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 | 克洛里
热切赞美流行文化。
不知不觉,《奇葩说》播到了第七季,国产综艺里,算得上长寿。
但是,一年又一年,节目变得无聊,是公认的事实。
新奇葩重复老奇葩套路,老奇葩则明显被逐渐“掏空”,原先最精彩的观点交锋,也渐渐失去颠破真理的力量。
食之尚有些味道,但弃之也并不可惜。
然而,第七季却让时光君再次对这个节目,提起了兴趣。
因为一个男人,一位哲学教授——刘擎。
他的出现,让《奇葩说》有了点朴素的哲学思考,不再只是冰冷地分析现实辩题,疯狂输出直面生活残酷的金句。
而是以“人”为主,充满关怀。
很多观众在刘擎的言论里,找回了《奇葩说》里失落已久的理想主义。
体会到哲学的魅力,知道这并不是一门玄乎神秘的学科。
就连越来越倾向功利的李诞也多次感动,被唤醒内心深处的理想与道德观。
他把这种感动形容为:“我内心里那个已经死掉的,要脸的小人频频地抬头,说我是不是可以再要个脸啊?”
多次捂着胸口感慨:“刘老师,请得太好了。”
节目播出期间,刘擎上过热搜。
内容是#刘擎 人是目的而非工具#,非常能表现他的思想命脉。
上一季,《奇葩说》讲到了996的话题。
场上老板们的姿态,让很多观众感到不快,站在资本家的角度规训:
996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提高自己的“竞品价值”。
你不996,一群人抢着996,你不996就是等着被淘汰。
996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别挣扎了。
这一季,又谈到了类似的话题,辩题是:下班后的工作信息,要不要回?
场上的其他人还和以前一样,给观众讲社会现实,讲经济效益。
诚然,社会现实是要遵守,也没法轻易改变的。
只不过这话由打工人说出来,是无可奈何、生活所迫;
由资本家说出来则是一种漠视与压榨,得了便宜还卖乖。
比如罗振宇的名发言:你知道当老板的,现在有多惨吗?
刘擎显然忍不了这种论调。
抛出一番掷地有声的观点:
“这个世界应该让那些不好的选择消失,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是一个进步。
人不是发展的工具,人是一个作为目的的存在,忘记这一条,我们就会变成现实的奴隶。
童工制是如何废除的,八小时工作制是如何开始的,劳动法是怎么建立的?
这些一开始都被作为空洞的口号,这是人类我们叫做理想的东西。”
刘擎的发言非常理想化,他也知道说这些并不会改变什么。
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对不公平的现状,对于场上这些接受的观点,表达批评和质疑。
先有反抗意识,才能有反抗行为,人不是被随意洗脑、驯服的工具。
正方们一次次告诉我们社会基本运转的规则。
观众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不得不配合着“要加班、要下班后回消息、要奋斗“。
可想象一下,忙完一天下了班,当我们打开电视,还要被屏幕里的资本家们教育,“996是应该的,是无法改变的”。
这是多么一番无望的景象?
掌握话语权的、身居高位的既得利益者们,才是能够做出改变的人。
如果他们也坚信并且鼓吹社会达尔文的那一套,那才是真正的死循环。
这种密不透风的压榨环境下,我们需要刘擎教授这样的声音,告诉我们,人本不该这样被对待。
这种人文关怀,也持续闪烁在刘擎的每一次表达里。
第五期,谈的辩题是:妈妈疯狂追星不着家,我该不该阻拦。
有讲要给妈妈自由的,也有讲饭圈可怕性的。
刘擎指出了辩题中的一个盲点。
疯狂追星,是第三人称定义的,而我们自始至终,需要尊重第一人称的理由。
可能饭圈的危害是有普遍性的,但我们仍旧需要尊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即使里面有着犯错的可能性,因为这是她的生活,我们需要把妈妈当成一个人来尊重。
当然,除了理想主义,刘擎也有着对弱势群体的实际思考。
第十一期,讲到了烫手的女性家庭分工话题:老婆年薪好几百万,我要不要当全职爸爸?
正方和反方虽然持方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殊途同归,社会需要给予家庭工作足够的尊重,不再歧视女性一直以来的付出,让家庭主妇站起来。
看起来这逻辑没毛病。
但刘擎又说,刻板印象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多多少少道出了一点真相。
那就是家庭工作是乏味而重复,是被歧视的,如果这真的像正方一样说的是好事,怎么还留给女性去做呢?
就像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对全职太太困境的评价:
“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的辛苦,可以比得上永远重复的家务劳动带来的折磨——干净的东西变脏,脏的东西又被弄干净。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承认家庭主妇在社会上仍然处于低的地位,才是改变这种现状的基础。
不仅是家庭主妇,对于女性,对于性少数群体、有色人种,都应该承认他们所受的不公。
刘擎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让时光君意识到了知识分子,存在并且发声的意义。
知识分子是需要加入公关空间的。
需要多跟跟热点,多参与大众议题,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做基本的、正确的智识普及。
不让盲音喧哗盖住了我们真正的需求与追求。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
是刘擎教授在《奇葩说》奉献的第一个名场景。
他与薛兆丰开杠,反向辩论“哲学与经济哪个专业更容易找对象”。
两人互相阴阳怪气,来为大众眼中误解的学科说话。
最后,刘擎肯定了薛兆丰的论点,并说:“薛兆丰具备了一种,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哲学家的品质。”
一句话赢得满堂喝彩。
这句话其实对于多次被刘擎的论点感动的李诞,以及每一个观众都是适用的。
我们身上其实都有着自己不知道的哲学家的品质,所以才会被刘擎的理想主义发言感动。
就像前阵子罗翔的获奖感言所说。
他收获的奖项与荣光,是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再投射到他身上的。
我们心中本是有正义感,也有着理想主义。
当我们初生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上来,就把自己当成谋求利益的工具,或者说任谁宰割的韭菜。
我们与生俱来的,其实更倾向于哲学家的思维。
尊重自己的体验,尊重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生存上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也想求证生活以外的公平正义。
这些最基础的哲学思想,都在提醒着我们的初心——
在世界上活着,是要作为一个人,去学习去感知去体验,收获成为一个人的目的。
-END-
往期精选回顾
《唐探3》谁是Q,关键线索全在这
奥斯卡种子选手top20,赶紧来补!