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老夫要去参加一个面试,期待蛋疼的生活有所变化,今晚拿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复习一下竟然感到有些陌生了…
[故事]终于退休了,从今天开始讲一分钟恐怖故事
几个小人事用古怪问题为难老夫,好象有功一样。变态的企业,无奈的职场。
喝完两杯冻奶茶肚子里全是气
姚二做什么工作的?睡得比鸡还晚,起得比狗还早。
------------------------------------------------------------------------------------------
《月亮门》
秦朝的时候,有一名可怜的书生名叫万喜良,自幼聪明好学,生得眉清目秀,知书达理,颇受人们喜爱。十四岁那年,万喜良的父母相继得了疾病先后撒手离去,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开始变得极为艰苦。这时,邻居一对老夫妇同情他的遭遇,就把他收留了下来。
老夫妇有一个女儿名叫孟姜女,长得五官玲珑,身材啊娜多姿,是与万喜良青梅竹马的玩伴,两人变成一家人之后,感情上就更加亲密了。一转眼,两人都长大成人,互相产生起爱慕之情来,老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下一合计,就择日给两人办了婚事。
万喜良与孟姜女结为夫妻后,如胶似漆,爱意如潮,生活幸福美满。两人在一起,早上并肩荷锄而出,傍晚双双携手而归,夜里对月吟诗,晚上相拥而眠。然而,这样的生活没有延续多久,突然间风云突变,朝廷颁布命令,秦始皇动工修筑长城,各地男丁凡十八至三十岁者须无条件服劳役。就这样,万喜良不得不含泪告别了孟姜女,和其它劳工一起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万喜良走后,孟姜女寝食不安,神不守舍,朝思暮想,度日如年。如此苦等了两年,这年六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万喜良托人送来的书信。孟姜女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心潮澎湃地读起信来。原来,万喜良前不久在工地上立了一功,长官决定批准他回家探亲,现在他已经踏上返乡的路上了。
孟姜女读罢喜出望外,奔出门外跑到村口,只觉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好象万喜良的身影马上就要在前面的远山出现一样。她知道,万喜良此时也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往她的身边赶路,一种难以形状的幸福洋溢在她的心间。
就那么坐立不安的等待了一个月,到了八月初八这天晚上,天色阴沉,大地暗淡无光,孟姜女掩上房门正要入睡,突然听到门外轻轻地敲了几下,打开门一看,一个衣衫褴缕的男人疲惫不堪地站在门外,仔细一看,正是丈夫万喜良。
“你回来了,没想到你那么快!”孟姜女一怔,辩清后立即兴奋地跳起来抱住他的脖子:“我们还以为你要到八月十五才能到家呢!”
万喜良淡淡地笑了一下,轻轻推开她:“我想回来早点,就能和你多呆几天,所以一路上没有停歇,日也走夜也走,总算提前赶到家了。”
孟姜女心疼地看着他,只觉得他消瘦了许多,面无血色,浑身污秽,简直象一个落魄的乞丐,就对他温柔地说:“你先歇一会儿,我去把爹妈叫起来,先热水给你洗一个澡,然后再给你做些吃的。”
万喜良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无力地回答:“不,我现在太累了,就想睡一个觉。”说完,和衣躺在了床上,轻轻闭上双眼。孟姜女一看,脸红红地笑了一下,掩上门除了衣衫,吹灭油灯,躺在他的身边一只胳膊就顺手揽在他的胸前。
没想到万喜良睁开眼睛,把她推开冷冷地说:“我就想单独睡一觉,别碰我。”说完,一转身就睡着了。孟姜女在黑暗中瞪着眼睛,心里略有些难过和失落,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天凌晨,外面的雄鸡刚刚报晓,万喜良从床上坐起,沉默了一下,扭头对孟姜女说:“我要赶回去了,迟到是要杀头的。”说完,站起来拉上门就走。
孟姜女赶忙穿好衣服,爬起来就往门外追,却见四下里白雾茫茫,早已经不见了万喜良的踪影。孟姜女站在那里,浑身由头凉到脚,说不出的失望,说不出的失落。回到家向父母一说,大家都感到无比诡异,百思不得其解。
又过了几天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中午孟姜女正在家里做针线活,突然门外人声鼎沸起来:“快来,东边山口上发现有一个人摔死了,看样子是你们家的万喜良!”
