦市的一个新市区命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街”。科尔多瓦市市长表示:“把这条大街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街’,希望我们可以使这里的建设速度像中国一样快。”
韩国为何这么多湖北地名
韩国有很多和中国相似甚至一样的地名,如丽水、广州、海南、酒泉等,汉阳、江陵、襄阳等地名更是和湖北省的地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唐朝之前,韩国这边的地名一直都不是汉字名,但是因为后来唐朝鼎盛,朝鲜半岛也受到唐文化的影响,城市名、官名、甚至姓名都改成了汉字。

不仅是名字汉化,连命名方式都是学的中国。韩国人对中国的河流文化,特别是汉水(长江的最长支流)文化,有着迷之偏执。韩国首都首尔旁边的母亲河都被其更名成汉江,曾经的首尔就叫汉城,汉阳、襄阳、丹阳等地名就直接被复制到了韩国的汉江附近。
再如,韩国江原道南部有个地方叫酒泉,与中国甘肃的酒泉同名。一开始,这个地方叫酒渊,后来新罗奉唐朝为正朔,所以也学起了中原王朝避讳的习惯,选择用“泉”字代替唐高祖李渊的“渊”字。类似的例子还有,大邱市原名大丘,为避孔子孔丘的名讳,才改名为大邱。
由此可见,当时的韩国人十分崇尚唐朝文化,对汉水、楚文化更是偏爱。学习优秀文化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这种照抄式的学习方法有些让人无语。
二战之后,朝鲜、韩国先后废止汉字,使用谚文。2005年,韩国把首都的中文名字从汉城改为了首尔。然而,包括汉字、地名在内的华夏文明印记,早已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中日韩都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化春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