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针案》
1978年夏天,我们县发生了一起奇案。我之所以记得这个年份,是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正准备参加高考,如果考不上,父亲计划安排我到县公安局工作,所以本地的各种野话轶事我都下意识地关注着。
话说我们那儿有一个民警,文革其间参与“武斗”,脑袋被人敲了一棍,变成了一个傻子。按照当时的政策,他虽然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但是仍旧保留着国家干部的待遇。这个民警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名叫刘芳,对他一直不弃不离,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街坊间评论非常之好。
那年夏天,这位警察突然得了重病,重度昏迷、高烧,送到医院一检查,确诊是急性脑炎,两天后就宣告不治。本来这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死亡事件,一般来说直接安排后事、出殡安葬在情理之中。但是在那个政治高度敏感的年代,公安部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上死者本来的民警身份,所以专门派了一名干警到刘芳家调查情况。
这名警察名叫陈达,一年前刚从邻县调到我们那里,传说是公安系统的重点培养对象,曾经破过几件大案。陈达到刘芳家里走了一趟,立即就觉察到了两个异常的地方。一是在刘芳家卧室窗口外发现了一只已经发臭的死老鼠,二是在刘芳床头发现了一根特别细长的银制挖耳针。陈达当时分析,刘芳是一名护士,应该十分讲究卫生,屋子附近有死老鼠应该及时清理才对,而他丈夫是一个白痴,放那么长的一根挖耳针在床头,难保晚上睡觉时会被无意中刺到脸上,这也不合情理。
陈达抓住这两个疑点,认定死亡有蹊跷,要求法医对尸体进行再次检查。果然,法医经过仔细的尸体勘探后,在死者的左耳道深处里找到了一个已经红肿小伤口,从外面无法发觉。陈达当即对刘芳提审,几经心理攻势,刘芳终于防线崩溃,交代了谋害亲夫的事实。
原来,刘芳丈夫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十分喜欢挖耳朵,婚后刘芳经常在睡前帮他掏耳,他就会舒服的当场睡去。刘芳后来嫌弃丈夫拖累自己,但是出于观念和财产等问题,不愿意提出离婚,便想出一个看上去万无一失的计划。
刘芳是学医的,知道一些医学常识。她找到了一些瘟死的老鼠,把老鼠的体液涂在挖耳针头上,然后在给丈夫掏耳时,刺破他耳道尽头内壁薄弱处,那里有一处地方离大脑非常近,神经丰富,容易感染。本来人的大脑受颅骨保护,不容易被细菌入侵,而一旦有细菌入侵,必定是致命的病情,何况这是用了连老鼠都能杀死的鼠疫细菌。别说医生没有想到,就算想到了也未必有药能治。于是他丈夫便一命呜呼了。
陈达破了此案,在我们县顿时名声大振,被称为“神探”,在大街小巷被人津津乐道。关于他侦破的能力,有人认为来自于他的细心和善于观察,也有人相信他有偶然的灵感火花。总而言之,这起在常人看起来不可能发觉的案子,被侦破确实有其神奇之处。
1980年春节,一位亲戚来我们家作客,吃饭的时候围着桌子喝酒聊天,从天南地北聊到瓜田李下,就说到了这位当地神探。
“陈达?那可是一个人才呀,前途无量,以前是我们县的。”无巧不成书,这位亲戚也知道陈达。“他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啊,工作认真负责,文化程度又高,而且,他是一个模范丈夫。那几年他的前妻得了肾病,长期卧床不起,他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她,别说吃饭喂药,就连耳朵都每天给掏得干干净净的。可惜,他妻子还是在76年的时候突发急病,没有抢救过来。”
“啊,那她是什么原因死的?”我们惊讶地问。
“听说是急性脑炎,一发病就四十二度高烧,昏迷不醒,神仙都救不了。”亲戚无心地回答,一边吐着烟圈。
-------------------------------------------------------------------------------------------------------------------
《银针案》
1978年夏天,我们县发生了一起奇案。我之所以记得这个年份,是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正准备参加高考,如果考不上,父亲计划安排我到县公安局工作,所以本地的各种野话轶事我都下意识地关注着。