孟姜女一听,将手中衣衫一扔,马上跟着众人一路小跑到了东山,父母闻声也跟在后面。东山有一个小山沟,是平时雨水冲刷而成的,深过百尺,山沟上面已经围观了不少人。孟姜女心急地拨开人群,走到山沟下,只见一个男人的尸体正仰面躺在地上,正是她的丈夫万喜良!
孟姜女顿时感到五雷轰顶,扑上去就抱着尸体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天地动容,围观者无不感动流泪。哭着哭着,孟姜女突然停了下来,盯着不远处地上的一个东西看着,片刻后惊叫道:“万喜良他不是赶回去的时候摔死的,他在回家的途中就摔死了!”
围观者闻之无不骇然,孟姜女爹走上去扶住她安慰道:“那怎么可能呢,你别太伤心了……”
孟姜女向前几步,弯腰抱起地上的一个竹篮子,流着眼泪说:“万喜良那天早上从家里离开的时候,身上可什么都没带。这保定的大饼,是我最爱吃的小吃,在我们这里买不到的。这一定是他在回家经过保定时,顺路给我买来的。”说完,哀伤地蹲在地上,口中喃喃地说:“万喜良啊万喜良,你为了早点见我,日也赶路夜也赶路,你夜里赶路也无妨,为什么在天上无月的夜晚还要赶路,害得你看不清路,失足摔死在山沟里。你若是在今晚这样的圆月之夜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哪怕只见上一面就走,也好过我们夫妻阴阳相隔呀!”
众人默默地把万喜良的尸体抬上牛车,运到家里时已经是夜晚了,一轮圆圆的明月从西方的天边缓缓升起,静静地照在大地上。孟姜女让几人帮忙把尸体抬到床上,对他们说:“我想跟万喜良再呆一会儿,你们请回去吧。”
人群陆续散去后,孟姜女的父母不放心地对望了一眼,轻轻地推开了门口,只见孟姜女背对着他们,正一口一口地吃着保定大饼,嘴里还轻轻地对万喜良的尸体哼着歌:“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老夫妻叹了声气,不敢打扰她,又轻轻地把门给合上了。此时,他们如果再往前几步,就会看到孟姜女一手捧着白雪一般的砒霜,一手拿着保定大饼,蘸一下吃一口,眼睛里流的不是泪水,而是黑色的血。
这年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象一面银镜一样挂在空中。修筑长城的劳工们坐在关外的山岭上,默默地看着月亮,心里想着家里的妻儿老小。
只见月亮上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身影,有劳工叫了起来:“咦,那不是万喜良吗?那女的是谁?应该是他的老婆吧?”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看了起来。
月亮上,万喜良抱着孟姜女,轻轻地脱去了她的衣服。孟姜女身材曲线玲珑,胸前两只乳房饱满匀称,象水蜜桃一样的微微摇晃着。万喜良顺着她的脖子向下一路亲吻,到了她的腹下,伸手就解了她的裘裤。正在这个关键时候,月亮逐渐模糊起来,打起了马赛克,什么都看不到了。
“唉!”众人叹息了一声,纷纷站起来准备睡觉。片刻之后,一个人仰头指着天空惊讶地叫喊:“快看呀——”
大家好奇地扭头看过去,看到了更为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只见夜空中月亮竟然一上一下有节奏地震动起来,而且频率越来越快,顷刻之间如山洪暴发一般,在天空上乱莺狂舞了起来……
《月亮门》
秦朝的时候,有一名可怜的书生名叫万喜良,自幼聪明好学,生得眉清目秀,知书达理,颇受人们喜爱。十四岁那年,万喜良的父母相继得了疾病先后撒手离去,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开始变得极为艰苦。这时,邻居一对老夫妇同情他的遭遇,就把他收留了下来。
老夫妇有一个女儿名叫孟姜女,长得五官玲珑,身材啊娜多姿,是与万喜良青梅竹马的玩伴,两人变成一家人之后,感情上就更加亲密了。一转眼,两人都长大成人,互相产生起爱慕之情来,老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下一合计,就择日给两人办了婚事。
