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乍看这新闻,着实有些意外。
因为,就在李想创办理想汽车主打增程式时,就有业内工程师站出来吐槽:增程式是过时的技术。
可刚刚结束的9月,理想卖出3.6万辆,再次创下月度销售记录。
小米从2021年开始宣布投身造车,目前尚在试生产阶段。此时突然筹备研发增程式电动车,会不会太晚了?
顺势而为
近日,有媒体曝出,小米汽车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已经规划了相关的增程产品,也在寻找增程车的产品突破点”。
某招聘平台上,小米汽车放出了相关的研发岗位,包括: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燃油系统工程师、排气系统工程师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目前有多代平台在研发推进。比如,将于明年上市的一代平台,以及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二代平台。
从时间进度看,预计增程车的推出节点在二代平台之后。
关于小米造车,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话题。
●图源:小红书
早在2021年,雷军就宣布亲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重金押注造车行业——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彼时,“压上人生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的豪言壮语,听得网友热血沸腾,对小米汽车充满期待。
今年9月,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大约生产出50辆样车。
这也意味着,距离小米纯电产品的问世越来越近。
目前,小米仍在为正式量产做准备,而工厂产线、机器设备、工人熟练程度,以及与供应商的磨合节奏,都在决定着新车型的产能爬坡。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常产能爬满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走到今天,价格成本和续航里程等问题,让部分消费者对纯电动车心存顾虑——
成本高、充电难、充电慢,依然是制约纯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的痛点。
而这些问题在增程式电动车或者插电混动车上,则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或许,研发增程式电动车,是小米汽车顺势而为拓宽市场的另一个路径。
●图源:新能源小站微博
此前,小米规划的是2024年推出量产车后,三年累计销量达到90万辆。
只有纯电车型,显然难以支撑小米汽车的成长和销量野心。纯电和增程“两条腿”走路,似乎更为稳妥。
解决痛点
所谓的增程式电动车,是指添加了一套辅助动力系统,能够在电池电量不足或需要输出更大动力时,为车辆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增程式能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表现,同时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目前,纯电车型最高续航里程在900公里左右,而增程式电动车将这一数字提升到了1400公里。
正因为能够保有电驱动体验和能耗优势,同时又可以缓解纯电动车的补能焦虑。所以,近年来增程式所属的插电混动类产品销量增长非常迅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纯电车型的累计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29.5%。
而插电混动类产品累计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近九成。
同时,除了小米汽车,已有更多的制造商把目光转向混动产品并且创造了不错的销量。
比如,吉利银河L7上市后,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增程、纯电并行的深蓝S7,也已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
此外,还有早在今年3月推出增程版的零跑汽车。
●图源:零跑汽车微博
据说,零跑推出的增程版C11沿袭了2022年推出的B级纯电SUV版本,只在里程和动能方面有了较大变动,智能化上相差无几。
但就是这款下探至15万元下的增程式混动汽车,带来了零跑C系车型交付量的逐步攀升,成为零跑汽车抢占市场的重要寄托。
当时,零跑董事长朱江明表示,电动车的大方向当属纯电,但在2025年之前,混动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根据财报,今年8月零跑整体交付量提升至1.42万辆,其中C11车系(包括纯电与增程)交付量首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
可以说,在纯电技术进一步突破前,增程式仍是解决当前消费者痛点的过渡选择。
●图源:微博
因此,尚未正式量产的小米汽车反向“电改油”,或是内部又一次技术思维与产品思维博弈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是理想汽车的个人投资人。
王川与理想汽车CEO李想交流较多,并曾参与小米内部的中高层集训,这或是小米决定开发增程式电动车的另一重要原因。
情理之中
在纯电之外,插电混动的火爆,加剧着插电混动产品的抢占卖点竞争。
其中,更大容量的电池成了必争。比如,吉利领克08采用容量为39.8kWh的平板电池,其纯电续航提升至245km,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400km。
而零跑C01的更大电池容量,让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16km。
关于增程式,某头部增程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直言,“感觉已经没有太多差异化可做,此后应该就是拼续航和效率。”
●图源:理想汽车微博
尽管理想早前因为增程式受到不少同行“暗讽”,但销量说明了一切问题——消费者会买单。
更高的性价比,更成熟的技术,大幅降低的续航焦虑,种种因素都让混动技术在如今市场上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面对当前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小米造车两年后身入增程式,是一个谨慎的决定,也是一个有点让人意外,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毕竟,同行都在做,做得还挺好。
纵观过往,小米其实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企业。
从2021年开始造车至今,新能源赛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留下来且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将减少探索试错的时间成本。
●图源:微博
因此,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增程式对小米而言是从已有赛道切入,解决用户痛点,值得一搏的方向。
一路走来,小米造车之所以格外收到关注,主要在于小米的品牌声量。身为手机赛道“质价比”的破圈者,消费者对小米汽车是充满期待的。
至于小米汽车能否在拼续航和效率之外,呈现更具差异化、质价比的产品,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
1.启动PowerOn:小米汽车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产品已规划
2.大飙车 :小米造车不只有纯电,也看上了“增程”
3. 财经早餐:小米造车两年,还是避不开“这道坎”
*编排 | 红桃皇后 审核 | 李砚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