话说我们那儿有一个民警,文革其间参与“武斗”,脑袋被人敲了一棍,变成了一个傻子。按照当时的政策,他虽然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但是仍旧保留着国家干部的待遇。这个民警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名叫刘芳,对他一直不弃不离,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街坊间评论非常之好。
那年夏天,这位警察突然得了重病,重度昏迷、高烧,送到医院一检查,确诊是急性脑炎,两天后就宣告不治。本来这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死亡事件,一般来说直接安排后事、出殡安葬在情理之中。但是在那个政治高度敏感的年代,公安部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上死者本来的民警身份,所以专门派了一名干警到刘芳家调查情况。
这名警察名叫陈达,一年前刚从邻县调到我们那里,传说是公安系统的重点培养对象,曾经破过几件大案。陈达到刘芳家里走了一趟,立即就觉察到了两个异常的地方。一是在刘芳家卧室窗口外发现了一只已经发臭的死老鼠,二是在刘芳床头发现了一根特别细长的银制挖耳针。陈达当时分析,刘芳是一名护士,应该十分讲究卫生,屋子附近有死老鼠应该及时清理才对,而他丈夫是一个白痴,放那么长的一根挖耳针在床头,难保晚上睡觉时会被无意中刺到脸上,这也不合情理。
陈达抓住这两个疑点,认定死亡有蹊跷,要求法医对尸体进行再次检查。果然,法医经过仔细的尸体勘探后,在死者的左耳道深处里找到了一个已经红肿小伤口,从外面无法发觉。陈达当即对刘芳提审,几经心理攻势,刘芳终于防线崩溃,交代了谋害亲夫的事实。
原来,刘芳丈夫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十分喜欢挖耳朵,婚后刘芳经常在睡前帮他掏耳,他就会舒服的当场睡去。刘芳后来嫌弃丈夫拖累自己,但是出于观念和财产等问题,不愿意提出离婚,便想出一个看上去万无一失的计划。
刘芳是学医的,知道一些医学常识。她找到了一些瘟死的老鼠,把老鼠的体液涂在挖耳针头上,然后在给丈夫掏耳时,刺破他耳道尽头内壁薄弱处,那里有一处地方离大脑非常近,神经丰富,容易感染。本来人的大脑受颅骨保护,不容易被细菌入侵,而一旦有细菌入侵,必定是致命的病情,何况这是用了连老鼠都能杀死的鼠疫细菌。别说医生没有想到,就算想到了也未必有药能治。于是他丈夫便一命呜呼了。
陈达破了此案,在我们县顿时名声大振,被称为“神探”,在大街小巷被人津津乐道。关于他侦破的能力,有人认为来自于他的细心和善于观察,也有人相信他有偶然的灵感火花。总而言之,这起在常人看起来不可能发觉的案子,被侦破确实有其神奇之处。
1980年春节,一位亲戚来我们家作客,吃饭的时候围着桌子喝酒聊天,从天南地北聊到瓜田李下,就说到了这位当地神探。
“陈达?那可是一个人才呀,前途无量,以前是我们县的。”无巧不成书,这位亲戚也知道陈达。“他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啊,工作认真负责,文化程度又高,而且,他是一个模范丈夫。那几年他的前妻得了肾病,长期卧床不起,他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她,别说吃饭喂药,就连耳朵都每天给掏得干干净净的。可惜,他妻子还是在76年的时候突发急病,没有抢救过来。”
“啊,那她是什么原因死的?”我们惊讶地问。
“听说是急性脑炎,一发病就四十二度高烧,昏迷不醒,神仙都救不了。”亲戚无心地回答,一边吐着烟圈。
----------------------------------------------------------------------------------------------------------------
《烈火中的永生》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学”,挑战了当时的既得利益集团----教会的势力,受到教会的迫害。在当时的人们来说,“日心学”是惊世骇俗的观点,超过正常人的知识范围。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被绑在罗马广场中心的一根柱子上,周围堆满了干柴,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观看对他的审讯。
教主:你如果不承认你是异类,我便放火烧死你。
哥白尼:不,我跟你一样,是人类。
教主:你一定不是人类!人类不可能那样想问题!
哥白尼:我只不过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事物罢了。
教主:胡说八道!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说,你到底是人类还是异类?
哥白尼:我……是人类!