万喜良与孟姜女结为夫妻后,如胶似漆,爱意如潮,生活幸福美满。两人在一起,早上并肩荷锄而出,傍晚双双携手而归,夜里对月吟诗,晚上相拥而眠。然而,这样的生活没有延续多久,突然间风云突变,朝廷颁布命令,秦始皇动工修筑长城,各地男丁凡十八至三十岁者须无条件服劳役。就这样,万喜良不得不含泪告别了孟姜女,和其它劳工一起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万喜良走后,孟姜女寝食不安,神不守舍,朝思暮想,度日如年。如此苦等了两年,这年六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万喜良托人送来的书信。孟姜女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心潮澎湃地读起信来。原来,万喜良前不久在工地上立了一功,长官决定批准他回家探亲,现在他已经踏上返乡的路上了。
孟姜女读罢喜出望外,奔出门外跑到村口,只觉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好象万喜良的身影马上就要在前面的远山出现一样。她知道,万喜良此时也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往她的身边赶路,一种难以形状的幸福洋溢在她的心间。
就那么坐立不安的等待了一个月,到了八月初八这天晚上,天色阴沉,大地暗淡无光,孟姜女掩上房门正要入睡,突然听到门外轻轻地敲了几下,打开门一看,一个衣衫褴缕的男人疲惫不堪地站在门外,仔细一看,正是丈夫万喜良。
“你回来了,没想到你那么快!”孟姜女一怔,辩清后立即兴奋地跳起来抱住他的脖子:“我们还以为你要到八月十五才能到家呢!”
万喜良淡淡地笑了一下,轻轻推开她:“我想回来早点,就能和你多呆几天,所以一路上没有停歇,日也走夜也走,总算提前赶到家了。”
孟姜女心疼地看着他,只觉得他消瘦了许多,面无血色,浑身污秽,简直象一个落魄的乞丐,就对他温柔地说:“你先歇一会儿,我去把爹妈叫起来,先热水给你洗一个澡,然后再给你做些吃的。”
万喜良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无力地回答:“不,我现在太累了,就想睡一个觉。”说完,和衣躺在了床上,轻轻闭上双眼。孟姜女一看,脸红红地笑了一下,掩上门除了衣衫,吹灭油灯,躺在他的身边一只胳膊就顺手揽在他的胸前。
没想到万喜良睁开眼睛,把她推开冷冷地说:“我就想单独睡一觉,别碰我。”说完,一转身就睡着了。孟姜女在黑暗中瞪着眼睛,心里略有些难过和失落,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天凌晨,外面的雄鸡刚刚报晓,万喜良从床上坐起,沉默了一下,扭头对孟姜女说:“我要赶回去了,迟到是要杀头的。”说完,站起来拉上门就走。
孟姜女赶忙穿好衣服,爬起来就往门外追,却见四下里白雾茫茫,早已经不见了万喜良的踪影。孟姜女站在那里,浑身由头凉到脚,说不出的失望,说不出的失落。回到家向父母一说,大家都感到无比诡异,百思不得其解。
又过了几天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中午孟姜女正在家里做针线活,突然门外人声鼎沸起来:“快来,东边山口上发现有一个人摔死了,看样子是你们家的万喜良!”
孟姜女一听,将手中衣衫一扔,马上跟着众人一路小跑到了东山,父母闻声也跟在后面。东山有一个小山沟,是平时雨水冲刷而成的,深过百尺,山沟上面已经围观了不少人。孟姜女心急地拨开人群,走到山沟下,只见一个男人的尸体正仰面躺在地上,正是她的丈夫万喜良!
孟姜女顿时感到五雷轰顶,扑上去就抱着尸体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天地动容,围观者无不感动流泪。哭着哭着,孟姜女突然停了下来,盯着不远处地上的一个东西看着,片刻后惊叫道:“万喜良他不是赶回去的时候摔死的,他在回家的途中就摔死了!”
围观者闻之无不骇然,孟姜女爹走上去扶住她安慰道:“那怎么可能呢,你别太伤心了……”
孟姜女向前几步,弯腰抱起地上的一个竹篮子,流着眼泪说:“万喜良那天早上从家里离开的时候,身上可什么都没带。这保定的大饼,是我最爱吃的小吃,在我们这里买不到的。这一定是他在回家经过保定时,顺路给我买来的。”说完,哀伤地蹲在地上,口中喃喃地说:“万喜良啊万喜良,你为了早点见我,日也赶路夜也赶路,你夜里赶路也无妨,为什么在天上无月的夜晚还要赶路,害得你看不清路,失足摔死在山沟里。你若是在今晚这样的圆月之夜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哪怕只见上一面就走,也好过我们夫妻阴阳相隔呀!”
