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logo上线,居然成了“黑米”?




 
最近,小米又上热搜了。这次,还是关于logo。
 
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小米据说花了200万,请了国际知名设计师原研哉,历时三年设计了一款“全新” logo。

 
这个被网友吐槽妥妥智商税的新logo,在微博上可是吸引了超过数亿人的关注。
 
这次再上热搜,说的是此前那个圆润的logo注册成功了。不过重点是,颜色变了——

从我们曾经熟悉的橙白配,变成了黑白配。不少网友调侃,这是成黑米了吗?
 

还有网友认为,这个变色的logo,可真是学到了原研哉的精髓。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原研哉现身对小米的新logo做了解释。从官宣内容来看,大意是采用“Alive”设计理念,具备“超椭圆”数学之美,融入了东方哲学的思考,象征着生命力与高科技的结合。
说的没错,圆形确实让人更易于接受,也符合中国人讲求圆融、圆满的喜好。
 

可如果从用户期待来讲,相信大多数网友都会瞅一眼,然后说:真不值。
 
小米的新Logo注册成功上热搜之后,也有网友留言,200万?我2万帮你改终身。

 
面对网友的群嘲,雷军很淡定。在直播间里一句“成熟的品牌,logo只能小改”,就将“智商税”这一议题挡在了门外。
 
其实,这次注册黑色的Logo,是出于品牌保护的考虑。因为在目前中国的商标法中,要求商标的使用必须与注册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注册了橙白配的小米,你就只能用橙白配。什么蓝白、黑白都是不受保护的。
 
可是,如果注册了黑白配,则被视为不限定颜色。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任意颜色,万一哪天突发奇想整个红绿配呢?
 
但,这个黑白logo仍然话题不断。网友们有说越来越像苹果的,有说这是遨游浏览器的,更有甚者说这像地铁。
 

要真是这样,每次搭地铁就想到小米,不也起到了广告效应?
 
对本来就想要获得更多用户关注的小米来说,网友的吐槽越多,关注度也就越高。所以,先别急着评判这200万花得值不值。
 
有博主直接说,换商标带来的话题与声量,绝对是200万买不到的。
 

小米果然是品牌营销界的“扛把子”。这波换logo的操作,还真不是智商税。

 
首先,通过换logo的话题,吸引用户互动关注,顺带强化了品牌理念。
 
一直以来,小米品牌的核心经营理念,就是用户参与感优先。
 
围绕小米200万新logo的消息,不仅阅读量过亿,主动转评赞的网友还在持续增加中。
 
在围观的同时,网友也没闲着,积极上线发表见解。无形中加强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此基础上,关于产品的更新迭代,也通过热议话题轻松进入用户视野。随之而来的相关自传播,又再一次实现了品牌的深度渗透。
 
这也是小米的高明之处,每一次营销的落点,都能回到品牌本身。
 
其次, 通过换logo升级形象,保护品牌资产,获取流量。
 
换logo升级形象在品牌界并不鲜见。而小米这次邀请的设计师原研哉,却让这logo换得自带光环。
 

说是捆绑营销好像也不为过。
毕竟,出自大师、历时三年等字眼,再加上看起来挺玄乎的融入哲思理念,已经足够让网友臆想猜测大半年了,流量的获得那是轻而易举。
 
此外,既然是“扛把子”,也就意味着小米的一举一动不仅备受关注,还分外贴合流量时代的传播需求。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品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确实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而这些,都是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品牌资产。
 
因此,小米对logo的微调,再加上大师设计的声量,不仅更好的迎合了用户审美升级的新消费趋势,也以对品牌资产的保护,再次生成了新的营销“噱头”。
 
新形象和新话题凑到一起,打开了阅读过亿的营销势能。你说这200万花的值不值?

 
最后,品牌都希望通过与用户之间的有效链接,产生夺人耳目的“化学反应”,以差异化辨识度在竞争中胜出。
 
而新消费环境中的营销方式,正在从此前商品为中心的营销,走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营销。
 
在这种用户导向的营销思维中,品牌不能仅考虑“我想做什么”,而更应该洞察用户想要什么。
 
这么看来,用户的所思所想,在对品牌的围观吐槽中,是不是也可以找到方向?
 
其实,就算大家都认为小米交了智商税也没关系。反正,200万买到几个亿的阅读量,品牌传播的目的也达到了。
 
再说了,其他品牌换的新logo,也都是“眼神不好没差别”系列。你们自己看吧——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码上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