熊熊大火中,哥白尼一声痛苦的嚎叫,慢慢地被吞噬在烈焰里。围观的人静悄悄的看着,被这一幕震撼住了,远处的几个人默默地留下了眼泪。
当晚,在郊外一座城堡的地下室里,一群黑衣人围着一个方桌表情严肃地坐着,半响,位于主席台的一个老人说话了:“哥白尼为了遵守MX星球条约而付出了生命,他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提议,授予哥白尼家族英雄称号。”
所有的人都高高地举起了双手,老人点了点头。这时,当中不知是谁插了句话:“同时,我提议修改MX星球条约,我们不能再这样忍耐下去了,否则将来会有更多同胞死去。”他的话得到了几个人的赞同。
“同胞们,我们的祖先留下过遗训,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不能透露我们是外星人,否则必定会引起地球人的攻击。对于地球人,我想大家都非常了解,他们十分自私和自大,不善于与异类和谐共处,一定要消灭对方,一直到斩尽杀绝为止。”
“怕什么?地球人那么愚蠢落后,怎么是我们的对手?”有人不满地说。
“虽然如此,但是,地球人好战,崇尚武力,不择手段。只要战争就必然有伤亡,我想这是我们祖先不愿意看到的。”老人沉重地说。
“那么,难道我们还让哥白尼这样的悲剧一次次重演下去吗?”
“哥白尼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我们整个家族的安全,这样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各位,愿意为他人而牺牲自己,这不正是我们与人类的本质区别吗?”
----------------------------------------------------------------------------------------------------------
据历史资料,哥白尼死于疾病,火烧一事纯属杜撰。
既然杜撰了,那就杜撰到底吧。
作者:黑妖狐鬼面 回复日期:2010-6-21 2:52:00 1207#
楼主考证还挺认真的……这个故事主角换布鲁诺如何?
----
谢谢指点
据说最有可能是外星人的科学家是达芬奇
-----------------------------------------------------------------------------------------------------------------------
《不是我不小心》
清朝时期,罗佛山有一名学道的小道士,因为家里父亲做大寿,便挂念着赶回家里参加庆宴。可是,由于师傅下山做法事数日未归,他左等右等,终于按捺不住,留了张纸条便自行先走了。
小道士一路赶路,日头猛烈,汗流浃背。远远看见前方有一座大院,古色古香的样子,就上前去讨水喝。走近一看,院子大门紧闭,寂静无声,拍了半天门没有响应。正要离开,抬头看见门口上帖着几道符,墨色鲜艳,看样子没有多少时日。小道士学道已经有些把式,见到这符心中便笑了。
原来这种符在道家里叫做“利剑符”,每道符上写着几个毛笔字,事实上,这些字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每个字都包含着一个锋利的笔划,例如“才”、“中”、“个”等字,这些笔划其实便是一把暗藏的剑。此剑应正对门外,指向门前经过的各路恶鬼,起到保护屋宅的作用。而小道士见到这些符全然贴反了,剑路不指向外反而指向屋里,显然是外行人所为。
小道士想了想,觉得助人为乐乃道家所提倡,便将那些符揭了下来,一一贴正,然后继续往前赶路。
前面路边有一棵大榕树,小道士坐在树下稍作歇息,这时身后一个长相艳丽的美少妇从身后跟了上来:“这位道长,小女子孤身寡人,行走这荒野中心底害怕,能否与你结伴走一程?”
小道士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于是两人有说有笑,聊得好不投缘。黄昏时到了一个小山村,两人敲开一户人家,请求借宿。开门的是一个老头,将两人请进屋里,便目不转睛地往他们身上看。待得女子进到里屋洗漱,老者忙将小道士拉到一边,惊恐地问:“道长,你为何与恶鬼同行?”
小道士大惑不解,急忙追问,老者回答:“此地一代常年有一利鬼作害,几天前,罗浮山上来了一位老道,与她恶斗三天三夜,最终将她困在荒地外一座院子里,用符咒将她困住,自己也精尽而亡。不知为何,她竟然逃出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你怎么知道那恶鬼便是她?”
“这女子的外形乃是我村上一户人家的女儿,几日前刚暴病而亡,现在又再现于人间,不是那恶鬼借其尸体上身是什么?”老头说着,目光一变,身子瑟瑟发抖。
原来不知何时,那女子已经回到了厅堂,她似乎若无其事,随意地对他们说:“你们在说什么呀?”
小道士慌忙解释:“没啥,问一下路而已。”他赫然看到,灯光之下,女子的裙摆之下无足,身子是飘在空中的。
女子眼睛闪烁,媚然一笑,对他说:“我不回去了,你这小道士人不错,明天我就跟你回家去拜寿吧,我倒很想看看你父亲是什么样的。嘿嘿......”