众人默默地把万喜良的尸体抬上牛车,运到家里时已经是夜晚了,一轮圆圆的明月从西方的天边缓缓升起,静静地照在大地上。孟姜女让几人帮忙把尸体抬到床上,对他们说:“我想跟万喜良再呆一会儿,你们请回去吧。”
人群陆续散去后,孟姜女的父母不放心地对望了一眼,轻轻地推开了门口,只见孟姜女背对着他们,正一口一口地吃着保定大饼,嘴里还轻轻地对万喜良的尸体哼着歌:“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老夫妻叹了声气,不敢打扰她,又轻轻地把门给合上了。此时,他们如果再往前几步,就会看到孟姜女一手捧着白雪一般的砒霜,一手拿着保定大饼,蘸一下吃一口,眼睛里流的不是泪水,而是黑色的血。
这年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象一面银镜一样挂在空中。修筑长城的劳工们坐在关外的山岭上,默默地看着月亮,心里想着家里的妻儿老小。
只见月亮上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身影,有劳工叫了起来:“咦,那不是万喜良吗?那女的是谁?应该是他的老婆吧?”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看了起来。
月亮上,万喜良抱着孟姜女,轻轻地脱去了她的衣服。孟姜女身材曲线玲珑,胸前两只乳房饱满匀称,象水蜜桃一样的微微摇晃着。万喜良顺着她的脖子向下一路亲吻,到了她的腹下,伸手就解了她的裘裤。正在这个关键时候,月亮逐渐模糊起来,打起了马赛克,什么都看不到了。
“唉!”众人叹息了一声,纷纷站起来准备睡觉。片刻之后,一个人仰头指着天空惊讶地叫喊:“快看呀——”
大家好奇地扭头看过去,看到了更为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只见夜空中月亮竟然一上一下有节奏地震动起来,而且频率越来越快,顷刻之间如山洪暴发一般,在天空上乱莺狂舞了起来……
-----------------------------------------------------------------------------------
《罗丽的故事》
罗丽是一个九零后,她瘦高的身材,喜欢穿一条碎花白底短裙,裙下穿一条藕色紧腿丝袜,脚下穿一双白色匡呈帆部运动鞋,典型的新生代打扮。九零后就是普遍比八零后漂亮,由于营养得当,并且从小隔绝于体力劳动,就算没有一张精美的五官,她们也大多数胸襟挺立,美腿笔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罗丽等人的到来,立即给沉闷的养老院带来一股热闹和喜气,领队老师耐心地对着打打闹闹的男女生们高喊:“同学们,安静点!今天,我们来养老院做义工,主要是给老人们打扫卫生,大家每人负责一个房间,尽量帮老人们收拾整洁了。来,下面听我安排一下……罗丽同学,你负责最尽头那间……好,现在开始分头行动!”
罗丽在家里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看着同学们都向自己分配的房间走去,她感到有些心怯。沿着黑暗和潮湿的走廊往前走,渐渐地听不到喧闹声了,尽头那间房静悄悄的,房门轻轻地掩着。罗丽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个驼着背的老人背对着门,坐在窗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屋里弥漫着一股馊臭味,象什么东西变了质,罗丽轻轻地咳了一下,看到对面的桌子上零乱地摆着几个污迹斑斑的碗杯,便走上前去,伸手就要把它们摆到墙角的置物柜上。没想到一个小瓷碗里装满了水,表面滑滑的,罗丽一不小心失手把它弄掉在了地上,“啪”的一声,水花四溅,一个黑白相间的圆球滚到了床下。
“干什么?谁让你动它的!”老人听到声音,愤怒地转过身站起来,边大声喝斥边蹒跚着走过来。罗丽刚想辩解,看到老人的脸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原来老人的一只眼睛里空荡荡的没有眼球,那碗里浸泡着的显然是他的假眼珠。
“对不起,老爷爷……”罗丽说着,赶忙蹲下身子,从床底里摸索着找到了那颗眼球,抓着放进了碗里,她觉得眼球粘糊糊的还带着一股热气,不由从心底感到一阵恶心。
“不是告诉你别动它了吗,你怎么不听我的话,还要动?”没想到,老人不依不饶破口大骂起来,唾沫横飞,语言里充满了恶毒。罗丽哪里受过这种委屈,气得脸色发青,跺了跺脚,一扭头就走了出去,留下老人在那里尤自喋喋不休。
傍晚回到宿舍,同学们都有些疲惫了,躺在各自的床上叫苦连天。罗丽心情不甚畅快,从枕头下拿起一本杂志,一言不发地看了起来。没认真看多久,罗丽突然间感到手上有一种奇怪的冲动,很想用手抓挠一下身上的某个地方,这种冲动是那么无法抑制,她干脆扔下杂志,把左腿搭到床上就痛快地抓了起来。没抓片刻,一股惬意由心头升起,舒服得她打了一个机灵。
晚上睡觉的时候,左腿上就开始痒了起来,这痒来得那么强烈,就象从骨头里透彻出来的一样。罗丽一晚上没法合眼,用手指甲“沙沙”地抓着那块皮肤,稍微停顿片刻就奇痒难忍,到早上起床一看,那块皮肤已经被抓得皮肤溃烂,里面渗透出一片血水。罗丽找了一瓶紫药水,用棉签粘上了药,抬起左腿准备上药消毒。她拿着棉签在伤口上拨了拨,表面上一块破损的皮肤掉了下来,只见那下面的肌肤已经溃烂,当中竟然长出了一只眼睛!
罗丽吓得头皮发麻,“呀”的一声,紫药水就扔在了地上。
“怎么了?”一名室友奇怪地问。
“没事,没什么……”罗丽支支吾吾地回答,慌忙跑出了宿舍。一路顺着校门狂奔出去,抬头看见对面市医院的大门,低头就冲了进去。
医生检查了她的伤口,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这个现象还十分罕见,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没办法,先做手术把它割了吧!”罗丽离开医院的时候,腿上多了一块纱布。
一个月之后,手术的伤口还没痊愈,罗丽又产生了那种奇怪的感觉——手非要在身上抓挠一下才解气的冲动。她强忍了很久,越忍便越强烈,终于没有遏制住这个念头,把另一只脚抬在床沿上就开始抓挠了起来。这一挠,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舒服得飞进了云里雾里。然而,当晚恶魔又再次降临,那被她挠过的地方再度奇痒无比,用手抓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床躲进卫生间里一看,跟预感的一样,右腿上也长了一只眼睛。
罗丽当即心如死灰,绝望无比,一路欲哭无泪地跑到了那家医院。医生一看到她就认了出来,二话不说给她开了手术单。手术完成后,医生把挖来的眼睛放在一个盛满液体的容器里,叹了口气对她说:“小姑娘,这个病我们真的没办法为你根除,我相信过不了两个星期,你还会来到这里,随着这眼睛越长越多,我怕这样下去你的身上就全是手术刀口,没一块完整皮肉了。”
罗丽嘴上动了动,无力地问:“那我该怎么办?”
医生同情地看着她,回答说:“我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位老人也得了这种病,当时我为他做了两次手术后,建议他去找湘潭医学院的谭教授,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彻底根治。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来过我们这里,我猜他可能已经痊愈了。如果你能找到那个老人,他也许能告诉你根治的方法。”
罗丽眼前一亮,想起了养老院那个老人,大致将那老人的外貌特征对医生说了一遍,医生点了点头:“肯定就是他了。”
于是,罗丽瘸着脚在街头拦下一辆出租车,一个人来到了养老院。推开院子门口,里面几个老人在围着打麻将,罗丽看了一下,没见到那位老人,就向走廊深处走去。
最尽头那间房门仍旧虚掩着,没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馊臭味,罗丽突然觉得这股味道竟然有几分熟悉,她脚上的伤口就是散发着这样的气味。罗丽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答,于是她轻轻地推开了门口。黑暗中,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床上,用一个黑洞洞的眼窝和另一个细小的眼睛询问似地看着她。
“老爷爷,我……”罗丽欲言又止。
“染上病了吧?唉,我说过叫你不要碰,那眼珠子谁都不能碰!”老人懊悔地看着她说:“手一碰那眼珠子,就得染上怪病,不管抓身上的哪个地方,那里就会长出一只眼睛来,就算把手绑起来哪里都不抓也不管事,手上也会长满眼睛!”