----时间不够了,后面的就不必再往下写了吧,包粽子去了。
作者:黑妖狐鬼面 回复日期:2010-6-21 12:51:00 1227#
尔等楼上朋友,不知道有种粽子叫大粽子吗?楼主做的就是这个生意啊!
作者:daydream618 回复日期:2010-6-21 13:16:00 1228#
狐狸,你自己的楼也不管了?还眼巴巴的等着你更新呢!
--------------
我能充分体会发故事帖是一种精神绑架,一开始就不知什么时候结束,这种感觉越来越远离最初的动机
我想我们应该祝贺狐狸解脱了,哪怕只不过是暂时的。
--------------------------------------------------------------------------------------------------------------------
又被你们催出一个来
《龙纹》
那还是解放前的事了。上海火车站广场上,面色匆匆的旅客、充满期盼的小贩和衣衫褴缕的乞丐汇集,不时还有一辆辆黄包车迎着冷风幺喝着跑过,场景略带沧桑和萧瑟。
几名穿着笔挺的黑马褂的男人走了出来,当中的一位,看上去瘦小精干,留着时髦的小胡子,显然是这伙人的头。
“先生,行行好吧,赏口饭吃。”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面前传来,同时伸出一只脏兮兮的手,象个鸡爪子一样。
“他妈的,不长眼呀,快滚开!”几个恶狠狠的男人横里冲了出来,把小乞丐从小胡子男人面前拉开:“你知道这位先生是谁吗?南京来的外交部刘部长,一个指头就能摁扁你!”说着,举起巴掌作势要打。
“慢着!”刘部长开腔了,低下身子对小乞丐说:“拿你那只手给我再看一下。”
小乞丐怯懦的睁着麻雀一样的眼睛,伸出了瘦弱的右手。“啊,龙纹!”刘部长端详着他的手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这是龙纹,你叫什么名字?”
“黑子……”他弱弱地回答。
“刘部长,什么龙纹?”几个黑衣人按捺不住,好奇地插话问道。
“你看,他的手上有一道红色的横掌纹,从拇指根部贯穿到小指根部,这是万无一人的手相,具备此纹之人,必有王者之命,就连蒋委员长和孙国父也仅有半条。”刘部长惊喜地说,几人闻言都围上来观看,啧啧称奇。
“黑子,你跟我回家吧,我保证你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刘部长不由分说,半拉半扯把他请上了一辆黄包车,直奔他在上海的庄园。
夜里,刘部长心中思绪万千,无法入眠,起身披了一件外衣,来到院子里抽烟。远远地看见对面黑子房间的窗口上人影一闪,顿时屋里灯灭了,陷入黑暗。刘部长怕他新来乍到,不习惯这里的条件,晚上会着凉了,就轻轻走到他的门前。
推门进去,却见屋里床上空无一人,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地完全没有动过,人却不知去了哪里。他奇怪地站在那里,无意中抬头往上一看,只见一个人影正倒挂在屋顶的粱上,睡得正香。
刘部长惊吓之下,迈步就要往外跑,那人突然生出一双翅膀,猛地跳落在他的面前挡住去路,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黑子。“你……”刘部长说不出话来,两眼睁圆,倒退了半步。
“刘部长,你很有眼光。”黑子冷冷地笑了笑:“可惜你相术不精,只看到了我的龙纹,没看到我的手掌上没有生命线。我就是僵尸之王。”
---------------------------------------------------------------------------------------------------------------
《赶尸的秘密》
赶尸是流传在湘西一带的传说,颇有神秘感和恐怖感。据说在湖南西部一带的山区,自从明朝以来,由于经商和文化、政治等交流的需要,始有来自于福建、江西、湖北等地的客商驻扎。因为古时人的寿命较短,加上湘西条件恶劣、疾病横行和水土不服,时常有人客死异乡。为了满足这些在外地客死的人们落叶归根、回家安葬的愿望,于是便催生了这门“赶尸”的技术。传说赶尸者精通唤醒死尸的旁门绝技,能令死尸听从使令,于夜晚起身行走,跋山涉水,走回家乡埋葬,所以很有恐怖色彩。至今在湖南深山老林里仍留有专供赶尸者住宿休息的客栈遗址。
我初到湘潭医学院读书时,对赶尸的文化也充满了好奇,经常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赶尸的各种传说,对其始终半信半疑,却总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来到了大三,潘老师教我们中医基础理论,听说他文革其间曾经在湘西呆过很长时间,我们便终于忍不住问起他赶尸的事情。
潘老师笑了笑,和蔼地说:“其实,赶尸的传说具有很浓的民间文学加工成分,真实的赶尸并非如此。在湘西,很久以前便流传有一种民间中药配方,主要成分是灵芝、桂皮和樱粟(鸦片),具有很强的兴奋作用,能使人忘却疼痛和疲惫感,将全身体力凝聚在一个点上。古代客居湘西的外地人,如果得了重病,预感自己已无药可救,便服用这种药,使其产生超人的体力赶在死亡之前步行回家。因为这种药具有迷幻剂的成分,服用后看上去他们面无表情,处于神智迷离的状态,看起来象一具僵尸,后来便渐渐地流传成了现在的说法。”
我们听了恍然大悟,好奇地问:“潘老师,那你见过人使用这种药的情况吗?”
潘老师摇了摇头,说:“现在湘西交通方便,早就通了汽车,就不再有人使用这个技术了。但是,我的舅舅解放前在部队担任军医,曾经参加湘西剿匪,见过这门邪术。那是1950年前后的事,虽然国家已经解放了,但是在湘西还有一股国民党残余部队在流窜,他们与当地的土匪合并在一起,盘据山头,为非作歹。解放军专门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对这些土匪进行清剿,他们一路游击作战,把这些土匪围困在老巢乌龙山。”
“那一天,团长发出了总进攻的命令,解放军对乌龙山发起了冲锋。没想到,突然从山头杀出了一小队土匪,他们脸色铁青、象是失去了灵魂一样,但是动作敏捷无比、力大无穷。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勇猛彪悍,根本无视前面飞来的子弹,被射中了身体全然无事一般继续战斗,即使受伤仍顽抗到底,一直到被打中要害不能动弹为止。所以,他们堪称以一敌十,解放军一时间伤亡惨重。”
“我舅舅见到这个情况,心中着急万分,觉得里面有蹊跷,便向团长请示,要求他活捉一名土匪进行检查。没多久,一名赤手空拳的土匪冲进解放军阵营,见人就咬,几个战士扑了上去,把他紧紧按在地下。我舅舅便走上前去,撬起他的嘴巴,用一根狗尾巴草刺激他的咽喉,没多久他果然呕吐出大量的黑色药液,然后浑身无力地瘫软在地上。我舅舅当即明白,这些土匪肯定是服用了赶尸药。找到了原因,自然就会有解决的办法。”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插话问:“他是不是找到了解药?”
潘老师一乐,回答:“当然不,就算找到解药,难道能把土匪一个个抓起来,喂他们喝吗?你们想一想,古时赶尸的人为什么要住路边客栈,为什么他们不住旅馆呢?”
我们都皱起眉头来,答案似乎就在口边,又似乎毫无头绪。
潘老师笑着接着往下说:“其实,是药就必定有个药效。这种赶尸药,药效只能维持七到八个小时,药的作用期一过,人就会变得困倦无比,急需睡眠。古时赶尸客栈中,除了提供睡眠之地,里面还供应煮药的器材。赶尸者身上带着药材,睡前放入器具中煨制,睡醒了就喝药继续赶路。”
“解放军发觉了这个奥秘后,制订了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司号员假装吹响总进攻的号令,炮弹齐发,人声喧闹,但其实有声无势,如此闹到傍晚。团长和我舅舅料到此时药效已过,后继未补之际,发动了最终清剿的信号,几百人马瞬间冲上乌龙山,没遇到多大抵抗,便直接端了他们的土司令。”
我们正听得入神,潘老师站了起来:“下面继续上课!”
---------------------------------------------------------
熬不住了,以后不看2:30这场了。
昨天朝鲜队的比赛
使今天天涯好玩的帖子一天都看不完
自己翻页
说顶一个帖子有3分可以赚,我很高兴,于是我选择了去顶贴,虽然顶一个贴3分,但是很简单,不需要审核什么,还可以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我粗略的算了算,如果假如我顶够了100个帖子的话,我就有…好像就有300分了,那时候就可以去免费开通百宝箱了,那时候就可以用只看楼主的功能了…最后终于实现了,我有了300分,我很高兴,很高兴地去开通了百宝箱,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免费的百宝箱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没有免费的百宝箱可以用了,所以我得去想办法赚够300分,所以我要不停的顶贴,于是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不停的粘贴,不停的顶贴,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
自己写自己幺喝:
卖故事罗, 免费的故事
又多又恶心, 快来看罗
咣, 咣, 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