“是呀,”罗丽害怕地说:“听说你专门去看过专家,请问有什么办法能根治吗?”
老人看着她,低下头默默地说:“谭教授说了,这办法是有一个,所以你也不要绝望,这么多年来,我不是一直活了下来么?”
罗丽心里升起一丝希望,着急地追问:“老爷爷,那是什么方法?”
老人扭过脸看着窗外,低声地回答:“在你每次犯病的时候,别的地方千万不要抓,就用手抓眼睛,把你的眼珠子抠下来,反正它第二天还会长出来的。注意了,要把整只眼睛都抠下来,不能留任何残余,不然的话,你的脸上会长着三只眼睛的。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来,我来教你怎么挖……”
罗丽一听,恐惧地后退了几步,突然拔腿就跑,只听到身后老人还在喊:“你自己慢慢练也行,注意了,挖出来的眼睛要用盐水泡烂,千万别再让别人摸到了……”
《罗丽的故事》
罗丽是一个九零后,她瘦高的身材,喜欢穿一条碎花白底短裙,裙下穿一条藕色紧腿丝袜,脚下穿一双白色匡呈帆部运动鞋,典型的新生代打扮。九零后就是普遍比八零后漂亮,由于营养得当,并且从小隔绝于体力劳动,就算没有一张精美的五官,她们也大多数胸襟挺立,美腿笔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罗丽等人的到来,立即给沉闷的养老院带来一股热闹和喜气,领队老师耐心地对着打打闹闹的男女生们高喊:“同学们,安静点!今天,我们来养老院做义工,主要是给老人们打扫卫生,大家每人负责一个房间,尽量帮老人们收拾整洁了。来,下面听我安排一下……罗丽同学,你负责最尽头那间……好,现在开始分头行动!”
罗丽在家里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看着同学们都向自己分配的房间走去,她感到有些心怯。沿着黑暗和潮湿的走廊往前走,渐渐地听不到喧闹声了,尽头那间房静悄悄的,房门轻轻地掩着。罗丽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个驼着背的老人背对着门,坐在窗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屋里弥漫着一股馊臭味,象什么东西变了质,罗丽轻轻地咳了一下,看到对面的桌子上零乱地摆着几个污迹斑斑的碗杯,便走上前去,伸手就要把它们摆到墙角的置物柜上。没想到一个小瓷碗里装满了水,表面滑滑的,罗丽一不小心失手把它弄掉在了地上,“啪”的一声,水花四溅,一个黑白相间的圆球滚到了床下。
“干什么?谁让你动它的!”老人听到声音,愤怒地转过身站起来,边大声喝斥边蹒跚着走过来。罗丽刚想辩解,看到老人的脸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原来老人的一只眼睛里空荡荡的没有眼球,那碗里浸泡着的显然是他的假眼珠。
“对不起,老爷爷……”罗丽说着,赶忙蹲下身子,从床底里摸索着找到了那颗眼球,抓着放进了碗里,她觉得眼球粘糊糊的还带着一股热气,不由从心底感到一阵恶心。
“不是告诉你别动它了吗,你怎么不听我的话,还要动?”没想到,老人不依不饶破口大骂起来,唾沫横飞,语言里充满了恶毒。罗丽哪里受过这种委屈,气得脸色发青,跺了跺脚,一扭头就走了出去,留下老人在那里尤自喋喋不休。
傍晚回到宿舍,同学们都有些疲惫了,躺在各自的床上叫苦连天。罗丽心情不甚畅快,从枕头下拿起一本杂志,一言不发地看了起来。没认真看多久,罗丽突然间感到手上有一种奇怪的冲动,很想用手抓挠一下身上的某个地方,这种冲动是那么无法抑制,她干脆扔下杂志,把左腿搭到床上就痛快地抓了起来。没抓片刻,一股惬意由心头升起,舒服得她打了一个机灵。
晚上睡觉的时候,左腿上就开始痒了起来,这痒来得那么强烈,就象从骨头里透彻出来的一样。罗丽一晚上没法合眼,用手指甲“沙沙”地抓着那块皮肤,稍微停顿片刻就奇痒难忍,到早上起床一看,那块皮肤已经被抓得皮肤溃烂,里面渗透出一片血水。罗丽找了一瓶紫药水,用棉签粘上了药,抬起左腿准备上药消毒。她拿着棉签在伤口上拨了拨,表面上一块破损的皮肤掉了下来,只见那下面的肌肤已经溃烂,当中竟然长出了一只眼睛!
罗丽吓得头皮发麻,“呀”的一声,紫药水就扔在了地上。
“怎么了?”一名室友奇怪地问。
“没事,没什么……”罗丽支支吾吾地回答,慌忙跑出了宿舍。一路顺着校门狂奔出去,抬头看见对面市医院的大门,低头就冲了进去。
医生检查了她的伤口,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这个现象还十分罕见,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没办法,先做手术把它割了吧!”罗丽离开医院的时候,腿上多了一块纱布。
一个月之后,手术的伤口还没痊愈,罗丽又产生了那种奇怪的感觉——手非要在身上抓挠一下才解气的冲动。她强忍了很久,越忍便越强烈,终于没有遏制住这个念头,把另一只脚抬在床沿上就开始抓挠了起来。这一挠,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舒服得飞进了云里雾里。然而,当晚恶魔又再次降临,那被她挠过的地方再度奇痒无比,用手抓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床躲进卫生间里一看,跟预感的一样,右腿上也长了一只眼睛。
罗丽当即心如死灰,绝望无比,一路欲哭无泪地跑到了那家医院。医生一看到她就认了出来,二话不说给她开了手术单。手术完成后,医生把挖来的眼睛放在一个盛满液体的容器里,叹了口气对她说:“小姑娘,这个病我们真的没办法为你根除,我相信过不了两个星期,你还会来到这里,随着这眼睛越长越多,我怕这样下去你的身上就全是手术刀口,没一块完整皮肉了。”
罗丽嘴上动了动,无力地问:“那我该怎么办?”
医生同情地看着她,回答说:“我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位老人也得了这种病,当时我为他做了两次手术后,建议他去找湘潭医学院的谭教授,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彻底根治。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来过我们这里,我猜他可能已经痊愈了。如果你能找到那个老人,他也许能告诉你根治的方法。”
罗丽眼前一亮,想起了养老院那个老人,大致将那老人的外貌特征对医生说了一遍,医生点了点头:“肯定就是他了。”
于是,罗丽瘸着脚在街头拦下一辆出租车,一个人来到了养老院。推开院子门口,里面几个老人在围着打麻将,罗丽看了一下,没见到那位老人,就向走廊深处走去。
最尽头那间房门仍旧虚掩着,没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馊臭味,罗丽突然觉得这股味道竟然有几分熟悉,她脚上的伤口就是散发着这样的气味。罗丽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答,于是她轻轻地推开了门口。黑暗中,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床上,用一个黑洞洞的眼窝和另一个细小的眼睛询问似地看着她。
“老爷爷,我……”罗丽欲言又止。
“染上病了吧?唉,我说过叫你不要碰,那眼珠子谁都不能碰!”老人懊悔地看着她说:“手一碰那眼珠子,就得染上怪病,不管抓身上的哪个地方,那里就会长出一只眼睛来,就算把手绑起来哪里都不抓也不管事,手上也会长满眼睛!”
“是呀,”罗丽害怕地说:“听说你专门去看过专家,请问有什么办法能根治吗?”
老人看着她,低下头默默地说:“谭教授说了,这办法是有一个,所以你也不要绝望,这么多年来,我不是一直活了下来么?”
罗丽心里升起一丝希望,着急地追问:“老爷爷,那是什么方法?”
老人扭过脸看着窗外,低声地回答:“在你每次犯病的时候,别的地方千万不要抓,就用手抓眼睛,把你的眼珠子抠下来,反正它第二天还会长出来的。注意了,要把整只眼睛都抠下来,不能留任何残余,不然的话,你的脸上会长着三只眼睛的。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来,我来教你怎么挖……”
罗丽一听,恐惧地后退了几步,突然拔腿就跑,只听到身后老人还在喊:“你自己慢慢练也行,注意了,挖出来的眼睛要用盐水泡烂,千万别再让别人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